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目标院校 江苏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导师信息汇总
收起左侧

院校信息 江南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导师信息汇总

0
回复
934
查看
[ 复制链接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1901

管理员

image.png
过伟敏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gwm6316@126.com

研究方向:
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

简介

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至善特聘教授。1985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1988年于东南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同年起任教于无锡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材,江苏省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级首批一流专业负责人。曾入选江苏省“333工程”(2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青蓝工程”(2次)等人才计划。

现为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团队负责人。兼任2018 -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分委会专家、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常务理事、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副会长等。

近二十余年来聚焦于江南地区城市历史街区与代表城市特色的传统历史建筑的传承设计研究。带领研究团队,开创了区域性建筑研究的新领域,并从设计学的角度,建立了传统建筑认知与价值判断的方法,为传统历史建筑与城市建造特色的传承设计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20)、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江苏省第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2016)、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

获国家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2004两项,2007,2011),江苏省精品教材(2007),江苏省精品课程(2008),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群(2004)等。主编有国家级规划教材《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等教材6本。

1996年以来发表论文两百余篇,著有《中国设计全集(全20卷)第1卷·建筑类编·人居篇》《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全20卷)第6卷·建筑类编·城建篇》《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全55卷)·藏族卷、珞巴族卷》《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扬州老城区民居建筑》《镇江近代建筑》《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等著作十余种。主持完成的建筑与环境设计艺术工程项目中有10项设计获省部级、省级学会奖。

曾获光华龙腾奖—2007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13年获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已指导毕业博士生24名,指导研究生获省优秀硕士论文3篇。






image.png
朱蓉
教授 | 博士 | 博士生导师
zhurongseu@foxmail.com

研究方向: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乡村振兴规划设计

简介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现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博导。亚洲遗产管理协会(AAHM)、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学会会员,澳门遗产学会监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GIS技术的江南近代园林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遗产视角下近代园林的数字化保护与管理研究”、“城市更新中产业类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江南地区乡土建筑营造技术及其保护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近代园林艺术研究”、“江苏城市空间形态与建筑特色研究”、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学术研究课题“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澳门特区民政总署“澳门历史空间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纵向项目,出版《Design Thinking for Cultural Tourism》、《Historical Spaces in Macao》、《太湖鼋头渚近代园林研究》、《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城市·记忆·形态:心理学与社会学视维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基础设施城市化》、《可适性:回应变化的建筑》、《建筑设计中的材料表达》、《室内设计中的材料》等著作与译著近20部。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世界建筑》、《中国园林》、《华中建筑》、《工业建筑》、《装饰》等重要期刊和mAAN、AHSS、AAHM等权威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内外取得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相关成果荣获江苏省政府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十三届、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年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五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优异奖;首届江苏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专项竞赛(职业组)二等奖;2012年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十年优秀论文评选铜奖等。

具备较丰富的设计实践和管理经验,曾主持完成无锡锡山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襄义庄、倪瓒墓、植福庵、姚桐斌故居、春雷造船厂船坞、三公祠、宛山石塔、蔡鸿生旧宅)保护规划、江南蚕桑文化博览园保护性规划、新庄国际食品科技园规划、太湖鼋头渚历史核心区景观与建筑修复保护性规划、无锡梅园文旅融合保护发展规划、常州市人民检察院设计、新余市民广场景观设计、江南大学民俗馆改造设计等多项省市级工程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她也曾受邀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澳门圣约瑟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进行学术讲学和进行合作交流项目,并指导本科、研究生获得包括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全国高校景观毕业设计奖、中国工业设计大赛“太湖奖”、全国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设计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image.png
张希晨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城市历史建筑与空间环境保护与再利用、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建筑绿色设计技术

简介

建筑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2012-2013),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会员。

近5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纵横向科研与教学研究项目,在研省级纵向科研项目1项,市级项目1项。

在本学科权威核心及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CSCD权威5篇,CSSCI核心1篇,(ISTP/EI)检索论文2篇,RCCSE(扩展)1篇;论文获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常年担任甲级设计院设计顾问,参与的工程实践项目在省级、市级年度优秀勘察设计评选中获奖多项,获得4项外观专利设计授权。

2014年3月-6月与意大利DONTSTOP ARCHITETTURA建筑设计公司合作,负责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的布展模型技术设计与制作。

在2010和2011年度任“中韩设计工作坊”指导教师,曾受邀在韩国仁济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等院校进行学术报告。

获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的作品在全国美展、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等各级别设计竞赛中获奖,并获得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最佳指导教师奖。






image.png
范剑才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fanjiancai2005@163.com

研究方向:
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地下空间建筑设计与研究

简介

范剑才副教授,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会员,1998年本科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十多项各级科研与教学研究,在研究领域发表权威论文多篇,出版多部教材。建筑设计实践项目多次获得优秀工程设计奖项;指导学生在各级设计竞赛中获奖;2012-2013年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做访问学者。

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为以下两个:其一,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在如何对待历史与文脉的传承,如何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方面做一定的研究;其二,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地下空间对于解决城市快速化发展产生的空间、交通、物流、存储、节能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将成为未来我国大中城市综合解决多方面矛盾的主要研究方向。将以上两个方向进行充分结合,可以在解决我国现阶段城市更新改造中无法逾越的障碍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image.png
何隽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hejun160074@sina.com

研究方向:
结构艺术与建筑创作协同研究、景观建筑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研究、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

简介

设计艺术学硕士,美国奥本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访问学者(2016-2017),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会员。

近5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纵横向科研与教学研究项目,在研校级纵向科研项目1项。

在本学科权威核心及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CSSCI核心论问2篇,北大中文核心论文3篇;论文获无锡市教育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奖。

指导学生的作品在全国美展、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等各级别设计竞赛中获奖;本人获得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最佳指导教师奖及江南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等奖项。






image.png
宣炜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环境设计系副主任
xuanwei1975@163.com

研究方向:
室内设计理论与方法、适老化设计研究、商业空间与体验设计

简介

宣炜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环境设计系副主任,高级室内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会员,国际设计师IFI联盟会员,无锡市发展改革委产业项目评审专家,常年担任国家一级装饰企业无锡精工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外聘设计主持。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十多项纵横向科研与教学研究项目,在《包装工程》、《艺术百家》、《学海》等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曾主持完成了80余项较大影响的省市级工程设计项目,同时与国内TOP50以内知名房产企业(包括华润、融创、中交、弘阳等)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项目成果获得较好的社会认可与评价,多次获得省市优秀工程设计奖项。

作品获2011年江苏省室内设计大奖赛公共空间工程类优胜奖,作品入选《中国环境设计年鉴2010室内篇》,2011“江苏省青年创意设计新锐作品巡展”,2011中国设计之星_提名展,2012年首届产学研设计成果邀请展,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论文入选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论文集》,论文获2012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此外指导本科、研究生在全国美展、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亚洲学年奖、紫金奖、江苏省室内设计大赛等国内各级别设计竞赛中获金奖30余项,并于2013年第十一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囊括室内类全部金奖2个,同时银奖1个,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同时多次获得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奖。






image.png
林瑛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linyingvo@163.com

研究方向:
儿童景观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人居空间与人居景观

简介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士毕业,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方向)硕士毕业,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任教10余载,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会员。

近年来主要研究儿童景观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人居空间与人居景观,在本学科权威核心及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CSSCI扩展2篇,北大中文核心5篇;出版19万字著作一部,27万字教材1部;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的作品在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等各级别设计竞赛中获各级别奖项,并获得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最佳指导教师奖。






image.png
王晔
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
y-wang@jiangnan.edu.cn

研究方向:
传统聚落的生成发展及其空间构成原理、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技术、建筑遗产保护法规条令

简介

王晔副教授,日本艺术工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侧重于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承活用等方面的研究。现为日本建筑学会会员、日本艺术工学会会员。近年来,专注于从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文化等视角对传统聚落、历史街区展开相关分析调查,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近10余篇,著书2册,主持纵、横向研究项目3项。其中,论文包含国外权威期刊3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中外会议论文若干。






image.png
刘佳
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环境设计系主任
liujia11231123@jiangnan.edu.cn

研究方向:
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简介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江南大学“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团队”骨干成员,2021年江苏高校蓝工程培养人选。

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和研究及设计实践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环境艺术设计。多年来,协同开创了区域性历史建筑研究的新领域,从设计学的角度,建立了传统建筑认知与价值判断的方法。并持续十余年投身于国家设计文化遗产文献编选工作,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了中国设计话语体系的建立。

出版著作《镇江近代建筑》、教材《基本空间设计》《景观设计要素图解及创意表现》,作为主要参与者出版著作《中国设计全集(全20卷)第1卷·建筑类编·人居篇》《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全20卷)第6卷·建筑类编·城建篇》《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全55卷)·藏族》《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全55卷)·珞巴族》《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全55卷)·门巴族》,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江苏艺术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三等奖,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等多项省部级奖励。主持及参与横向科研项目6项。参与开设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国家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一流课程1门,出版省重点教材1部。教学成果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最佳技术实现奖,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指导学生获得专业竞赛奖项二十余次。

曾前往意大利、瑞士、韩国、澳门、台湾、日本等地进行学术交流。






image.png
周林
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
raynchow@jiangnan.edu.cn

研究方向:
城市更新与景观设计、海外园林的国家形象研究

简介

景观设计主干课程教师,“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团队主要成员,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访问学者。

近年来已公开发表论文17篇,其中CSSCI期刊5篇。出版研究专著《城市化视野下的中国景观教育三十年》、《纽约城市更新中的形式逻辑》。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参与《中国设计全集•建筑类编•人居篇》等专著4部。荣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奖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三等奖。

主持校级一流课程1门,参与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主编教材《创新设计图解构思》获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获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二等奖、首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个人全能一等奖、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赛一等奖、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近5年教学质量考核结果均值位于学院前7.5%,其中《设计思维》、《设计表达》、《景观艺术设计》等课程评教列前5%。指导学生参与各类设计竞赛获奖24项。






image.png
范晓莉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85953843@qq.com

研究方向:
建筑及环境创新设计研究、公共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城市更新设计

简介

多年从事建筑学、景观建筑及环境艺术专业、公共艺术专业等教学工作,致力于建筑与环境创新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城市更新设计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同时接收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双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主持教育部等多项科研项目,多次在国家重点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出版《建筑初步》《办公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等多部教材,获江南大学“科技标兵”荣誉称号。近年来潜心研究社区公共艺术的营造实践,发表专著《可持续更新的社区新类型公共艺术》,从事多项城市景观提升的工程项目实践。

兼任江南大学美术馆主管及策展人,致力于宜兴紫砂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主要策划江南传统文脉系列展览,出版《艺·江南》《紫蕴江南——当代紫砂名家作品展》《格物致知》《筑梦江南》《绘事后素三人行理论·绘画展》《在路上——葛军紫砂艺术及国际壶艺作品展》《和合至善——陈嘉全荷花系列艺术作品展》等多部艺术作品集。






image.png
门坤玲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men_kunling@sina.com

研究方向:
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乡村景观在地性设计研究、社区人性化设计研究

简介

门坤玲 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会员

近年来, 聚焦于美丽乡村营建、乡村振兴和公共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CSSCI核心论文四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江南大学自主科研青年基金等项目。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2015)二等奖、无锡市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无锡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指导学生的作品在江苏省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艾景奖等各级别设计竞赛中获奖;本人获得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最佳指导教师奖等奖项。






image.png
罗晶
副教授丨博士丨硕士生导师
evaluojing7798@163.com

研究方向:
设计文化与地域、城市历史建筑形态认知、住宅精装修交付标准研究

简介

罗晶副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学博士,硕导。2015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江南大学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团队成员、亚洲设计文化学会会员。

近年来,主要关注设计文化与地域、城市历史建筑形态认知、住宅精装修交付标准研究等方向。曾主持及参与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工商文化影响下的江苏近代产业建筑研究”、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江苏城市传统建筑艺术遗产发掘保护与传承策略”、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江苏近代外来建筑式样本土化及其谱系研究”等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无锡首届新本土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4)、江苏省工业设计年度学术奖(2016)、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2016)三等奖、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15)等多个奖项。曾在《装饰》、《城市发展研究》、《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论月刊》等权威期刊上发表CSSCI、EI等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样式》专著1部。

具有较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曾主持及参与中海地产·精装修交付标准研究、扬州锦苑五期57#别墅样板房设计及67#301、68#301样板房及公区的咨询方案设计、OPPO线下新零售体验空间咨询方案设计、无锡金匮大桥装饰方案设计、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发动机综合楼改造设计等多个省市级建筑、景观及室内设计项目。曾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参与《中国设计全集·建筑类编·人居篇·卷一》、《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建筑类编·城建篇》的编写工作。






image.png
魏娜
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
na_wei80@126.com

研究方向: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环境设计

简介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DAAP学院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

出版著作《作为社会介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教材《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参与出版《中国设计全集》古代卷及现代卷等,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和权威会议上发表中英文个人学术论文12篇。博士论文荣获2019年江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8年全国高校设计研究博士论坛优秀博士论文。






image.png
杨茂川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yangmc007@163.com

研究方向:
传统文化应用研究、地域空间发展研究、“新江南”设计方法研究

简介

杨茂川教授,198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五年制)专业,曾为无锡轻工业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创始人之一。曾兼任无锡轻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招标投标评标专家,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现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IID-ASC)常务理事,“亚洲设计学年奖”专职评委,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主任评委,无锡市室内设计师学会荣誉会长等职。发表“信息时代环艺专业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地域性空间设计中的情节编排”等包括CSSCI、CSCD在内的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与教材《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室内设计:文化主题+空间》、《空间设计》、《筑梦江南——杨茂川水彩画集》等10余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人文关怀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江苏省普通高校新世纪“十五”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研究项目等。教学改革成果明显,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江苏省优秀课程群,江苏省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等;多次获江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以及“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了包括江南大学文浩科学馆建筑设计、无锡国际饭店室内设计、江苏省税务学校培训综合楼建筑设计、生态覆土建筑设计研究等100余项有较大影响的建筑与环境设计工程项目,并获得了10余项包括第十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与省级学会奖。

大王没有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