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我爱学习 论文相关 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李坚
收起左侧

方向拓展 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李坚

0
回复
192
查看
[ 复制链接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1881

管理员

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李坚(武汉赛博能规划勘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为了有效提高乡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护与传承乡村地域文化而进行的,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乡村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发,通过论述和讨论,提出了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以实证案例进行验证。通过对实施的效果评估,以期能够促进乡村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高景观规划设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实现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改善乡村景观质量,促进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景观;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


乡村景观规划是解决乡村环境问题、提高乡村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因此,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建立健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体系,促进乡村建设与地域文化保护相协调。通过对地域性建筑、乡土植物、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等方面的保护与传承,丰富景观内涵,提升景观价值。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从地域文化出发,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展现乡村的传统风貌和独特魅力。


1 乡村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景观功能不完善
乡村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但在景观设计中却忽视了景观的功能。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盲目跟风,不仅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还会给当地造成负面影响。在设计乡村景观时,首先要做好规划工作。例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建筑中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与历史底蕴。但目前许多乡村景观都是千篇一律,没有地域特色可言。有些地方为了能够尽快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采用了一些破坏性措施,不仅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还对人们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乡村景观设计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功能不完善[1]。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缺少规划设计、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时,缺少基础设施建设,传统聚落更新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空间,特色建筑和设施逐渐被现代化设施取代,景观环境与社会生活脱节等现象。

1.2 乡土特色的丧失
我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的乡村特色逐渐消失。例如,很多乡村进行现代化建设时,没有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最重要的是乡土特色,如果失去了乡土特色,就无法体现其独特之处。在我国农村地区建设时,很多设计师只是将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照搬到乡村景观中,不仅无法体现乡土特色,还使人们感受不到其文化内涵。此外,一些乡村景观设计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致使不少民俗特色建筑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和利用。总之,在乡村景观设计时,应充分地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环境,从而设计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景观。

1.3 景观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出现景观设计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的现象。这就需要在设计中考虑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和乡村振兴的需求。将乡村景观设计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在实际设计乡村景观时,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将乡村文化、民俗风情、历史典故等融入景观设计中,丰富乡村景观内容。还应注意植物绿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时,充分考虑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创造符合人们审美标准的乡村景观。

1.4 交通组织不合理
交通组织不合理是乡村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道路布局不合理、道路断面形式和宽度设计不合理等。在设计乡村道路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应合理划分农田和交通用地,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交通条件进行合理规划,不仅要考虑车辆通行,也要考虑到行人出行的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交通组织进行设计[3],充分考虑乡村地区的地形和人口分布情况的复杂多样性。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使其能够与当地居民生活相结合。同时,将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在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环境污染严重、垃圾乱堆乱放、村庄景观缺乏特色、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对乡村景观产生严重影响。

1.5 缺少整体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乡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树立整体的环境保护意识,导致很多乡村地区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破坏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果只注重乡村景观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将其与当地环境进行有效融合,就会导致大量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被随意丢弃,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在设计乡村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对美的需求。


2 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2.1 发展生态农业
目前,我国乡村振兴正处在发展初期,在规划设计时,树立大农业、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引导农民进行绿色生态农业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态农业。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例如:在发展现代农业时,坚持尊重自然,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在发展水果种植时,充分利用当地光照、温度、降雨等自然条件,打造绿色环保水果种植基地。同时,加强对当地果树品种和果园管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打造优质、绿色、安全的水果品牌。此外,重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例如:在发展农家乐时,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风景名胜和民俗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农家乐。

2.2 挖掘地域文化
乡村地域文化是指在农村地区形成的具有独特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艺术形式的文化现象,是农村社会生活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孕育出来的一种文化展示。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_______程中,需要深入挖掘当地地域文化,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在挖掘地域文化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乡村地区的地域文化,包括乡土建筑、传统乡村产业、民俗风情等方面,掌握其核心价值观和特色元素。挖掘乡村地域文化可通过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等途径,还可以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对当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深入挖掘当地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等,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其次,充分发挥乡村景观资源优势。在乡村景观规划时,需要整合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通过创新的设计手法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乡村景观规划中。可结合当地的特色元素,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一致的景观元素和建筑形式。例如,在乡村的公共空间中加入具有传统乡土特色的庭院、亭子、廊道等,使游客和居民在游览时,能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最后,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资源。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2.3 合理选择乡土植物,丰富景观内涵
乡土植物是指具有当地自然特征,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乡土植物具有浓厚的地方意义和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选择乡土植物可以增加景观的内涵,使之更加丰富多样。例如,某地区特有的乡土花卉可以为景观增添色彩和美感,某地区特有的乡土树木可以为景观提供清新的空气和丰富的生态功能。在开展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根据不同景观类型的需求,选择乡土植物进行种植,可丰富景观内涵,提升景观价值。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_______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的自然特性和生物多样性特征,通过合理选择乡土植物丰富乡村景观内涵。如在进行乡村道路建设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进行绿化种植,提高道路绿化水平和质量。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如在乡村休闲旅游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乡土植物建设游步道、林荫道等休闲旅游设施,让游客在休闲旅游过程中感受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在进行景观绿化时,合理利用乡土植物进行园林造景。如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利用乡土植物作为花境、花坛的造景元素。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可以利用乡土植物设计花境、花坛等景观形式。只有合理选择乡土植物,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

2.4 传承传统工艺,丰富景观价值
传统工艺是指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技艺,包括生产、生活中的手工艺。传统工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重视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提升景观价值,丰富景观内涵。首先,科学规划乡村传统工艺,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生活生产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传统工艺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应结合乡村经济发展需求和特点,合理规划传统工艺发展路线。其次,积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5],将其应用于景观元素的设计和建设中。例如,在景观的建筑物或艺术装饰中采用传统的雕刻、陶瓷、织锦等工艺技术,使景观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结合当地传统工艺和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最后,传承优秀传统工艺。例如:在村庄广场、休闲绿地、停车场等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村民的使用功能需求和活动习惯。
如通过对云南彝族阿细跳月表演场景的景观设计,将阿细跳月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相结合。阿细跳月是彝族人民传统的节日活动之一,在彝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神圣的意义,其舞蹈主要有跳月、跳神、祭月、拜月等内容。阿细跳月民俗活动以原始神秘和丰富多彩著称于世。阿细跳月民俗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文化内涵独特、民族风情浓郁,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充分挖掘阿细跳月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并加以传承与发展,使其成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5 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开展环节中,从地域文化出发,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展现乡村的传统风貌和独特魅力。重视乡村景观的整体性与协调性,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要保持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挖掘乡土文化,从乡土气息出发,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原则,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和乡村自然环境。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尊重自然环境和完整性、统一性。应根据当地地形地貌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6]。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发挥地域文化所具有的人文特色。将历史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打造具有历史底蕴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将地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实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保护与传承乡土植物、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等方面,丰富景观内涵及价值,保证景观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视地域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将地域文化融入到生产生活中,展现乡村独有的传统风貌和独特魅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差距逐渐拉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但是,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地域文化方面。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必须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具体分析。要能有效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确保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合理明确乡村景观存在的设计问题,从而有效优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合理分析和科学规划乡村地域文化,提高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
(收稿:2023-10-14)


参考文献:
[1]姚靖飞.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9):19-21.
[2]曾聪.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助推乡村振兴[J].中国果树,2023(6):169.
[3]刘臻.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5):11+24.
[4]朱丽娟,李永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工业设计,2023(5):96-98.
[5]胡晓冉.乡土文化元素在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23(4):134-136.
[6]李思梦.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6):106-108.


作者简介:李坚(1993-),男,湖北武汉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大王没有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