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计划招生人数你是否真的理解
今天把计划招生人数拿出来单独谈一谈
因为每一年每一个考研狗都会假装看这个数据
但毫不夸张80%狗子只是看了个寂寞
其实狗哥我也谜得很
要知道它实际就是一个套路满满的不定数
你有必要捋明白它的原理
注:报考美院的几乎都可以忽略本文
计划招生人数通常会在每年的9月中旬时间点
随着招生目录一起公布(不是所有学校都公布)
关于计划招生人数你是否真的理解
上图(江苏师范)就公布了所谓的计划招生人数
拿135700设计专业来说总计划招生38人
首先计划人数会根据教育部下达招生计划产生变动
恐怕连美术学院院长9月份都不确定
其次计划人数通常会包含推免生(少数学校不包含)
而推免录取信息与统招目录发布时间几乎重叠
简单说就是假如推免录了37人
[color=rgba(0, 0, 0, 0.9)]那统招只剩计划1人每个方向0.25人(夸张了哈哈)
注:好点的学校才会有推免,大部分学校无推免,有的学校有推免政策但不一定能收到生源。
咱们就算无推免生干扰都是统招计划且100%准确吧
要注意并不是环艺及视传单方向都招38人
万一环艺只计划8人剩余计划都是其它方向呢
真心没人知道单研究方向人数具体分配计划
如果公布的是分方向的招生计划数据就另当别论
计划招生人数还可能会在第二个时间点公布
就是在第二年的三四月份/复试前
会与复试细则分数线等一起公布(不是所有学校)
这个时候的计划人数才会99.9%准确
虽然准确但不一定都有较大参考价值
第一种计划公布情况(见例图)
关于计划招生人数你是否真的理解
关于计划招生人数你是否真的理解
例图(陕师大/山建大)很遗憾只是告知
专业计划人数而非研究方向人数
此时你仍不知道你的研究方向会收几个人
只能根据上一年的实际录取名单估计当年计划人数
当然这里又会遇到一个障碍
就是很多学校录取名单也只显示专业并不显示研究方向
此时这组单方向计划数据几乎成为一个谜
同时为什么笔者认为嚷嚷着报录比的一定是小白
哪怕是考研机构也不得不编出一个报录比告诉你
因为不告诉你报录比你会认为人家不专业
这其实是一些不良择校大师喜欢拿报录比说事
表面分析得头头是道哄你掏口袋导致的恶性循环
你想想当录取人数及报考人数都是谜
那么报录比数据是从天而降吗
这个时候有人要说有的学校公布了报录比
没错每年全国大概能有20所学校公布报录比
但公布的同样是专业而非研究方向报录比不是吗
这里不继续谈报录比扯太远了
忘记说了一切报录比也都是往年而非当年哦
第二种计划公布情况(见例图)
关于计划招生人数你是否真的理解
关于计划招生人数你是否真的理解
例图(苏科大/东北师范)这种分方向计划人数
才是与你息息相关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快进入复试阶段
此数据仅仅只能为进入复试后的上岸概率做参考
或者说是否有必要着手准备调剂以及其它操作
它不能在择校阶段为你做参考
毕竟这个时间段你早已上车
这里简单研普另一个知识点
细分研究方向计划类院校上岸后研究方向必定很明确
笼统的专业计划类院校上岸后研究方向不一定明确
如果也想明确的话那么就要分专业复试
否则就是一团乱不可控
搞不好录的生源全部都是同一个研究方向
相信不少人上岸后跟的并不是本专业研究方向导师
咱们这里不是讨论好与坏的问题
设计息息相通本一家
确实有的导师就是万金油任何方向都研究很厉害
总结
以上信息观点不是绝对
需要依据院校实际情况进行看待
反正道理都通用
譬如几乎所有美院设计专业数据都细分到研究方向
譬如有的学校设计专业只有一个研究方向
那么计划都相对可靠也确有可能得知报录比
譬如有的学校设计专业只有环艺视传两个研究方向
那么也可以把计划人数平摊预估
譬如有的学校设计专业有环艺视传数媒工美方向
那么环艺视传应该是在计划人数里大占比
当然这一切仅仅只是预估
反正计划招生人数各位只能是看看就行
不要因为在不明确单方向计划人数情况下
看到a院校设计专业计划10人而b院校计划11人
就放弃a院校而报考b院校
这种单一的判定方式可以说不科学但不能说是错误
因为在数据不确定的大前提下歪打或许也能正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金币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