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目标院校 山西 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2024年642艺术设计概论真题
收起左侧

真题资料 山西大学2024年642艺术设计概论真题

0
回复
482
查看
[ 复制链接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1881

管理员

642艺术设计概论

适用专业方向:
135700设计
01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论述题(每题30分,共150分)
一、论述传统用物观在现代设计的应用实践。
参考答案:以下内容来源于知网,结合相关要点进行阐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照亮了中国几千年来发展进步的道路 。在当代, 其强大的生命力仍为人们的社会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生发展源于西方现代主义设  计思潮影响下的事物业态,西方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哲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现代的设计教育与设计实践,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和失语 。任何 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特有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设计师的设计如果脱离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往往会游离于国家、民族之外。
(1)有用性
在我国,道器思想源远流长。《周易 · 系辞下》曰:“形而 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传统道器观对于当代设计的启示,在于设计客体  的形式与内容、功能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李砚祖认为设计有三种境界:实用与功能 —— 吃饭的哲学 ;诗意与情感—— 审美的哲学;人本与发展—— 伦理的哲学。功能性是设计的首要任务,“ 物以致用为本”。实用性是设计产品存在的根本前提,也是保障人类生命续存的手段,即李砚祖说的“ 吃饭的哲学”。没有实用价值的设计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功能性因素,而且要考虑经济性因素,不考虑成本的设计在市场中是缺乏竞争力的。
若功能性、实用性、经济性是设计中的“器”,那么审美和伦理哲学则是艺术设计中的“道”。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具有优美的形式感和深刻思想内涵的设计作品往往更  具吸引力与市场前景 。在体验经济时代,物质条件的丰富使人们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特征,而且关注在消费时体  验到的美感和文化意蕴 。形式美感是人们在长时间的生  产生活过程中总结的具有大众认可度的法则,如节奏、韵  律、疏密、对比、统一、变化等,其在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  同时,也会带给人们感官舒适和心理愉悦。“ 立象以尽意”, 自然形式中若积淀了社会的价值和内容,一种形式本身就有了某种含义,即克莱夫 · 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那么设计作品也就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 。在伦理层面,设计应该更多关注人类本身,加强人文关怀,注重生态环境  保护,表达民族情感和传统美德,通过设计作品传达的伦  理意志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准,完成其肩负的社会责任 。设计作品接受者若完成了对产品的功能、形式、观念、文化等因子的同构感应,引发特定的知觉情感(移情),便能够产生审美愉悦,这样设计作品和设计创作便最终达到完美境界。
(2)顺物性
大自然依时生物,为人工造物提供丰富物资。自然界包藏着种种有用之物,但需要人们去发现、去 打开它,让物自身从自然界中巧生出来供人使用。所谓的“道法自然”,就是遵循自然而然的本性,顺 应自然之理而成就之。
《考工记》论  述“材之美”指出“燕之角,荆之干,妢胡之笴,吴粤  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 。不同地域之物有其自身特性;“矢人为矢”时讲到“水之,以辨其阴 阳”。要充分辨别竹材的阳面与阴面,以此设定剑的末端。造物是自然因素与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工开物”的“开”字就蕴藏人工的主观能动性。“开”,指打开某“物”,将“物”的本性显露出来。“物”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自然物、人工物。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社会生产模式从手工艺到机械工业再到信息化逐渐走向智能化,给人们带来了品类丰富的物品,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 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全球气候变暖、浓郁 雾霾、洪涝灾害等环境问题。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已经难以回到淳朴的“天工开物”年代,但“顺物自然”的造物传统却具有现代意义。
(3)尊重自然
在农耕文明阶段,人们的造物受制于有限的生产力水平,习惯于将造物活动与自然天象、四时轮  回、五行相生相克等相关联,在看似不相干的天与人之间建立起神秘的对应关系,受大自然的四时变化影响较深。
“尊重自然”是人们在造物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总结,逐渐成为中国的 文化传统,与人们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即使在科技高速发达的当下,“尊重自然”的传统没有被遗忘,已经渗透到人们的观念、行为、信仰、情感、思维方式、习俗之中,影响人 们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造物。

二、论述艺术生活化的具体体现。
参考答案:
第一、艺术化的生活是人类的理想,是人类向往的一种自由的、艺术的、符合人本性的生活。
第二、艺术化的生活是没得生活,这种生活是物质纸媒和精神之美统合的生活。
第三、在一定意义上,艺术画的生活优势一种哲学化的生活智慧。
第四、艺术化生活是人类文明生活的最高形式。
第五、在一定意义上,艺术化生活将一直是一种理想,一种人类生活的理想,它永远在人类生活的高出引导者人们的生活和创造,另一方面,生活又总是个人变动的、有时代性的、发展的,艺术化的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在变化,所以艺术化生活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一直具有理想型。
另外艺术设计是实现人类艺术化生活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它是人类通向艺术化生活的桥梁。设计一方面将人类的生活与艺术相联系,一方面以自己的艺术化的物质创造,为人提供艺术化生存的物质环境和条件,有了这一基础,超越其上的精神追求才有可能实现。所以作为肩负构建人类艺术化生活重任的艺术设计事业,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无限没有终点的事业,它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与人类艺术化生活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视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未来的重视,设计的未来即人类的未来。

三、设计的形式与内容的转化。
参考答案:
艺术设计的内容与形式是一体的,在产品设计中,内容与形式是不分离的两种存在。内容与形式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内容与形式既互为存在又互为转化。
(1)设计的内容,一是物质性内容,它是结构和功能的展现,这是本质性的内容;二是精神方面的内容,是由装饰、纹样、符号、标志等表现的。装饰的形式、方式和题材十分广泛多样,有显见的主题性、标志性、表象性,更容易让人认识。
(2)设计的形式,一是由功能、结构所体现的形式,这是共性的、理性的形式;二是艺术化、装饰化的审美形式,它往往是个性的、感性的形式。前者是内在的、立体的,后者往往是外在的、平面的。艺术设计的形式不仅是表面的形式,而且是内容的形式,是由内容展现的形式,也可以说是由功能决定的形式。
(3)就设计产品而言,其内容实质上是它的“物性”,即有用性。当这种有用性因物的损坏而丧失时,其内容实质上就不存在了,仅剩下“空虚的形式”。由此可见,设计的形式是由内容即由它的功能和结构所决定的。但形式不完全是由内容派生出来的、被动的,它有自身的感性特征和可变性、能动性。同一种功能的内容,可以有多种适应的可变形式,因此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必然有不同的层面。
(4)在设计中,来自产品功能的形式,即造型的结构形式,表达了它的内容,这即是“艺术形式揭示了它的内容”的第一层意义。在产品设计中,意味着与感觉相对的形体绝不仅是装饰和纹样、符号、标志,而是结构形成的“形”。结构的形是主要的本质的形,但又常处于不为人所注目的状态,而那些装饰的形、色彩的形则多为人所关注。即使具有装饰意义的形式也是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形式,而非一种可有可无、任意取舍的东西。
(5)艺术设计的内容与形式是一体的。内容与形式的划分应该说是相对的,准确地说是研究分析时采用的一种分析策略。在设计产品的实际存在中,内容与形式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既互为存在,又互为转化,有时形式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形式。
总之,经过艺术设计而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设计作品,其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甚至是同一的。真正强调这一点和认识这一点,有利于克服那种认为纹样或装饰的表象就是产品的全部内容的片面认识。

四、怎么理解艺术设计是知识创新重要组成部分。
购买主题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金币 才能浏览
大王没有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