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lls 发表于 2023-5-11 15:27:11

南京艺术学院环境设计导师信息汇总



杨京玲
200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获硕士学位,
2010年至今,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攻读设计学博士研究生学位。
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
从事环境设计方向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中国建筑学院室内设计协会会员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动漫协会会员

获奖情况:
2009年获南京艺术学院青年教师课件竞赛学院奖; 2011年3月作品《后现代家居设计》获江苏省大学师生室内设计大赛教师组金奖;2011年10多媒体课件《家具设计与制作》获全国建筑类课件竞赛一等奖;2011年12月获全国软件博览会展位设计银奖;2012年8月获2012新人杯全国室内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科研成果:
论文《女性主义室内设计与批评研究》发表于《文艺争鸣》2012年第10期;《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发表于《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人机交互技术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发表于包装工程2011年第20期;《对国内室内设计教育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建筑与室内设计史中的中西交流研究》发表于常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时代的开拓者,不朽的女设计师--艾琳•格雷的室内装饰与家具设计风格流变》发表于《文艺生活》2011年第3期;《女性建筑之思考》发表于《艺海》2012第8期。

科研项目:
先后参与主持了横向课题2008南通市政府家装项目,2009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公共设施设计项目、2009 上海太平桥地区景观灯光规划项目 、2010 南京西缇国际一期样板房室内设计项目、2011 浦口经济开发区招商规划与多媒体演示项目;参与了省级课题《当代中国文化会展中的可拆卸家具设计实践研究》、《高等教育本科有效教学的“多维度”理念与实践模式建构》的研究。







卫东风
1960年生于北京市。
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图案专业,1990年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历史及研究(染织美术)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
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任环艺专业室内设计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壁画学会会员。
个人荣誉:获中国室内设计杰出设计师奖(2009)、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优秀教学奖(2016)、南京艺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5)、江苏省教育厅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2020),江苏省教育厅本专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09)、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指导教师、亚洲设计学年奖优秀指导教师。

担任主要课程:
室内空间设计、室内系统设计、室内类型设计、展示设计等。

主要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艺术基金2020项目《大工匠•架长虹的人》;主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2019江苏艺术基金项目《建业铮铮•大桥记忆》;主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2017江苏艺术基金项目《生生不息•南京老门西工业区建筑更新》;主持江苏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以类型从事建构——室内类型与形态生成方法研究》;主持课题《建国以来中国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出版编著《室内空间设计与实训》、《商业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实务》、《中外建筑画》、《新家居空间》等。
发表论文《南京桥梁展示馆》、《窄衣基型与立体裁剪技术的完善》、《当代中国人文化心态与着装意识探议》、《从奥塞车站到奥塞博物馆的启示》、《城市历史形象的复原与表现》、《改造与整顿时期中国博物馆展览》、《生土民居的场所精神与建筑体验》、《鲍扎-设计工作室与研究生教学研究》、《藏于村落里的画卷-上庄村景观研究》、《室内类型与形态生成法则研究》、《家的精神构造对住宅空间影响》等40余篇。

工程施工作品:
南京总统府-孙中山纪念馆;南京-青奥会总部办公楼;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博物馆;西宁·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南京桥梁展示馆;鄂黄大桥展览馆;宜昌大桥展览馆;雅安城市博物馆;西安城市规划馆。

设计与绘画作品:
《乡村酒店》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社区驿站》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画《厚土NO.1》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画《阳光兄弟》入选第十三届建军九十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画《生生不息》入选文旅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水彩画《喀什老街》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水彩粉画展;水彩画《家园》入选第十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粉画《博克手之一》入选第三届全国粉画展;水彩画《厚土NO.2》入选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水彩画《往事》入选深圳国际全国水彩粉画双年展;连环画《救赎》获第六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入会资格作品;连环画《最美坝上村》入选第七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插图《大桥记忆》获第二届全国插图艺术展入会资格作品。油画《厚土NO.3》入选第十届中国民族百花奖优秀美术作品展;油画《家园》获第四届民族美术双年展入会资格作品;第二届江苏美术奖获提名奖。多件油画、水彩画作品被国家民委、金陵美术馆等收藏。2005年应邀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村艺术工作室进行创作与展览,并在欧洲10国进行艺术与艺术教育考察。







施煜庭
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硕士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法国洛林大学木材与纤维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木结构设计与建造、实验性动态装置设计、环境设计

主要社会兼职: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竹木结构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会员

个人荣誉: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成员,获”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奖指导教师称号,获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奖。

担任主要课程:
实验性动态装置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材料与构造设计、家具设计

主要科研成果:
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两项“以机器为主题的实验性公共空间装置研究”、“遵循建构理论的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建造教学研究”;主持校级重点科研课题“建构理论指导下的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以环艺专业系列毕业作品为例”、“欧洲木结构建筑人性化设计及节能技术的综合应用研究”等;撰写著作《木结构装置实验设计》,参编教材《以实验的名义:参数化环境设计教学研究》。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欧洲现代木结构建筑不同构造技术和成本分析》、《高等艺术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创新与探索》、《基于声景的园林景观装置设计研究》、《用听觉感知空间——中奥研究生体验工作室实验性教学解析》、《Case studies on spatial timber constructions in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public art》等多篇;参加第四届葡萄牙建筑与结构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主持多次国际研究生联合教学工作坊及教学成果展览并获得重要影响。
个人与指导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指导的毕业设计作品连续三届(2019、2018、2017)获得“亚洲设计学年奖”金奖4项;指导的毕设作品3次获江苏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省优秀团队奖,指导的毕业论文8次获得南京艺术学院“冯健亲优秀学位论文(学士)奖学金”一等奖、二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各类设计比赛获等级奖60余次;多件设计作品入选美丽乡村建设的设计与建造。







姚翔翔
1972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9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同年至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任教;200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美术学专业,获美术学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获设计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室内设计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设计学、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建筑设计。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建筑协会会员、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理事、南京市室内设计学会常务理事。

个人荣誉:获南京艺术学院本科教学名师(2018),各级别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多次)、各级别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多次)。

担任主要课程:《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园林设计》、《室内空间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科研成果:
承担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未来居住环境的心理探要及设计策略》、《旧建筑改造中的“低技术”建造研究》、《现代教育中空间教学的课题设计研究》,已结题;《高校空间课程本土化改革模式研究》,2018SJA036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承担人,在研。发表论文《至情至理——从比较园林史看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环境景观中的低技术建造》、《不止建屋——LÉ、U-TT“原型建筑”的启示》、《筑·景——未来城市居住地区的实验性空间建构探析》、《空间教学,从概念到体系》、《室内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后疫情时代弹性商业空间模式建构设计研究》等十余篇。出版专著、个人画集《装饰制图与识图》、《室内设计师手册》、《空间游戏》等七部。
作品《“商.痕”——南京市太平南路与马府西街交界地块改造》、《“DNA • 衍生”——未来城市的展望》、《苏通大桥展览馆展示工程》、《“寻梦”—“丝路城歌”展示设计》、《“水之韵”---武家嘴水运博物馆室内设计》等十余件分别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世博想像”2007上海美术大展•设计艺术展、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等多项全国和省级重要展览。作品《周庄富贵园建筑、环境设计》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作品《第六届华商大会主会场设计》、《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员餐厅室内设计》分别获全国室内设计大赛大赛金奖、铜奖等。







徐敏
1963年3月12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9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担任的主要课程有:材料与构造、市场调研、室内类型、主题设计、毕业设计等。
兼任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会长等职。

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中国近代基督宗教教堂建筑概述/美术与设计第144期
基督宗教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复兴/艺术百家第111期
城市建设和工业遗迹的改造与利用/美术与设计第120期
“庄子”寓言故事中的工艺哲学/美术与设计第107期

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中国近代基督宗教教堂图录/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
筑巢—徐敏教堂建筑与室内设计作品/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
室内建筑师辞典(编委、撰稿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主要科研项目有:
中国近代基督宗教教堂建筑研究/江苏省教育厅2012-至今
房屋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制图标准(主要起草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2011

主要获奖荣誉有: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总工会2011
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1、2010、2007
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总工会2011、2009、2007
中国室内设计20年杰出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9
中国室内设计精英奖/中国室内装饰协会2008

主要环境艺术设计获奖有:
无锡地铁一号线重点站/第九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银奖/中国室内装饰协会2012
极简主义与现代基督教堂/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文化部、文联、美协2009
温州状元镇石坦基督教堂/第七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中国室内装饰协会2008
苏州独墅湖基督教堂/第七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中国室内装饰协会2008
金陵协和神学院大教堂/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7
金陵协和神学院大教堂/ IFI国际室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 IFI国际室内设计师联盟2007
南京图书馆新馆/2007年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建设部、建筑业协会2007
苏州狮山基督教堂/第六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中国室内装饰协会2006
河南中博国际大酒店/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5
河南中博国际大酒店/ IFI国际室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 IFI国际室内设计师联盟2005







詹和平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南京艺术学院 副院长
1963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担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有室内空间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史、毕业设计与论文、室内设计理论与历史、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等。
出版教材《空间》(2006年第一版,2011年第二版)。
参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建设,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参与“艺术设计学科课程改革”项目研究,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指导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论文及作品,获南京艺术学院冯健亲优秀学位论文奖学金一、二、三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毕业设计团队优秀奖,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银奖、铜奖,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委会优秀论文奖、优秀作品奖,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优秀论文奖,并为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筑专业委员会收藏。

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有《诗意地栖居与理想人居环境》、《1980年以来中国古代室内设计史研究综述》、《中国古代室内布置中的“东向为尊”习俗》、《西方古代建筑穹窿的演变及其意义》等。
出版专著《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编著《后现代主义设计》。
参与和主持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学分制与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江苏省教育厅科研指导项目《明清江南文人室内设计思想研究及其启示》、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资助项目《设计艺术学专业研究生“研究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论文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委会主编的中国环境设计年鉴,著作获南京艺术学院优秀教材奖、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创作:
参与和主持20余项设计,主要有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室内设计、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室内设计、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室内设计、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大厦展厅设计、南京青奥会组委会总部办公大楼室内设计、“穿越百年”之设计与建造等。
作品先后参加全国设计大展和大赛,获首届中国室内设计大展金奖、中国室内设计大赛优秀奖、江苏省首届和第二届室内设计评比一等奖等。
应奥地利首相府艺术司邀请,赴维也纳国际艺术工作室进行创作与展览,并对欧洲10国进行艺术与设计教育考察。







刘谯
201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获博士学位。
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景观设计系主任。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斯普林斯分校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景观设计、环境设计、实验性空间设计

主要社会兼职:
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评委;亚洲城市设计联盟“亚洲设计学年奖”评委;中国建筑协会会员

个人荣誉:
获“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称号、“江苏省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景观桃李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最佳指导教师奖”称号。

担任主要课程:
景观设计概论、园林与景观设计史、景观系统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实验性空间设计等。

主要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试论建筑的景观意识与景观的建筑意识》、《景观形态之理性建构思维》、《景观形态之感性建构思维》、《景观形态之互动建构思维》等13篇。
出版专著《景观形态思维与设计方法研究》、《城市景观设计》2部;
编著/合著《景观快题设计方法与表现》、《室外景观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师》、《中国设计全集——建筑类城垣篇》等5部。
主持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城市公共环境之景观形态设计方法研究》
作为指导教师,获得2项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毕业设计”。“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景观设计类)2件金奖、2件铜奖和多件优秀奖。“全国景观设计毕业生作品竞赛”景观设计类的1件一等奖、1件二等奖和多件优秀奖。
主持及合作完成多项设计项目:南京青奥会景观设计、郑州国际机场候机楼广场景观规划设计、石家庄滹沱河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宣城新城区鳄鱼湖景观规划设计、苏通大桥桥梁展览馆总体设计、南京交通学院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南京市溧水区标志性地段雕塑布局规划设计研究、江南制造业工业遗存公园景观艺术设计、西安幸福林带城市家具国际竞赛、南京市鼓楼区司法局滨江法治步道景观艺术设计、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景观设计等。







丁治宇
1979年生 ,中共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结构重构和形态创新、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

主要社会兼职:
南京格雷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个人荣誉:
2014年05月至今,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的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2020江苏紫金文化之文化创意类英才、2020届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展演优秀教师指导奖、第十七届,十八届亚洲设计学年奖之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江苏艺术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奖”、2017年12月,以《线性景观建筑的结构重构和形态再生手法研究》获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艺术与设计教育分会举办的“国青杯”心艺人生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教师组教研成果一等奖、2017年12月,以《场所精神的再营造》获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艺术与设计教育分会举办的“国青杯”心艺人生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教师组一等奖、2017年12月,以《指尖上的蓝色歌吟——宁波鸿安大厦建筑设计方案》获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艺术与设计教育分会举办的“国青杯”心艺人生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教师组二等奖、2017年10月,以《空间形态的几何对话——南京水科院河湖治理研究基地建筑规划方案和设计》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营造”2017年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双年展之建筑创意设计奖专业组优秀奖、2016年12月,以《景观建筑之实验性桥梁设计实践与教学研究》获2016年南京艺术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11月,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举办的2016年第四届中国环境艺术“青年设计师”作品双年展之最佳指导教师奖、2016年12月,获亚洲城市与建筑联盟举办的第十四届亚洲设计学年奖之优秀指导教师奖、2015年12月,获中国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举办的“打天下印未首届中国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奖金5000元。

担任主要课程:
建筑设计一、建筑设计一二、建筑设计一三、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主要科研成果:
《人行桥实验设计》入选“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项目编号:2019-2-136,已结项。2017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项目编号:RSDZYQL17,已结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建筑外部形态、室内空间和场地景观的一体化整合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760028,已结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实验性展亭的适宜建造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424,在研。《南艺实验性展亭适宜建构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JYZD03,已结项。《建筑室内外形态的集成表现研究》,项目编号:XJ2015012,已结项。《艺术视野下景观建筑的形态重构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JYYB09,已结项。《人行桥实验设计》,约41.5万字,ISBN 978-7-5499-8942-3。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参数化技术创新设计研究》。项目编号:DGZHPCS17,排序2/5,在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京艺术学院环境设计导师信息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