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2023年艺术设计考研理论真题
617设计基础理论135108(专业学位)艺术设计
01(全日制/非全日制)视觉传达设计
02(全日制/非全日制)装饰艺术设计
03(全日制/非全日制)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04(全日制/非全日制)环境艺术设计
一、名词解释(共25分)
1、《考工记》
①成书于齐国,是战国记录总结古代制作工艺的专著,是一部中国最早的关于工艺技术规范的专著。②书中先简述百工定义及制作特点,再分述当时官府、民间手工艺重要工种。保留了先秦大量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和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③书中提出了朴素的工艺观“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至今仍然可以作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指出了手工业生产所必需的时令、环境、材质、技术四个要素。④《考工记》中,最著名的是“金有六齐”。为了得到硬度、韧性、光洁度不同的青铜器,应该采用不同的铜、锡比例。这是人类关于青铜合金配比的最早记录,也大体为以后所遵循,基本符合科学的原理。⑤《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维多利亚风格
1)主要流行于英国,由于当时正处于女王维多利亚时期,因此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2)设计师们对传统欧洲风格非常留恋。其中最具特点的是哥特风格的运用,形成英国独特的“哥特复兴”运动。实质是古典折中主义,表现出高度烦琐的装饰特征,且具有违反功能第一的倾向。3)在建筑上的代表作:1851 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会址--水晶宫,成为新工业时代的一个巨型展示橱窗,并由此引发了随后举办的一系列国际博览会,更是成为现代建筑的一座里程碑。4)维多利亚风格在家具上的特色:①注重表面的处理;②体量较大;③非常华美。代表人是亚瑟.琼斯设计的椅子,在水晶宫展出,椅背像一把放大的提琴。5)维多利亚风格总的特点是以繁琐复杂的装饰取代了新古典主义的庄严、简练。虽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还是有很大进步的。除了用工业生产方式加工,大大降低了成本之外,产品的功能性和易加工性都有重要的提高。
3、俄国构成主义
1)构成主义1917年形成,1925年结束,受立体主义影响派生,赞美工业文明。艺术家力图将表现新材料特点的空间结构形式作为绘画及雕塑主题,以至作品很像工程结构物,因而称为构成主义。2)设计主张:①标榜艺术的社会性和民族性。②强调结构和形式感,热衷于科学技术。③通过抽象的手法,探索事物的实用性。④对新的设计语言的产生和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3)塔特林是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他设计了第三国际塔,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展出,以新颖的结构形式体现了钢材的特点和设计师的政治信念。4)俄国构成主义艺术在内容上是十分丰富的。在电影上、俄国的舞台剧作家和舞台美术设计、罗钦科和李西斯基的平面设计、在建筑上,无论从它的深度还是探索的范围来说,构成主义都毫不逊色于德国包豪斯或者荷兰的“风格派”运动。
4、田中一光
①田中一光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对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很有贡献。1963年,他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以“国际主义”风格作为自己设计的基础。②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公司的系统设计一样,田中一光采用网格作为平面设计的基础, 达到高度次序性和工整性的效果。他还经常采用日本传统的风景、传统戏剧场面或者面谱、书法、浮世绘作为装饰动机,把这些高度民族性的装饰主题安排在网格中,统一面有韵味。田中一光擅长将日本的美学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原则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视觉效果。③1981年创作的日本舞俑巡回表演的海报,从中可以明显感到有日本传统浮世绘版画的影响。④他的重要作品还包括1985年筑波世界博览会的海报,1996 年东京世界城市博览会的海报,他还为森英惠、三宅一生等时装大师设计过广告。他为“无印良品”所做的设计也受到广泛的好评。
5、巴塞罗那椅
①巴塞罗那椅是米斯.凡.德罗和莉莉·雷奇合作设计。同著名的德国馆相协调,成为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上的经典之作,也成为现代家具设计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②巴塞罗那椅由成弧形交叉状的不锈钢构架支撑真皮皮垫,非常优美而且功能化。两块长方形皮垫组成坐面及靠背。椅子当时是全手工磨制,外形美观,功能实用。③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是米斯.凡.德罗于1929年设计的,室外是一个长方形的水池,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室内也是完全没有装饰的空间,仅仅安排了几张他设计的钢结构椅子--被称为“巴塞罗那椅子”的无扶手靠背椅。德国馆的整体设计,体现了密斯的功能主义立场,同时也具有早期的减少主义倾向。使密斯一举成令名,成为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师。④米斯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最著名的大师之一,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奠立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了“少就是多”原则,通过教学影响了几代的现代设计家,从而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
二、简答题(共45分)
1、《营造法式》
①是北宋建筑学著作和官方建筑工程的专著,作者是李诫,北宋著名建筑师,他历任将作,主管营造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宋哲宗时组织编撰《营造法式》,宋徽宗时首次刊行,其目的在于核算建筑施工的造价和进度,可以看作官府手工业的技术规范用典。②《营造法式》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所著《木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内容主要分为总释、总例2卷,制度15卷,功限10卷,料例并工作等3卷,图样6卷,共计36卷,其中蕴涵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于今天的设计活动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③《营造法式》的重要性和主要技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有明确的基本形体、定额和工料数据;其次,完善了木结构建筑以“材”为基本模数的模数制设计方法;第三,记录了石雕、木雕、彩 画、砖瓦、琉璃等建筑装饰方法与材料的处理方法;第四,制图水平高超,既有正立面图,又有轴侧图,结构关系清楚,比例尺度已与现代制图法呈现的绘图效果十分接近。④《营造法式》不但是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籍,而且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2、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
1)莫里斯是英国著名设计理论家、建筑师、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理论代表人。2)莫里斯是一位思想活跃的设计理论家,其理论思想归纳为:①艺术无大小之分,主张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②他认为设计是为千百万人服务的,而不是供少数人赏玩的。③主张设计的材料必须忠于自然性质,物品的形状必须和它的使用目的相一致。④强调设计的必然性,提出用艺术美化生活和改造现实,尤其认为艺术家只有和工匠结合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产品。⑤提出设计应该是整体的和系列的,室内物品应和墙纸、地毯还有建筑的设计风格相统一、相和谐。⑥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3)莫里斯的思想存在矛盾之处:一方面他承认机械作用,一方面又过分夸大手工价值,在他的言论中充满乌托邦式的幻想;在他的工厂中手工制造的产品价格平民无法接受,手工作坊式劳动与机器大生产的潮流不符,无法发扬光大。但是,莫里斯看到艺术之美对生活的重要,他对手工艺传统的提倡,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思考,在机器时代的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所以莫里斯当之无愧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3、勒.柯布西耶的六个基本原则
1)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杰出代表,机械美学的奠基人,20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艺术理论家。代表作品有“雪铁罗翰住宅”、“新精神宫”、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马赛公寓等。2)柯布西耶在“雪铁罗翰住宅”设计,通过模型和设计图,展示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构想: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室内空间宽阔,布局非常自由,从室内通过巨大的落地窗,能将户外风景一览无余。对现代建筑来说,“雪铁罗翰住宅”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集中体现了几年以后被理论界总结为现代建筑核心内容的六条最基本原则:①柱支撑结构,而不是传统的墙承力结构。②脚下部留空,形成建筑的六个面,而不是传统的五面。③房顶不但是平顶结构,而且设计为屋顶平台,作为天台花园,供居住者休闲用。④室内完全敞开的设计,尽量减少用墙面隔绝房间的传统方式。⑤完全没有装饰的立面。⑥窗户采用条形,横向长窗与建筑本身的承力结构无关,因而窗结构独立。3)柯布西耶出版的大量著作、发表的大量论文,为机械美学奠定了基础。如他在自己的论文集《走向新建筑》中,主张设计上、建筑上要向前看,否定传统的装饰。他认为最能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未来的世界基本是机械的、机器的时代,他说“房屋是居住的机器”。
三、案例分析(共30分)
根据下图,说明朝代、名称、内容、意义。谈谈与现代广告商标对比,分析与中国商标、现代设计的关系。
现存宋代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是最早的广告形式,刘姓的功夫针以白兔为商标,上面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等字样,以钢针的精制来获得商品的畅销,又以商标来促销商品,反映了宋代商人的广告意识。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说明宋代商业性质的广告已经流行,体现了商业设计文化的进步,对现代的商标设计有重要的启发和影响意义。标志是商标标志的意思,是企业或部门最主要的标识,承载着各自的质量信誉。标志设计要能反映较大的信息量,既能提供企业的精神理念,又要简明易识,对人们有持久的感染。“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以白兔为形象,是最早的商标设计,能承载济南刘家针铺的信誉与商品质量,是商业标志设计成功的典范。
四、论述题(共50分)
结合你所熟悉的专业领域(视传,数媒,装饰或者环艺),谈谈你对设计中人的主体性的认识,以及设计师作为主体性所要具备的素养,责任和能力。
设计师是一种职业,又意味着一种责任。设计是在设计师手中完成的。在一定意义上,设计有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设计师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设计师素质的高低,取决于设计师对设计的负责态度。衡量一件产产品的设计是这样,衡量一个国家的设计也可以是这样,设计师在设计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设计师是设计活动中的主体性
中国古代即重视设计和设计师的作用。这种在施工建设中统领全局的设计师在明计成《园冶》中被称作“能主之人”。《园冶》是一部谈园林建筑的专著,在建造中,“三分匠七分主”,这七分主不是指房屋的所有者,不是施工单位之甲方,指“能主之人”,是能“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的设计师。设计师不一定自己操斧弄斤,但需“胸有丘壑”,“能指挥运斤,使顽者巧,滞者通”。设计师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设计师虽无须实际操作,但对于设计的全局须胸有成竹。
作为设计师,必须具有统领全局、规划筹度、经营安排的本领;必须“胸存丘壑”,甚至能臻“从心不从法”的自由境地。计成、文震亨、李渔这些文人艺术家作为设计师,虽不执斤斧,但知悉工艺,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格,有位置安排、经营全局的能力,因而在从事艺术设计时,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设计是一种规划筹度、经营安排的艺术,其成败得失、品格的高下取决于设计师本身的素质。
二、设计师所具备的素养、能力和责任
我们可以把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比喻为设计师的一只手,自然科技与社会知识技能比喻为设计师的另一只手,时代的发展要求设计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设计创造不可能“赤手空拳”地进行,随着电脑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全面渗透,电脑辅助设计实际上已成为今天的设计师手中最有效的设计工具,贯穿于设计思维与创作的整个过程。
(一)设计师的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
设计师首先需要掌握艺术与设计的知识技能,这是所有设计师必备的首要条件,包括造型基础技能、专业设计技能及与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造型基础技能包括手工造型、摄影、摄像造型和电脑造型技能;专业设计技能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技能;艺术与设计理论包括美术史论、设计史论和设计方法论等。
造型基础技能是通向专业设计技能的必经桥梁。造型基础以训练设计师的形态-空间认识能力与表现能力为核心,为培养设计师的设计意识、设计思维,乃至设计表达与设计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设计师应掌握的艺术与设计理论知识,主要有艺术史论、设计史论和设计方法论等。设计师不仅要熟悉中外艺术设计史论,同时还要关注当代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加深文化艺术修养,增强专业发展的后劲。设计师通过对古今中外艺术设计的欣赏、分析、比较与借鉴,可以获取广泛有益的启迪与灵感,避免“及无所出,创意枯竭”的困境。
(二)设计师的自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
除了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之外,自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则是设计师的“另一只手”。包豪斯时期已开设有材料学、物理学等科技课程与簿记、合同、承包等经济类课程。设计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不同学科的支持。设计师不可能“一把抓,一把熟”,但也不能不掌握一些与设计密切相关的科技与社会学知识技能。例如自然学科的物理学、材料学、人机工程学、人类行动学、生态学和仿生学等等 ,以及社会学科的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传播学、管理学、经济法、思维学和创造学等。
(三)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不止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也是设计师的社会行为,是为社会服务的。设计师必须注重社会伦理道德,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设计还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与约束,对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尊重和遵守,是设计师社会职责履行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设计创作主体的设计师,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自觉地运用设计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作为设计创造的主体,设计师的设计必须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服务的。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为人类的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所在,也只有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