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
性别:男
职称:教授
电子邮箱:design_cj@tom.com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786
教育背景:
博士 设计管理 上海同济大学
硕士 工业设计 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制冷与工程热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设计管理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工业设计工程、产品系统设计、设计管理
主要学术兼职:
全国工业设计专业十佳教育工作者;
广东省高等学校工业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文化部艺术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工业设计创意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
主要科研项目:
自1992年11月至今,已承接十余项纵向和横向设计研究课题。先后为数十家各类公司进行了数十项设计。
已获各种专利20余项。设计实践领域包括:产品外观、内部结构设计和原创产品功能设计、系统设计、展示设计和设计管理咨询。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1、论文:原创性产品设计的研究 独撰 2011-07 装饰(核心刊物) 清华大学0412-3662
2、论文:如何提升中国产品在国 独撰 2008-09 价格理论与实践(核心刊物) 中国价格协会际市场的价格 1003-3971
3、论文:实体模型制作在工业设 独撰 2011-06 美术学报1004-1060 广州美术学院计教育中的必要性
4、论文:新经济形式下中小型制 独撰 2009-04 2009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 2009清华国际设计管理造业企业产品创新模式 论文集ISBN978-7-5640 大会论文集编委会的研究 -2156-6
5、论文:原创性设计特点和方法 独撰 2010-06 《工业设计教育新机遇》设计 2010珠江国际工业设计的研究 教育论坛—2010珠江国际工业 教育论坛论文集编委会论文集ISBN978-5640-3295-1
6、“工作室课题制”教学模式的改 独撰 2013-07 装饰(核心刊物)0412-3662 清华大学革与实施
童慧明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13902251589
电子邮箱:tong-hm@hotmail.com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786
教育背景:
硕士 设计艺术学 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美术学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设计学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教育部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评委,美国星火设计奖(Sparkawards)评委。
主要科研项目:
中英建筑与艺术设计学词典 教育部立项科研课题 2006
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设计创新竞争力研究 香港理工大学、广州美术学院联合课题2008
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创新竞争力研究 广东省科技厅课题 2010
广东省工业设计“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课题 2011
宁波市工业设计“十三五”规划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课题2015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20世纪末世界优秀产品设计》上下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100年100产品设计师》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09
《100年100平面设计师》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09
《100年100家具设计师》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8.03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双语词典》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
张剑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13710289616
电子邮箱:zjdesign@126.com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786
教育背景:
硕士 设计艺术学 苏州大学
学士 产品设计 无锡轻工业学院
研究领域:
家居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叙事研究
产品创意思维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委员
广东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委员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
《叙以物,言无声》发表于《2013全国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由公厕改造展开的尿激酶产业链公益项目》发表于《装饰》(中文核心)2013年第10期
《生活设计工作室“社会创新”课题思考》发表于《装饰》(中文核心)2013年第3期
《走下T台的低碳设计秀》发表于《美术与设计》(中文核心)2012年第3期
《基于儿童心理的户外儿童娱乐器材设计》发表于《美与时代》2012年第五期上
《对小区户外休闲娱乐空间规划误区的细分》发表于《设计》2012年第2期
《以人文角度浅析小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发表于《艺术研究》2012年第4期
《广美生活设计工作室课题制教学及成果总结》发表于《设计》2012年第10期
《家具艺术化设计的时代意义》论文,发表于《家具》杂志2011年第五期
《对“家具之上”的解读》论文,发表于《美术学报》杂志,20117月毕业创作专刊
《由诗歌的意象手法看产品语义的发展》发表于《美术与设计》(中文核心)2010年6月刊
《设计创新对不良产业链良性引导的可行性研究》发表于《纺织导报》(中文核心)2010年10月刊
《残缺的力量——为残疾人设计的创意片段思考》发表于《给力!奔——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青年教师论文集》
《嬉 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典产品设计波谱艺术解读》发表于2010《设计》杂志一月刊
《产品设计中传图元素去标签化讨论》发表于《2010珠江工业设计论坛论文集》
《让凳子插上翅膀--设计创意教学笔记》发表于2007《设计教育研究》第5期
《寻找产品设计创意的"原点"》论文,发表于《产品》杂志2006年第1期
《浅析技术美的现代特征与反思》论文,发表于《艺术探索》(中文核心)2006年第1期
《边沿设计 非常创意》论文,发表于《大美术》杂志2005年第11期
《浅析产品指示与识别设计》论文,发表于《美术与设计》(中文核心)2005年第2期
《也谈人机工程学心理因素的研究方向》论文,发表于《艺术百家》(中文核心)2005年第6期
《剥离之后》论文,发表于《剧影月报》(中文核心)2005年第4期
《等待感觉:理性经纬中真情迸发-谈设计师的激情》论文,发表于《设计新潮》1997年第1期
《产品设计的趣味化》论文,发表于《设计新潮》1997年第6期
《用生活的语言设计生活-谈设计与民族文化结合》论文,发表于《设计新潮》1996年第1期。
《工业设计的生命性》论文,发表于《设计新潮》1995年第1期
著作:
《设计叙述生活——生活设计工作室教学改革作品集》2013年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慢行,观风景—张剑设计作品选》福建美术出版社2012年7月
《情趣的设计世界—张剑产品设计作品选》个人设计作品集,2005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
《玩具设计》高等院校设计教材,2006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部分代表作(奖项)
《漏斗与油壶》(合作)2016红点国际概念设计大赛,至尊奖
《漏斗与油壶》(合作)2016中国红星原创设计奖,银奖
《铛铛铛》(合作)2016中国红星原创设计奖,银奖
《新闻地球》(合作)2016台湾国际光宝设计大赛,银奖
《漏斗与油壶》(合作)2016中国智造大奖TOP100
《祈福的芽——燃香阻燃器》2015中国红星原创设计奖,银奖
《领结——可以平置的酒瓶》2015中国红星原创设计奖
《漏斗与油壶》(合作)2015台北设计奖 优选奖
《祈福的芽——燃香阻燃器》2014红点国际概念设计大赛,至尊奖
《领结——可以平置的酒瓶》2014红点国际概念设计大赛,至尊奖
《盲人阅读划重点仪》2014红点国际概念设计大赛,红点奖
《鱼洞——池塘冬季增氧桶》(合作)2014美国IDEA国际设计奖
《柱基烛台》入选2014中国设计挑战赛
《安全的针头》获2014中国红星原创奖
《儿童储物椅》获2013上海艺术设计展银奖
《儿童储物椅》获2010德国国际红点设计概念奖
《卫浴附加产品系列设计》(合作)获2010年广东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
《整合卫浴空间设计》(合作)获2010年广东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鼓励奖
《年轮卷纸》(合作)获2009韩国仁川国际设计比赛,银奖
《光圈开关》获2009韩国仁川国际设计比赛入选奖
《红鲤与鳞-零钱储藏》入选2009 Sparkawards星火国际设计奖
《环保花瓶》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
《烟囱-烟灰缸系列》获“2009创新顺德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专业组,铜奖
《坠机-磁贴》入选意大利2009“Beyond Silver”国际设计比赛
《牛头和皇冠-瓶塞》入选2009意大利”Beyond Silver“国际设计比赛
《工作空间》(合作) 获2008韩国仁川国际设计比赛,特选奖
《儿童储物椅》获2008韩国仁川国际设计比赛,入选奖
《洒水壶花瓶 》入选2007意大利“ceramics for breakfast”国际设计比赛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设施系列部分》(合作)获第十届华东大奖产品设计类,银奖
《果实-鸟窝设计》获第十届华东大奖产品设计类,优秀奖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设施概念设计》(集体)获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整体设计方案二等奖
《酌(酒瓶+酒杯)》获2005[改变包装]国际设计连线全球竞赛最高奖——全场大奖
《A Door Design for All Members of the Family》入选2004意大利“A Door to Paradise”国际设计比赛
《1+1+1》模块化庭院空间 获2004日本Designtop“庭院空间国际设计比赛”优秀奖
《弹簧淋浴空间》获2004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
《弹簧淋浴空间》入选意大利米兰2004年3月 "SALONE DELL'ARREDO BAGNO 2nd"沙龙
《天蓝水清》入选2004第十届全国美展
《发光的书签》 入选 2004意大利“贝克啤酒”国际设计比赛
《弹簧镜腿眼镜》2003 日本OPUS DESIGN AWARD国际眼镜设计比赛,入选
《不锈钢弹片镜架眼镜》2003 日本OPUS DESIGN AWARD国际眼镜设计比赛,入选
《玻璃瓶眼镜》2003日本OPUS DESIGN AWARD国际眼镜设计比赛,入选
《宠物的日记》韩国“JAME2003国际互动”设计大赛,“挑战者”入选奖
《大龙纺织》中国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中国设计之星”,商品类标识最佳设计奖
《天蓝水清》法国“Young Designers,Looking into the Future”眼镜设计大赛,入选
《天蓝水清》日本名古屋“Design DO!弱”国际设计大赛,入选
《风中的豆荚》2001年无锡国际工业设计节青年设计师设计大赛,"伊莱克斯杯"特别奖
《风中的豆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与连接”国际设计大赛,获入选奖
《禅宗指椅》2000中国工业设计周“中国工业设计师设计大赛”,铜奖
《花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致中华”国际设计大赛,入选奖
展览:
个人作品展:
2016年8月 张剑作品15件参展深圳艺术设计展
2016年1月 张剑作品15件参展上海艺术设计展
2015年5月“张剑设计与教学20年获奖作品展”参展无锡工业设计博览会
2013年12月“张剑设计展”参展2013中国深圳国际创意设计品牌博览会
2007年10月,北京798“旋转的硬币”国际工业设计展,张剑个人作品展,主题“产品童话”
2007年5月,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 张剑“情趣设计,创意生活”个人作品应邀参展
设计教学展:
2013年12月“生活设计工作室教学作品展”参展2013中国深圳国际创意设计品牌博览会
2011年10月生活设计工作室低碳设计参展“第一届广州国际低碳技术博览会”
2010年4月张剑师生作品展【慢行,观风景。】应邀参展“创意中国行纽约ADC南京双年展”
2009年9月教学研究课题【尺度】22件系列作品参展中国(顺德)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
2009年7月教学研究课题【尺度】16件系列作品参展北京第四届中国国际设计艺术博览会
2008年9月上海设计双年展,张剑设计创意课程展
李勇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786
教育背景:
博士 产品设计 千叶大学(日本)
硕士 产品设计 千叶大学(日本)
学士 产品设计 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
研究领域:
1、用户需求研究
2、设计评价和决策
3、感性工学
主要学术兼职:
日本设计学会正会员
主要科研项目:
1、基于感性工学的多层次需求构造化及建模研究;省社科;2011;排名第一
2、基于感性工学的多需求协调机制模型研究;省教育厅;2012;排名第一
3、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创新研发;省钱江人才;2013;排名第一
4、用户评价与设计决策的感性工学翻译机制研究;省社科;2016;排名第一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一、代表论文
1、佊密嚖摔堡毳钎顶ぅ笠扔髽嬙欷我蚬v係の把握;JSSD;2007;排名第一
2、佊密嚖摔堡毳钎顶ぅ笠卧u価構造の把握;JSSD;2009;排名第一
3、小型佊密嚖违攻骏ぅ辚螗耙丐巫钸m組合せ;JSSD;2011;排名第一
4、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的专利情报国际竞争态势分析;现代情报;2015;排名第一
5、中日感性工学研究现状及启示;装饰;2016;排名第一
二、代表著作
1、汽车设计:历史·实务·教育·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排名第三
三、代表展览
1、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文化部;2014;排名第一
2、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文化部;2014;排名第一
温浩
基本情况
性别:男
联系电话:020-84017786
电子邮箱:909288896@qq.com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教育背景
1998年至2000年中央美术学院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
1982年至1986年广州美术学院学士学位
研究领域
1. 家具产品设计:聚焦于品牌定位、立足于工艺品质、发挥于细份市场、满足于用户体验,基于中国制造下的家具设计创新研究。
2. 家具品牌策略:聚焦于产业升级、立足于企业转型、发力于品牌战略、突破于设计创新,基于国家战略下的家具品牌策略研究。
3. 文化驱动品牌:聚焦于中国精神、立足于中国文化、融入于国际思维、创新于生活方式,基于中国文化驱动当代设计品牌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广东省家具协会设计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
广州美术学院家具硏究院院长
主要科研项目
“先生活haostyle”品牌横向课题研究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著作:《心手合一——家具设计工作室教学实录》
代表作:《云龙椅》,《夫子椅》,《吉祥椅》,《如意椅》
展览:
2012年,米兰北京姊妹设计周“坐下来—中国当代坐具设计展”
2013年,米兰北京姊妹设计周“中国设计 世界看见”
2013年,韩国光州设计双年展
2013年,首届中国设计大展
2014年,巴黎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感知中国“展
2015年,北京国际设计周
2015年,广州家具博览会
2015年,上海家具博览会
2016年,广州家具博览会
2016年,上海家具博览会
2016年,英国伦敦100%设计展
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
2016年,北京家居展览会
2016年,设计上海
2017年,设计上海
2017年,北京国际设计周
2017年,上海国际家具展览会
2017年,北京家居展览会
2017年,北京椅子艺术展
2018年,设计上海
获奖:
2007年获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家具设计金奖
2011年获中国家具设计奖金奖
2012年获第29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金奖
2012年获中国家具协会颁发“中国家具十佳设计师”
2012年获广州设计周颁发“CDA中国设计奖年度设计人物”
2014年获金点奖现代设计奖
2015年获网易中国设计有态度“原创奖”
2015年获“大雁奖”年度中国家居产业原创设计奖
2018年获中国设计权力榜入榜
丁熊
基本情况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020-84017786
电子邮箱:dingxiong77@163.com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教育背景
博士 设计学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访问学者 行政管理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硕士 艺术设计学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学士 工业设计 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
研究领域
1.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PSSD):聚焦于珠三角制造企业转型和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研究,包括基于产品的服务、基于功能的服务和基于效果的服务,关注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家电与电子、家居与文创、交通与出行等。
2. 服务创新与触点设计:综合利用服务设计流程、方法和工具,关注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设计、系统创新和接触点的设计,主要聚集于休闲与旅游、餐饮和儿童教育等行业。
3. 社会创新设计:在互联网背景下思考设计和设计师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通过设计手段,联合民间自发力量,促进解决社会问题、改善某一范围人群生存状况,例如美丽乡村建设、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
4. 交叉学科背景下的服务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理事,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中国服务设计教育联盟联合发起人,佛山市南海区旅游发展顾问。
主要科研项目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2016年,主持;
广东城市公共产品及服务系统创新设计研究,广东高校特色创新项目(人文社科类),2016年,主持;
中外服务设计产业应用的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2015年,主要参与;
公共产品策划与设计教学研究,广州美术学院纵向科研课题,2013年,主持;
广州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地域化特征研究,广州美术学院纵向科研课题,2011年,主持;
粤港澳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比较研究,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2010年,主持;
公共设施设计跨专业教学研究,广州美术学院纵向科研课题,2009年,主持;
佛山有礼文创产品商店设计,横向课题,佛山祖庙博物馆,2016年,主持;
南海创意设计周活动,横向课题,佛山市南海区文化体育局,2015年,主持;
新宏达充气游乐玩具创新设计,横向课题,中山新宏达日用制品有限公司,2012年,主持;
NTS品牌核心价值与设计战略研究、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横向课题,广州南天资源采购有限公司,2012年,主要参与;
南盾综合信息采集平台设计,横向课题,广州南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2012年,主持;
E街坊户外终端机造型设计,横向课题,广州水晶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主持。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专著《以众为本:公共与娱乐设计工作室教学实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8月;
服务与体验经济时代下公共设计的新思路,《美术学报》,2016年7月;
智慧旅游背景下的景区公共产品与服务系统设计,《包装工程》,2016年6月;
可持续设计理念在公共服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家具》,2016年3月;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研究,《包装工程》,2015年1月;
粤港澳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比较研究,《美术学报》,2013年12月;
以广州为基点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地域性特征研究,《装饰》,2013年3月;
公共设施设计跨专业教学研究,《创意&设计》,2011年1月;
产品设计管理方法探析,《包装工程》,2010年2月;
论服务设计,《装饰》,2009年4月;
多职能设计团队建设与管理,《家具》,2007年10月。
林敏
基本情况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020-84017786
电子邮箱:min.lin@outlook.com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教育背景
博士 信息系统 美国马里兰大学
硕士 信息系统 美国马里兰大学
学士 生物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领域
人机交互
主要学术兼职
广东省工业设计创意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IxDC交互设计协会委员
广东省智能创新协会顾问
香港大学中国商学院客座讲师
主要科研项目
未来的人机交互
体验策略与创新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1. M. Lin and A. Sears.Constructing Chinese Characters: Keypad Design for Mobile Phones, Behaviou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6(2), p165-178, 2007.
2. K. J. Price, M. Lin, J. Feng, R. Goldman, A. Sears, and J. Jacko.Motion doesMatter: An Examination of Speech-based Text Entry on the Move,Universal Acces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4(3), 2005.
3. M. Lin and A. Sears.Chinese Character Entry on Mobile Phones: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17(2), p121-146, 2005.
4. M. Lin, W. Lutters, and T. Kim.Understanding the Micronote Lifecycle: Improving Mobile Support for Informal Note Taking,Proceedings of CHI 2004,Vienna,Austria, p687-694, 2004.
5. A. Sears, M. Lin, J. Jacko, and Y. Xiao.When Computers Fade...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Situationally-Induced Impairments and Disabilities, in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heory & Practice, C. Stephanidis & J. Jacko (Eds.),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1298-1302, 2003.
磨炼
基本情况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020-84017786
电子邮箱:tomy_moo@126.com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教育背景
硕士 设计学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学士 产品设计 深圳大学
研究领域
1. 从审视关系的角度,聚焦于生活感知与生活方式背景下相关产品系统设计。研究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家居产品、工作与生活用品、家具与小家电、随身用品与出行产品等。
2. 不同视角、维度下的设计思维研究。研究包含但不限于功能原型、交互原型、服务原型、感知原型等不同原型的设计思考与讨论。
3. 基于文化创新的设计链接构建与思考。
4. 交叉学科背景下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广东省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工作组专家
主要科研项目
基于感知原型的日常生活产品再设计研究
基于地域及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基于创意思维构建的产品设计研究
美术类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基于地域及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论文:基于旅游纪念品及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
论文: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 谈设计创意教学研究
论文:日常物设计中情感元素介入的可能性
论文:基于生活形态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Pie vase、礼?花 / 第六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 / 一等奖 三等奖
沙漏 存钱罐 / 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 / 三等奖
对话框 瓶塞 / 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 / 优秀奖
影之树 / 广东高校工业设计大赛教师创新大赛 / 至尊金尺奖
忆江南 / 收藏于东莞诺华中式家具博物馆
成果:高露洁口腔护理产品设计研究 / 已采纳
成果:高露洁可持续产品设计研究 / 已采纳
成果:高露洁FP&R 质量与稳定性标准体系形象识别系统 / 已采纳
成果:广东省博物馆 三城记-明清时期粤港澳湾区与丝绸外销展文创课题研究 / 已采纳
成果:内蒙古博物馆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 已采纳
成果:哲品家居创新产品设计研究 / 已采纳
成果:乐普升书写产品创新产品设计研究 / 已采纳
成果:天色文具产品设计研究 / 已采纳
成果:雪佛兰科鲁兹有限改款设计研究 / 已采纳
成果:EMG大石馆石材余废料设计研究 / 已采纳
裴悦舟
基本情况
性别:男
联系电话:020-84017786
电子邮箱:lightingdesign@gzarts.edu.cn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教育背景
博士 设计学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读)
硕士 照明技术与设计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
学士 雕塑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产品与系统创新设计研究
艺术光环境与照明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广东省光电技术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科研项目
LED智能照明产品创新设计课程研究(2015GXJK064)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以传统节气的照明产品设计(18HX017)
3D打印在定制化LED照明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7XJA030)
智能照明设计专业人才在工作室制下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JXGG201611)
一带一路赏花灯—融合国际文化元素的花灯创新设计(18CZ011)
天花照明产品设计(18HX047)
深圳大鹏新区户外安全标识牌设计(16HX001)。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LED智能照明产品创新设计应用研究》
论文:《家居环境系统中光媒介的基础性探讨》
论文:《以人居光环境为主导的LED照明产品设计方法探讨》
论文:《产品设计的风格化课题总结-工作室课题制与传统课程制的教学实践》
论文:《意大利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研究-米兰理工大学产品设计课程介绍》
论文:《关于高等美术教育中本科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论文:《中外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办法比较》
论文:《放与Fun-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营造》
著作: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集2014(出版)
著作:2008-2016省长杯设计大赛作品集(出版)
著作: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集2016(出版)
著作: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集2018(出版)
著作:《设计,叙述生活——生活设计工作室教学实录》
作品:智慧云灯-天眼K1(产品上市)
作品:深圳大鹏新区户外安全标识牌(政府采用)
刘毅
基本情况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020-84017786
电子邮箱:64947357@qq.com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教育背景
博士 设计学理论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 产品设计 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视觉设计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交互设计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委员。
主要科研项目
用信息设计的方法提升工业设计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省级项目
交互设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省级项目
2015华为LinkHome项目课题合作
吉利HMI交互设计校企合作
白云机场服务设计研究
LG中国手机界面系统设计研究
广电集团产品用户体验评测与设计研究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互联网语境下的用户体验限定因素》2017年第20期
论文《 汽车售后服务场景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2019年40卷第2期
论文《哲学思考在“用户体验”设计研究中的价值》
论文《设计研究在竞争市场中的应用与探索》2015年36卷第4期
论文《Design research for disability—a case of airport service design》入选HCII2019,EI收录
王涛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副院长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个人理事
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中国室内设计师协会 高级设计师
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西省馆 总设计师
专注于品牌战略、工业产品、环境设计、展示设计等设计领域
是中国率先提出“EI品牌体验识别系统” 的战略型设计践行者
擅长组织、管理设计项目的策划与执行
安娃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专委会理事,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会员,IXDC委员。曾参与科研《智科媒体艺术研究》获得广东省普通高校人工智能和服务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专项(2019), 广东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计划,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等;主持科研《面向生活方式的跨学科交互设计方法论研究》获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智慧无人酒店的应用及数据可视化研究》获得广东省普通高校人工智能和服务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专项。
李凤朗
基本情况
性别:男
职称:讲师(高校)
联系电话:020-84017786
电子邮箱:li_fenglang@126.com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教育背景
1988-1992学士 工业设计 哈尔滨科技大学
1994.3-7 中央工艺美院进修
研究领域
1. 设计语言研究
2. 产品形态与架构进化研究
3. 新品类产品定义研究
4. 材料工艺整合设计与优化研究
5. 品牌一致性研究6. 设计品质控制研究
7. 不同文化优势与全球化团队融合研究
8.中国设计行业未来发展机会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国工业设计协会 常务理事
北京工业促进会 常务理事
广州美术学院 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哈尔滨理工大学 客座教授
DMI(国际设计管理协会) 会员
IDSA(美国工业设计协会) 会员
1992-1999年哈尔滨理工大学讲师
1999-2017.6 联想集团 消费PC设计 高级总监
2017.9 创办石斛设计,探索中国原创设计师产品品牌
主要科研项目
组建联想全球化设计团队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主设计师之一和该项目总负责人
设计联想全球化的消费设计语言Kink 和Journal,成为联想品牌独特设计特征和影响业界的方向开创了笔记本多模式架构设计YOGA,成为引领行业的创新方向和联想高端子品牌
开创了多模式一体机架构,成为业界创新方向
2013年被评为红点年对最佳设计团队
过去十年获得过165项国际设计大奖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2009年光华基金会十佳设计师
2015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十佳设计师
2016年9月,应邀参加德国汉堡 DRDS 设计研究与设计战略论坛
2017年红星原创奖 评审主席
多次多位光华基金,以及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十佳设计师评委
多次作为演讲嘉宾,参加国内各层次设计论坛
张帆
基本情况
性别:男
联系电话:020-84017786
电子邮箱:zhangfan@gaei.cn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教育背景
硕士 工业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学士 工业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领域
汽车与交通工具设计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造型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理事,广州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主要科研项目
2016年2-6月 2016届毕业设计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室-王硕斌、官柏池
2016年2-6月 2016届毕业设计 江南大学工业设计系-古达熙
2015年2-6月 2015届毕业设计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室-冯晓文、陈艳琪
2015年2-6月 2015届毕业设计 普福茨海姆交通工具设计-何丽雯
2015年2-6月 2015届毕业设计 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交通工具设计工作-陈睿
2014年2-6月 2014届毕业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刘伟杰
2014年2-6月 2014届毕业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通工具设计专业-阴萍、任艺
2014年2-5月 2014届毕业设计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室-黄显荣、陈枝锐
2013年2-5月 2013届毕业设计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室-张棋、赖睿智
2012年 广东省领军人才(第三批)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广汽传祺:i-Lounge(朗智)概念车、EV Coupe(酷沛)新能源概念车、GA6概念展车、Witstar智能新能源概念车、E-Jet A级新能源概念车、E-Linker纯电概念车
梅赛德斯-奔驰:Concept A-Class概念车、
科技著作(量产车):
广汽传祺:GS8、GA8、GA6、GS4
梅赛德斯-奔驰:A-CLASS、SL跑车、SLK跑车
肖宁
基本情况
性别:男
联系电话:020-84017786
电子邮箱:gzshiao@vip.163.com
培养部门:工业设计学院
教育背景
硕士 工业造型艺术专业无锡轻工大学(原无锡轻工学院,现江南大学)
学士 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领域
1、用户研究
2、实体交互
3、汽车设计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
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主要科研项目
1、基于跨平台模块化架构(CPMA)的汽车正向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汽车工业科技项目(一等奖);2014;排名第七
2、GS5 GAC6470系列中高级SUV车型自主研发;省科技项目(一等奖);2016;排名第四
3、自主开发的“传祺”系列中高级轿车及其技术;省科技项目(二等奖);2014;排名第五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一、论文
1、从“衣食住行”解读中国汽车设计对生活传统的继承与创新;SAEGD/CNKI;2013;第一作者
2、岭南设计特质初探;工业设计;2016vol.1;第一作者
3、汽车发展的设计引领模式:从汽车发展史试论可持续的汽车设计;ADCS;2016;第一作者
4、基于体感测量的驾驶员座椅动态舒适性设计;GDIDA;2016;第二作者
二、代表作
1、广汽4Door-Coupe四门轿跑概念车内外造型;2007年发布;排名第二
2、广汽AHEV先进混合动力概念车内外造型;2007年发布;排名第二
3、广汽VIP-Lounge中高级概念轿车内外造型;2008年发布;排名第一
4、广汽X-Power跨界混动四驱概念车内外造型;2009年发布;排名第一
5、传祺(首款)中高级轿车内外造型;2010发布;排名第一
6、传祺GS5都市SUV内外造型;2012年发布;排名第一
7、传祺GA3中级轿车内外造型;2013年发布;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