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lls 发表于 2023-5-14 20:30:08

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设计学/美术考研主题写作真题

783主题写作
适用专业方向(部分)
130500设计学
01 广告设计
02 创意媒体设计

130400美术学
01 美术史论
02 传媒美术

135107美术
01 演出美术设计
02 综合绘画创作



一、主题写作(共150分)

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

中国是世界上一个大国,地面广,人口多。丐史长,分布全国各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又不一样,所以一年四季就有许多种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且都有相应的节庆活动与文化习俗,如放鞭炮,吃粽子,吃月饼,中国传统节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的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通过书籍记载传承,还有少数来自神话传说,城镇、乡村,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欢庆活动,因面许多节日在具备全国性的同时,还具备区域性特征,以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为例,虽然大家都吃粽子、插艾草、佩香囊,但是南方龙舟竞渡给妇女儿童带来的欢乐数舞,却远非北方平原地区的人们能够体会到的。

中国传统节日可以扩大历史文化面貌,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地狱差异,与区域文化相关,一些同样的节日,南北方之间的文化意义互不相通,比如,虽然都过端午节,但北方并不能体会到南方赛龙舟的文化内涵。

可见,人们在节日交流上更多只是注重形式的表层交流,对文化内涵不愿意去深入理解,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唐人街上过春节时,也会舞狮子、挂灯笼、放鞭炮,外国人也会参与,发脸谱,但只是图个热闹,无法理解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终究不如国内人民脸上的灿烂。这种文化可以穿过大洋被岸,但它一定深深植根于神秘的东方土地。

反之,中国人过外国节日也是如此,情人节的甜蜜、愚人节的搞怪、万圣节不给糖就捣蛋,圣诞节在袜子里面装礼物,很多中国人也会发朋友圈九宫格、抖音、微博,也只是图热闹,西方节日离开了文化内涵扎根的土壤,对于中国人不具备理解的基础,更多只注重形式。

人们在全球化中以娱乐的方式感受着各种文化的形式,各国人民在过节的快乐氛围中,感受着世界各民族的灿烂文化。世界各国人民在不同文化中穿梭,感受着灿烂的文化,扩展了自己的眼界,也增强了对生活的感悟。全球化带来了同化、异化、开放、守护。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思潮。这种背景下,文化交流呈现出来的精彩局面是否还能继续呢?亦或是,逆全球化只是个意外,无法形成长久之势。

1、根据给定材料,自拟题目,完成一篇论说文。

2、写作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

3、写作具体要求:

(1)标题:不超过30个字;

(2)摘要:200字左右:

(3)关键词:3—5个:

(4)正文:2000—3000字,至少应设置一级标题;

(5)你对材料中的哪些观点有不同看法,请在文后一段列举说明(200字以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设计学/美术考研主题写作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