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
1.金银错
【参考答案】金银错是中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是中国古代传统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金银错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已发现的中国古代金银错青铜器,有的是采用镶嵌的装饰方法,又叫镂金装饰法,有的采用涂画法。
2.螺钿
【参考答案】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陷蚌、钿螺、坎螺以及罗钿等,螺钿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所谓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
3.波普设计
【参考答案】波普设计是上世界6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一场反对精英主义和高端艺术的运动,旨在把原本被视为高大上的艺术审美带回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一次艺术设计的革命,波谱艺术无论在创作思想、技术手段、语言元素上都是根据当时西方生活的具体要求产生的。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艺术界中现代主义思潮占主要地位。战后的艺术仍沉浸在严肃、规范的现代主义形式中。
4.分离派
【参考答案】1897年维也纳学派中的部分成员成立的建筑派系。主张造型简洁和集中装饰,装饰的主题采用直线和大片光墙面以及简单的立方体。
代表人物是奥别列去、霍夫曼(J.Hoffmann),代表作品是奥别列去设计的分离派展览馆。分离派画家反对古典学院派艺术,宜称与其分离,主张创新,追求表现功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既强调在风格上发扬个性,又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样式。分离派是在绘画、装饰美术、建筑设计上有过影响的新艺术流派。它在形式上虽好使用直线而其根本精神却在于反对传统规范艺术,主张与现代的文化接触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这个派的画家们在反对学院派旧艺术形式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在艺术倾向和风格上,始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说它并没有明确统一的纲领,它对德国的影响很大。维也纳分离派博物馆坐落在维也纳一区,维也纳国立美术研究院旁。
5.风格派
【参考答案】风格派是艺术学派的一种,不仅关心美学,也努力更新生活与艺术的联系。风格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艺术家们看到了社会的矛盾和混乱,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误以为用精神和艺术可以来拯救社会,可以用几何的、规则的抽象线条与色彩来建立一个精神王国,以取代资本主义世界。所以说,风格派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
6.绿色设计
【参考答案】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生态设计(E,环境设计 (Designfor 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 Conscious
n),绿色设计是 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
二、简答题
1.简述唐三彩的特色以及成就
【参考答案】唐三彩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造型。从造型方面来讲,它的造型与一般的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与其他时代出土的马也不同。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出土的唐三彩,从现在分类来看主要也是分为动物、器皿和人物三类,尤其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也是需要马,农民耕田也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那么人们经商可能就是从东往西,从西往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有关。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日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唐三彩这一种工艺品的特点,它有中西文化的交流特点在里面,这个造型是鸡头器皿,从现在的考证它当时是西域国家甚至中东国家的一种盛酒用的器皿,但是作为中原地区把它作为一种工艺品来制作,并且人们的使用可以看到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2.简述有计划废止制的影响
【参考答案】有计划的废止是由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的汽车设计新模式。(概念)他们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样式的时候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形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称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里老化的过程,(目的)其目的是促使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式样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促销方式。此方式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
主要特征:
功能型废止——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代替老产品。
款式型废止——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到消费者淘汰。质量型废止—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继续再使用。
这种设计观念很快涉及到包括汽车设计在内的几乎所有产品设计领域。导致了一种极其有害的即使消费主义浪潮。易造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剧烈破坏。在设计上形成只讲式样、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恶习,偏离了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的轨道。
尽管这种设计体系不被设计界推崇,并不断遭到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抨击,却已经从三十年代开始在美国的工业界生根,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各国,现在似乎没有可能把厄尔创造的这种体系推翻。厄尔是一位一直有争议,却影响巨大的工业设计师,他创造了大量品味不是很高,却具有巨大经济效益
3.英国工艺风格特征的主要成就
【参考答案】工艺美术运动虽然是由设计师自发发起的,但是,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产品外观设计的丑陋等事实,使这场运动发展迅速,从英国蔓延到了欧洲大陆的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美国。影响所及,涉及到建筑、家具、陶瓷、金属工艺、染织品和平面设计等领域、范畴。
①建筑与室内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是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早的领域。这不仅表现在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基本上是一些建筑设计师,而且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充分体现了工艺美术的思想。除了我们前面所列的一些设计师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所作的工作以外,英国还有飞利浦·威柏、诺尔曼·萧;美国有弗兰克·赖特、格林兄弟。
②家具设计。家具设计是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领域。除了莫里斯的“红屋”设计以外,一批著名的设计师都设计了颇具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家具—一简洁、质朴,没有过多虚饰结构,并注意材料的选择与搭配。如英国查尔斯·沃塞;斯各特;美国古斯塔夫·斯提格利设计的家具。
③陶瓷设计。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陶瓷设计虽仍以实用性小,主要供陈设与玩赏的艺术瓷为主,陶瓷设计家和制作者们忙于提高温釉及窑变等品种的实验,但在克里斯托夫·德累塞、马克·马歇尔、威廉·德·摩根和科尔曼等人设计已带有明显的植物有机形态的特点,特别是美国辛辛纳提市鲁克伍德,陶瓷厂的产品,具有工艺美术运动典型痕迹特征。
④金属工艺设计。工艺美术运动的金属制品设计也很引人注目,它不仅是设计师们表达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其设计更少无用的虚饰,更富于现代感,具有浓厚的哥特风格特点,造型比较粗重。在陶瓷设计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的阿什比和德累塞同样在金属工艺设计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⑤染识品设计。莫里斯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染织品设计的影响最直接。在莫里斯的影响下,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期间出现了一批染织品设计家。如莫顿·阿比的“汉姆史密斯式”,戴依、A.H.马克穆多,以及莫里斯的女儿玛利·莫里斯等,设计生产刺绣、地毯、墙纸等,具有一定“工艺美术”运动的特征。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表现在装饰风格上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崇尚哥特式风格,二是主张从自然,特别是从植物纹样中汲取营养。风格上呈现出对清新自然,风格的追求。
4.工艺美术和新艺术的异同
【参考答案】工艺美术运动注重中世纪歌德风格,新艺术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自然风格,装饰运动恰恰是反对古典主义、反对自然的,强调机械化的美.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从影响范围来说,装饰艺术运动范围最大,为啥呢~因为它顺应时代发展,采取折衷主义,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1)四大相同之处
①在服务对象上:都主要服务于社会上层(少数权贵);
②在装饰趋向上:都强调装饰化;
③从风格上看:很大程度上,都只是设计界的探索,很难形成一种统一、流行的风格;④从性质上看:都是风格特殊的形式主义设计运动,都仍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
(2)三大不同之处:“新艺术”运动:
①时间地域:“新艺术”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法国并对欧洲和美国产生影响巨大的国际设计运动。
它虽然也遍及欧美,但是从影响的范围来看,地区性非常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设计界的探索,很难成为一个比较统一的流行风格。
②设计领域:多为建筑、室内用品、纺织品、工艺美术品。
③设计主张:它强调中世纪尤其哥特式的自然风格装饰,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化的时代特征。
“装饰艺术”运动:
①时间地域:“装饰艺术”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兴起,到30年代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流行设计风格,尤其以法国、英国和美国的设计成果较具代表性。
②设计领域:包含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纺织品设计、和服装设计等等,几乎覆盖设计的各个方面,是20世纪非常重要的一次设计运动。
③设计主张:“装饰艺术”运动在思想与形式上,是对“新艺术”运动的矫饰的反动,它反对古典主义、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单纯手工艺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更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汉代的器具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参考答案】锻造工艺更加精良,构造设计更加合理,实用功能更加突出、造型装饰更加美观、文化含量也更加丰富深厚。功能、造型、结构、装饰上,制作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汉代青铜灯具成为中国古代灯具的典范。汉代青铜灯具卓越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堪称世界灯具史上的一枝奇葩,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①合理的尺度与构造。实用功能的生活化 青铜灯具的造型尺度和结构,都是根据其实际功能确定的。
②巧妙的环保功能。注重环境保护、解决了灯烟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这是汉代青铜灯具在功能方面最先进的发明创造。
③汉代青铜灯具独特的艺术语言。
④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形 丰富的意蕴和深厚的内涵,具有象形寓意的文化特征。⑤总结:科学文化内涵 民族艺术匠心
举例:错银铜牛灯通高46.2厘米,牛身长36.4厘米。铜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很方便。灯座是一头俯首站立、双角上耸、四足矮而敦实、尾卷曲向上、雄浑壮硕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一个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有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错银铜牛灯灯通体饰精细的花纹,如飘逸灵动的流云纹,还有龙、凤、虎、鹿穿行其间,用的是错银工艺一一将银片敲打进器物表面的花纹图案中,再用错石错平磨光。汉代灯具不仅纹饰精致、华丽,造型典雅,而且设计合理,这件铜牛灯堪称其中的佼佼者。青铜灯具具有科学的使用功能和艺术的审美功能双重属性。实用性、科学性、科学性、以及精神性的高度统一。
2.装饰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和特征及其现代主义运动的联系区别
【参考答案】“装饰艺术”运动开展的时期,正是现代主义开展的时期,因此,无论这场运动多么强调装饰的效果—装饰正是现代主义反对的主要设计内容之一—但是,在设计上依然受到现代主义的很大影响。无论是在材料的运用上,还是设计主题的选择上,乃至于设计本身的特点上,这两种设计运动都有不少的内在关联。以往常常把“装饰艺术”视为与现代主义对立的设计运动来看,但现在的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美国的工业设计与“装饰艺术”运动,有时简直难以截然划分开来。比如美国设计家雷蒙·罗维(Raymond Loewy)1937年为纽约世界博览会设计的“工业设计师办、公室”,就很难说是单纯的现代主义,还是“装饰艺术”风格;法国现代主义大师勒·科布西耶(Le corbusier)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设计的家具,也是两种风格兼有。这都表明:“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之间并不完全是矛盾的关系,在形式特征上,它们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联。
至于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产生动机和它们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上。“装饰艺术”禀承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欧美国家长期以来的设计传统立场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因此它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资产阶级;“现代主义”运动则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它是左倾的、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西方有些设计理论家把“装饰艺术”运动称为“流行的现代主义”,或者“大众化的现代主义”,原因是因为它的风格在某些方面被用来设计大众化的流行的产品,比如批量化生产的钢管家具、汽车和摩天大楼等等。这种称谓很容易造成误解,因为“装饰艺术”风格的主要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中的权贵,而并不是大众。
20 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设计理论家把“装饰艺术”运动视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欧美的“新艺术”运动的延伸与发展。从装饰动机来看,或者从它强调的服务方向来看,这种观点当然无可厚非。但复杂性在于,这场运动主要的发展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而这也正是现代主义运动发展的主要阶段,因此,往往有混淆的情况。从名称上看,也有一定的混淆,比如在法国有人称这场运动和设计风格为“现代主义”(moderne),也有人因为影响到这个风格的因素之一是美国的爵士音乐和表演,而把它称为爵士现代主义。但是,如果从意识形态的立场来看,“装饰艺术”运动强调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现代主义运动强调为大众服务的社会主义立场之间依然是径渭分明的。
3.二战后意大利现代设计风格转变与形成
【参考答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短短十几年内,意大利在在美国政府的援助,经济迅速恢复,而美国将自己的设计形式及其文化理念也渗透到了意大利的设计中,因此,战后意大利的设计一时间具有浓郁的美国风格和特征。具体表现在设计界奉行“实用加美观”的设计原则,意大利设计形式明显受到美国样式主义设计和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影响。
进入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的不少设计师将美国风格特征的设计与意大利民族传统和文化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便是意大利吸收美国流线式样而形成的“意大利线条”独特风格,提出了“新现代主义”消费美学,从而使意大利设计逐步脱离原来的传统风格,向现代主义转化。到了60年代随着意大利经济的快速发展,50年代以来初步形成的设计风格最终得以确立,具体特征是:(1)既有现代主义特征,又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2)既有设计的高技术性,又保存了相当手工艺的优良传统;(3)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和人情味。这些特征综括起来,被称之“意大利文化”设计风格。
在60、70年代,意大利的一些激进设计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成立了一些激进设计组织,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反设计”运动,把设计当作表达意识形态,弘扬个性和直击社会的手段,通过刺激、新奇的设计来表达设计观点;主张走“另外的道路”,提供“坏品味”或者任何非正统的风格,反对正统的国际主义设计,反对现代主义风格,开始了标新立异、不循常规而大胆的设计探索。这实质上是一股具有强烈反叛味道的设计运动
4.谈谈你如何理解后现代设计思潮
【参考答案】后现代:是时间的概念,指后期资本主义时期,又称跨国资本时期,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即工业化之后的时代。
后现代性:是社会学概念,指后现代时期的社会特征,涉及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
后现代主义:是风格概念及文化现象,指后现代时期文化艺术表现的特点,包括建筑,文学,哲学,绘画,音乐,电影等各个门类。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由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的。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这一概念具有多重含义。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人的精神冲击是全方位的,在思维理论论层面上可以肯定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向,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只有在其“异样事物”中,才会获得自身的规定和理念。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并无明确的界定和严格的分界,后者将现代主义的观念重新予以选择和评估,使其部分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重新发展,后现代主义空间、玄学和隐喻等,也包含了现代主义的风格和面貌,所以也称之为“激进的折衷主义”。
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性课题,在设计多元化的今天,室内设计也产生了更多的新风格,但可以确定的是,当前仍处于后现代主义时期。解析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理念是寻找经典的设计原则和对历史不断提出质疑的学术性探讨方式之一。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概念首先出现在于建筑领域。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最早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1966年,他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首先肯定了现代主义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同时他又提出现代主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主义丑陋、平庸。千篇一律的风格,已经限制了设计师的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味。他相信,现代主义已经过时了,现代主义大师们所创造的辉煌变革已经成为新的桎梏。文丘里的这本书堪称是一本反对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最早的思想的宣言。在这本书里,他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立时主义的建筑设计观。
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运用了众多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在作品中,强调了历史性和文化性,肯定了装饰对于视觉的象征作用,装饰又重新回到室内设计中,装饰意识和手法有了新的拓展,光、影和建筑构件构成的通透空间,成了大装饰的重要手段。后现代设计运动的装饰性为多种风格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使不同的风貌并存,以这种共享关系贴近居住者的意义和习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金币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