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请简述中国原始美术中岩画代表及艺术特点。
【简析】
此题须解答岩画的概念、代表地区及岩画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
概念: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地域、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不同,南北方岩画的艺术特点各异。
代表地区和艺术特点:
(1) 北方岩画
① 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它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狩猎、游牧民族的作品。以内蒙古阴山岩刻为代表。
② 内容以动物为主,风格较写实,大都凿刻在深灰或灰蓝色的岩石上,凿刻或磨刻的图像斑驳、稚拙、粗犷、简洁、浑然而多变。
(2) 南方岩画
① 主要有广西左江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制作大都以红色涂绘,色彩稳定,经久不变。
② 以表现人物的活动为主要特征,人物形象程式化。其中上举双臂、屈蹲双腿、犹如蛙式的“蹲形”人物最为突岀。
③ 大部分釆用动植物颜料涂绘的制作方法,这样为用碳14测定年代的方法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3)岩画的艺术特点:北方草原原始部族岩画的作者兼猎人,对动物有敏锐的观察力,风格比较写实,追求逼真,动物多处于急剧的动态之中,奔跑跳跃,具有野生动物的鲜明特点;还有表现部落战争的内容,画风粗犷、质朴而生动,生活气息较浓厚。南方各族岩画作者都属于百越系统,由于时间较晚,作者可能已是专职巫师。画面密切围绕宗教祭祀,大量表现人自身的形象,突出的是宗教的神秘感,作者能很好地抓住人在瞬间的动态特征,但人物形象都具有符号化、装饰化和半抽象的特点,比北方更为简约,具有浪漫的精神倾向。不论是写实风格还是抽象风格的岩画,画面形象都是经过高度提炼的、极其单纯的,也是平面性的。
6.列举你喜欢的两件新石器时代的雕塑作品,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陶鹑鼎
① 陶驟鼎,出土于陕西华县太平庄庙底沟文化晚期墓葬中,鹰鹦的身体作鼎腹,以其双腿与尾巴作陶鼎的三个支足,器口前端加塑鹦首,和器身浑然一体,丝毫不显得牵强累赘,尖利的喙和炯炯双目,增添了威猛之感。
② 整个器物造型简括,重厚实,体量感很强,散发着一种狞厉之气,开创了商周时期大量的青铜鸟形尊造型的先河。
(2)红山文化C形玉雕龙
① C形玉雕龙,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遗址,属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玉龙通体呈墨绿色,身体呈英文字母C的形状,因此被命名为C形玉雕龙。
② 整个玉龙,是一块玉料的圆雕,细部运用浮雕、浅雕手法,通体琢磨,光洁圆润。其形体塑造选取奔腾状动感和力度感极强的造型,使人感受到龙穿行于空间、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大,制作最精,形态最为逼真,年代也最为久远的碧玉龙形象。
③ 另外红山文化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玉猪龙,这就为探讨龙的起源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资料,同时对于研究龙的形象的发展演变也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10.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高峰期?每个时期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高峰期。
(2)每个高峰期的艺术特点:
① 第一个高峰期:商代晚期到西周初期
a. 数量多,仅妇好墓出土青铜器数量达六百余件。
b. 器类丰富,除铸造工具、武器外,还制作大量的青铜礼乐器,器型有鼎、鬲、簋、尊、钺、戈、矛、剑、鼓、铙、铃等;铸造工艺精湛,流行范铸法。
c. 装饰纹样多种多样,有云雷纹、夔纹、龙纹、兽面纹、象纹、人面纹等,器物的装饰往往是多重,一般在云雷纹地纹上加浅浮雕或高浮雕。个别青铜器上出现铭文。
d. 整体庄严肃穆、深沉凝重、神秘诡异,具有狞厉之美。
② 第二个高峰期:春秋至战国时期
a. 青铜冶铸业不再为周王室所垄断,形成不同的地区风格,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等工艺。
b. 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装饰技法的广泛运用,使青铜器具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格调。
c. 新工艺的出现,除传统的范铸法外,还出现了错金银、合铸法、焊接法、分铸法,特别是失蜡法的出现,使得青铜器的铸造更加精致。
d. 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战、台榭等图案纹饰广泛流行。
e. 整体艺术风格摆脱了早期浓厚的神秘色彩,更加自由活泼、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