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我爱学习 论文相关 跨学科背景下设计整合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许蕾
收起左侧

方向拓展 跨学科背景下设计整合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许蕾

0
回复
213
查看
[ 复制链接 ]

34

主题

34

帖子

398

积分

秩序白银

Rank: 3Rank: 3

积分
398
跨学科背景下设计整合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评《设计交叉与融合:创造性未来教学模式》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Creative Talents withDesign Integr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disciplinary———Comment on the Intersection and Fusion of Design:a Creative FutureTeaching Model

文/ 许蕾(无锡市图书馆)

DOI: 10. 3969/J. ISSN. 1674—4187. 2022. 03. 014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不同专业的各学科体系在不断地更新和扩充并呈现出跨领域、跨学科的特点,就设计学科下所培养的设计专业人才而言, 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 但与社会实际所需的能处理各种复杂设计问题的人才相比,还存在距离。可见,对国内外高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模式的创新。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陈香教授撰写的《设计交叉与融合:创造性未来教学模式》(见图1, 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出版) 一书依据国内外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现状, 从问题点和改善点着手,打破艺术设计、技术、工程、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隔阂,重新审视设计学科与其他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的教学模式, 并构建跨学科融合的设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 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及行业需求的跨学科设计创新专业人才。书中详细阐述了国内外设计领域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各学科间交叉的教学模式构成、组织形式、实施方案及实施过程、成果等方面的内容。系统分析了当代国内外高校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改革特点和发展前景。其中有美国的弗罗里达大学艺术学院、斯坦福大学、北伊利诺伊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意大利的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等,以及日本的名古屋大学、东京艺术大学、筑波大学、千叶大学和国内的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在设计教学领域内进行交叉模式实施案例的比较研究。总结出国内外院校对于设计类专业在与其他学科设计交叉时存在的问题点、共同点与差异性,进而构建“未来创新型” 教学模式及其人才培养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跨学科背景下设计整合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跨学科背景下设计整合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有利于增强设计学科的特色和培养整合创新型设计人才。跨学科设计教育整合的根本目的, 是让学生在不同领域的交界处谋求新的知识和实践。充分利用跨学科的资源与知识并进行整合,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创意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设计人才能自如应对和处理设计领域相关的综合性、复杂性问题, 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优秀的艺术设计整合创新型的从业者, 从而满足社会需求, 为我国现代产业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有别于设计专业教学形式和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设计教育的知识构建越来越倾向于社会责任、商业平台、体系创新等方向的交叉模式的构建。而跨学科融合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可以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帮助高校设计学科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 促进教师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 转变其教学理念。同时也促进解决高校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优化高校师资队伍,从而整合教师的整体资源,发挥教师的专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有助于各专业间进行创新性的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教学形式。由于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 各类型高校均设置了与设计等相关的专业。但对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其教学理念及其方法的创新性上还不够, 特别是设计与其他学科间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性上还不够, 未能充分利用自身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也不利于设计专业及其相关人才的重点培养。因此,各设计类高校应根据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同, 进行具体而又针对性地建设以及对实际教学情况上, 进行改革、创新,并实现合理、有效的跨学科融合性的设计专业教学形式。

(4)有益于优化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跨学科交叉与融合性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手段。各高校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根据不同层次设计专业人才在目标培养的差异性上进行精准定位,以加强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 并找到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平衡点。同时, 教师应注重设计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 优化设计专业跨学科的课程结构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拓展设计人才的知识面, 提升其设计知识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能力, 以实现科教融合与创新。

(5)有益于实现设计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学科具有跨学科性, 其不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性, 而且具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特性。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能促进设计与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合作和融合, 可以优化设计学科的内部结构, 可将设计与科学、人文、技术、工程专业或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协同发展, 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各种复杂性、综合性的设计问题, 消除各个设计专业间的局限性, 使其逐步走向设计与技术、企业、经济等相互交叉融合的创新之路, 实现设计学科的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设计交叉与融合:创造性未来教学模式》一书充分展现了设计交叉与融合在设计与多学科间所起到的桥梁作用,使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能够得到更为广泛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突破了学科间的独立和隔阂的状态,避免了设计学科千篇一律、无特色的缺点;同时也突显出了设计学科将紧跟行业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整合创新型且具有创造性的设计人才。



作者简介: 许蕾, 无锡市图书馆副馆长。研究方向: 数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破镜重圆 + 5 欢迎分享,蓝代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金币 +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