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6艺术基础
适用专业方向:
135108 艺术设计(专业学位)
01 数字媒体艺术
02 环境设计
135107 美术(专业学位)
01 中国画
02 油画
03 雕塑
135105 广播电视(专业学位)
01 动画
一、选择题
(略)
二、名词解释
1、表演程式
表演程式是戏曲使用音乐、舞蹈和其他手段来表现生活的一种独特表演技术形式。戏曲表演主要有四种方式:唱、念、做、打,它们都有程式。程式的含义是其规律性及规范性。表演程式源于生活。表演程式又是生活动作的美化和节奏化,即生活动作的舞蹈化。程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来自艺人在舞台实践中的生动创造,并且不断地丰富和创新。
2、平行蒙太奇
蒙太奇是指通过对镜头进行有目的、有辑地组接,在其间建立联系,从而产生丰富意义的电影创作手法。它的作用首先是建立影片中时空关系进行叙事。平行蒙太奇,指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时间或空间的情节线索并列出现,分别叙述,而又最终统一于同一主题。
3、山水画
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其支科虽仅有山水与屋木两种,但名山大川、风景佳胜、田野村居、城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均可入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
4、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三、简答题
1、戏剧的审美特征。
戏剧的四个审美特征即:剧场性、假定性、戏剧性和综合性
①剧场性。剧场性是戏剧中重要审美规定性,以此为前提,产生了假定性和戏剧性,剧场性是由舞台和观众席共同构成的观演空间,构成了戏剧赖以存在的观演交流关系,也对戏剧的审美表现形成了一种制约,主要体现在戏剧的叙事规律上。
②假定性。戏剧的剧场性决定假定性,剧场性中的观演双方互为主体客体,而假定性使演员全身心投入表演,让观众沉浸其中,这种微妙的关联关系体现出戏剧是对现实的模拟,是一种扮演,而非真的现实。假定性可以让戏剧既能克服时空局限,又能营造舞台真实感,使戏剧家和观众双方都能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无限的展示舞台
③戏剧性。戏剧性指通过一系列技巧与手段,诱导和促使观众产生各种情感反应和观剧效果,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增加戏剧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使观众感受戏剧魅力,引发观众理性思考。戏剧技巧应该为内容服务,不要为了技巧而刻意炫技。
④综合性。戏剧是视听综合艺术,它需要在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运行过程中通过戏剧动作、情节及故事的方式来表现人的命运发展以及结局。戏剧审美表现的手段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包含多种审美元素,如文学表演、服装、化妆、建筑等等。
2、戏曲特征
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品种之一,专指中国传统演剧体系。戏曲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但直到宋代才成为独立生存和发展的戏剧形式。王国维首次把戏曲一词作为宋代以来,中国传统戏剧的通称,如今戏曲特指中国传统演剧体系。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节奏性和技术性
①综合性。戏曲以唱、念、做、打为中心的综合戏剧艺术,包括时间艺术,如音乐和空间艺术如美术,同时还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等多种艺术因素,这些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成为强化表演塑造人物的有机手段。
②虚拟性。传统戏曲主要通过表演将表演场所转化为情节发生的地点,通过演员念白和虚拟动作的暗示来提醒时空,借助道具创造舞台幻觉,演员的表演加上观众的想象使时间空间和地点虚拟化,这种方法拓展了艺术家艺术表达的自由,开拓了表现生活的领域。
③程式性。中国戏曲艺术,在剧本结构,表演身段,音乐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式,表演程式是生活动作的美化规范化和节奏化,它相对稳定但又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④技术性。传统戏曲的表演和欣赏重视技术技巧,传统戏曲演员需要经过严格的技术训练,戏曲融合了许多技术要求较高的艺术因素,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很高。
3、电影功能中的表现意义
电影功能中的表现意义主要有假定性和符号性。
①假定性。假定性是指电影作为合成空间的人造现实,并不等同于生活,打破了现实本身的视听逻辑,借助电影化手段,例如特写或者蒙太奇,再现生活的同时也具备主观表现性,从而深入挖掘人的内心世界,创造出超越现实的深层意义。
②符号性。符号性是指电影不仅处于物质与现实之间,而且处于特定的符号系统和文化语境中,电影的影像超越了物象本身的文化意义,与特定时期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审美心理密切相关。
4、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在情与景的高度融合下,表现出的艺术境界,主要是强调主客观世界的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是主观精神的表现以及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
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相互统一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5、设计美学特征
设计美学是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产物,它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设计美学,主要包含功能美、技术美、材料美和形式美。
①功能美。功能美式设计追求的最根本的条件之一,也就是通过设计的产品,环境和成果来满足人们的预期要求,而彰显其审美价值。
②技术美。技术美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主体的经验和技巧,在加工产品时被物化成美的形态技术,美在机械化生产时代主要表现为特定的加工工艺和方式所形成的大批量的精致的统一的外观和结构。
③材料美。设计的物质载体是材料,特定的设计目标要求,要有与这一目标相符合的特定材料,材料的价值取决于材料对目标的服务作用,而不在于材料自身价值的高低,只有完美表现出设计目标的材料才可以被称为最好的材料。
④形式美。形式美在环境和产品整体形象之间,产品的局部和整体的协调关系上得以体现,随着生活方式和劳动方式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式美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四、论述题
1、电影的综合性
综合性是电影的重要特性,电影同时具有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点与属性,可以在特定时间内展示空间,同时在空间的变换中表现时间,电影吸收融合了传统艺术中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多种门类的不同元素于一身,形成了自身的全新属性,所以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层次:
①电影是各门艺术的综合。电影和电视剧都与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戏剧是综合艺术,又是表演艺术,戏剧艺术多年来在编导、导演表演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电影艺术提供了许多可贵的经验。电影艺术也受到了文学极大地影响,文学的各种体裁都曾运用在电影中,如诗电影、戏剧式电影等等。电影艺术从绘画、雕塑中吸取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造型性成为电影艺术重要的美学特性之一。
②电影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影视艺术特性体现在运动者的画面,声音以及完成的画面声音组合的蒙太奇之中,因此影视艺术语言主要是画面声音和蒙太奇这三种。
③电影是美学层次上的综合电影同时诉诸于人的视觉和听觉,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共同展开,他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不同功能结合起来,形成二者的复合体,从而获得了多种手段不同方式的强大表现力,电影艺术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纪实艺术与表演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有机地综合在了一起,特别是电影艺术综合吸收了各门艺术的长处和特点,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2、构思构图
构思指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取舍,创作意念的酝酿和确定,以及对题材的选取和提炼;另外,还包括了对表现形式的选择,甚至对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的运用等的预想,在某些连续性或叙事性的造型艺术作品中,还要考虑到艺术形象前后的变化与事件的进展等因素。构图意为组合、构成。在美术创作中,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并处理审美客体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合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形象与审美的效果。构图作为艺术传达的第一步,同样也是对于构思的验证和修改。一般构图有多种形式的构图法则,作为绘画艺术的基础,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又称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①艺术构思的本质。
艺术构思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必然出现一系列复杂心理现象,其中最主要的是想象活动。想象就是在观念形态上创造形象的一种心理能力,是艺术区别于现实的重要前提,也是艺术家打破直接经验局限的重要手段。在造型艺术中,想象还可以促使艺术家在观念上对一切造型、色彩等手段的效果做到胸有成竹。在艺术构思的想象活动中,情感的介入与体验是始终存在的。想象与情感相互激发,交互作用,使构思得以生动地展开,导致艺术形象的不断深化和个性化
②构思与构图的关系。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构思与构图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是先有构思,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构图。但是并不排除在构图过程中对原先构思中的预想效果和审美形象不断予以修正,有时甚至会因此而萌发出新的构思。所以,构思与构图在创作实践过程中有时是难以截然区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