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目标院校 湖北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交互设计导师信息汇总
收起左侧

院校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交互设计导师信息汇总

0
回复
323
查看
[ 复制链接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1901

管理员

image.png
曾健友
男,汉族,1968年生,四川宜宾人,博士,副教授。
1988年昆明地质学校钻探工程专业毕业;199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业经济管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8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讲师,2008年晋升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1、设计学:智能交互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VR/AR/MR 应用设计、三维立体动画设计。
2、艺术学理论:智能交互设计理论研究、面向媒体艺术的人机界面交互理论与设计研究。
3、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智慧校园。

主讲课程:
1、研究生课程:
正在主讲《数字媒体艺术专题研究》;
曾经主持《艺术与传媒系列讲座》,主讲《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网络信息技术》。
2、本课生课程:
正在主讲《智能交互设计》、《信息架构与交互设计方法》、《设计与实践》等;
曾经主讲《设计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交互与体验》、《网页设计》、《平面动画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微软 Office 实务》等。

教学研究:
1、艺术类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主持,获批重点项目);
2、湖北省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艺术教育创新研究——音乐纹理与视觉艺术交互研究》(主持);
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改革与实践(主持);
4、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主持);
5、基于协同工作模式的影视制作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主持);
6、基于自然景观资源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参加);
7、数字特效研究生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研究(参加);
8、网络学习服务系统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以思想品德课为例(参加)。

科学研究工作:
1、企业横向项目:信息可视化媒体资源库建设(主持);
2、武汉大学技术开发项目:多维动态地图系统中面向场景集成表达的地学现象三维动态符号设计与制作(主持,5万元);
3、庐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公室《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三维动画科普片(中英文配音版)》创作(主持,15万元);
4、武汉市环保局《PM2.5环保宣传片》二维动画片制作(主持);
5、武汉市环保局《治理大气污染从我做起》二维动画片制作(主持);
6、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校学生助贷款最小风险信用评价体系研究(主持);
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产利用效率评估体系研究(主持);
8、“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子项目:地质灾害虚拟重现(参加,第二负责人);
9、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指挥系统建设》总体设计(参加,排名第二);
10、湖北省种质资源管理系统(HB-CAAS)(参加);
11、许昌卷烟总厂CIMS项目ERP软件系统(参加);
12、许昌卷烟厂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参加)。

指导学生获奖:
1、指导本科生孙利娟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2、指导研究生刘于飞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初创组”金奖;
3、指导研究生朱郁菲、门璐、廖雨等获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银奖;
4、指导研究生朱郁菲、门璐、廖雨等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初创组”金奖;
5、指导研究生杨素怡获得学校优秀硕士论文。

联系方式:电子邮箱:jianyou@cug.edu.cn





image.png
刘军
1982年1月生,副教授,硕士导师,交互设计系主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6-2017澳大利亚Monash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用户研究、交互与体验1
研究生课程: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

个人成果
1、教材与专著:
主编高等教育设计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展示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专著“新设计伦理:信息社会情境下的设计责任研究”,中国艺术学文库设计卷丛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
2、研究课题:
主持第56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固体废物资源化理念的服务系统设计”,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重点项目“互联网+巴楚艺术文化遗产信息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青年项目“云计算趋势下的产品消费特征和服务设计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云计算趋势下的产品消费特征和设计责任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生物学基金之基础学科培育基金“面向地质遗迹保护的移动终端交互方式研究”,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分会商业信息化科研“十三五”规划2016年重点课题“电子商务视觉设计专业人员能力规范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基于互联网+的湖北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校级B类教学研究项目“交互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科研项目PECVD(HQ—8B)等离子气相淀积设备外形设计、IMECAS中性粒子刻蚀机产品设计。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双一流导向的设计学学科研究生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本科教学研究一般项目“一流设计专业课程深度学习模式与效应研究”。参与吉林省省校合作技术开发项目“新型轨道客车工业设计技术研究”(2011)、京沪线高速铁路列车外形与内空间设计、200公里城际列车概念设计,参加2015年意大利斯波莱托“中意当代艺术与设计展”,获文化部第七届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13)、第四届湖北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1“中南之星”设计大赛金奖、2007年“利豪杯”中国椅业产品设计大赛铜奖、“LG理念店展示设计”入选湖北省第十三届楚天创新奖。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办公系统设计”(2015年);外观专利“便携型椅子”(2014年)。
3、论文:
基于角色认知的互联网+博物馆公共服务设计研究.装饰.2017(11):118-119(CSSCI)
基于用户自助理念的医疗服务系统设计研究.包装工程.2017,33(18):67-71.(CSCD)
Con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the Tujia Nationality in Western Hubei Based on Interactive Technology.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7,9(4):77-80.(通讯作者)
基于智慧医疗的就医自助服务设计研究--以武汉中心医院为例[J].装饰,2016(08):68-69(CSSCI)
互联网时代的二维码体验服务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22):124-128. (CSCD)
大数据编年[J].装饰,2014(06):24-27(CSSCI)
信息情境中基于服务性心理的设计反思[J].机械设计,2013,30(09):117-119.(CSCD)
Nike+运动产品服务设计研究[J].装饰,2013(08):98-99.(CSSCI)
乐高产品的服务设计模型研究//2013IEEE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430-432.
由乐高产品看设计在“后工业”情境中的特点[J].装饰,2012(08):84-85.(CSSCI)
手机革命:从功能到服务的手机设计转向[J].装饰,2013(01):16-21.第二作者.(CSSCI)
设计在后工业社会的服务责任[J].包装工程,2013,34(02):106-109.(CSCD)
基于产业转型视角看设计融合的显现与作用[J].设计艺术研究,2011(05):28-31
2012中国工业设计年度述评[C]. 王文章.中国艺术年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1526-1530

联系方式:wwwlj215@163.com





image.png
刘秀珍
女,硕士,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
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影视理论与技术

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三维基础、数字影音设计
研究生课程:高级影视语言与美学研究

主要成果
主持《国土资源产权产籍决策剧场模型场景库设计》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以及中央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特色学科团队项目《人对自然情感依赖的美学实证研究》,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支撑计划课题、863课题以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以“交互设计与动画创作”等主题的学术论文多篇。

联系方式
Tel: 13971444322
Email:361692234@qq.com





image.png
方浩
男,1975年1月出生,副教授,博士。1996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4年获武汉大学工学硕士,2013年获武汉大学多媒体软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学博士,东南大学——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联合培养艺术学博士后;现为湖北省动漫协会副秘书长,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文化产业库专家。研究方向: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主要研究领域:科教媒体设计、位置导航信息设计、数字艺术传播。

1996年至2000年于河南卫视从事影视节目制作工作,曾获中南地区省级电视台技术协会节目录制二等奖、河南省电视节目制作一等奖、中南地区省级电视台技术协会技术论文三等奖等奖项。2000年至今于中国地质大学从事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教学科研工作,其主创的科教纪录片《月牙泉之前世今生》获第六届中国科蕾奖二等奖、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影视动漫类)最高奖优秀奖、2012国际科教影视中国龙奖优秀奖;科教纪录片《问难舟曲》获第七届中国科蕾奖二等奖、2014国际科教影视中国龙奖铜奖;科教纪录片《甘肃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获第三届全国教育影视优秀作品大赛科普类一等奖、第七届中国科蕾奖提名奖、2014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优秀科普微视频和动漫大赛优秀作品;科教纪录片《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获第二届北京科技微视频大赛金奖;作为主要成员编写的《青少年科普系列丛书》荣获自然资源部优秀科普图书大奖与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产品奖、《地球趣话》入选2019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并获得湖北70年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三届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担任执行团长的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科学传播专家团队获得中国地质学会与中国科协批准,成为全国科学传播专家团队,获得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称号,个人也获颁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学传播专家称号。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多媒体情境下儿童数字阅读平台设计实证研究》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特色艺术学评价体系验证、运用及平台构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儿童科普AR图书设计要素对阅读效果影响机制研究》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中华艺术精神对当代艺术实践的创新推动》、中国科协移动端科普融合创作项目《“地球故事”系列儿童科普互动电子书:水的故事》与江苏省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互联网时代江苏影视产业大数据应用影响力研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津发科技优秀青年学者联合研究项目《信息布局、用户背景和时间压力对数字装备信息可视化的用户体验影响机制》、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峡库区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虚拟现实展示》。作为主要成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数字化技术与昆曲艺术创新发展研究》与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中国人肢体语言三维运动数字化采集及反向数控机器表演研究》。

论文《虚拟世界中的偏好:学前儿童视角下APP卡通形象审美》获得武汉市第16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论文《数据新闻中信息图表的阅读效果:来自眼动的证据》、《移动端新闻平台信息设计要素对视觉搜索效率的影响机制》发表于教育部认定的A类中文期刊《图书情报工作》,其中《移动端新闻平台信息设计要素对视觉搜索效率的影响机制》获得武汉市第1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提名奖,与发表于《文化产业研究》的《大数据视域下的网络综艺节目内容生产:数据、现状与流程》皆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VR移动城市导航地图设计中的空间认知要素》发表于中国地理学会认定的国内重要科技期刊《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论文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Landmarks and Paths on the Navigational Efficiency and the Cognitive Load of Indoor Maps发表于Q3分区SCI期刊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论文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risk communication for maps depicting the hazard of COVID-19发表于Q2分区SSCI期刊Transactions in GIS。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的国内第一篇实证艺术大数据论文《基于大数据的中国画家中西方知名度比较研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并被学术界广泛评论与传播,获得江苏省第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指导MFA硕士毕业论文《基于空间认知的沉浸式 VR 移动导航地图界面设计研究》及毕业设计《VR 城市导航系统》2020年获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评定的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成果。

联系方式:cugfanghao@163.com
大王没有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