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霍普杯二等奖<牧>深度解读
编者按:UIA-霍普杯2022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由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Morphosis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汤姆·梅恩(Thom Mayne)担任主席并拟定题目“折叠景观——城乡结合的范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获得本次竞赛二等奖作品《牧》的深度解读吧!
UIA-HYP CUP
前 言 设计说明
▲ 牧概念图 @笔者自绘
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As urban and rural systems exp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f-aces challenges to a great extent.In China's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e, the propor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 中国历年农业结构变化 @笔者自绘
畜牧业的碳排量非常大,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二大原因。It's worth noting that livestock farming produce high carbon emissions. Livestock production accounts for 18%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making it the second largest contributor to global warming.
▲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例结构 @笔者自绘
同时,畜牧业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影响了种植业的发展。At the same time, livestock are encroaching on more and more land due to overgrazing.
▲ 畜牧业对种植业的空间侵占示意 @笔者自绘
因此,在高密度的大城市环境中,我们提出了一种 “垂直放牧”的原型。Therefore we propose a new grazing model in a high-density urban environment. We want to take up the least amount of space and get the most benefit at the least cost.We named this prototype "vertical grazing".
▲ 方案效果图 @笔者自绘
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选择了六个城市的大型商业中心周围的空地进行实验验证。We selected six citie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for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The site was chosen next to a large commercial center in the city, with each area focusing on a different industry.
▲ 方案选址详情 @笔者自绘
我们分别计算了六块地在相同产量下时间、土地、交通和人力上的成本,并对比原型置入前后的变化从而验证了实验的可行性。We separately calculated the cost of time, land, transportation and manpower of six plots under the same output, and compared th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totype placemen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xperiment.
▲ 方案可行性验证实验参数表 @笔者自绘
形体上,我们将原型倾斜的角度作以优化,在底面面积相同时改变角度,采用倾斜角度、经济效益和碳排放量三个互相矛盾的目标求出帕伦托解集,迭代十次后得到了最优角度为80°。At the same time, we optimized the tilt Angle of the prototype, changed the Angle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bottom surface area, and used the three contradictory goals of tilt Angle, economic benefit and carbon emissions to find the set of Pareto solutions. After ten iterations, the optimal Angle was obtained as 80°.
▲ 方案形体优化示意 @笔者自绘
立面轮牧是我们方案的特色。我们在北侧置入三层的放牧体块,在结构层外部加入可以转动的履带,将草板附在其上。24个草板分成八个大区,每个区每4天转动一次,32天一个周期,在南侧的草用来生长和养护,北侧的草依次转动至放牧区喂牛,这样的轮牧机制保证了草的质量和数量。On this basis, we placed three layers of grazing blocks on the north side, and added moveable tracks on the exterior of the structural panels to attach the grass board. The 24 grass slabs were divided into eight large areas, and each area was rotated every 4 days with a cycle of 32 days. The grass on the south side was used for growth and maintenance, and the grass on the north side was rotated to feed cattle in turn.
▲ 立面轮牧运作机制演示 @笔者自绘
在能源的循环利用上,我们对碳排量很高的牛粪进行了处理,可用来养鱼和施肥,达到鱼牧共生之效。In terms of energy recycling, we treated cow manure with high carbon emission, which was dropped through pipes and then used to feed fish and fertilize,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fish-husbandry symbiosis.
▲ 鱼牧共生系统中能源循环示意 @笔者自绘
立面上收集雨水,运输至处理层后用于养护和存储。同时,为保证人牛流线的分离,我们设置了人梯和牛梯在内部空间上按层划分。Rainwater is collected on the facade and transported to the treatment layer for storage and maintenance. At the same time, to ensure the separation of the cattle circulation, we set up a human ladder and a cattle ladder.
▲ 立面雨水收集与人牛流线分离示意 @笔者自绘
我们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进行内部功能的调整,城市中的人们也可以来这里观看草的培育过程,并且与牛近距离互动。Divided by layers in the interior space, we adjust the internal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industry of different regions.People in the city can also come here to watch the grass cultivation process and interact with the cattle in close proximity.
▲ 使用场景剖透视图 @笔者自绘
UIA-HYP CUP
PART Ⅰ 研究过程
01
主题解读 Theme Interpretation
近两年的霍普杯赛题反应了近年来建筑界将目光投向乡村的趋势。这次竞赛的主题“折叠景观——城乡结合的范式”,让我们从农业产业调整的角度思考了城市和农村的融合方式。赛题侧重于乡村的农耕对城市的粮食供给功能,关键词“城市农耕“直接出现在了题干中。这并不是一个拯救或者振兴乡村的话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和扩展农业,使城市更美好。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对粮食的需求更多,而粮食生产与城市中心的交通距离却在增加。为了尽量避免占用寸土寸金的城市的建设用地,“折叠景观“的概念被提出来以应对用地不足的问题。同时,粮产地靠近城市(在城乡过渡地带/城市中)可以缩短供应链,节约能源和运输花费。题目要求我们用农村的办法去解决城市的问题,提高城市粮食韧性。我们需要对城市农耕伴生的新产业进行策划,挖掘农业生产模式的革新在建筑空间组织上的潜力。赛题要求成果产出一个范式或原型,把原型放到六个地点以计算验证其可行性。可以看出这次的竞赛不再需要我们从其他领域(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借来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做出建筑空间上的转译,而是要通过实证的技术和数据的支持生成方案。02
场地的选择缘由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 Site
选址上,刚开始出于对50000人/平方英里的高密度要求以及对“牧”的综合考虑,我们将选址初步定于人口高度密集且牛肉供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香港。但随着方案的逐步深入,我们逐渐着眼于城乡未来的发展而不是现在,我们开始考虑:乡村的农业与畜牧业会为城市提供农产品,但乡村土地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逐步减少,提供农产品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但在城市对其的需求量不减反增的情况下,土地又该以何种方式为城市提供足够的农产品呢?因此我们后期更倾向于在本就具有放牧或农耕记忆的城市,提出一种新的放牧农耕策略,以便在未来城市化大力推进的情况下,这片土地依旧能够实现农产品供应的功能,也为未来的可能已经没有土地用于放牧的这座城市留下牧的实体记忆。因此后来我们将选地定于幅员辽阔且盛产牛羊的蒙古高原,考虑到具体的如牛肉,羊毛等产品与人口密度的要求,我们最终在内蒙古的六座盛产不同农副产品的城市内分别选择了一块与商场紧邻的地段作为设计场地。
▲ 具体选址及场地信息 @笔者自绘
03
灵感来源 Original Inspiration
在方案初期,我们阅读了汤姆·梅恩的《复合城市行为》,书中位于纽约的新城公园和马德里城市边界的M30公路上的“绿色环带”设计激发了我们许多灵感。纽约的新城公园利用了形态学的变换在同一场地中生成了不同的场景,这加深了我们对于“系统”及其组合方式的理解。M30公路的案例中,我们学习到可以将一套通用的模式—“原型”置入不同节点,适应场地需求的同时,创造相互联系的可能。
▲ 纽约新城公园和马德里M30公路案例 @网络
在提出概念阶段,我们把碳排量巨大的畜牧业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并查阅了很多相关案例。如:MVRDV的 pig city、哈佛大学毕业设计--建筑与装置作品《BROOKLYN DAIRY》。其中,pig city这一原型的设计将农业密集化并装入摩天楼中,成功缩短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
▲ pig city方案展示 @网络
位于布鲁克林工业废地的这一设计既作为生态景观装置又作为具体的建筑设计,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设计将建筑内部的农业、畜牧业等各个系统整合起来融入了更大的城市系统,从城市尺度上激活了周围场地,弥补了人们对自然空间的向往。
▲ BROOKLYN DAIRY方案展示 @网络
UIA-HYP CUP
PART Ⅱ 设计过程
与课设不同,此次创作过程中概念构思的时间相当长。7月组成小组并投入构思,但直到交图前两周才构思出“牧”的轮廓,其间经历了无数次对概念的讨论,记录写满了整个笔记本,我们也多次面临把某个概念或原型讨论到相当深度却要推倒重来的困境。但长期的概念讨论与推演确实让方案在对城乡问题的解析上有了一定深度,而当概念深度达到了,方案的生成就顺理成章了。最印象深刻的应该是暑假期间曾深入的一个叫ANIMA的概念。ANIMA是荣格提出代指男性中的女性要素的分析心理学概念,,我们将其引申为城乡之间对立统一关系。这个概念现在看仍具一定可能性,但空间转换能力要求相当高,在老师的劝说下还是搁置了。9月末最终确定“牧”这一主题。本想在高密区增设高层,但因多种原因放弃了。而在形式比较中,我们倾向以最小的空间体积针灸式地插入高密区以影响区域,当草图上画出那个三角形剖面时,我们默契地肯定就是它了。
▲ 原高层(上)与最终方案的比较 ▲ 三角形剖透视 @笔者自绘
深化过程中,开始设想是“牛动草不动”,结果是无数个盒子游荡在立面上,形象和尺度不尽人意,最终讨论后,变为了“牛不动草动”,这也是对畜牧业移植到城市后的一种理想化尝试。在绘图阶段,几张大图也颇费心思。表现图本来选的能够看到周围环境的较远视角,但方案的精细性缺失了,最终拉近变成了现有视角。
▲ 前后效果图比较 @笔者自绘
第三张的效果图是建模时最常观察的角度,在骆肇阳老师的肯定下选用了这张,感谢骆老师在绘图过程中的肯定与指导!拉伸式”轴测也是出于方案特点做出的表达。
▲ 形体效果图及“拉伸式”爆炸图 @笔者自绘
UIA-HYP CUP
PART Ⅲ 总结及感言
几个月的思维碰撞是让我们兴奋与喜悦的,但美满的结果背后确实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险阻。我们曾经也挣扎于一轮又一轮的概念;也犹豫于一次又一次的冷嘲热讽;更焦虑于一遍又一遍的电脑崩溃。但我们有相互之间的支持与鼓励;有着清晰且明确的日程安排;凭借着不苛求结果的初心坚持了下来。这次竞赛对我们四个人今后的设计道路都会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感谢霍普杯,感谢我们彼此,更要感谢努力又不服输的自己!
Team Members
团队成员
翟辰睿
冷晓煦
杨佳艺
吴梓豪
组长姓名:翟辰睿组员姓名:杨佳艺、冷晓煦、吴梓豪获奖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竞赛班第一指导教师:薛名辉小组指导教师:曲大刚
撰文 | 2022霍普杯组委会
编辑 | 2022霍普杯组委会、
《城市 环境 设计》(UED)新媒体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