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目标院校 湖北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产品设计硕导信息汇总
收起左侧

院校信息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产品设计硕导信息汇总

0
回复
403
查看
[ 复制链接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1901

管理员

image.png

杨艺
出生年月:1981年10月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科:设计学
培养单位:工业设计系
招生方向: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一、个人简介及主要学术成果
1、个人简介
杨艺,武汉人。
2005年 6月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9年 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工程硕士专业获硕士学位;
2018年至今攻读博士学位,就读于武汉理工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创新研究。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2、主要社会兼职: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产品教研室主任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专家委会 理事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 会员
湖北美省术家协会 会员
湖北工艺美术家学会 会员
武汉市美术家协会 会员
3、代表性作品、展览及获奖经历:
2016年作品《生命之城 city of life》入选参加 BIEAF2016 14th 釜山国际环境艺术节,荣获银奖。(排序 1);
2016年作品《礼佛之一》入选参加 2016年中国(九华山)国际禅意设计大赛,荣获银奖(排序 1);
2016年作品《林间光影》入选参加 2016年中国(九华山)国际禅意设计大赛,荣获铜奖(排序 1);
2016年作品《随性》入选参加第九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荣获入选(排序 1);
2016年作品《老两口》入选参加第九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荣获入选(排序 1);
2016年作品《南极考察装载车辆》入选参加第三届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荣获二等奖(排序1);
2016年指导作品《“G-cloverppt”—智能医疗移动设备设计》入选参加湖北省第三届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2017年作品《“Ispiders外墙清洗机器人》入选参加湖 2017第二届黄鹤杯“工业设计大赛”,荣获银奖(排序 1);
2017年论文《人机工程学在医疗病床整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入选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荣获一等奖(排序 1);
2017年论文《探索基于“互联网+”的 App交互体验设计思维模型》入选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荣获二等奖;
2017年论文《陶艺茶器创新研究》入选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荣获三等奖;
2018年两项作品《龙举云兴》、《众虎同心》入选参加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奖牌、奖杯设计方案公开征集活动,荣获两项优秀奖。(排序 1);
2018年作品《骨骼概念车设计》入选参加意大利萨兰托国际设计节,荣获金奖。(排序 1);
2018年作品《3D 打印枕产品设计》入选参加“和丰杯”工业设计大赛,荣获银奖。(排序 1);
2019年作品《手冲咖啡壶套装设计》入选参加第十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荣获入选。(排序 1);
2019年两项作品《网》、《器》入选参加“薪火”第一届湖北省青年陶艺家作品邀请展,荣获两项入选。(排序 1);
2019年作品《奔跑之翼》入选参加国庆 70周年群众游行湖北省彩车设计,荣获二等奖。(排序 2);
2019年作品《奔跑之翼》入选参加国庆 70周年群众游行湖北省彩车设计,荣获二等奖。(排序 2);
2019年作品《电动轮椅概念设计》入选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荣获入选。(排序 1);

二、主要科研、教研等成果
1、课题
《地铁公共设施的艺术化研究》(排序 2),2014 年;
《基于特定主题的移动设备信息组织与视觉设计研究》(主持人),2015年;
《基于 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持人),2017年;
《毕业设计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排序 3)2017 年;
《基于 3D打印技术在医疗辅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主持人),2017年;
《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环境下的创意产品设计应用研究》(排序 3)2018年;
《基于 3D打印技术在时尚配饰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主持人),2019年;
《基于楚式髹漆工艺传承与产品创新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研究》(排序 2)2020年;
2、论文
《创意产品设计融入文化元素的研究分析》 ,《学院美术》2013年,独撰;
《当代文化创意商品设计的思考——陆定邦教学实践析》,《学院美术》2013年,独撰;
《陶艺茶器创新性设计研究》,《福建茶叶》2016年,独撰;
《高温陶瓷材料的异型产品成型方法》,《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独撰;
《Study on theApplication of Semiotics on theProduct Design》,《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2016年,独撰;
《3D打印技术在产品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与优势探索》,《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独撰;
《Exploration of the Thinking Model of APP Interactive Experience Design Based on "Internet +"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工程研究进展】》2017独撰;
3、专利:
《一种拼接组合式迷宫》、实用新型专利,2015年
《一种带放大镜的泡罩》,《一种新型书柜》 ,《一种新型茶几》 实用新型专利,2016年;
《编织耳环》、《花瓣胸针》 、《围脖项链》 、《翅膀发卡》、《玫瑰发簪》 ,外观设计专利 2016年;
《坐凳(活塞型)》,《坐凳(水浪型)》,《坐凳(框型)》 、《坐凳(横条型)》,《坐凳(水滴型)》,《坐凳(冰壶型)》 外观设计专利 2016 年;

三、个人艺术实践及学术观点
1、个人实践:
主要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发表专业性论文共十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参与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获奖;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市、省、国家级专业设计大赛共获奖三十余项,并获得 2014 年全国工业设计大赛(全国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2016 湖北省第三届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等多项指导教师奖。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四十余项。个人获得奖项共五十余项,获批国家专利共十余项,一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
2、学术观点:
人的思维能力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可能。所以说,问题是创造力的源泉。在产品设计与开发中,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计思维过程,它是有效开发创新设计思维潜能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日常衣食住行的认真观察与感受,从生活中发现实际问题,并通过以设计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以主题调研与分析,运用产品设计的理念与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image.png

张锐
出生年月:1983年 2月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科:设计学
培养单位:工业设计系
招生方向: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一、个人简介及主要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张锐、籍贯湖北,2004年 7 月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 7 月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湖北美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会员。
代表性作品、展览及获奖经历:
2005年作品《未来小型飞行器》湖北省第二届高校美术作品大展,获金奖;
2007年作品《东风概念轿跑车》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获优秀奖;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工业设计竞赛活动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0年论文《形态感知与设计》湖北省第四届美术与设计大展,获一等奖;
2012年论文《新形态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研究》湖北省第五届美术与设计大展,获金奖;
2014年作品《阳光雨露》湖北省第六届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获铜奖;
2014年论文《玩的智慧——中国启智玩具之拼板类游戏的设计启示》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获一等奖;
2014年论文《中美工业设计教学差异之分析——以普拉特学院的工业设计基础教育为例》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获二等奖;
2015 年多件作品参加意大利斯波莱托艺术节“21 世纪当代中国的伟大艺术家和大师 ” 当代艺术展;
2017年作品《穴位服》湖北高校第七届美术与设计大展,获铜奖;
2017年论文《手工魅力——羊毛毡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获一等奖;
2017年论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的文创产品开发——以王昭君传说的衍生品设计为例》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获三等奖。

二、主要科研、教研等成果
课题:
《中美艺术设计创新比较研究》(成员),2013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新的传播载体——基于文化典故衍生出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主持),2015年
《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主持),2016年
《以文化创意推动湖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主持),2016年
《基于用户个体特征进行的个性化配饰设计研究》(主持),2016年
《毕业设计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成员),2017年
论文:
《形态感知与设计》,《艺术与设计》,2010年,独撰
《浅谈“造型设计基础”中关于“形态设计”的渐进式教学模式》,《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年,独撰
《玩的智慧——中国启智玩具之拼板拼接类游戏的设计启示》,《艺术教育》,2014年,第一作者
《以普拉特学院的工业设计基础教育为例浅谈中美间的差异》,《艺术教育》,2014 ,第一作者
《盲文标识打印机设计》,《机械设计》2016年,第一作者;
《文化创意设计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6年,独撰
《造型设计基础之形态设计初探》,《艺术教育》,2017年,独撰
《地铁公共设施的艺术化设计方法——以武汉地铁三号线公共座椅的设计方案为例》,《设计》,2017年,独撰
《Culture creative Design Contributes to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发表于第三届当代教育与人文社科国际会议,2018年,独撰
《 Research on Personalized Accessory Design Based on User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发表于第五届艺术、设计与当代教育国际会议,2019年,独撰
专利:
《便携式电吹风》、《植培空气净化器》、《护理药箱》外观专利,2013年
《一种护理药箱》实用新型专利,2013年
《竹茶几》外观专利,2015年
《一种盲文标签打印机》实用新型专利,2015年
《花型加湿器》、《趣味儿童坐凳(小鸭凳)》外观专利,2016年
《一种拼装式多形态儿童座椅》实用新型专利,2017年
《音箱(昭君出塞音箱)》外观专利,2017年
《公共坐凳》、《坐凳(轮胎)》、《坐凳(小羊)》、《坐凳(植物船)》外观专利, 2018年
《一种拼装式无线充电台灯》、《一种多功能婴童车》实用新型专利,2019年

三、个人艺术创作实践及学术观点
个人实践:
本人从事工业设计专业学习、研究与教学 19 年,参加过多个赛事,获得各类专业奖项20项,在专业期刊、会议文集等纸媒上发表论文 18篇,获得国家设计专利 19 项、其中实用新型5 项,主持科研、教研项目 11项,作品参加了意大利国际艺术节的展览。从教期间指导学生参赛获得各类专业赛事大奖 80 项,担任过国内多个赛事的评委。
学术观点:
设计是对真实生活诉求的回应,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就需要以系统性的思维、多方位的知识来将理想预期与现实条件对接并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image.png

刘向东
出生年月:1967年 01月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学科:设计学
培养单位:工业设计系
招生方向: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一、个人简介及主要学术成果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委会第二届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1988 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0 年获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曾赴韩国以及美国多所专业艺术院校进行学术交流。
近年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以及国家核心期刊《装饰》、《美术与设计》等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编写《基础设计》、《工业产品设计表现技法》专业教材二部,主编《2010 全国展示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三项等。参加社会实践项目若干,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七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二、主要科研、教研等成果
主要教材:
1、出版高校工业设计教材《基础设计》一书,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
2、出版教材《工业产品设计表现技法》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主编《2010—全国展示设计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湖北美术出版社。
主要项目课题:
1、参与湖北省科技厅项目《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2、参与《关于现代房地产开发——建筑装修及成套产品一体化开发研究》,湖北省建设厅项目。
3、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产品设计表达课程研究》获立项。并已经结题。为第一负责人。
4、主持申请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中美艺术设计创新比较研究》立项并已经结题。
主要论文:
1、论文《“形随行”概念的延伸》发表于《装饰》2004.12期。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
2、论文《室外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设计》发表于《装饰》2004.2 期。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
3、论文《科学 艺术 融合》获湖北省高校第三届美术大展教师组优秀奖。
4、论文《实践出真知》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术与设计》2009.6期。
5、论文《科学与艺术中的工业设计教育再思考》发表于《跨界综合设计教育高层论坛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ISBN 978-5503-0279-2
6、论文《工业设计基础教育之新方法研究》获得湖北省高校第五届美术与设计大展铜奖。
7、论文《欧美创新设计教育模式之启示》发表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30 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7336-5
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情况:
1、中药煎煮器 ZL2006300260452
2、脸盆 ZL2006300260503
3、座便器 ZL2006300260490
4、便携式电脑 ZL2006300260537
5、茶几 ZL2006300260471
6、休闲椅 ZL2006300260467
7、一种多功能组合家具 ZL201230185078.6

三、个人艺术创作实践及学术观点
作为教师;
秉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立足实际的工作作风。主张因材施教,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
艺术观点:
设计,为人服务;设计,与时俱进;设计,关注民生;设计,改变生活;设计,提高效率;设计,愉悦身心;设计,品质至上;设计,驱动进步;设计,大国重器;设计,系统持续。

四、本人指导历届研究生的代表性学术及科研成果
1、张锐:
近年主要获奖:
2012 年 8 月湖北省第五届美术与设计大展论文《新形态设计:造型基础教学研究》获金奖
2015年 5月 10日多件作品参加意大利斯波莱托艺术节“21世纪当代中国的伟大艺术家和大师”当代艺术展
2018年 11月湖北省第四届楚天杯设计作品《Jaguar-C-Eagle》获金奖
2018年 11月湖北省第四届楚天杯设计作品《概念自行车》获银奖
国家专利:
2017年 5月《一种拼装式多形态儿童座椅》获批实用新型专利 ZL201620621751.X
2015年 11月《一种盲文标签打印机》获批实用新型专利 ZL201520491842.1
2013年 12月《一种护理药箱》获批实用新型专利 ZL201320413434.5
主要研究项目:
2015年 12月获批校级科研项目《地铁公共设施的艺术化研究》 课题编号:2014XJ13
2015年 12月获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2015年度基金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新的传播载体——基于文化典故衍生出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课题编号:FY-2015-08
2016 年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课题编号:B2016150
2016 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文化创意推动湖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课题编号:16Y160
2、夏婉婷:
项目:校园文化背景下的创意产品开发与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 120周年校庆为例校自主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研究专项,主持。
[1]论文:农机产品人性化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及设计改良[J],艺术与设计, 2012年第8期,P123-125;
[2]论文:豆浆机趋势浅析及概念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2年第 3 期,P116-118;
[3]论文:国内电饭煲的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浅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1年第 12期, P134-136
专利情况:
《车》 专利号:ZL 201530028416.X 2015年;
主编教材:
主编《书籍设计及应用》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艺术设计教育规划教材,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年 6 月出版,第三主编
获奖情况:
[1]论文《农机产品人性化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及设计改良》获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科研论文,二等奖,第二作者,2014年;
[2]参加湖北省首届“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作品《Bus On Line》获优秀奖,2013年;
[3]参加湖北高校第五届美术与设计大展,论文《豆浆机趋势浅析及概念设计》获教师组二等奖,2012年;
[4]参加湖北高校第四届美术与设计大展,论文《国内新概念电饭煲的发展趋势研究》获教师组二等奖,2010年;
[5]设计作品《钟+灯》应邀参展 第二届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世界设计作品展暨论文研讨会,2007年;
3、董惠惠:
论文:
2014 年《玩的智慧——中国启智玩具之拼板拼接类游戏的设计启示》发表于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
2014 年《以普拉特学院的工业设计基础教育为例浅谈中美间的差异》发表于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
2014年 10月《欧美创新设计教育模式之启示》 发表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3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
获奖及专利情况:
2014年湖北高校第六届美术与设计大展 设计作品《论茶》获 设计类 银奖
2014 年12 月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 论文《玩的智慧— —中国启智玩具之拼板拼接类游戏的设计启示》 获设计类一等奖
2018年5月《茶壶》获批产品外观专利 ZL201730586765.2
2018年5月《茶杯》获批产品外观专利 ZL201730586299.8
4、康翼:
主要获奖:
2014年“东风梦想车”全国 50强 、
2014年“CDN 中国汽车设计大赛”沃尔沃机械工程车型入围奖
2013年“CDN 中国汽车设计大赛”官至汽车量产车型入围奖
2012年“五金杯”第七届中国五金产品电动车设计大赛 优秀奖、
2012年“跨界综合艺术”铜奖 、
2011年第十四届楚天创新奖银奖
2008年“绿旗行工业设计大赛”银奖专利:东风 S58校车





image.png

李梁军
出生年月:1970年 08月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科:设计学
培养单位:工业设计系
招生方向:工业产品设计研究/展示设计研究

一、个人简介及主要学术成果
李梁军,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兼任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美学学会秘书长。
2000年:“Frog-环保型电动摩托车设计”(排序第一)获“设计 2000 香港国际设计大赛”优秀产品设计大奖;
2008年:“东风高尔夫球车设计”在湖北省第三届全省高校美展中获银奖;
2009年:“福几-多功能折叠茶几设计”(排序第一)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4年:“狮啸-军用卡车设计”(排序第一)入选第十二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
2014年:“海上漂浮的栖息地”(排序第一)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5年、2016年、2017年设计作品入选湖北省美术人才培养工程百人美术作品展;
2019年:“武汉 BRT快速公交视觉系统设计”(排序第一)获第十三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铜奖;
2019年:“人体上肢康复医疗机器人系列产品设计”(排序第二)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

二、主要科研、教研等成果
(一)专著
《全球化设计——未来或者幻想》(中文排序第一、中德双语国际发行),Under OneSky Publishing Ltd.(U.K.)、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 年版。2009 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新书首发式。
(二)课题
2014 年,湖北省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鄂西生态旅游圈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结项); 2010年,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城市环保型交通工具设计的教学研究》(结项);2016年,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明湖北——旅游产业推动下的荆楚文化衍生品设计研究》(结项);2017 年,湖北省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现代办公家具设计与系统配置研究》(结项);2018 年,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环境下的创意产品设计应用研究》(在研)。
(三)教材
《快题设计与表达》(第一作者),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 年版,获 2012 年度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教研究成果三等奖;《展示采光与照明设计》(第一作者)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四)论文
《Sustainable application in the product design》(第一作者), 国际检索 EI 收录号:05389374118;《用户研究是产品创新的基点——记中国文化创新设计工作坊》,载《装饰》2012年 12 期;《试探感知力在视觉艺术表现中的作用—— “感知与真实”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研究》,载《装饰》2014年 10期;《略论高等美术院校人文教学环境的构建》,载《美术研究》2015年第 4 期。
(五)创新研发
2000 年,“50 型柜机空调”,TCL 集团;2011 年,“上楼扶手器(老年人专用)”(排序第一),专利号:201130024049.8;2003-2008 年,“高尔夫球车设计”、“环保型电动警车”,东风公司。

三、个人艺术创作实践及学术观点
(一)个人艺术创作实践
2000-2001 年,主持 TCL 集团 50 柜机空调设计,时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黄金时段广告播出,已上市;2003 年,为华中数控公司设计“红外线热像仪”;2003-2006 年,主持包括“高尔夫球车”、“环保型电动警车”在内的东风汽车公司系列车型的设计开发工作,为该企业奠定了车型发展方向;2004-2005年,为湖北汽车工业公司主持设计系列重型卡车造型项目;2013年,主持设计中国人民武警部队系列武警文化宣传车造型项目、雕塑作品“逸”入选湖北省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2009年,主持武汉科亿华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医药功能性枕头外观造型设计项目”;2011年,为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政府应用部设计开发系列产品;2013年,明显陵游客中心改造升级规划概念设计、武汉市西商赛马场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2013-2016年,武汉雄楚大道 BRT公交快速通道视觉系统设计;2010-2018 年,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肢体康复医疗机器人》项目的外观设计工作、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先进制造领域“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第二批)课题六“网络化多个老人/残障者远程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宽光谱广义椭偏仪设备开发,子课题“宽光谱广义椭偏仪设备外观设计与软件交互设计”等。
(二)学术观点
“两论一观”,1.认识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2.方法论:寻找问题的答案;3.美学观:审美生活化、生活审美化。
设计师应该将自己融入切实的生活中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以自己的设计实践来引导人们合理、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主张立足于传统文化,寻求全球化的设计解决方案,直至形成工业设计领域的中国方案。

四、本人指导历届研究生的代表性学术及科研成果
(一)指导研究生作品获奖成果
2011 级吕梦为、2012 级曹思思、曾思赟、2013 级倪娜、侯海涛、2015 级冯媛媛作品获湖北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
2012年,吕梦为作品《“挂着的”打印机》第八届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入围奖、张喆作品《医疗保健枕设计》(排三)湖北省第五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作品展优秀奖;
2013年,张喆惠州天缘电子——FreewayDOP 车联网信息终端产品设计项目已结项,已投产;
2014 年,曹思思作品《南海上漂浮的栖息地》(排二)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蒋晨作品《竹·节》获重庆“长江杯”宏基笔记本电脑优秀奖;
2017年 6月,顾祥红作品《三观》获湖北省第二届“学院空间”设计展优秀奖;
2017年 8月,顾祥红作品《茶壶》获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2019年,陈深琛作品《电烤炉》“爱佳杯”专业设计大赛入围奖。
(二)指导研究生科研论文发表成果
2011 年,胡爽(排二)、吴昊(排三)论文《寻找问题的答案——记尼古拉·伯格先生设计课程的教学思想》发表于《学院美术》;
2012年10 月,张喆(排二)、吕梦为(排三)论文《用户研究是产品创新的基点——记 “中国文化创新设计工作坊”》发表于《装饰》、张喆论文《浅析车联网信息终端产品界面的易用性设计》收录于《第三届国际交互设计会议论文集》;
2014 年吕梦为(排二)论文《感知力在视觉艺术表现中的作用——感知与真实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研究 》《装饰》总第 258 期;
2014 年,曹思思论文《有意味的汉字设计思维与方法论——评陈楠<汉字的诱惑>》,发表于《中国美术》;
2015 年,黄珊珊论文《谈壁画艺术设计与公众的交互性》发表于《首届中国创新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8年,顾祥红论文《工业设计中交互设计的应用研究》发表于《中国科技博览》第 08期;
2018年 6月,顾祥红被认定为苏州市吴中区蠖村砚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





image.png

李和森
出生年月:1980年 4 月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科:设计学
培养单位:工业设计系
招生方向: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一、个人简介及主要学术成果
辽宁人。2002年 7 月毕业于燕山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 年 6 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其理论。2018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柳冠中先生,研究方向事理学方法论。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以来,指导学生参加大赛获奖 30余项。其中包括参加“京东游戏手机设计大赛”获金奖,参加“柏厨杯”包豪斯理念创新设计大赛获金奖。
2013年:“长江一号”元首级豪华旅游船设计入选首届中国设计大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该作品曾获武汉高校外观设计大赛金奖
2014年:“单用户无人驾驶乘用车设计”获第二届湖北“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
2014年:《体验台式无线耳麦造型创新设计》获省第五届大艺节评选金奖
2014年:《平板电脑及支架造型设计》获省第五届大艺节论文评选银奖
2014年:《移动多媒体教学设备整合创新设计》获省第五届大艺节论文评选铜奖
2014年:《基于人机工程的手持检测器造型设计》获省第五届大艺节论文评选铜奖
2014年:“无线耳麦造型创新设计”获第六届湖北美术与设计大赛优秀奖
2015年:“守护者 E-家居安全卫士”省首届黄鹤杯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
2015年:“太阳能户外公共饮水器设计”获省首届黄鹤杯工业设计大赛
2015年:“AIR-5”获省首届黄鹤杯工业设计大赛入围奖
2015年:“传家宝”获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作品展

二、主要科研、教研等成果
1、课题:
《艺术设计教育中隐形分级教学模式研究》(主持),2013,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公交站台设计比较研究》(主持),2016,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基金项目
《汉派民居建筑的数字化模型研究》(主持),2017,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基金项目
2、专著:
《计算机辅助工业产品设计 PRO/E》,专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完全绘本-手绘技法》,专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
《麦克笔-产品设计快速表达》,专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工业设计快速表现》,专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
3、教材:
1)《产品设计表现技法》,主编,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2)《产品设计手绘表现技法》,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论文:
《基于武汉洪山广场站的换乘服务系统创新设计》,《包装工程》(核心),2018
《移动多媒体教学设备整合创新设计》,《装饰》(核心),2014
《基于人机工程的手持检测器造型设计》,《机械设计》(核心),2014
《体验台式无线耳麦造型创新设计》,《装饰》(核心),2013
《平板电脑及支架造型设计》,《机械设计》(核心),2013
《武汉光谷广场公交车站架构创新设计研究》,《创意设计源》2017
《产品设计手绘课程分级教学方法初探》,《美与时代》,2015
《探议幼儿行为特征与幼儿型玩具设计意义》,《美术教育研究》,2014
《探议与幼儿行为特征关联的玩具造型设计要素》,《美术教育研究》,2014
《艺术设计教育隐性分级教学可行性论证》,《美术教育研究》,2014
《艺术设计教育隐性分级教学模式初探》,《美术教育研究》,2014
《家庭火灾消防联动产品设计》,《科技传播》,2012
《解析产品设计快速表达的构成要素》,《美术教育研究》,2010

三、个人艺术创作实践及学术观点
工业设计是围绕人的“目的”的“设计方法或工具”的设计研究。
工业设计的过程是实现“目的”的工具创造过程。
工业设计是运用设计之外的知识协调问题对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它是一种智慧和能力。
工业设计是研究特定人群的需求目标,在不同时间、环境、条件下,探析目标的外部环境及因素。
工业设计注重设计目标的外部因素研究。研究外部因素有助于形成目标系统,实现设计定位,建立评价体系,选择和整合现有资源,创造新物种或服务系统。
工业设计以研究“衣食住行用交流”等载体,分析人的生活方式和产品的具体使用方式,归纳问题,并提出具解决方案,创造合理的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四、本人指导历届研究生的代表性学术及科研成果
1.曾协助刘向东老师指导研究生原丽花参加中国八大美院“柏厨杯”包豪斯理念创新设计邀请赛获金奖。
2.曾协助刘向东老师指导研究生蔡洪振、陈柏伦参加中国八大美院“京东游戏手机设计” 邀请赛获金奖





image.png

程智力
出生年月:1973年 10月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科:设计学
培养单位:工业设计系
招生方向:工业产品设计研究

一、个人简介及主要学术成果
1、个人简介:
程智力,籍贯麻城市,1997年 06月本科毕业于湖北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 0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曾任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区委常委、副区长等职务。
2、主要社会兼职:
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7年,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分委会专家。
2013-2017年,教育部设计学类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2018-2022年,教育部机械类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3、代表性作品、展览及获奖经历:
2020年 09月,海报设计作品《战疫》,入选“北京设计周”并展出。
2013年 03月,第七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基于工程背景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
2013年 03月,第七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机械制图与设计课程群信息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成员,排名第六。
2010年 11月,“电磁茶炉”产品设计,入选中国第五届外观设计专利大赛,获“优秀奖”。
2010年 11月,“电动汽车”设计,入选中国第五届外观设计专利大赛,获“优秀奖”。
2009年 09月,金属装置艺术“荷之韵系列”作品,入选“同行——德中当代艺术展”,在武汉美术馆展出。
2007年 11月,“山地越野车”产品设计,入选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设计作品展览,获“优秀奖”。
2005年 11月,标志设计,入选“中南之星”包装设计大赛,获“金奖”。
4、代表性作品:
1.海报设计作品 2 幅《活着》《战疫》(创作 2020 年)。
2.湖北省政务服务机构统一标识及应用(创作 2013 年)。
3.武汉工程大学校庆 40 周年校庆标志(创作 2012年)。
4.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标志(创作 2011 年)。
5.荷之韵系列一(铁、锻造仿铜,创作 2009年)。
6.荷之韵系列二(铁、锻造仿铜,创作 2009年)。
7.禾氏创意设计公司标志(创作 2008 年)。

二、主要科研、教研等成果
1、国家课题:
《明末清初之造物思想嬗变及创新价值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主要参与成员,项目经费 20万,2020年。
2、教育部级课题:
《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 10 万,2013年 10月。
3、厅局级课题:
《湖北省政务服务机构统一标识系统设计》项目,湖北省监察厅、湖北省预防腐败局,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 5 万,2013年 04月。
《生态环境设计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建设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 60 万,2013年 11月。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与科研成果产业化开发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技项目, 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 4 万,2009年。
《残疾人轮椅设计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项目, 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 2 万,2005年。
4、社会服务及实践:
《智能大豆收割机研发设计》,十堰双兴净化器有限公司委托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 10 万,2019年 06月。
《页岩气压裂技术探秘漫画创作》,中石化江汉油田勘察设计院委托项目,项目经费 28万,项目负责人,2018年 10月。
《武汉工程大学校庆四十周年标志及 VI宣传应用系统》,武汉工程大学校庆招标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 8 万,2012年 10月。
《办公楼和车间展厅设计及施工》中粮集团中粮粮油工业(黄冈)有限公司,中粮集团中粮粮油工业(重庆)有限公司招标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1200余万,2011年04月。
5、主要代表论文和作品:
《落叶清扫车造型设计》作品,《机械设计》,2019年 09月,第一作者。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社区电动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设计》2019 年 03 月,第一作者。
《城市湖泊公共水域安全救生设施基础建设研究》,《艺术教育》2018 年 02 月,第一作者。
《城市内陆湖水域公共安全设施人性化设计研究》,《艺术教育》2017年 11月第一作者。
《武汉长江驳岸景观设计研究》,《艺术教育》2015年 07月,第一作者。
《无极》《满荷》《秋韵》”作品,《艺术百家》2011年 02月,独撰。
《论家居饰品的“触景生情”》,《艺术百家》2010年 08月,独撰。
《残疾人多功能轮椅设计设计研究》《美术大观》2010年 12月,第一作者。

三、个人艺术创作实践及学术观点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谓艺术实践,系行为之动机,或于暮鼓晨钟,触景生情,借物明志、纵情山水而挥毫泼墨,流连桑榆而乐不思蜀,方寸之地写尽天高云淡、层林尽染;亦或于挑灯夜战,绞尽脑汁,费尽周折,描龙画凤,只为五斗米折腰。古往今来皆于是,或心境或生活,少有天性使然,不为名利所驱使,超越天地而立于凡尘。纵观历史长河,劳动创造了艺术,艺术也因此烙下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印记,从劳动中来,到劳动中去,歌颂劳动者光荣之美德。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活动,应该立足于服务社会需求,积极融入时代主旋律,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成果扎根在田间地头。

四、本人指导历届研究生的代表性学术及科研成果
2020年,指导研究生程开南,毕业设计作品《海洋地震监测仪》,获中国首届应急救生产品设计大赛,一等奖,同时获“中国好设计”大奖。
2019年,指导研究生朱道鑫,《落叶清扫车造型设计》作品,在专业核心期刊《机械设计》上发表。
2012年,指导本科生梁泽昇、梁少华、奚小龙、蔡银博、李鑫,设计作品《垂直助手》,获德国“红点至尊”奖“red dot:best of the best”。
2007年,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家用多功能投影机》(学生陈雷),获得第二届武汉高校大学生工业产品外观设计大赛,金奖,主办单位武汉市知识产权局。
2007年,指导学士学位论文《家用投影机外观与结构的开发研究》(学生陈雷)被评为 “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大王没有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