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
1、 城市绿地的分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2 、牡丹属于毛茛科芍药属
3 、散置特点:攒三聚五,主次分明,顾盼呼应
4 、芽的异质性在同一枝梢上不同部位的芽,由于发育过程的内外条件不同而形成芽在质量上的差异
二、简答题(共 7 道,每题 10 分)
1、生态城市的标准(不属于参考书内范围)
(1) 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
(2) 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
(3) 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
(4) 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
(5)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
(6) 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7) 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
(8) 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2、有性繁殖的定义、特点
概念:也称播种繁殖,是用花卉种子进行繁殖的过程,是雌雄两配子结合形成种子而培育成新个体的方法。有性繁殖获得的苗称为"实生苗"。
种子繁殖的特点:(优点)种子细小质轻,采收、贮存、运输均较简便具繁殖系数高, 短时间内可以产生大量幼苗人实生苗生长势旺盛,寿命长,易获得无病毒植株。(缺点)对母株的性状不能全部遗传,易丧失优良性状,子一代植株种子必然发生性状分离。
3、假山石的分类(石头分类、特点)
(考察假山种类 p233)
假山石品种(假山石材):
1 太湖石:瘦透漏皱。石质坚而脆,石面上有坳坎,有沟、缝、穴、洞,玲珑别透,蔚为奇观。灰色,露白。叩之有微声,——个园的夏山。苏州瑞云峰、上海豫园玉玲珑、苏州留园冠云峰.
2 房山石:即北太湖石。有一定的韧性外观浑厚、雄壮,与太湖石差别明显。土红色或土黄———颐和园夕佳楼东侧的假山。土黄色。叩之无共鸣。
3 黄石:带橙黄颜色的细砂岩。石形顽劣、见棱见角。平正大方,立体惑强,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个园的秋山。豫园黄石大假山
4 青石:青灰色的细砂岩。片状,故名"青云片"。—— 北海的濠濮间、颐和园后湖。
5 英石:瘦骨铮铮,嶙峋剔透,中小体型。淡青灰色。叩之有较强的共鸣声。——杭州西湖皱云峰。
6 灵璧石:质脆。石面坳坎变化,石形千变万化,但!其眼少有婉转回折之势。灰色。有共鸣。
7 宣石:质硬,有明显棱角。从赤黄到白(越旧越白),积雪一般的样貌。——个园的冬山
8 石笋:外形修长如笋。——个园的春山
9 其他石器:如木化石、松皮石、石珊瑚、石蛋等
4、园路铺装材料、分类、适用场地特点
(考察园路铺装形式 p216)
根据路面铺装材料、结构特点,可以把园路的路面铺装形式分为整体路面铺装、块料铺装、粒料和碎料铺装三大类。
1 整体路面铺装,一般有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两种类型,由于有一定的弹性, 适用于公园绿地和风景区的行车主路上
2 块料铺装,一般有石材快料,预制混凝土砖,烧结砖和非烧结砖四种类型,适用于宽度和荷载较小的一般游览步道
3 粒料和碎料铺装,适用于车流量不大,不使用急刹车急加速的园路和步行道路, 需要经常进行维护
5、道路病害
(考察园路工程的园路路面病害 p206)
园路的"病害"是指园路破坏的现象。一般常 见的病害有裂缝、凹陷、啃边、翻浆等。路面的这些常见的病害,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①裂缝与凹陷 造成这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基土过于湿软或基层厚度不够、强度不足,在路面荷载超过土基的承载力时造成的。土基的不均匀沉陷也是原因之一。
②啃边 路肩和道牙直接支撑路面,使之横向保持稳定。因此路肩与其基土必须紧密结实, 并有一定的坡度。否则由于雨水的侵蚀和车辆行驶时对路面边缘的啃食作用,使之损坏,并从边缘起向中心发展,这种破坏现象叫啃边。
③翻浆 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地下水位高, 特别是对于粉砂性土基,由于毛细管的作用,水分上升到路面下,冬季气温下降,水分在路面下形成冰粒,体积增大,路面就会出现隆起现象, 到春季上层冻土融化,而下层尚未融化,这样使土基变成湿软的橡皮状,路面承载力下降,这时如果车辆通过,路面下陷,邻近部分隆起,并将泥土从裂缝中挤出来,使路面破坏,这种现象叫翻浆。
6、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原则
①亲本应具有育种目标所需要的优良性状或具备该性状的遗传潜力,而且两亲本的优缺点能互相弥补
②选择在地理上较远的,生态类型不同的材料做亲本
③亲本选择时要考虑两个亲本遗传传递能力的强弱
④选择的亲本一般配合力要高
⑤选择结实性强的种类做母本,而以花粉多而正常的做父本,以保证获得种子
7、影响土方工程量的因素
(考察减少土方量的措施见 p15)
①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②园林建筑与地形结合
③园路选线对土方工程量的影响
④多搞小地形少搞或不搞,大规模的挖湖堆山
⑤缩短土方调配运距,减少搬运
⑥合理的管道布线和埋深
三、论述题(共 3 题、每题 20 分)
1、我国城市园林绿地发展趋势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方面,我国会将生态园林的创建作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对此认识,今后我国城市绿化发展趋势将有以下 5 个方面
(1)规划理性化
在很强的理论基础下,根据各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气象、地质、风貌、道路系统、工业用地、居民用地等做出各具特色的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体现地区特点的城市绿地系统
(2) 布局多元化
各城市自然环境,城市风貌各不相同,决定了每个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多元化,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利用原有条件,突出城市特点,形成相宜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3) 结构系统化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都具有一定完整的结构体系,从小到大可划分为区域景观,生态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分类规划,城市小环境,绿地系统
(4) 空间开放化
城市绿色空间所具备的包容性,开放性,连贯性,更有利于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游憩功能,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
(5) 景观人文化
应尊重文化,把握园林绿地的性质风格主题,尽量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 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使园林绿地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2、论述利用温度因子进行花期调控
(一)加温处理:适用于花芽已经分化,并已发育成熟饱满的花蕾,由于冬季温度不够, 自然开花需待来年春季,要它提前或继续开花,就需在温室中加温处理。(3 分) 这种方法应用范围广,包括:
(1) 露地经过春化的草本,宿根花卉。如石竹,桂竹香,三色茧,雏菊等;(1 分)
(2) 春季开花的低温温室花卉:天竺葵、报春花、仙客来;(1 分)
(3) 南方四季开花的喜温花卉,扶郎花、四季海棠、二色茉莉;(1 分)
(4) 经过低温休眠的露地花木,如牡丹、杜鹃、桃花等;(1 分)
(5) 原来在夏季开花的南方喜温花卉,秋季气温下降停止开花的花卉,应及时移进温室加温,可继续开花,如茉莉、硬骨凌霄、白兰花、黄蝉等。(1 分)
开始加温的日期以植物生长发育至开花所需要的天数而推断,温度的提高需逐渐提高,一般用 15℃夜温,25~28℃昼温。加温的初期几天,要每天在枝干上喷水。加温的天数 15~50 天不等,依植物种类而异。如:垂丝海棠,木瓜海棠 15 天左右,杜鹃花 30~40 天,牡丹 50 天。(2 分)
(二)低温处理
(1)打破休眠提早开花,有些花卉休眠后,可将植株放入 2℃左右的冷库,储藏一周左右即可打破休眠,之后再置于生长温度,就可以恢复生长。如牡丹要元旦开花, 需进行一周低温处理,打破休眠后置于较低温度中过渡,然后在加温处理可提早开花。(2 分)
(2) 延长休眠期:用低温延长休眠期可延迟开花。对于一些冬季休眠的花木,在春季继续给以低温,使其继续处于休眠可迟开花。一般在冷室用 3~5℃或 1~4℃ 温度处理。依照需要开花的日期推算停止处理的日期,在此期间,水分管理要得当,不能忽干忽湿,有适当的光照。处理完毕后,需逐步增温,加光,浇水,施肥,使之渐渐复苏,按要求日期开花,各种耐寒耐荫的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木本花卉都可使用,如杜鹃,紫藤可延迟 7 个月以上,质量不低于春天开的花。(3 分)
(3) 延缓生长或降温避暑:降温延缓生长多用于含苞待放或即将开放的花卉, 如瓜叶菊,天竺葵,
月季,水仙,唐菖蒲等,一般温度为 2~5℃。一些夏季休眠的温室花卉,如仙客来、吊金钟、海棠、四季海棠等。夏季不能开花,可在 6~9 月份降温越夏,28℃以下防止休眠可继续开花。(2 分)
(4) 满足春化阶段的要求:二年生花卉(秋播改为春播时要使其当年开花,就可以将幼苗或已开始萌动的种子 0℃~5℃低温处理,通过春化阶段,当年即可开花。宿根花卉也需要经春化过程。如毛地黄、桂竹香、枯梗、牛眼菊等。球根花卉中( 秋植)需一个 69℃低温才能使花茎伸长,如风信子、水仙、君子兰等。某些花木需要经过 0℃的人为低温才能开花,如桃花等。(3 分)
3、组织培养定义、过程
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胚胎以及原生质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并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组织培养的过程分为,1 培养材料的采集,2 培养材料的消毒,3 制备外植体,4 接种和培养,5 组培苗的驯化和移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