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艺术设计传承路径研究
梁 杰(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随着中国文化经济持续发展,文化信息的交流、碰撞以及融合日益凸显,对艺术设计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而艺术设计也凭借其广泛传播性、覆盖性,成为地域文化传承、弘扬的核心路径。就此,文章以地域文化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艺术设计传承原则及其存在的现实困厄。随后,针对性提出深挖历史要素,搜寻文化印记;融入现代思维,创新文化要素;侧重地域创新,传承地方文化;设计综合应用,全面实践传承。期冀通过于此,助力地域文化通过艺术设计实现弘扬与传承。
关键词:地域文化;艺术设计;现实困厄;传承路径
地域文化是地方历史、地方文化等数种因素的积淀与集聚,重在体现地方多样性、独特性以及传统性、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地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要素,亦是地方风俗习惯的外在体现。重视地域文化不仅是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政策部署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而艺术设计传承独有的文化引领功能,在地域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同时,艺术设计实现价值创造、品牌效应也需地域文化融入。可以知悉,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然而,如何利用艺术设计传承、体现、表达地域文化,现有研究仍然相对缺乏深入探讨。有鉴于此,文章拟以地域文化为切入视角,探讨艺术设计传承的具体路径。
1 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厄
1.1 “同质化”现象愈加凸显
伴随数字科技技术持续发展,艺术设计的方式、途径愈加多元化、多渠道。设计人员不再拘泥于图纸设计,而是借助现代软件进行多元艺术形式创作。这一技术的应用,极大丰富艺术设计效率及设计效果。然而,软件技术日益提升的使用范围及深度,也对地域文化传承产生显著冲击。众多设计人员在设计不同产品过程中,过于追求快速设计、视觉冲击,甚至大幅在产品设计中应用外国元素。更有甚者直接抄袭国内或其他国家的设计作品。这一态势下,产品设计“同质化”现象愈加凸显,整体设计市场毫无特色、文化内涵可言。这对地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传承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表面来看,设计人员的产品精美、契合大众短暂审美需求。但作品背后却缺少文化内涵润色,导致产品缺少内涵。在进一步的产品展销过程中,与文化内涵严重悖离,甚至存在冲突,对艺术发展、地域文化传承造成极大阻碍。
1.2 “无功效”现状越加严峻
在一定程度上,艺术设计中合理且适当汲取地域文化,可助力地域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及进一步推广,也能赋予设计作品深厚文化内涵,给予作品生命力。然而,就当前地域文化与艺术设计融合现状来看,众多设计人员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为实现地域文化融入,多是强行在设计作品之中融入文化符号。如此,虽能在表面层次直接体现地域文化形象,但并未真正凸显地域文化内涵及其隐喻。更进一步来看,地域文化当中包括历史、人文、生活、民俗以及地方特点等众多因素,覆盖广度、涉及深度相当宽泛。如若意图切实在艺术设计中发挥地域文化的正向作用,务必需要设计人员深入、全面了解地域文化,继而将地域文化特征合理融入产品当中,方可使地域文化与设计思路进行深度融合。众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时,虽在形式类型“浅层”与地域文化具有一定关联,但本质上却毫无相干。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切实理解地域文化符号以及各类文化的内涵符号,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方可切实表现地域文化之于艺术设计中的美感,实现利用艺术设计传承地域文化的目的。
1.3 “认同差”表现更加凸显
就当前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艺术设计传承现状来看,多数设计人员对于产品中融入地域文化的认同度存在严重不敷表现。究其根本,多数设计人员过于追求快速设计以及满足受众的审美要求,倾向使用数字技术快速完成产品设计,实现设计盈利。如此一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入,与地域文化弘扬、传承的目标产生悖离。深入分析来看,设计环节有关地域文化的认同程度偏低是根本原因。而现实之中有关地域文化的弘扬与融入极为缺乏,致使设计人员在融入地域文化时认同程度相对较低。长期如此,极易导致借助艺术设计实现地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2 借助艺术设计传承地域文化的基本原则
2.1 艺术设计与地方环境的深度融合
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若想在作品中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内涵及隐喻,可先行与当地自然环境实现融合。当地自然环境是地域文化的核心载体之一,也是创作人员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事实上,当今诸多艺术作品设计灵感来源均是自然。正如普利兹克奖的评选标准也与环境自然紧密相关。普利兹克奖评选人员作出如此评价,基于自然环境的艺术作品设计能够确保设计思维与周围环境紧密连接,充分彰显设计人员对地域历史、文化及习俗的了解程度。另外,融合自然环境的设计作品可合理搭配色彩、光线以及阴影。此种设计模式能够促使作品融合自然环境的优势,将其运用于作品设计当中。不可忽略的是,艺术设计倘若缺少现实根据,仅以凭空想象为主,容易使创作的作品与现实脱轨。在一定程度上,在艺术设计中融入自然环境,可使其具有思想根源,更加贴近现实。
2.2 艺术设计与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
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融入地域文化,务必需要全面了解地域文化的风貌、习俗、地理以及宏观背景。需要注意的是,若想真正落实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并非表面运用文化形式,需深入提炼地域文化元素精华部分,配套现代设计技术及现代思维,方可实现地域文化的深度弘扬。也就是说,基于地域文化视角进行艺术设计,需要充分融合区域文化思维及理念,创新设计既有现代创作思维,也有地域文化元素的新型艺术作品,方可实现在发展中传承地域文化。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地域文化既是创作思维重要来源,亦是一笔宝贵财富。仅当真正汲取地域文化中的内涵及其底蕴,方可使文化元素焕发生命力。
2.3 艺术设计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全球化发展日渐深入态势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促使艺术设计与全球开始接洽。在东西方文化碰撞愈加激烈,致使传统文化边缘化越加凸显,更遑论地域文化的发扬及传承。地域文化的价值思维、风俗习惯、艺术风格乃至文化印记,正渐次淡化。这也推动崭新文化符号愈加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崭新文化元素属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地域文化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核心。随着复古审美思想重新兴起,传统文化也将再次依靠现代技术登上文化主流舞台。在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进行艺术设计,需要充分融合现代技术,借助现代技术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生命力。在传统中蕴含时尚,在现代中体现古典。
2.4 艺术设计与现代思维的深度融合
地域文化是长时间的习俗、思想沉淀而来,具有很深的传统性。值得注意的是,若想借助艺术设计进行地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依靠传统进行文化弘扬,并非有效路径。这就需要艺术设计与现代思维进行深度融合。现代思维的集中体现,是在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集中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此现代思维与现代技术具有明显差异,是指新材料以及其他艺术加工手段。在这一基础上,使构思基础方案变为经济实用的创新方案。如此,设计人员就可设计出既能体现工艺美和形式美,又体现时代风格的新产品。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具备现代思维创新,以及比其他专业更为广泛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3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艺术设计传承路径
3.1 深挖历史要素,搜寻文化印记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艺术设计过程,需深挖历史要素,搜寻内里隐藏的文化印记。艺术设计实质是文化内涵的体现过程,借助设计作品表现地方文化底蕴以及思想精神,这对购买者以及艺术品牌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艺术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势必需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度调研,充分挖掘文化印记。具体而言,有关地方历史、地方文化以及习俗等各个领域,均需深度挖掘,将内里文化要素进行提炼、收集以及整理,根植于此征集契合艺术设计的文化元素。以河南豫剧为例,众多设计人员均喜爱将豫剧元素作为设计元素,也会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入豫剧元素。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仅在表面层次上进行简单应用,更需对豫剧的文化内涵以及各类印记进行充分吸收。如此,可使设计作品充满文化活力。
3.2 融入现代思维,创新文化要素
根据前文所述,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板块,内里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及底蕴。然而,在现代思维的冲击以及众多因素负面影响之下,地域文化的活力受到极大冲击,致使其在社会文明建设之中发挥自身独有优势。在这一背景下,地域文化应适当融入现代思维,基于时代进行创新,实现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缺少传统文化的现代社会文明即是缺少灵魂,而缺乏现代思维的传统文化就似无源之水。在当前艺术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在地域文化中融入现代思维,在吸纳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文明的思维,推动彼此互相发展前进。例如,在动漫影视中充分融入国风元素的动画片,受到海内外诸多受众喜爱。究其根本,正是因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融入现代社会文明及技术,方才获得如此成绩。综上而言,借助艺术设计进行地域文化的传承,需要充分注重传统地域文化以及社会现代文明的交融,使其实现长期发展。
3.3 侧重地域创新,传承地方文化
由于地域文化的产生特点,地域文化对此地区居民思想、行为以及习惯带来决定性影响。并且在现代技术的发展及变革之下,地域文化正与现代技术紧密融合,凸显多元形式样态。在现实艺术设计过程中,如何合理融入地域文化也成为设计人员面临攻克的重要难关。因此,在保留地方文化基本形态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地域创新,凸显文化新意。以徽州地域文化为例,此种具有水墨韵味以及徽派风格是以多种元素进行体现。时下,已有众多设计人员利用4D 技术将徽州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体现。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尊重文化因素的本身面貌,也要对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全面变革。这样一来,才能在传承地域文化中凸显艺术设计的重要作用。
3.4 设计综合应用,全面实践传承
在具体产品设计方面,需要综合应用设计,打造系列文化产品。具体来说,在典型建筑、文化产品、商业产品以及包装设计中,有关色彩、形制等方面,均需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同时,地方政府在规划设计商业中心、活动广场以及特产包装设计等多个方面,给予地域文化的应用指导,保证设计水平的同时,实现地域文化的全面传承。可以知悉,采取综合应用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宣传质量,并充分彰显地域文化元素的特点。对应设计人员也需注重地域文化的全面应用,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地域文化。除此之外,在具体产品设计时,不仅需要注重外形设计水平,也要注重在产品当中融合内涵文化,进而展现出地域文化元素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产品内涵的核心所在,即是满足受众在文化内涵、情感需要,充分体现产品设计时的共情。
4 结语
对于地域文化而言,找寻载体进行弘扬与传承极为重要。艺术设计作为文化表现的有效方式,借助艺术设计进行地域文化传承与弘扬成为必然方式。
鉴于此,文章就当前艺术设计之中地域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厄进行论述,继而根植于此探讨在艺术设计中传承地域文化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艺术设计与地方环境、文化元素、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随后,提出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艺术设计传承路径。在历史长河中,地域文化以其独特艺术形式、艺术魅力长时间存在。在社会经济持续向前行进之时,全国各地应在充分尊崇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全面深化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提升艺术设计内涵的同时助推地域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梁杰(1985-),女,籍贯:河南三门峡市,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 杜耀中. 乡村民俗文化传承的路径探析[J]. 人民论坛,2019(31):92-93.
[2] 赵炬宇. 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地域文化传承[J].包装工程,2019(16):298-301.
[3] 张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利用视角下短视频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探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20(05):32-39.
[4] 韩凝玉, 张哲, 王思明. 艺术唤醒乡土: 传承农业文化精神的智慧之路——以日本乡村振兴模式之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9(04):103-109.
[5] 刘子榕.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艺术设计传承与创新[J]. 艺术大观,2021(06):62-63.
[6] 陈立民, 苟潇冉. 基于传承保护的川藏铁路交通旅游导视系统研究[J]. 包装工程,2020(12):287-292.
[7] 廖霞.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探究——以河南地域文化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12(15):132-133.
[8] 尹丽. 基于传承地域文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J]. 美术教育研究,2017(03):112-113.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金币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