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页 理论专区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模拟卷(一)
收起左侧

艺术设计概论模拟卷(一)

0
回复
1055
查看
[ 复制链接 ]

18

主题

19

帖子

182

积分

倔强青铜

Rank: 2

积分
182
选择题(10题,共20分)
1【单选】设计(Design)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那个国家?
A 意大利
B 法国
C 德国
D 中国
解析:15世纪前后,意大利语的 "Desegno" 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这种意念以草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 其定义是:"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所构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并可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
答案:A

2【单选】宋代以烧制兔毫盏、油滴碗等黑釉瓷闻名的是:
A 建窑
B 耀州窑
C 景德镇
D 定窑
解析:建窑的著名产品是兔毫盏、油滴碗、玳瑁盏等。
答案:A

3【单选】主宰18世纪前期法国艺术的是那一风格:
A 洛可可
B 巴洛克
C 歌德
D 自然主义
解析:巴洛克风格主宰了18世纪前期法国艺术界。
答案:A

4【单选】工业设计同手工艺设计区别开来的分水岭是:
A 工艺美术运动
B 工业革命
C 新艺术运动
D 装饰运动
解析: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答案:B

5【单选】在《情感与形式》一书提出“艺术中认为所有表现形式的创造都是技术”的是:
A 托马斯·门罗
B 伊曼努尔·康德
C 苏珊·格朗   
D 克莱夫·贝尔
解析:苏珊·朗格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符号说,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在艺术中, 形式之所以被抽象,仅仅是为了显而易见,形式之所以摆脱其通常的功用也仅仅是为获致新的功用-充当符号,以表达人类的情感。
答案:C

6【单选】后现代主义设计打破了哪一风格的多年垄断?   
A 新现代主义
B 国际主义   
C 晚期现代主义
D 装饰主义
解析:后现代主义设计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加以折衷的处理,打破了国际主义多年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的新阶段。
答案:B

7【单选】技术史学者奥特加·伊·加西特按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技术概念,将技术分为哪几个时期:
A 科学技术、工匠技术、工程技术
B 机会技术、工匠技术、工程技术
C 机会技术、手工艺技术、工程技术
D 机会技术、工匠技术、科学技术
解析:技术史学者奥特加·伊·加西特按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技术概念,将技术分为机会技术、工匠技术、工程科学技术三类,即技术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
答案:B

8【多选】精神价值是相对于物质价值而言的,主要包括:
A 知识价值
B 道德价值
C 经济价值
D 审美价值
解析:精神价值是相对于物质价值而言的,它是以物质价值为基础并超越物质价值的产物,主要包括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方面,是人类全面发展进步的标志。
答案:ABD

9【多选】人类社会结构的三个层次,指的是:
A 日常生活层
B 制度化生活层
C 精神生活层
D 社会生活层
解析:人类社会结构的三个层次 :日常生活层、制度化生活层、精神生活层。
答案:ABC


10【单选】从文化类型上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农业文化为基础,核心是:   
A 宗法和礼仪文化
B 伦理和礼教文化
C 纲常和伦理文化
D 宗教和人文文化
解析:从文化类型上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从农业文化为基础以宗法和礼仪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其生活方式是伦理型和依附型的,人们以伦理道德作为选择生活方式的根本依据,而伦理道德必然又是规范整一的;个性的选择不可能成为生活方式的主流;有限的物质生产和发展速度也局限了选择的可能性。
答案:A



名词解释( 5题,共40分)
1【名词解释】波普艺术设计
参考答案:
波普艺术,一种主要源于商业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其特点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如连环画、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放大复制。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后期在纽约发展起来,此时它所反对的抽象表现主义正处于最后的繁荣时期。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代替了抽象表现主义而成为主流的前卫艺术。在60年代后期,波普艺术开始让位于极简主义艺术和硬边画。波普艺术主要方面是新时期艺术家将商业艺术和近现代艺术联合在一起的一种表达形式。

2【名词解释】功能论方法

参考答案:
功能论方法的的内容包括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定量分析等方面。功能论方法一直以产品的功能作为设计的核心,设计构思以功能系统为主;它克服单一思维模式的桎梏,是推陈出新的创新设计方法;它在功能分析中能有效地排除不必要的功能,降低功能成本,高效实现产品价值;它以功能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保障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它融合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将功能分析与造型要素的构造结合,为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它为设计师提供思路和设计操作模式,具有创新意义。

3【名词解释】失蜡法
参考答案:
失蜡法是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起源于焚失法,又称熔模法。其流程是用蜡制成器形,后用泥填充加固,待干后倒入铜液,蜡受热后熔成液体流出,原来有蜡处即形成铸造物。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花纹精巧细致,层次丰富,表面光滑,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精度较高。代表青铜器有曾侯乙尊盘。

4【名解释】《畴人传》
参考答案:
《畴人传》,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设计师的传记。“畴人”在古代中国指的是从事天文、历法、仪器、星占等术业的人,“畴人”所从事的术业多为子承父业。阮元撰《畴人传》历时四年,书中记录自上古至乾隆末年的243位天文、历法、算学家,另有37位西洋学者。内容涉及历代天文、历法、推算资料、论天学说、仪器制度以及算学等方面。星占之学则未予收入。《畴人传》的刊行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部纪传体科技史和第一部科学家、设计师传记。

5【名词解释】泰勒主义
参考答案:
居巢、居廉系堂兄弟,广东番禺人。居巢(1811-1865年),字梅生,号梅巢。居廉(1828-1904年),字士刚,号古泉。艺术特点是:(1)强调作画以自然为师,自己栽花叠石,饲养花鸟虫鱼,以供写生;(2)作品设色妍丽,笔致工整,寄妙趣于笔墨之外,颇得悸南田飘逸之姿;(3)二人均善于用粉和用水,以“撞粉”和“撞水”法发展了没骨花鸟画。此法是趁色彩未干之际,注入适量的粉和水,使之互相渗化交融,这样画面干后即出现一种特殊的效果。此法虽古已零星有之,但发展成特殊技法的成就则应归功于“二居”。



简答题(2题,共30分)
1【简答简述中国原始彩陶装饰纹样的基本特征及审美意义   
参考答案: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对于原始人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它一方面满足了人类实用性的需要面造型和纹饰的完美结合,也满足了人类对于审美的追求。
(一)原始彩陶装饰纹样的类型主要有动植物纹样、人物纹样和几何纹样。
1.动植物纹样。彩陶装饰纹样早期以动物纹样居多,植物装饰纹样较为少见,其原因是先民在生活之初以狩猎为生,并无农业。动物装饰纹样以仰韶文化中半坡类型的鱼纹为代表,无论是早期以写实为主的单体鱼纹装饰,还是后期逐渐进入意象化的多体鱼纹装饰,总体上均比较注重细节的刻画。
2.人物纹样。人物纹饰表现了先民对自我的认识,通过对自然的征服,达到自我的超越。例如青海马家窑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纹样中每五人为一组,手牵手,面部同一方向,头上束有发髻,每外侧的人臀部线条可视为舞蹈动作。它表现出原始人对繁衍的重视,对生活的再现,征服的快感,及对宗教和巫术的崇拜。
3.几何纹样。几何纹样多用点线组成,按照原始人的审美法则用不同粗细、长短、交叉等方式把点线描绘在器物上。早期几何纹样的基本组成是环带式纹样,一般为三角形等单独纹样并列或两方连续形式。其后出现的斜线纹样打破了这种单一的构成,而后演变出的折线纹也给纹样注入新活力。这类造型特征在马家窑类型时期被强化。
(二)原始彩陶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抽象美和意象美两个方面。
1.抽象美的特征。在彩陶纹样中抽象的几何纹样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些表面上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直接或者间接地传递着某种信息和情绪。它以点、线、面或者极度的夸张、变形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余味无穷的美感。
2.意象美的特征。意象是一个内涵十分复杂的美学范畴,简言之,就是通过客观的物象去指代、体现某种观念、思想、情感等理性内容。原始彩陶装饰纹样中的意象造型是先民们在感受自然时,把一种神秘而特殊的感觉渗入他们的意识中,把这种幻化的虚幻对象通过艺术的造型手段表现出来的。

2【简答】试论巴洛克与洛可可设计风格的异同
参考答案:
巴洛克一词原意为畸形的珍珠,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它追标新立异,活泼浪漫,如家具设计,用曲形弯取代文艺复兴时的方木和旋木造型的腿,造型夸张;奔放的涡形装饰表现出一种流动性,深受贵族阶级的欢迎。
巴洛克设计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一反文艺复兴时期形的追求高度写实与和谐端庄的人文主义传统,以鲜明饱满的色彩和扭曲动荡的曲线,而追求华丽,夸张、怪诞和壮观的表面效果。通过光线变化和形体的动感来塑造一种精神气氛,从而把现实生活和情幻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惊心动的戏剧性趣味。
建筑设计在形式上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造型,外观自由放,线条曲折多变,建筑的构图节奏不稳定,常常不规则地跳跃。在装饰上多采用曲线,使用扭曲多变的纹样形式,构成复杂迁回的形状,喜用大量的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姿势奇夸张的塑像,多以历史和神话故事为题材。主要建筑师是波罗米尼和贝尼尼。
洛可可是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盛行的设计风格称为“洛可可”,它是“巴洛克”设计风格的延续与变异,其特征是纤细柔美的造型与华丽的繁饰,自然主义的装饰题材与夸张的色彩组合在一起。如家具设计,其腿部不仅弯曲而且更为纤细坚挺,受中国清代设计影响,饰面多采用贝壳镶嵌和油彩镀金。
主要盛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大量采用曲线型的贝壳纹样精致、精细、轻盈、活泼,结构巧妙,给人一种意趣盎然的感受。溶可可最初是在室内的装饰设计中出现,后来扩展到了雕刻和绘画领域,在法国,它雄踞了整个建筑和家具领域。洛可可轻盈、精美的风格十分适合居住面积不大的现代公寓,因此,最漂亮的洛可可建筑都出现在私人公馆中,大量使用曲线形的花草、贝壳、漩涡纹样。此外,洛可可艺术的特殊贡献是引发了意大利舞台设计的变革。
工艺方面,设计家从大自然中吸取灵感,把动植物某些生长的规律和外在形态的某些特点作为装饰的因素加以发展,并应用到一切小工艺品中。室内装饰器物的设计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洛可可风格。



论述题(1题,共60分)
【论述】结合“红屋”谈谈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并回答工艺美术运动为何最终没能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客观性论述)
参考答案
红屋作为英国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由威廉·莫里斯和菲利普·威柏合作设计,强调功能性、实用性和舒适性,是英国哥特式建筑和传统乡村建筑的完美结合。其中,莫里斯从统一的方案出发,设计了整个建筑的室内、家具等,这成为了该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从“红屋”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莫里斯的主要设计思想:  
(1)莫里斯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以及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对中世纪、哥特风格情有独钟。在莫里斯的眼中,只有在行会精神约束下的哥特式的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等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才保持了民族性、民俗性与高品位。因此,莫里斯在设计“红屋”中的窗帘、帷幔、壁纸的图案时,都追求哥特式风格的统一。
(2)莫里斯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推崇手工艺的制作方式。莫里斯在明确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同时,也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做到艺术化。因此,在“红屋”的设计中,许多图案都是由莫里斯的妻子珍妮通过刺绣完成的。  
(3)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强调为大众的设计需求服务,具有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他进一步提出设计的民主思想,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是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设计应该由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协作进行创造。  
由此可见,虽然“红屋”这一作品中具有许多现代主义设计的元素,如直接裸露的红墙等,但其表现出的设计思想与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艺美术未能发展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原因:
(1)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大批量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主流的风格;  
(2)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是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反装饰化格格不入;
(3)从意识形态上讲,这场运动是消极的,其本质上是在逃避工业洪流带来的影响,因此它之恩能够是在轰轰烈烈的大工业革命之中的一个知识分子的乌托邦幻想而己。
参与人数 1金币 +6 收起 理由
圈圈圆圆圈圈 + 6 欢迎分享,社区有你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金币 +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