1. 设计思想和原则:开放,包容,勇于创新变革,理性务实,严谨求真
设计思想是指导一个人设计行为的根源。贝伦斯的设计思想形成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1)起始与形成阶段(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
①密切关注并紧跟设计的前沿思想,积极投入但并不盲从。贝伦斯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前沿的设计活动,为他的设计哲学形成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发展到德国之后被命名为“青年风格”继续展开,贝伦斯是 “青年风格”运动中的重要设计家。那个时期他主要进行海报、书籍插图和版面的设计工作。自然有机曲线是那个时代形式美感的主要特征。贝伦斯的作品中有比较明显的“新艺术”特征,但相比同时期的曲线装饰至上的其他艺术家和设计师,贝伦斯并不极端,他的理性风格和功能主义思想都已充分体现出来。
②在设计运动中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勇于突破自我、接纳新的设计思潮。19 世纪末,新艺术运动席卷欧美,身处这场没有半点民主色彩的表面装饰运动大潮中的年轻的贝伦斯却保持着自己清醒理智的思维,他意识到工业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逐渐看清了设计艺术改革与发展的道路,认识到新时代的设计必须结合工业化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工艺才能有新的发展。笔者认为,这对学习绘画出身的贝伦斯来说应该是一个的质的飞跃。这同时也是纯艺术与设计的一种脱胎式分离。他勇敢地走出了艺术家孤傲的自我,进入了面向社会大众的实用物质层面中。这体现了现代设计师一种朴素的价值观,不再以高贵的艺术家自居,而是服务于大众,坚定地走向摆脱虚无的装饰,高度功能主义的设计实践中。
(2)发展与成熟阶段(进入20 世纪以后)
① 凸显功能主义、强调统一设计。1900 年,贝伦斯参加德国赫森大公爵恩斯特赫斯的设计实验,他为自己设计了包括全部用品的住宅(即统一设计、完全设计,Total Design, 并在1900 年的国际博览会中展出了“贝伦斯住宅”,T h e H a u sBehrens[1]),这个作品表明他明确地摆脱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向现代设计的功能主义方向迈进。
②勇于突破传统,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1907 年,德国建立了第一个由建筑师、工程师和生产者联合的设计联盟,提出了现代设计哲学思想:艺术与工程结合。随后,1909 年贝伦斯为德国电器集团(A E G)设计的厂房建筑从结构和材料上都完全摒弃了传统陈旧的方式,采用钢铁和混凝土两种新材料,构建了现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模式[2]。
3. 设计方法论——注重构成和基础美感培养,强调理性系统思维
设计方法论研究的是从设计理念到创意思维、再结合技术手段和方法程序、最终解决各种设计问题并呈现出设计结果的完整过程。设计实践是检验设计方法的正确与否的有力证明。1907 年,贝伦斯成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这是现代意义上最早的独立设计事务所。经过多年的设计实践,贝伦斯形成了一套合理的设计程序。他担任A E G 公司的设计顾问,参与从建筑、产品设计到平面宣传品设计等多方面的设计。他非常注重设计的前期工作,对公司的产品和各方面情况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设计过程中也严谨求精,设计方案都是经过多次修改而确定。对于整个电器公司的设计任务,从宏观上予以把握,注重总体的统一性和功能性的协调。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贝伦斯设计方法论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而有效。
注释:
[1] 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深圳,1998,第135-136 页。
[2] 同[1]
[3] 同[1],《庆祝艺术与生活—— 作为文化最高象征的演艺事业的审视》(Celebration of Lifeand Art:A Consideration ofthe Theater as the HighestSymbol of a Culture)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深圳,1995。
[2] 罗玲玲:“设计哲学浅议”,《中国技术哲学第十届年会论文集》,沈阳,2004。
[3](英)理查·荷里斯:《平面设计发展史(增订版)》,徐明洁校对,龙溪国际图书有限公司,台北,2005。
[4]Richard Hollis: GraphicDesign, A Concise History,Thames & Hudson world ofart, London, 2002.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ter_Behr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