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世界现代设计史
适用专业方向: 130500 设计学(全日制) 01 交通装备设计理论与应用 02 智能产品与交互设计 03 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04 互动媒体设计 05 环境设计 135100 艺术(全日制) 01 艺术设计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又称作艺术与手工艺运动。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运动主要实践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在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对芝加哥建筑学派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其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受到运动影响很大。同时工艺美术运动还广泛影响了欧洲大陆的部分国家。工艺美术运动是当时对工业化的巨大反思,并为之后的设计运动莫定了基础。 2.德意志工业同盟 德意志制造同盟是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1907年成立于摹尼黑,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该同盟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在它的成立宣言中,提出了“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的目标。”它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20世纪20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创始人有德国人霍尔曼.穆特休斯、贝伦斯、比利时人亨利·凡·德·威尔德等。 3.有机功能主义 广义地可理解为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出现的旨在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的各种非现代主义化的设计,这些设计都有明确的有机造型,形态都来自于植物或者动物,如郁金香椅、胎式椅、天鹅椅等,米勒集团和诺尔公司是有机功能主义的代表。至60年代美国的查尔斯·伊姆斯与艾洛·沙里宁等融汇斯堪的纳维亚的“软化”设计经验,并以有机功能论修正了冷漠单一的现代主义。 4.少就是乏味 少就是乏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罗伯特·文丘里提出的设计观点,其目的是针对密斯的少就是多为代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在上世纪80年代,社会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已经形成,单一的现代主义已然不能满足新一代使用群体和社会发展需要,少则乏味于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少就是乏味强调设计上的多变、含糊,用“多”的形式塑造矛盾和复杂的设计。 5.彼得·贝伦斯 彼得·贝伦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莫基人之一,著名建筑师,工业产品设计的先驱,“德国工业同盟”的首席建筑师。彼德·贝伦斯是德国工业同盟最著名的设计师,被誉为“第一位现代艺术设计师”。他出生于汉堡,曾在艺术学院学习绘画,1891年后在慕尼黑从事书籍插图和木版画创作,后改学建筑。1893年成为摹尼黑“青年风格”组织的成员,期间他接受了当时的激进艺术的影响。1900年黑森大公召他到达姆施塔特艺术新村,在那里他由艺术转向了建筑。1903年他被任命为迪塞尔多夫艺术学校的校长,在学校推行设计教育改革。 二、简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购买主题
已有 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48 金币 才能浏览
| |
相关帖子大王没有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