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目录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5年招生专业目录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711艺术概论
一、参考书目:
1.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年版。
2.“马工程”教材编写组:《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题纸一般由考点提供。
(三)试卷内容结构
艺术概论 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6小题,共计30分;
2.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小题,共计60分;
3.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2小题,共计60分。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 艺术本质与特征
本章主要考核艺术本质的几种学说、艺术形象性和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考核历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重要学说,如:“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劳动说”和“多元决定论”等,考核各类学说的主要学术观点、持此观点的代表性人物、各类学说的优缺点和它们在艺术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等。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和艺术教育
主要考核艺术的社会功能,包括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在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中,要掌握其“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三个特点。要掌握美育的提出、《美育书简》、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并学会利用实例分析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重点考核把艺术放在人类文化宝库中,作为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分析艺术在人类文化系统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明确经济、政治对精神文化领域的重要作用;关注艺术与哲学、道德、宗教、科学等其他精神文化的相互影响。
第五章 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主要考核艺术分类及其具体所包括的艺术种类。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考查这五种艺术样式的代表作品、代表艺术家、典型艺术手法等。
第六章 艺术创作
主要考核艺术创作的主体、创作过程、创作方法等。考查艺术家的内容包括艺术家的含义、特征、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等内容。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阶段。考查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部分,明确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意识与无意识等,要明确各种思维形式的作用和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七章 艺术作品
主要考核艺术作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及其相关的重要属性,包括意境、典型等。典型与意境是本章考核的重点,考生要熟悉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并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些细化的问题,例如典型人物的特点、意境的审美特征、意境中“意”与“境”的关系等。
第八章 艺术鉴赏
主要考核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的过程和审美心理是重中之重,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重点掌握感知、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结构要素的概念及特征。
629 中外设计理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中国工艺美术史 约96分
第二部分:世界现代设计史 约54分
(两部分合计为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思考题(不少于三种题型)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中外设计理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2门设计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工艺美术的发展史、现代设计发展脉络,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学生缺乏理论研究的背景,造成设计上急功近利的模仿和抄袭、因噎废食的态度,在创作设计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概说 装饰的萌芽 石器工艺 陶器工艺 其他工艺 结语
第二章 商代的工艺美术
概说 青铜工艺 陶瓷工艺 雕刻工艺 其他工艺 结语
第三周 周代的工艺美术
概说 青铜工艺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漆器工艺 玉雕工艺 结语
第四章 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概说 青铜工艺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漆器工艺 玉雕工艺 其他工艺 结语
第五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
概说 秦代的工艺美术 铜器工艺 金银工艺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漆器工艺 石雕和玉雕 其他工艺 结语
第六章 六朝的工艺美术
概说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金属工艺 漆器工艺 其他工艺 结语
第七章 隋唐的工艺美术
概说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金属工艺 漆器工艺 家具工艺 其他工艺 结语
第八章 宋代的工艺美术
概说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金属工艺 漆器工艺 其他工艺 结语
第九章 元代的工艺美术
概说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金属工艺 漆器工艺 结语
第十章 明代的工艺美术
概说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金属工艺 漆器工艺 家具工艺 雕刻工艺 结语
第十一章 清代的工艺美术
概说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金属工艺 漆器工艺 雕刻工艺 其它工艺 吉祥图案 结语
第十二章 近代的工艺美术
概说 太平天国的工艺美术 国民党统治下工艺美术的衰落 解放区的工艺美术
第十三章 新中国的工艺美术
概说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金属工艺 漆器工艺 编织工艺 雕刻工艺 现代工艺 其他工艺 结语
参考教材:
《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第二版),尚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第2版,ISBN:9787040416176。
第二部分:世界现代设计史
第一章 现代设计概述
什么是设计 设计的分类和范畴
第二章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工业革命前欧洲的设计情况 新古典设计运动 工业革命之前的西方民间产品设计 “维多利亚”和“第二帝国”风格
第三章 现代设计的前奏:“工艺美术”与“新艺术”运动
现代设计萌芽的时代背景和促进因素 英国的设计改革和“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第四章 带装饰的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 影响“装饰艺术” 运动风格的重要因素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 “装饰艺术” 风格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 “装饰艺术” 风格的产品设计和著名的设计师
第五章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萌起
现代设计思想体系和先驱人物 包豪斯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荷兰的“风格派”运动
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兴起
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和概况 美国工业设计先驱人物 制造业对美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美国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推手——大型展览和博览会
第七章 消费时代的设计
战后重建时期的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体制的形成 工业设计在联邦德国的确立 美国战后工业产品设计——“世纪中叶”设计浪潮批判设计理论的形成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 建筑上的“国际主义”风格 战后平面设计的发展
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 英国的波普设计运动 意大利的“激进设计”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其他各国的发展
第九章 当代汽车设计
概述 战前汽车设计发展概况 战后汽车发展 石油危机之后的汽车设计 各国重要车厂和汽车设计师
第十章 各国设计简史(之一)
当代设计概况 美国当代设计 德国当代设计 英国当代设计
第十一章 各国设计简史(之二)
意大利现代设计 日本当代设计 北欧当代设计
参考教材: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23年10月北京第20次印刷,ISBN: 9787515339832。
910 设计基础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现场设计。
试卷由试题和试题纸组成;试题纸由学生自带,答案必须写在试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该初试科目结构为命题创作;试题内容以构成基础为主。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设计基础》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本科阶段艺术设计方向主要基础课程(造型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装饰表现、图形设计等)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技法,可以运用点、线、面、色彩准确表达设计创意。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该初试科目主要考察以下几方面的相关素质与技能
(一)造型基础
掌握《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的理论知识和造型方法。通过对形体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的理解,对形象进行写实、变形、变色、变空间纬度、意象化表现等设计处理,设计出新的视觉形象。
要求考生准确理解试题要素,使用铅笔、炭笔、黑水笔、马克笔、水粉颜料等绘画工具,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技法进行表现和刻划。
(二)构成基础
掌握《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和构成方法。能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二次元的平面上,从点、线、面及形态、空间、心理等构成艺术的基本要素入手,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排列形象。通过技法表现,准确表达设计主题。
(三)图形创意
掌握《图形创意》课程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手法。了解和掌握图形设计的概念,明确图形设计的原理,具有图形想象思维能力,能运用联想进行创意,掌握图形的基本表现形式和语言元素的运用。通过分析、思考,寻求最能够引发观者情感共鸣的触发点,采用图形设计的方法来表达符合主题的创造性思维,将设计思想可视化。
参考教材:无
专业设计(复试)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现场设计。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考生按试题要求在答题纸上现场设计。试卷由试题和试题纸组成;试题纸由学生自带,答案必须写在试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该初试科目结构为命题创作;试题内容以构成基础为主。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设计基础》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本科阶段艺术设计方向主要基础课程(造型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装饰表现、图形设计等)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技法,可以运用点、线、面、色彩准确表达设计创意。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该初试科目主要考察以下几方面的相关素质与技能
(一)造型基础
掌握《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的理论知识和造型方法。通过对形体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的理解,对形象进行写实、变形、变色、变空间纬度、意象化表现等设计处理,设计出新的视觉形象。
要求考生准确理解试题要素,使用铅笔、炭笔、黑水笔、马克笔、水粉颜料等绘画工具,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技法进行表现和刻划。
(二)构成基础
掌握《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和构成方法。能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二次元的平面上,从点、线、面及形态、空间、心理等构成艺术的基本要素入手,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排列形象。通过技法表现,准确表达设计主题。
(三)图形创意
掌握《图形创意》课程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手法。了解和掌握图形设计的概念,明确图形设计的原理,具有图形想象思维能力,能运用联想进行创意,掌握图形的基本表现形式和语言元素的运用。通过分析、思考,寻求最能够引发观者情感共鸣的触发点,采用图形设计的方法来表达符合主题的创造性思维,将设计思想可视化。
参考教材:无
美术基础I(速写)(同等学力加试)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现场操作。
试卷由试题和绘画纸组成;考生按要求在画纸上作画。试卷由试题和试题纸组成;试题纸由学生自带,答案必须写在试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该科目结构为命题速写创作;试题内容以人物速写为主。
二、考查目标与复习要求
考察考生的基础训练成果及基础造型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速写的基本技能和美学原理,能在较短时间内就某一特定选题进行快速描绘,并通过一定的形式美感表现完成。
三、考试内容说明
该初试科目主要考察以下几方面的相关素质和技能:
(一)考生的基础造型能力。
(二)考生对特定对象的观察、记忆能力。
(三)考生的艺术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无
考生自备:
1.画笔、画板、橡皮、透明胶、削笔刀、图钉等绘画用品。
2.标准8开素描纸每人1张作为试卷纸。(考生可多带一两张备用)
3.不带画架。
考试要求:
1.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图片资料进行考试。
2.工具不限、角度不限、表现形式不限。
美术基础II(色彩)(同等学力加试)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现场操作。
试卷由试题和绘画纸组成;考生按要求在画纸上作画。试卷由试题和试题纸组成;试题纸由学生自带,答案必须写在试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该科目结构为命题色彩创作;试题内容以人物或风景为主。
二、考查目标与复习要求
考察考生的色彩造型能力和色彩应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造型手段,能针对某一特定选题展开想象和塑造,并通过一定的形式美感表现完成。
三、考试内容说明
该科目主要考察以下几方面的相关素质和技能:
(一)考生对色彩原理的理解和认知度。
(二)考生对色彩的感受和应用能力。
(三)考生对色彩造型、艺术表现的掌握度。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无
考生自备:
1.画笔、颜料、画板、橡皮、透明胶、削笔刀、图钉等绘画用品。
2.标准8开色彩纸每人1张作为试卷纸。(考生可多带一两张备用)
3.不带画架。
考试要求:
1.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图片资料进行考试。
2.工具不限、角度不限、手法不限。
3.水粉、水彩、丙烯、油画形式均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