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4年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专业目录学院、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
013美术学院 A20P54
130100艺术学01区域文化与闽台美术研究02美术史论和东南画风研究03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04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24美术概论④820中外美术史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35600美术与书法(专业学位)01中国画艺术创作02油画艺术创作03综合材料艺术创作04油画艺术创作(中意合作办学项目)05综合材料艺术创作(中意合作办学项目)06书法与篆刻艺术创作(01-05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626美术实践基础④820中外美术史(06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624美术概论④501书法史论与书写实践(考试时间为3小时)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1-03方向共拟招27人(含推免6人);04-05方向为中意合作办学项目,04方向拟招7人,05方向拟招8人;06方向拟招8人(含推免2人);01、02及04方向不招收跨专业考生;03、05方向美术学类及设计学类各专业均可报考;06方向可跨考。
135700设计(专业学位)01环境艺术设计研究02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研究03服装艺术设计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625设计综合理论④822设计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限招设计学类各专业考生及以下相关专业考生:工业设计、动画、风景园林、服装设计与工程。
137000设计学01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02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03传统工艺与创新设计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25设计综合理论④821设计经典文献与写作基础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参考书目
624美术概论邹跃进.《美术概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625设计综合理论尹定邦、邵宏.《设计学概论(全新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11月;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12月。
626美术实践基础绘画基础及绘画表现相关的书籍,具体不限。
501书法史论与书写实践(考试时间为3小时)丛文俊、黄惇等.《中国书法史》(七卷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通行版本.不指定出版社。
820中外美术史李豫闽、王玉芳、王菡薇、徐东树.《中国美术史》第一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主编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曹意强、李宏.《外国美术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新版教材也可使用)。
821设计经典文献与写作基础郑巨欣、陈永怡.《设计学经典文献导读》版次1.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06月;郭廉夫、毛延亨.《中国设计理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8月;李砚祖.《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822设计基础屠曙光、张鹏、丁峰、姚夏宁.《设计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翁炳峰.《图形创意》.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7月第二次印刷;翁炳峰、王振强.《图形语言》版次1.建美术出版社,2011年5月(新版教材也可使用)。
考试大纲
624美术概论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美术概论是报考美术学专业、美术专业硕士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主要考核考生对美术基础理论的了解、理解和掌握情况。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范围和内容
考试的范围和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美术的基本原理和美术的历史发展。
(一)美术基本原理
1.美术的本质:理解美术的本质。其中包括理解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美术的社会本质、美术的认识本质、美术的审美本质、美术的历史本质等。
2.创作论:理解和掌握美术活动中的创作主体、创作活动过程、美术作品等内容,把握这些美术创作活动中的相关原理。
3.接受论:理解和掌握美术接受活动的性质和特征、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和环节、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美术的审美教育等相关理论。
(二)美术的历史发展
1.美术的发生论:理解历史上的美术发生的学说、美术发生的动力、美术发生的历史过程与阶段。原始美术的性质及其在历史中的转换等基础理论。
2.美术发展论:初步理解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中国美术的形态流变、西方美术的形态流变,当代的中国美术的发展。
3.门类论:了解美术的基本特征和门类划分,理解美术中主要门类的特征,理解美术与其他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了解并理解美术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美术活动诸环节的主要原理,并且具备运用这些原理,结合美术发展的现象进行理论分析。
四、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占50分,简答占60分,所学理论结合事例或美术史发展事实进行理论综合运用试题占40分。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方式:笔试
时间:3小时
六、有关大纲表达的说明
1.了解:指对概念、原理、方法等能表述清楚。
2.理解:指对原理、方法、系统等能进行描述、归纳、举例、说明。
3.掌握:指能对原理、方法、技能等实例加以运用。
625设计综合理论
一、考试要求:
考生必须掌握设计学科的源流脉络,研究的范畴、性质、定义、概念以及国内外设计发展概况,理解现代设计分类史与派生的理论相互关系,能利用设计史学观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分析,阐释现代设计现象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畴
1.设计史 2.设计基础理论 3.设计批评
(二)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1.中国古代设计思想 2.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三)设计的多重特征
1.设计的艺术特征(艺术渊源、艺术含量、艺术手法)
2.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3.艺术推动设计
4.设计的科技特征(科技进行、科学理论与设计)
(四)设计的经济性质
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文化创意产业)
2.设计作为价值方法
3.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
4.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五)设计史(中国部分)
1.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2.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3.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
(六)设计史(西方部分)
1.西方古代设计
2.西方工业革命
3.十九世纪设计
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兴起
5.大战后的设计
6.新经济设计与生产力
(七)设计师与设计批评
1.设计师的历史演变及知识技能要求
2.设计师的类型及社会责任
3.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主体
4.设计批评的标准及特殊方式
5.设计批评的理论
(八)当代设计思潮
三.试卷结构
1.名词解释 40分
2.简答题 60分
3.论述题 50分
注:试卷基础理论知识占80%、理论联系实际、当下设计思潮占20%
626美术实践基础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手绘,仅限于黑色签字笔、铅笔、炭笔表现,不设其它颜色,在考点提供的考试用纸上绘制,不得画、贴边框,不得出现与考试内容无关的文字和记号。
二、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总分150分)
(一)造型基础(75分)
1、考试内容:人物动态表现
根据试题提供的图片或文字描述进行绘制,考核考生的造型能力。
2、评分标准:
(1)符合试卷命题要求,构图合理(25分)
(2)形体比例动态准确,形象生动(25分)
(3)艺术表现力强(25分)
(二)命题创作(75分)
1、考试内容:命题创作
根据试题要求进行创作,考核考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艺术表现能力。
2、评分标准:
(1)符合试卷题目要求,主题鲜明,构图布局合理,内容与形式统一 (25分)
(2)整体感强,具有深入塑造能力 (25分)
(3)有个性化形式语言,综合表现力强((25分)
三、工具
考生自备绘画工具:黑色签字笔、铅笔、炭笔、橡皮擦、削笔刀。
820中外美术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中外美术史是美术学专业、美术专业硕士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外美术史的了解、理解和掌握情况。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命题原则:
要求考生理清中外美术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中外美术史的重要史实与现象,能够对重要的美术史现象进行独特的分析和评价。
三、考试范围和内容
考试范围和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
(一)中国美术史:
1.史前及先秦美术 (要点掌握)
2.秦汉美术 (面上掌握)
3.魏晋地南北朝隋唐美术 (重点掌握)
4.五代宋元美术 (重点掌握)
5.明清美术 (重点掌握)
6.近现代美术 (重点掌握)
(二)、外国美术史
1.原始古代美术。(要点掌握)
2.欧洲中世纪美术。(面上掌握)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重点掌握)
4.17、18世纪欧洲美术。(重点掌握)
5.19世纪欧洲美术及美国美术。(重点掌握)
6.20世纪美术:主要包括西方美术和亚洲美术。(重点掌握)
7.非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 (要点掌握)
四、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了解、理解、掌握中外美术发展的重要史实和现象,厘清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能够对美术史现象进行独特的分析和评价。
五、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占40分,简答占50分及论述题占60分。
六、考试方式和时间
方式:笔试
时间:3小时
七、关于大纲表达的说明:
1.了解:指对重要的美术史实和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能表述清楚。
2.理解:指对重要的史实和现象能进行原因剖析、现象比较、综合归纳等。
3.掌握:能够厘清美术史发展的脉络及其规律,并能结合具体的美术史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阐明自己的美术史学见解。
821设计经典文献与写作基础
一、考试要求:
了解中西方设计艺术史发展的脉络,熟悉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外设计艺术经典论著,理解并掌握中西方设计艺术理论的要义和思想体系。结合文献精神和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考试范围:
1.考察学生对古今中外重要设计艺术经典著中的主要思想、观点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例分析、解决设计艺术中的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1.根据所提供的文献或材料回答问题,50分。
2.论文写作字数不少于1500字,格式规范,总分100分。
822设计基础
一、考试要求:
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与现代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设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考生须具备本学科的专业基本设计与形态表现能力,融会贯通,独立思考,有效利用绘画工具完成平面、立体、空间形态以及工艺构思等的创意表达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艺术形态生成基础
(二)形式与创意表达
(三)基础形态与实践表达
三、试卷结构(总分150分)
1、艺术形态生成(草图) 40分
2.形式与创意能力表达 60分
3.实践创意能力 40分
4.实践设计说明 10分
501书法史论与书写实践
一、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1.采取闭卷考试形式;满分为150分。
2.考试时间为180分钟,其中,史论部分120分钟;书写实践部分60分钟。
(二)试卷结构
1.书法史论(75分):简答题、论述题。
2.书写实践(75分):经典碑帖临摹、书法创作各1幅。
二、考试内容
(一)书法史论
1.中国书法史
先秦、秦代书法
两汉书法
魏晋南北朝书法
隋唐五代书法
宋辽金书法
元明书法
清代书法
2.中国书法理论
两汉魏晋南北朝书法理论
隋唐五代书法理论
宋辽金书法理论
元明书法理论
清代书法理论
(二)书写实践
1.书法临摹:根据提供范本进行临摹;
2.书法创作:根据命题内容进行创作,书体自选。
三、考生要求
1.书法史论部分考试使用考点提供的考试用纸作答。
2.书写实践部分考生需自备笔、墨、毛毡、砚台或盘子、3张规格为三尺整张(100ⅹ55cm)的生宣纸(考试用纸)。
附: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3年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蓝代-设计考研资讯交流综合开放平台 (landall.c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