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目标院校 湖北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设计考研上岸经验分享-吕学姐
收起左侧

经验交流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设计考研上岸经验分享-吕学姐

0
回复
878
查看
[ 复制链接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1901

管理员

保研封面.jpg
吕学姐
一志愿:武汉科技大学
本科院校:江苏海洋大学
报考方向:视觉传达
初试成绩375


首先感谢狗哥提供了这个平台,去年的这个时间我通过狗哥的视频选择了院校和学姐咨询经验,今年有幸成功录取,所以希望通过同样的方式将一年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
于我而言,最初的考研动机纯粹是不想工作+找个大学混三年学历,于是我开始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始试着学习,后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逐渐从浮躁到完全静下心投入在考研的过程中,也逐渐感悟了学习真正的意义。时间上,我是在34月开始准备考研,在选择院校上花了很多心思,前后变换过三四个院校选择,最终考虑了考试难度、参考书目数量、报录比,区域压分与否等等因素决定了武汉科技大学。


报考院校方面:
我认为选对学校是成功的第一步,一定要花时间去认真地调查学校的信息,是否歧视本科、专业卷不卷、信息是否公开、参考书目、报录比等信息一定要花精力对比。每个人选择学校的动机不同,有人想突破,有人想求稳。我是求稳型,然后考虑的第一因素是城市(包括你学校的校区是在城区还是郊区也注意了解一下),还有水区旱区的问题,建议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一定多花时间去考虑院校的问题。


政治:
政治我选择的老师是徐涛+腿姐+b站的一个高分学长的课
书籍腿姐背诵手册+肖四肖八+1000
因为我政治开始的比较晚,差不多到十月才真的正式开始(所以我政治成绩不高全靠后面噩梦补救),我的建议是8-9月开始政治,8月之前别在政治上花时间。
徐涛的课:徐涛老师很好,我只跟了他的马原部分,讲得很细,马原有必要认真耐下心来学。个人觉得徐涛的课有点偏向讲故事,且节奏慢,不适合应试,可以的话把全部的课听下来是最好的,时间紧的话保底听马原即可。
腿姐:后期听了腿姐技巧班+喜马拉雅带背+冲刺手册,速成的,技巧性较高
最后跟的是b站的一个学长@李子林子的课,有一说一真的很好,我的政治学得稀烂真的全靠他救活。
总结,可以的话真的认真反复刷几遍1k题,考试会有原题,后期肖四肖八背烂,我今年很幸运,肖四大题政治全部压中,所以考场完全默写状态(给肖爷磕头)
image.png


英语:
刘晓艳老师全程+唐迟阅读
书:黄皮书+刘晓燕的语法长难句练习+作文
建议英语花最长时间,英语的付出和收获比是完全对等的,我是从三月份开始背单词,一直坚持背到考前,从每天50递增到每天新学200+复习100,建议每天花1.5-2小时背单词,每个人记忆能力不同,我的数字仅供参考,但一定要保证每天都有所获。app是不背单词+墨墨,非常好用,我个人比较喜欢不背。
关于刘晓燕老师,晓燕老师人非常非常好,我个人觉得考研圈逐渐功利化甚至有些饭圈化,但晓燕老师在我看来是一个真性情的好老师,讲课氛围幽默不会走神,长难句语法课很好用强推,以及作文我用的也是她的书,真的非常好用。
关于唐迟老师:唐迟老师的阅读课非常好,偏技巧性,但是技巧在于读得懂文章的前提下,所以基础是关键。
我的英语学习是7月之间每天一篇2010年的阅读真题,前期只读文章的长难句不做题,读懂每一句长难句,后期每天两篇+做题,以及了解每个选项的挖坑点。2010年前打基础,2010后当考试对待。


理论:
我的考试书目是《设计学概论》和《世界现代设计史》,难度不高,考试前背了6遍,是次于英语花时间最多的科目。
理论是容易拉开分的科目,建议6-7月开始,照着两本书的疾风劲草反复背即可,后期练题。
image.png
image.png


手绘:
手绘不建议花太多时间,不会拉开太大差距,7月之前不建议在手绘上花时间。目前我身边好像很多人都在手绘机构上踩过雷……只能说艺术设计考研的系统并不像高考美术一样成熟,所以无论怎样甄别机构都有很大概率会踩雷。我的建议是从7月开始练习,每周一张快题,可以去小红书上找一个负责的博主或者学姐带11,我觉得是比较省钱也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吧。
image.png


其他。
学习类APP:番茄todo(监控学习时间)、思维导图、Palu(记录时长+复盘),供参考。
image.png
image.png


最后寄语:
经历了初试和复试的选拔,我见证到了竞争的残酷和激烈,但事实上其实80%的人都只是考研气氛组,只要踏踏实实坚持下来,再加一点时运,每个人都是会有好结果的,所以真的不要有太大压力!
人生绝对没有一条所谓正确的路,考研并不意味着优越,工作也不意味着走向平庸,对于我来说,也许继续接受教育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我们常想,考研的目的是为了工作以后有一个更好的起点,或者说研究生的一纸文凭会给我们带来荣耀和骄傲,但好像我们都忽略了读研最初的目的或许只是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教育和学习。所以,我希望每个读到这里的人都能在前进中静下心思考自己选择考研的动机,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先去你梦想的大学,或者全国各地的名校里走一走,给自己一个短短的gapyear,或许会有新的感悟。

努力+勇敢+乐观+小小的运气=研究生
大王没有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