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公寓室内设计研究
DESIGN STUDY OF NUCLEIC ACID SAMPLING ROBOT BASED ON KJ-AHP METHOD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杨淘 张卓
摘要: 本文以老年人行为特征为出发点,为了能够满足当代老年群体室内居住的环境,通过对老年人心理与生理变化进行分析,以及对老年公寓的室内设计方法进行解剖来更多地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为老年公寓建筑创造一个舒适,具有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通过分析老年群体的心理变化、生理变化以及行为特征,找出老年用户的真实需求,从老年公寓室内设计的功能性、便捷性、无障碍性、智能化等方面入手,全面设计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的养老公寓。设计了一套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公寓室内设计方案,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在设计活动中的重要性。该设计方法可为相关室内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老年公寓;行为特征;室内设计;老年人;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TS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4)03-0079-03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indoor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elderly,this paper takes the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of the elderly's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s the starting point,analyzes the interior space design of the elderly apartment through the elderly's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and analyzes the interior design methods of the elderly apartment,to take more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needs of the elderly,and create a comfortable and humanized living space environment for the elderly apartment building. By analyz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the elderly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the real needs of the elderly users were found out. From the functional,convenient,barrier free and intelligent aspects of the interior design of the elderly apartment,a comprehensive design was mad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A set of interior design scheme of elderly care apartment based on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was designed,further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people-oriented in design activities. This design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interior design research.
Keywords:Senior apartment;Behavior characteristics;Interior design;Aged;Hommization
引言
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力;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快速增长、科技的飞速进步、人民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变相延长了人们的寿命,使我国的老龄化问题程度加深。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在1999 年首次进入老龄化社会,60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人口数超过一亿人,到2020 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会超过2.48 亿人,预计到2050 年人口老龄化将会达到峰值,预计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83 亿人。(如图1)所以我国的养老问题不容小觑,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人口的老龄化对于社会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仅靠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真正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开始寻求社会养老的帮助,所以老年公寓中室内空间的设计在居住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考虑老年人行为特征和满足真正的需求,来构建出更加舒适、宜居的老年公寓交往空间环境[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养老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公寓室内设计研究
一、老年公寓相关理论分析
老年公寓就是专门提供老年人生活的集中居住的地方,是一种符合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征的公寓式的老年住宅。其中,针对入住的老人是自理型老人、介助型老人以及介护型老人。在老年公寓的内部存在两种居住模式,有独立、半独立的居住方式,来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养老的生活场所。老年公寓同时是具备休息、公共活动空间、文化娱乐、餐饮、清洁、医疗保健服务系统,是一所集中综合管理的住宅,以此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的居住需求,来营造家庭感的住居空间设计[2]。
二、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以及行为特征
(一)老年人的生理变化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社会角色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使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甚至有的老年人变得很不自信,甚至产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老了而与年轻人主动拉开了距离。从老年人生理变化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如表1):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减弱和衰退,所以在对老年公寓空间进行设计时,家具的设计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满足老人群体的人机尺寸,并且必须增加扶手来提高人性化设计。为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创造安全和有利的环境。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公寓室内设计研究
(二)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由于老年群体身体机能的下降也会影响老年群体的心理变化,突然地离开岗位,无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社会角色和经济收入发生了变化,这样会使老年人的精神和社会归属感下降,他们更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所以消极的情绪会油然而生。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主要有以下方面(如表2):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公寓室内设计研究
(三)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及需求
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所有60 岁以上的中国公民都是属于老年群体[3]。由于老年群体的行为模式与他们的年纪、身体状况、日常习性、兴趣密切相关,不同老年人的行动模式因其自己因素的差异而出现很大的不同。老年人可根据年纪、身体状况、日常习性、兴趣的差异,分为3 种类型,分别是自理型老人、介助型老人以及介护型老人。
自理型的老人:这类型的老年人身体健康,在生活中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但也有强烈的意愿参与丰富有趣的活动,如太极、打球、下棋、喝茶等。对于生活中可以照顾好自己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对周边事物有很强的参与感,因此对住房的需求更加广泛。例如:在公共空间中是否有娱乐设施等功能设置、功能划分和环境氛围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期待值。
介助性老人:丧失一半活动能力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依赖扶手、拐杖、轮椅等辅助设备。这种类型的老人的活动范围和时间通常非常有限。因此,针对这类型的群体,必须考虑空间的大小、无障碍设施的布局、家具的大小等以满足该群体类型的需求。
介护型老人:患有痴呆症和残疾的老年人,该类型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殊照顾,特别是在封闭的休息区,该类型的老人基本完全丧失活动能力,这种行为特征需要考虑更多的医疗护理空间的划分。
其主要行为活动模式有以下特征:
1. 活动圈:进入到老年的老年人对于自己的活动范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年人的活动圈会不断缩小或者是固定在某一场所或区域,比如公寓绿地附近散步、公寓院子聊天、入口处的娱乐和休息场所下棋等区域,活动范围在180m ~ 220m,老年人更多的是倾向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内活动。
2. 具有时间上的规律性:老年人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在早晨的9 点~ 11 点、下午的15 点~ 17 点。老年人在早上通常会做些运动锻炼身体,或者是购买蔬菜水果等,下午时会到广场、娱乐休闲场所进行社会性的活动,这样不仅能锻炼到身体,也能带来积极的生活态度。
3. 聚集性的特征:指的是老年人在参加活动和交往时会聚集在一起,聚集的人数大多在2 ~ 5 人,由于彼此之间有类似的行为特征,会使老年人产生共同的语言,这种集中式的聚集性活动不仅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能有助于活跃气氛。
4. 观察性:老年人的交往活动中主要是以观看的形式来展现的,而不是简单的凑热闹,是通过视觉交流来感受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我们通常可以在公园、广场、市场等看到老年人在坐着观看路人的行为活动,以此来达到内心的富足。
三、老年人公寓空间设计特点分析
老年用户生理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身体机能下降、身体器官老化以及听觉、视觉、触觉、智力等退化。生理指标,如身体适应性、自我适应力、身体平衡和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于是,老年人公寓设计的主要需要考虑到包括听觉、视觉、感觉和无障碍环境等因素。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生理与精神衰退,老年人经常面临心理波动,生理不变等情况,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是影响他们心理与生理的重要因素。老年用户心理需求主要是由于缺乏家庭支持以及生产成本下降和身体机能减弱而产生的反叛心理与自卑感;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过程中,逐渐边缘化会产生。在人际关系中,对精神和情感关怀的渴望。以及朋友和家人的需求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根据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需求和变化,总结出老年人在身心健康、依赖、休息、独立、文化和娱乐方面的特殊需求。
通过国内外老年公寓的设计对比,发达国家的更为成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一方面,在设计数据保护、医疗和护理等设施时,非常重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此来满足老年人心理、生理和行为需求。另一方面,外国政府对养老设施与财政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因此,他们可以更加合理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我国目前对于养老事业仍处于探索期,尽管与过去相比,中国的养老设施建设有所发展,但养老院的数量、无障碍设计和硬件设施仍然应该进一步改善。目前,在中国的老年公寓的室内空间设计的研究中,仍然不太注重对老年人群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关注[4]。
四、符合老年人行为需求的养老公寓室内设计实践
本章通过对老年公寓相关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出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以及行为特征,以及分析出老年人公寓空间设计特点,为接下来的设计实践与设计策略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并且梳理出传统养老模式在现今发展状态中的优点与不足,在本次老年公寓设计实践中进行相应的改进。
(一)满足老年人交往需求的功能分区设置
首先要考虑到老年人心理、生理以及行为特征的需求,在设计老年公寓空间设计时,应该考虑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类型和功能性的空间,以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对生活的兴趣。以便来实现老年人在室内空间中进行交往需求的功能分区,合理的流动路线,确保老人到达餐厅、卫生间、休息室和休闲区之间的距离适当,不会因为自身身体不便的原因,又或者是距离远而放弃,以至于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老年用户对聊天、视听、读书看报、餐饮和娱乐等社交活动有特定需求,房间功能必须提供适当的服务。见图2,客厅和餐厅也是老年人智能公寓的一部分,不同类型的空间满足老年人的诸多休闲需求。客厅和餐厅是半开放式空间,既有“休闲”又有“娱乐”。在公共空间中,设置护士站,满足老年用户的日常健康需求,极大地改善与方便老年用户的医疗服务。在养老公寓的室内设计中,在选择家具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性和实用性,同时避免碰撞风险,应选择边缘圆滑的家具。卧室和宿舍要有足够的储物空间,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功能特点,减少过度使用储物空间。在中国,老年人对天然有害物质含量低的物理木制家具特别敏感,这有利于老年人的康复。此外,实木沙发、扶手椅和床有助于老年人长时间坐在一起,恢复他们的身体特征。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公寓室内设计研究
(二)室内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符合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需求
老年人作为未来几十年持续增长的庞大人群,在离开岗位后,由于身体机能的衰老、无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他们更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5]。适老化的空间结构是老年公寓设计的关键。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恶化和住房设计不当是老年人每天面临困难的原因。因此,在调整空间时,必须始终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首先,必须充分考虑适合老年人的房间和辅助设施的可用性。 在老年公寓空间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比如在入口或者是走廊作为养老公寓中人流量非常集中的地区,尽量避免设置台阶,可以考虑用斜坡代替台阶,同时做出标识来提醒老人。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重大挑战,因此,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行为模式优化空间关系,以减少生活障碍。根据空间关系转换分析空间优化需求,梳理空间交互和空间转换模式,提出空间转换的设计方法。为老年人智能家居中可转换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在老人群体上厕所的行为中,存在着空间过小、蹲起站起等行为不方便的现象,每当上厕所时,都要预防跌倒的情况,以及老人在衣柜找衣服时,站在长椅上这种行为会导致地面不稳定滑动而跌倒,这些日常活动对室内空间的使用和空间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老年人方便行走,可以在墙面上放置可供老年人行走的把手,此外,还需要根据不同身高老人的需求,设置了两层栏杆。同时在床头可以放置自动应急呼叫系统,并在旁边加上标识来作为提醒。并且可以在卫生间放置L 形的扶手和竖向扶手,同时在扶手下方放置紧急警报器,以便于老人能够在第一时间求救[6]。在室内地面上不宜采用过高的地面等凸起物,并且地面的使用材料可以用防滑材料可以保障老人的行走安全。在室内空间中的各个角落放置的标识尺寸可以按照相应的尺寸进行放大,放在老人不需要仰头就可以看到的地方,见图3。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公寓室内设计研究
(三)提高室内设施的易操作性
随着老人群体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退化,知识、记忆和行为能力下降[7]。由于突然进入到陌生的环境,对于那些认知能力退化的老人是很难接受的;同时记忆能力的下降对老人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会导致老人很容易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对于颜色和形状很相似的物体是不容易辨认出来的;同时,老人行为能力的下降也会影响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对日常生活自理也会造成不同方面的影响。健康特征的表现是老年居住环境空间设计的重要目标,良好的室内环境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心理满意度,以及保证他们的健康。供暖、制冷和通风设备是适应室内舒适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房间正常使用的基础。通过增加空调、地暖、干湿度控制、新风系统等设备,室内可以实现恒温恒湿、氧气充足的理想居住环境。
老年群体用户对休息空间、阅读空间、其他私人区域有很大的需求,房间功能必须提供适当的服务。老年人智能公寓室内设计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设计,其中包括卧室、书房和其他具有休闲、娱乐、功能、安全等功能的空间,满足老人群体的休闲性、功能性、安全性、宜人性,智能老年私人公寓为老年人提供平衡、适应以及心理与生理安全的必要空间。见图4,在老年公寓空间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其他方面的设计,也要注重空间设施设备上的使用上是否有便利性的功能,在设施设备使用上主要体现简单操作。为了照顾老人,很难适应复杂的操作程序,例如,门把手的样式和水龙头的打开模式,以及智能家具的使用上都应该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上的简易操作等。老年公寓室内空间在设计上自然而然与普通住宅的设计上是存在很多不同方面的,所以在老年公寓的空间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地将操作的设施设备简单化,在各个环节和方面为老人提供便利的日常生活环境。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公寓室内设计研究
(四)利用智能化养老设施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智能家具,是应用了现代数字化信息处理通信技术,来实时收集各种类型的信号,信息控制器将根据预定的过程记录,合理判断并重新反馈采集到的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及时报告给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则自动可以反映用户需求[8]。老年智能家具是在充分了解老年用户这一特殊群体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需求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老年用户需求的家具,考虑好人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9]。智能性的特点表现是老年居住公寓环境空间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智能的室内环境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心理满意度、便捷性和健康。供暖、制冷和通风是调节房间舒适度与老年用户满意度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室内空间正常使用的基础。空调、地暖、湿度控制、通风装置和其他设备的增加,为室内使用创造了一个恒定湿度、温度与氧气的理想生活环境。同时,老年公寓情感空间的设计应注重环境的艺术设计,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创造一个美丽而艺术的空间环境。让老年用户成立室内设计协会,让人们享受这种精神。例如,关于老年用户最喜欢的室内设计、环境和艺术创作主题。由于老人的视觉以及记忆力都在退化,在平常的生活中可能对物体的辨别能力较弱,甚至是忘记智能家具的使用方式,所以应该加强智能化技术辅助设计。比如可以在柜体、抽屉的顶板处增加智能感应灯,来补充照明,帮助视线退化的老人拿取所需要的物品。当打开柜体、抽屉时,灯光会自动照亮,当关闭时,灯光也会随着关闭而熄灭。
日常生活中的老人群体离不开阳光,阳光可以使房间充满活力与生气,同时也可以满足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需求,但是如果室内空间光线强烈,会引起老年人眼部眩晕而产生不适,因此,智能窗帘可以引入养老公寓中,根据室内外空气环境的变化,进行自行调整,如:提高环境温度,以防止最新的紫外线辐射以及保证充足的阳光;对外部噪音进行相应的隔音处理,让老年人在睡觉时保证其睡眠质量与隐私。同时可以在老年公寓中加入智能床的应用,智能床可以记录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为了分析老年人的睡眠状态,如翻身时间、呼吸时间、夜间起床次数等,将老年人的日常睡眠记录汇总到护理站的计算机系统中,供护理人员进行分析和针对性护理。同时还可以配备App 查看老年人的睡眠状况,这样也可让他们的子女实时了解老年人的情况,也可以降低老年人发生意外的风险系数,进行提前预判,也能够很好地兼顾到老人的情况,见图5。
基于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养老公寓室内设计研究
结语
随着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问题不可忽视,同时,老年公寓室内空间设计也成了社会关注养老的一部分,老年公寓的室内空间设计是否真正满足了老年人心理跟生理的需求。老年公寓是集结了老年人交流沟通、休闲娱乐、锻炼身体为一体的空间,丰富了晚年的生活,同时老年公寓空间设计也存在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在设计中要真正满足不同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让各个空间协调一致,让老年人到了老年公寓像在家一样拥有温暖的范围,减少在突然进入陌生的环境中产生的心理上的压力。同时在老年公寓的室内设计原则上满足安全和舒适原则,来让老年人及其亲人有更好的室内空间体验,来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品质,给老年人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这样也能有效提升公寓养老的形象,能够更好地吸引老年人入住,来减轻现代家庭养老带来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单磊.基于情感体验的老年公寓室内空间设计策略探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2):104-105
[2]张华欣.基于行为模式的老年公寓室内空间环境设计[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9
[3]刘邀洋.老年人心理行为对养老空间设计的影响[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7.
[4]叶芊汝,薛婧嘉,宋阔,等.哈尔滨老年公寓无障碍居住空间优化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5):106-107
[5]丁宁宁,刘敬东.基于社区养老模式下的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8):106-107
[6]闫爽,王晨熙,邓剑刚,等.基于人性化理念的老年室内设计的研究与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11):114-116.
[7]熊浩林,马云林.基于老年人心理行为特征的老年公寓交往空间设计策略研究[J].设计,2021,(4):152-154.
[8]乔治,刘雅炜,陈思梦,匡钟亮.基于养老模式的适居性老年公寓空间设计研究—以东木头市老年公寓为例[J].城市建筑,2022,19(03):130-137.
[9]尹楠,沈哲,郑晓莹.智能化居家养老公寓设计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02):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