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明代家具 明代海外贸易发展经济水平提高,大量的优质木材流入国内,私家园林兴起推动了明代家具发展。同时宋以来我国的生活习惯逐步从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转换,也促进了家具的发展。明代家具分为椅登类,几案类,橱柜类,台架类,屏座类几大类。材料多用紫檀,红木,花梨,杞梓(鸡翅),楠木,樟木,胡桃木,榆木,柳木等木材,多为硬木,又称硬木家具。明代家具以简、厚、精、雅的艺术特色而闻名。简,指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厚,指形象浑厚,具有庄重质朴的效果。精,指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禁准确,一丝不苟。雅,指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艺术格调。明代家具的艺术成就体现在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注意材料美充分运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不加以遮饰。深沉的色调,坚而细的质感,达到了稳定和调和的艺术要求。注意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主要是运用榫的结构,不同的部位运用不同形式的榫,这既符合功能要求,又使它牢固。注意工艺美面的处理有适当的比例和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落。在造型的结束处和转折部位,加以不同的变化,产生丰富的造型形象。此外如牙子、卷口等作为重点装饰,倍增家具的形体美。代表作品有明代黄花梨木圈椅等。
波普设计 波普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国流行于欧美地区的一场前卫艺术运动,又称作POP艺术。POP一词是popular的缩写,意思是通俗的、大众的、流行的,也从侧面证明了波普艺术的风格特征。波普艺术在美国主要以绘画等艺术品的形式流行。在英国的波普艺术主要是波普设计,涉及服装、家具、饰品等多领域。波普艺术将生活中常见的元素、物品组合起来通过夸张、变形、重复等的手法和艳俗的色彩,设计出通俗乐观的作品。其目的是为了反对单一刻板的现代主义设计,对艺术设计的影响持续至今。波普艺术改变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单调刻板,丰富了设计语言,是对艺术设计发展的新探索。代表人物有安迪沃霍尔、草间弥生、彼得默多克等,代表作品有《玛丽莲梦露》、大圆点儿童椅等。
营造法式 宋代李戒所著的建筑学书籍,是北宋官方所著的建筑设计、设计规范用书。《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营造法式》的编写是为防止在建造建筑中的贪污、偷工减料现象,其中规定了各种部件的尺寸大小、施工定额、斗拱技术、房檐设计等细节,推动了我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标准化。《营造法式》揭示了北宋时期庙宇、宫殿等建筑的设计细节、设计规范,是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珍贵历史资料。《营造法式》在近现代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推动了营造学社的建立,梁思成先生曾编写《营造学社注释》。
包豪斯 包豪斯由德国著名的建筑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1919年在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前身是魏玛工艺美术学校,目的是培养新型人才。他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主义的诞生,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世界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对全世界的所有设计艺术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刻影响。包豪斯宣言强调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团结协作,共同建立艺术殿堂。认为艺术应由纯艺术应当转向实用艺术。强调艺术与技术统一,艺术家与工程师合作 。包豪斯的设计基本原则为: ①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原则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和基本模式,双轨制教学、三大构成基础课至今仍在各大设计院校中应用。包豪斯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集大成者,形成了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原则。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先后由格罗皮乌斯、汉斯迈耶、密斯凡德罗担任院长,由康定斯基、拜耶、奥斯卡施莱默优秀艺术家设计师等担任教员。包豪斯培养了布兰德、华根菲尔德、马克思比尔、马歇布鲁尔等设计大师,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包豪斯的设计作品集中在生活产品、建筑设计上带有探索性,但较少涉及高端的科技产品设计。包豪斯代表作品有钢管椅、号角屋、康登灯等。
柯布西耶 法国现代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机械美学的奠基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之一,现代设计五巨头之一。其建筑的新理念和城市规划思想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其设计理念强调机械的美,否定传统装饰。推崇机器美学,认为现代人类生活中 经过设计的环境其实都是机器。强调设计的科学性、理性。 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的5要素为: ①底层架空 ②屋顶花园 ③自由空间 ④横向长窗 ⑤自由立面 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充满矛盾性,既有现代主义的理性追求科学,又带有理性主义的乌托邦色彩,他的设计思想影响了大多数现代主义设计师,引领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品有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朗香教堂等。
有计划废止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为了赶超美国的T形汽车的垄断而发起的一场商业运动。他和设计师厄尔共同提出了一种汽车设计新模式,即不断更新产品自身的外形,吸引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购买,呼吁其隐性消费,促进市场流通和资金循环。是式样主义的典型代表。有计划废止分为功能型废止、质量型废止、款式型废止,是消费主义的典型方法,只有在非垄断经济中才能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计划废止制度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商品更新速度。这种设计理念很快涉及几乎所有产品设计领域,更多的是导致了一种极其有害的用毕即费的消即时消费主义浪潮,易造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这种设计理念造成了一种只讲形式不讲功能的恶习,偏离了现代设计的功能主义的轨道。
简答题
乌尔姆设计学院 乌尔姆设计学院建立于 1953 年,地点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市乌尔姆。学院由瑞士建筑师、平面设计师马克斯·比尔担任第一任校长。校舍建筑是由马克斯·比尔设计。 学院以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为核心,倡导系统设计原则,培养了一批新一代的设计师。其设计艺术 思想被德国重要的家电公司布劳恩公司广泛实施,把设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了所谓的“布劳恩原则”。在乌尔姆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德国产品渐渐以理性可靠、高品质、功能化的特点闻名于世。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德国布劳恩公司的合作是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的典范。布劳恩公司设计生产了大量优秀的产品,并建立了公司产品设计的原则,即秩序的法则、和谐的法则、经济的法则。这种合作的成果,使布劳恩的设计至今仍被看作是优良产品设计的代表和德国文化的成就之一。 乌尔姆设计学院是战后德国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战后对德国工业设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机构,其影响不亚于包豪斯。学院在继承包豪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进步发展了功能主义美学思想,建立了高度理性的系统设计理论,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方案,是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
原始住宅的建造样式 在人类定居下来后,住宅建筑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早期的建筑构造方式有梁柱结构,这是最简单的搭建空间方法,两根支撑立柱和一根横梁组成了最基本的结构。在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是有较完整的建筑技术和建筑结构的。例如土耳其中部的加泰土丘,就是约公元前7400年的村庄建筑。出土于西安的半坡遗址展示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建筑。原始时期的建筑基本都是就地取材,设计形式符合当地生活需求,具有地方特色,至今仍有应用。例如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建筑设计,依据地理特征,设计了下层架空上层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原始住宅建造以人的需求出发,符合自然习惯,是我们探索历史的宝贵资料。
荷兰风格派 荷兰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产生于20世纪初,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艺术家,设计师组成的松散集团,也是现代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并不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同时也于包豪 斯等艺术设计院校完全两样。唯一能展示风格派的展览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这 场运动的主要组织者是杜斯伯格。而维系集团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一份名为《风格》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伯格。 荷兰风格派的设计风格强调脱除传统设计因素,变成基本几何结构单体。将几何单体组合成简单的结构。而各单体之间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可视性。非对称性的应用和研究。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中性色。“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反对个性。其美学思想渗透入各国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对现代建筑和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风格派的思想和造型语言为包豪斯带来了新鲜空气,包豪斯的一些学生作品也可以看到风格派的影响。它为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造型语言,还在于对设计的社会意义提出了新认识,以及在设计领域展开了切实的实践。
民国招贴 民国时期,我国的招贴设计呈现出西方化的特征,同时又保留有传统中国画的韵味,形成了带有民族性的招贴发展,主要集中在我国上海。民国时期的招贴主要为香烟、香水等广告,内容既有传统的名胜古迹、年华娃娃、风俗趣事更多的则是西方的字母、汽车、飞机等内容。国民时期的招贴设计通过简洁的版面设计结合幽默的内容,具有时代性,吸引消费者眼球,受到国内外好评。民国的招贴设计,也为我国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推力。代表人物有张光宇、郑曼佗等。代表作品有《西游满记》《舞会》
唐代经书 唐代社会开放自由,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开放。受到经济和外来文化影响,唐代社会思想活跃,宗教也因此得到了新的发展。唐代佛教道教盛行,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应用也推动了唐代经书的发展,使得佛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唐代多对外贸易往来,经书便是外来文化传入中原的主要途径,丰富了唐代社会思想,也带动了寺庙的建造。唐代的经书多藏于寺庙建筑之中,法门寺地宫中藏有武则天时的《大般涅槃经》和《普宁藏》等,其中《普宁藏》尚有遗存。唐代经书的发展,既有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动同时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证明。
论述题
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异同 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设计都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几乎同时发生发展,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互相促进。装饰艺术运动起源于法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德国快速发展,不同的发源地也使得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是对现代设计发展的探索的两个方面。 相同之处 1. 肯定机械化的设计主张 不论是装饰艺术运动还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两者都肯定机械化的生产,在设计中采用简单的几何造型。例如装饰艺术运动中鲁尔曼设计的梳妆台家具,便采用简洁的几何造型设计。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尔德设计的红蓝椅,采用几何形式拼接而成。不论是装饰艺术运动还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两者都通过几何形式应用,简洁的造型设计表达对机械化的赞扬。 2.新艺术运动的发展和逆反 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都是对新艺术设计运动的继承与反叛。装饰艺术运动继承了新艺术运动对于装饰的奢华、夸张追求、手工艺的应用,但是其对于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的肯定态度是相对于新艺术运动的突破。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发展了格拉斯哥学派对于直线、几何形式以及黑白中性色的设计特点,同时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追求的工业化、机械化的理性主义设计理念是对于追求手工艺、自然装饰的新艺术运动的逆反。
不同之处 1. 对装饰的不同态度 装饰艺术运动追求设计的样式装饰,认为大量的装饰设计和奢华材料可以增强设计的美感,在设计中应用大量的装饰设计,体现表面的奢华美。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认为“装饰即罪恶”,追求设计的结构与理性,追求设计表面的无装饰。两者对装饰的不同态度是设计向两个方面发展的体现,因为现代主义设计更加符合大众需求,得到了壮大和发展,也引领了后续设计的发展。 2. 不同的服务对象 装饰艺术运动大多服务于权贵阶级,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则是以服务大众为目的。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作品多采用昂贵奢华的材料,例如象牙镶嵌的桌子、鳄鱼皮包裹的椅子设计等极尽奢华、夸张。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主要以标准化设计为主,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力图设计可以为大众服务。
设计的民族性和文化传承与现代继承创新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设计从20世纪60年代起逐步突破绝对的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在设计中展示出民族性、文脉性、地域性等。如今经济、科技不断发展进步,设计也随之得到创新与发展。服务设计、情感设计、交互设计等设计理念设计思潮层出不穷,在不断发展创新的设计思潮之中,设计的民族性与设计承担的文化传承任务也得到了新的发展,设计的现代化创新与设计的民族性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设计的发展。 1.推动现代设计创新的民族性文化 现代的设计创新发展是基于地方文脉、民族特色的设计创新,民族性是设计创新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例如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一个现代化的展馆设计中融入了中华智慧的文化精神与气质。在中国馆的设计中,融合了古代建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将“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展示在大众面前。斗拱是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的基础构建,在中国馆建造中,将传统的曲线拉直,层层出挑,即展示了以斗拱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又通过主体造型显示出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与机构之美,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民族符号为现代设计创新提供了线索与语境,扩展了现代设计的创新的发展方向,是现代设计发展的推力之一。 2.保留民族特色肩负文化传承的现代设计创新 现代设计创新既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展现同时承担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文化的宣传提供窗口,通过设计使得传统文化得到全新的宣传与发展,焕发时代力量。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将江南园林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设计哲学融入到现代主义设计之中,即丰富了现代主义设计语境,同时对我国古典园林设计起到宣传作用,推动了我国江南园林、博物馆设计等多方发展。其中苏中博物馆的屋顶设计采用了现代的石材,遇水产生纹理的变化,使博物馆产生动态的变化。现代设计的创新发展推动了传统文化语境,带动了民族特色的向前发展。 现代设计的创新与设计的民族性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文化的设计发展的动力,为设计发展提供精神内核与内在动力,设计创新为文化传承提供新的平台与语言,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