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格罗皮乌斯的设计思想
杨振雄( 环县文化馆,甘肃 庆阳 745700)
摘 要: 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奠基人,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建筑师, 同时也是伟大的现代设计教育家和现代设计理论家。 他的设计思想为人们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的设计理念、功能主义设计理念、设计为人民服务的设计理念等,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建立、传播和实践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格罗皮乌斯;包豪斯;设计思想
“在艺术作品中, 物质世界的大规律, 智力世界的规律和精神世界的规律,同时作用并表现出来。 按照这种创造过程的分析,一个培养有活跃创作能力的人,需要考虑并且包含着每一个方面的要素。”[1]
1 格罗皮乌斯的生平与设计成就
1.1 生平
格罗皮乌斯1883年5月 18日 出生于德国柏林, 1969年7月15日 去世于美国波士顿。 他既是一名教育家,又是一名伟大的设计师, 是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教育家和现代设计理论家。 他生活在一个建筑世家,家庭富裕,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影响和教育。 中学毕业以后,就已经开始学习建筑方面的知识,格罗皮乌斯和其他的建筑师不一样,并没有去模仿或照抄古典主义的建筑,而是以科学为依据在不断进步。 1907年,格罗皮乌斯进入了德国的第一家自 由设计事务所——彼得· 贝伦斯事务所当首席助理。 事务所的工作使格罗皮乌斯有机会在第一生产线接收到社会生产带来的变革, 从而引起了他对新建筑更深层次的思考。 1910年,格罗皮乌斯离开了贝伦斯事务所,与阿道夫梅耶合作,在柏林开始发展他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并成为当时德国甚至世界各国公认的一流的建筑设计师。1915年,格罗皮乌斯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 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希特勒上台后, 格罗皮乌斯于1934年离开德国,来到了伦敦。 在和英国建筑师马克斯威尔·福莱( Maxwell Fry) 的合作中, 设计了一些中小型建筑。 1937年,格罗皮乌斯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任教授和建筑学系主任,从此居留美国。
1.2 设计成就
格罗皮乌斯在他一生的设计道路上, 最大的设计成就是创办了包豪斯设计学院, 该学院被誉为“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 包
豪斯设计学院前后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 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19~ 1925年) 是魏玛时期,这是艰难的创业时期。 在此阶段,格罗皮乌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的设计理念。第二阶段( 1925~ 1932年) 是德绍时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新建设,并且进行了课程的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第三阶段( 1932~ 1933年)是柏林时期, 包豪斯最后被迁到了柏林, 希特勒上台, 纳粹把包豪斯当作“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庇护所”。 同年8月包豪斯被永久的解散。 从这三个阶段来看,虽然包豪斯前后只经历了14年的发展,但这是一个艰难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
格罗皮乌斯的设计理念影响着全世界, 尤其是“三大构成” 的设计教育,是很早以前的设计主修课程。 他创办的包豪斯理念的诞生和发展,开创了现代设计与现代教育的新纪元,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提出的“三大构成” 设计教育,也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格罗皮乌斯的设计思想
2.1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1923年,格罗皮乌斯提出了新的指导理念——“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从这个时候起,包豪斯彻底摆脱了中世纪行会的影响,开始走向成熟。 至此,他的设计思想和实践也慢慢地开始对世界产生影响,这个设计理念的提出,对包豪斯发展方向确立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创立了工业化时期设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其中渗入了对经济内容的重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奠定了现代设计在20世纪的先锋地位,也标志着旧式手工艺装饰思想将在以后的年代中彻底转型。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强调了在教学上要以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使设计成为真正实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存在。 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为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和商品消费,培养设计者和生产者,用现代人的观点和思想来满足现代人对设计产品的需求。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就其“新” 字而言,它的含义是呼吁所有从事纯艺术的艺术家们应该打破“为艺术而艺术”的束缚,超越这种旧式的观念,摆脱这种传统精神工具的学院
派,而转向符合人民大众需求的实用品的制作观念,关注由于新的社会情境而引起新的问题的思考。 同时,作为艺术构成的实用艺术更要符合新的技术发展的要求。 从手工艺制作手段转向机器生产方式,并且提倡越过“为艺术而艺术” 这种传统观念的界限。 格罗皮乌斯所希望的设计师是艺术、工艺、设计于一身的新型人才,反对纯艺术与手工艺分道的观念。
“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间搭建桥梁的过程。” 包豪斯的探索发挥了自身重视手工艺的传统优势。
2.2 功能主义设计思想
在现代主义设计中,应更多倾向于取消装饰,强调功能是设计的中心和目的,并非以装饰为设计方式的出发点,而是更加注重设计的科学性和功能性。
格罗皮乌斯在《艺术家和技术家在何相会》 中的观点很有代表性。“物体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如果它的形象很适合它的工作, 它的本质就能被人看得清楚明确。”[2]“格罗皮乌斯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奠定了现代主义的设计基础,她主张形式简单,高度功能化与理性化的设计理念。 反对装饰化的设计风格。”[3]更明显的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德国人民的生活呈现出一片狼藉,那时的人民需要的是实用的房子,而不会有过多内在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格罗皮乌斯引导学生如何认识周围的一切: 颜色、形状、大小、纹理、质量;他教导学生如何既能符合实用的标准, 又能独特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 他还告诉学生如何在一定的形状和轮廓里使一座房屋或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充分发挥。 以“功能主义” 为中心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给批量生产带来可能, 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2.3 设计为人民服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设计大师格罗皮乌斯重新评价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能力, 他更进一步认识到要实现人民大众服务的理想,就必须明白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
设计的发展, 绝对不是功能主义的倡导与造型变革的抵触, 而是基于理性主义的思考对功能主义的本质做出了新的改进。 当前,设计应注重以人为本、设计师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并关注根本的市场定位, 以生态与人类社会关系的优化和发展为主要力量,定位于更加深层次地创造最合理、最有效的产品功能。 这对于全世界的设计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 结语
格罗皮乌斯通过一生的实践探索, 使其设计思想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并在不同的时期经历着不同的转变,这些设计思想指引着其设计教学理念与实践倾向。 从以前比较侧重于艺术手工艺方面的教学,到后来重视“理性主义”“功能主义”,他这个思想的转变,给包豪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使包豪斯走向了真正的机械时代,并且符合工业化要求,从此包豪斯风靡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 1] 陶云 . 西方艺术设计流派和设计思想[ M]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6.
[ 2] 叶朗 . 现代美学体系[ 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361.
[ 3] 李亮之 . 世界工业设计史潮[ M]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86.
作者简介:杨振雄( 1981—),男,甘肃环县人,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文化研究。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金币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