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艺术基础
适用专业方向: 135107美术 01中国画 02油画 03版画 04水彩画 05书法 135108艺术设计 01环境设计 02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03新媒体艺术设计 135108艺术设计 01服装设计 02产品设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4题,共20分) 1、艺术思潮 (1)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潮流。艺术思潮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的力量来自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审美趋向和新的思想文化需求,而艺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不容忽视。 (2)艺术思潮意味着大批同时代的艺术家在艺术见解和创作倾向上趋于一致,并在整个艺术领域内部引起强烈反响;因此,某一艺术思潮的出现,往往会影响到特定时代特定地域艺术的基本面貌。例如在欧洲17世纪至18世纪盛行的古典主义就是如此。有时,在某一艺术思潮内部,也会有不同的艺术流派。 2、空间艺术 (1)空间艺术,首推绘画、雕塑,包括建筑—造型的综合形式,建筑也是重要的空间艺术之一。 (2)空间艺术的物化结构形式,主要是在一定的空间并列式的展开。绘画、雕塑的艺术内涵,情感情绪的表达,都是在一个特定空间,静态性的实现的。由于这种物化结构特性,使绘画、雕塑和空间结缘,才能显示它的生命活力和魅力,绘画给人以正面观的空间性幻觉,雕塑给人以面面观的空间性幻觉,故称为空间艺术。 3、人化自然 (1)人化的自然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是指经过生产实践活动,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成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使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把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2)“人化的自然”实际上指人与现实建立起审美关系的条件,是人之所以能够认识美和欣赏美的条件,并不是指美本身。正是由于生产实践活动,由于人化的自然,人才能与现实建立起审美关系,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审美对象。 4、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相对于抽象思维而言的,它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以表象作材料,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具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独创性和审美件等特点。 二、简答题(每题12分,5题,共60分)
购买主题
已有 1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45 金币 才能浏览
| |
相关帖子大王没有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