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研哉设计方法及设计理念探究
甄亚楠
摘要:该文梳理和分析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活动,回顾“再设计:21 世纪的日常用品”展览和无印良品产品设计,将其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归纳为日常用品的陌生化设计、“五感”设计、留白设计、“无”的设计、对消费欲望的引导设计,旨在加深人们对原研哉设计理念的认识与学习。
关键词:原研哉 陌生化设计 五感设计 留白设计
一、设计是什么
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的开头就提出了一个宽泛的问题:设计到底是什么?他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思考,随着当代科技、经济的进步,人们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不断发生改变,设计应该如何应对当前审美的变化。原研哉在2000 年策划了“再设计:21 世纪的日常用品”,通过展览中的设计案例探索日常生活与设计及人之间的关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创意时代的到来,设计受到更多关注,人们也应该思考设计到底是什么。
马图斯在《设计趋势之上》一书中提到:“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斥着混乱设计的世界中。”在笔者看来也是如此,如今设计已变得随处可见。那么,如何寻求一个好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提到设计,人们往往将其与创造力、原创性联系在一起。原研哉说:“创造力的获得,并不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前端,如果能够将眼光放得足够长远,在我们身后,或许一样隐藏着创造的源泉。”[1]笔者认为,原研哉试图传达这样一个观点:在产品设计时,如果只是一味追赶科技,并不一定能做出真正好的设计。优秀的设计应该立足于未来与过去,充分运用悠久历史中积累的雄厚资源,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把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在设计中融入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赋予设计生命力。
二、原研哉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1.日常生活的陌生化设计
原研哉策划的“再设计:21 世纪的日常用品”展览由来自日本的32 位设计师共同参与。赋予再设计新颖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研哉在自序中说:“给一件事物下定义或者用文字记述下来并不见得就是对其有所了解。如果能够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然后再尝试挑战其真实性,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它。”[2]当然,从无到有是创造,采用陌生化的方式处理已知的东西也是一种创造。在设计时,设计师容易被设计的产品局限,往往会被它固定的形状、颜色迷惑,从而进入一个思维的固定区。这时,设计师就要提高对生活的敏感度,从不同的视角感受和观察世界,然后将各种元素运用到日常生活设计中。
如,原研哉作为艺术指导参与设计的无印良品“碎香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过去,香菇通常是以完整的外形售卖的。无印良品认为,人们在烹饪时会切香菇,其和完整的香菇品质是一样的,那么为何不直接卖碎香菇呢?基于这样的想法,碎香菇成了无印良品里的热销品。设计师在产品设计时,往往会在包装上绞尽脑汁。而无印良品的碎香菇并不仅仅是切碎了售卖这么简单,而是对人们日常认知的突破,体现了设计的无限性。在设计产品时,设计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功能和外观层面上,还需要深入使用场景,以揭示日常生活的无限可能。
“再设计:21 世纪的日常用品”这个展览的很多设计作品突破了常规的限制,从不同的角度对产品进行了新的定义,诉说了新的故事。如佐藤雅彦设计的出入境章,出境印章上采用左飞的飞机图案,入境印章上采用向右飞的飞机图案,这样不仅增强了出入的便捷性,而且突出了印章的个性,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的特征。佐藤雅彦经过反复考量后,还是觉得传统的中性印章更好,这种设计方式太过刻意、不够协调,而“做设计,更高明的手法,是不漏痕迹”。在笔者看来,佐藤雅彦这种自我批判的行为值得设计师学习。
2.设计与“五感”的结合
原研哉提出在设计时不能仅限于从视觉领域着手设计工作,而是应该从人的“五感”进行考虑,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设计师在设计时不仅要研究如何重新组合产品,而且要研究人的感官、消费习惯、记忆、情感等,将这些融入产品设计,才能做出更符合人的需求的产品。原研哉这一观点与1971 年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明确提出的三个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重视人在设计中的地位,主张做出为人的设计。以人的“五感”为切入口进行设计是一种设计方法,也是思考设计的一个角度。
如,由原研哉设计的妇产医院标识系统是用布制作而成的。由于妇产科医院主要面对的病人是产妇,针对其产前产后的需要,设计需要给予她们心理上的安慰,让她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接受手术。妇产科医院所有的标识都用白色的纯棉布进行设计,并且可以随时拆卸下来清洁,给人干净柔软的直观感觉的(图1)。这种设计就是将“五感”作为切入点,从视觉、触觉方面入手对妇产科医院进行的一系列标识设计,会使患者对医院产生信赖感与好感。
原研哉设计方法及设计理念探究
3.设计中的“白”
原研哉有一个说法:“逃避颜色,让触觉觉醒。”他认为白色是所有颜色都从中“逃走”的颜色,但其包含的多样性是无穷无尽的。这些都表达了原研哉对白色的热爱。这种理念也融入了日本“禅、静、空”的文化内涵。原研哉站在哲学角度探讨对白色的理解,提到“白,起于混沌,是生命和信息的原始形式”[“3] 白,存在于生命的周围”[4]。如,母乳是白色的,代表生命的延续,具有丰富的营养。原研哉对白色的理念与中国画中的留白概念相似,都强调留给观者足够的想象空间进行思考。在原研哉的设计作品中大量应用白色,处处可见白的理念,对后来的设计师产生了重要影响。
4.“无”在设计中的意义
原研哉在担任无印良品艺术指导时提出“无,亦所有”理念。无印良品的整体风格受到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的影响,在简化产品造型的同时,包装力求简洁、朴素且价格适中,处处都体现出极简主义。这与上文中提到的原研哉关于“白”的设计理念相吻合,都表现出一种“空”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也是原研哉为无印良品设计的广告提案的概念。他认为“空”就像是为观众提供的一个容器,观者可以在这个容器里自由想象,融入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被局限。无印良品于2003 年拍摄的一组“地平线”系列海报就能体现这个理念(图2)。其中一幅海报的内容是一个身穿深色衣服的少女立于将天空和地面完美分割的地平线上,画面右边打上了无印良品的标志。海报表现出安静宁和之感。这也是原研哉表达“空”与“白”的一种手法,将天地与人进行对比,表现出天地的浩瀚和人的渺小。这幅海报让观看者可以根据画面尽情畅想。
原研哉设计方法及设计理念探究
5.设计对消费欲望的引导
消费欲望来源于人们在看见商品那一瞬间的冲动,对消费欲望的引导又成了原研哉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对于如何在设计中把握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原研哉认为,在全球化的市场中,产品竞争的核心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这个能力对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在设计作品之前的准备调查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设计产品时,设计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埋头苦干,而是定位产品面对的目标人群、地区、环境等,然后针对这个调查结果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的产品更有目的性,更能增强人们的消费欲望。
结语
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中,日常用品的陌生化设计是一个重要范畴。设计师要对事物保持敏感,在设计时要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找到新鲜的切入点进行再设计。前文提到的“五感”设计与消费欲望的引导方法、留白和“无”的设计思想值得设计师仔细推敲。原研哉在设计中融入日本文化,站在未来与过去之间寻找平衡的结合点。缺乏文化内涵的设计是肤浅的、毫无生气的,我国设计师应该思考如何在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内涵,做出优秀的富有生命力的中国设计。
参考文献:
[1][2][3](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39-44.
[4](日)原研哉.白[M].纪江红,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6-20.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编辑李思琪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金币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