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2023年真题
适用建筑艺术学院所有专业方向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计及其理论、景园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学位
建筑学基础
时间:4小时
分值:150分
题目:浙南海岛渔村的村民广场设计场地位于浙南某海岛渔村,当地特色民居为石建筑,现对其中一块场地进行村民广场设计,要求体现渔村和石营造特色。场地形状不规则,东西向36米,南北向30米,周围全部为带院子的70年代建造石建筑民居,且出入口朝向场地内。场地西侧有一口古井,不可移动,东侧有一树池,可保留并对其改造。场地高差东北低,西南高,高差两米。要求:要求场地内有100平方米广场,60平方米健身场所,6米的宣传栏,一个无障碍通道,其余自定。需画出1比100平面图,剖面图,主要透视图。
纸张:对开素描纸*1
专业理论
时间:3小时
分值:150分
题目:
一、简答题(五选四,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园冶目录的主要内容;
2.简述对童害先生提出的“曲折尽致”的看法;
3.概述明清皇家园林的成就;
4.概述英国传统园林的特点;
5.简述谢灵运的《山居赋》的主要内容行开
二、作图题(三选二,共40分)
1.准确绘制网师园东部平面图并标注相关名称;
2.准确绘制个园平面图并标注相关名称;
3.准确绘制园冶门窗的五种形式共标注名称。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乡村振兴背景下,风景园林行业的作为;
2.从宋代文人园林的四个基本特点出发,谈一谈在当下城市开放空间造园造园的应用。
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理论、城市设计与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景观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
专业理论
时间:3小时
分值:150分
题目:
1、选择一篇中国古代山水画论,按你对这篇画论或画论中某一个观点的理解,来分析一座苏州园林中“以画入园”的造园技法。(50分)
2、请从建构学角度谈一下木结构在传统建造体系中的发展脉络以及卯连接方式的特点,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列举五个椎卯构造的节点(50分)
3、柯林·罗(Colin Rowe)在《透明性》一书中提出“物理的透明性和现象的透明性之间的区别”,请你就这个区别谈谈对“透明性”一词的理解(50分)
要求如下:论述充分,内容切题,逻辑清晰,字迹工整。
专业基础
时间:4小时
分值:150分
题目:在一个传统民居和当代农民房混杂的江南乡村,村里的祠堂因年旧失修倒塌了,需要设计一个新的当代乡村祠堂。
场地情况:祠堂所在的地块宽20米,进深60米,四周和各式村宅相邻,之间都是2米宽的村道。60米进深当中南边20米为入祠堂前的空地,不能进行房屋建设;北边40米为祠堂建设用地。
1、自行分析当代乡村的问题并确定两种或以上的主要功能,作为本次设计的任务书。
2、自行选择江南一带乡村的某个或建筑或空间或材料的形式语言,进行发展,以此作为本设计的主要形式特色。3、建筑面积在1000—1500平方米之间,高度和层数在符合乡村风貌的前提下可自定;场地根据题目自绘。
要求:
1.功能任务书和设计说明,文字不要超过500字;
2.所选择的或建筑或空间或材料的形式语言的发展分析图
3.一层平面草图,主要剖面草图1个,轴测图1个;
4.其他内容考生可根据自我需求添加;
5.比例自定,尺寸标注只需轴线大尺寸,以铅笔完成。
纸张:对开素描纸*1
研究方向:环境与建筑更新设计
专业基础
时间:4小时
分值:150分
题目:被整体改造成度假酒店的某荒废小山村,村口局部坍塌的小卖部已被局部改造,现酒店决定重建原坍塌部分,与已改造部分形成整体,并把整栋建筑改建成供客人阅读、饮茶、交流使用的先锋书吧。
要求:
一、根据功能要求在已改造部分建筑一层设置服务台、操作区、卫生间(男女合用,内设蹲坑、台盆各件)完善一二层楼梯设计。
二、对已坍塌部分进行重新设计,单层建筑、高度指定,墙体不得超出原坍塌范围。
三、设计题目:先锋书吧改造设计。
四、成果要求:
A、1:50二层平面图(含家具布置、楼梯设计);
B、建筑效果图一张(清晰表达建筑立面及材质,表达方式不限);
C、室内效果图一直两张;
D、设计说明。
纸张:对开素描纸*1
专业理论
时间:3小时
分值:150分
题目:
一、简答题(六选四,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2.简述解构主义思潮;
3.概述古希腊柱式的特点;
4.概述明代家具的特点;
5.简述古代村落选址的原则和方法;
6.简述地坑院的特点。
二、作图题(四选二,共40分)
1.准确绘制佛光寺大殿平立面图,要求比例准确;
2.准确绘制永定客家土楼的平面或剖面,并标注主要的功能用房;
3.准确绘制住吉的长屋,平面及立面,要求比例准确;
4.准确绘制帕提农神庙,平面及立面,要求比例准确。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从孟兆桢提出的造园六涵中的“相地”观念来看,对当下的城市更新、建筑更新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2.运用有机建筑理论理论、人情化建筑理论,谈谈你对当下中国乡土建筑更新的看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