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我爱学习 论文相关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陈冲
收起左侧

方向拓展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陈冲

1
回复
591
查看
[ 复制链接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1881

管理员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文/陈冲(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摘 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得到广泛应用,很多环境艺术设计师能够很好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本文概述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简要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以及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重点对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环境艺术设计、现状、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不断有大量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问世,但没有民族传统文化作支撑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难以立足于世界环境艺术设计之林。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使之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成为当今环境艺术设计研究者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涵义
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底蕴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就是指运用在建筑、服装、绘画之类上的一些意象,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我国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的儒家思想及讲究无为的道家思想,就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范畴。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作品强调与环境的依存、融合关系,强调作者艺术观念的表达,以材质肌理、空间体型、光影色彩、比例尺度等造型语言的表现,使作品融于环境的氛围之中。包括室内装饰、室内外设计、装修设计、景观园林、景观小品(场景雕塑、绿化、道路)、建筑装饰和装饰装潢、城市规划等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我国具有丰厚的传统建筑、园林艺术的文化遗产,形成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风格。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要用现代设计艺术眼光解读传统民族文化,剔除其糟泊,汲取其精髓,融合西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创作出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环境艺术作品,使富有独特艺术个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保持永久魅力。

(一)传统文化赋予环境艺术设计持久生命力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们树立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的创作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借助于现代化的设计手段,有效融入我国传统特色、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为各个地方民俗风情及人文特色,营造环境艺术发展空间,赋予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创作模式,促进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文化增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含蓄性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贵不言”、就是说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含蓄性,言有尽而意无穷。环境艺术既是形态语言,又是感性语言,既具体又抽象,既确定又不确定。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应以境感人,切忌艺术语言太过泛滥、太过直观,要让人们产生多多联想和常常回味,产生不同感受和不同意境,为发挥每个人想象力创造机会,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含蓄性的力量之所在。

(三)传统文化增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和谐性
我国传统文化中如“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等观念,蕴含着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强调人与环境要顺应自然,同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国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就警示设计人员要转变设计思路,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念,汲取其内在的精髓,结合西方现代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并具有现代设计风格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


三、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自20世纪9 O年代以来,受诸多因素制约,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逐步陷入一个误区,我国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师盲目崇拜西方,实行“拿来主义”,或者一味追求堆砌高档材料而不讲究各种材料及人文景观的合理运用与科学搭配,或者缺乏环境设计的整体规划,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等,使得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传统文化底蕴不足,形式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艺术个性。

(一)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乘虚而入、后来居上
我国很多环境艺术设计师及学者否定传统风水学,认为它是封建迷信,予以摒弃,导致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空白,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乘虚而入。由于盲目崇拜西方,我国很多各具特色的古城镇、文化遗迹,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逐渐褪色,失去光环。城市建设千篇一律,失去了原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伦不类的“混血儿”,“国人食之无味、洋人见之可笑”。

(二)传统设计作品日渐萎缩、亟待保护
我国现在保存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维与实践的作品案例,大多集中在偏僻的乡村。比如安徽皖南“桃花源里人家”的宏村、西递等村,那里的古民居建筑以及外部环境,还较多保持着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但像这样“天人合一”的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作品越来越少,范围也越来越小,有的还正在遭受城市建设扩张之手的无情损毁。


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中国的古代建筑、园林艺术是世界建筑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各种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艺术都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视觉审美享受,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灵感源泉,运用恰当的方法,使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环境艺术作品重放异彩、流芳百世。

(一)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复制和仿制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把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态,渗透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之中,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表达出某种新的志趣、情感和思想。或者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使其既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形似和神韵,又具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意味与形式,体现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可以直接应用很多传统图形,将传统文化元素放置到一个新的载体上,表现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环境,使原有的图形信息得到更有意义的发挥,充分体现设计者的创造力和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力。

(二)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变异和进化
当前,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广泛使用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取、转化和抽象再重构的方法,设计师们在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中捕捉和发现美的元素,然后提取适用的元素作为创作素材,并对这些原始素材进行转化和抽象,根据所要设计形象构成,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情趣,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进行重构,重新阐释和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寻找到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点,形成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1998年建成的上海经贸大厦,就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转化、处理的典型案例。设计师将古典的“塔型”结构,运用到一个现代的摩天大楼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不是生硬放大塔形,而是从力学和美学角度,把中国塔形美学比例和整个建筑比例相吻合。建筑设计师将中国传统密檐式塔作为设计构思的原点,高度概括密檐式塔的韵律、轮廓线及细部,传统建筑的精神意象,通过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构造手段表现得完美无缺。

(三)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与创新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传统建筑中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取向和形式结构艺术相融合,既有传统建筑特征,表现出继承性,又有现代建筑风格,表现出创新性。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与创新的典范,它是由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与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与设计是在深刻理解传统遗产内涵、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园林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巧妙结合现代建筑材料而建成的现代化博物馆。新馆外部特征完美地融入苏州古城之中,与忠王府形成了古今融合的和谐建筑群体,成为苏州古城中一枝绚丽的奇葩。新馆采用了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体造型,馆内各展厅建筑运用了具有现代构成形态的造型元素,让人们赏心悦目。

(四)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隐喻和创新
隐喻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手法,就是通过一定的环境构成元素和组成形式来表达环境本体以外的精神,比如文化内涵、寓意、价值取向等较高层次的文化信息。在中国古代建筑和室内装潢艺术中,所选择的文化图案和陈设,都体现出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都含蓄地表达人们想要表达的情感。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必须是现代的,同时也是中国的,在某个地区,还应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征,这才是充满乡土气息的有血有肉的好作品。吴良墉先生设计的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群,它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隐喻和创新的成功范例。孔子研究院的园林设计采用古代的“书院”方式,构思精巧,布局严谨。设计中,在建筑群北面堆土、象征坐山,南面堆土、象征案山,建筑群左面设计建成一条引水渠,隐喻青龙,建筑群正面设计建成一条小沂河,隐喻风水学中的“金带环抱”,整个布局体现了传统的文化观和传统的风水说,建筑群的选址负阴抱阳,前面有案山,背面有坐山。以多种传统建筑元素作为设计原型,充分使用隐喻手法,按照现代美学观经过提炼、变异、演绎重构,不失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隐喻和创新的经典之作。


五、结 语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合理结合,应该是传统精髓的精神内核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自然反映,并非生硬的照搬照套,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对传统文化产生的灵感符合人们内心深处的深层次心理需求,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深厚情感的自然流露。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把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载体上进行重组和重建,设计成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又符合现代国人的审美心理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使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郑曙扬.新旧碰撞的启示— 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情结. 装饰,1999
[2]吴家骅,朱淳.环境艺术设计.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12
[3]郑曙阳.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地域文化特征. A I DI A 2 0 0 2亚洲室内设计联合会论文集,2002:10
[4] 周浩明.乡土生态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生态解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11
[5]品味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化.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

作者简介:陈冲,现就读于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大学三年级,环境艺术设计02班团支书,11级辅导员助理,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方面。
大王没有炸。

0

主题

67

帖子

54

积分

倔强青铜

Rank: 2

积分
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