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导师信息汇总
宋桂杰
女,建筑学工学博士,教授,高级建筑师,硕士生导师,苏中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大运河研究院运河历史与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委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民居专委会学术委员、江苏省建筑文化研究会理事、淮盐文化传承创新委员会副会长等。
主讲本科生《建筑设计》《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论》和研究生《景观设计与研究》《设计符号学》《文化遗产学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先后获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先进个人”“扬州大学优秀课堂教学质量二等奖”、“扬州大学优秀管理奖”等荣誉称号。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获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多项。
主要从事传统建筑与文化、古建园林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方向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绿色发展研究基金、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等近20项。先后主持10多项民用建筑及园林景观设计,且多次获奖。其中,清真北寺建筑群被《20世纪中国建筑》收录。
近年来,作为我校与扬州市文物局共建的大运河遗产中心的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省市文物局委托的课题,先后完成“中国大运河遗产现存体系研究-淮扬运河段”“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研究”“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与虚拟展示平台”“海上丝绸之路扬州段申遗点调查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课题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30篇,编写著作6篇,专利1项。
联系电话:159527896670514—87975626
邮箱:gjsong@yzu.edu.cn
包广龙
江苏扬州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博士,扬州大学社会与发展学院历史学驻站博士后,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华江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顾问。主要研究方向:江南园林历史与理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等。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及参与完成省厅级科研项目8项,主持民用建筑及园林景观设计10余项,完成相关调研报告10余篇,获批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理论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市级社科重点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专业设计成果亦多次荣获省部级专业奖项。
科研成果:
近年来,先后在中外文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论文《影园考》发表于《中国园林》(中文核心);《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情感与审美相关性分析》发表于《环境与公众健康》(SSCI)。出版《文化景观视野下的扬州古城水系历史遗迹调查研究》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完成《基于园林及历史事件的扬州园林历史分期研究》(XJ2019-24)、《大运河扬州段古城水系及其历史遗迹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小秦淮河为例》(szfz201919)、《面向社区养老的江南园林休闲空间设计传承与创新研究》(19YSC009)、《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微介入策略研究--以扬州段为例》(ZKLT2020KF04)、《文化景观下的扬州古城水系历史遗迹调查研究》(2020SJA1971)、《扬州古城街巷历史遗迹调查及其文化空间营造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扬州古城街巷文化空间保护与利用研究》、《基于气味景观营造的扬州园林游线规划设计研究》等科研课题。此外,获批国家软件著作权2项(2021SR2039572、2022SR0418871)
教学成果:
指导学生获得多项教育部高教学会学科竞赛排行榜赛事及专业知名竞赛,其中包括:2021年度第十九届亚洲设计学年奖金奖1项、2021年度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及省级特等奖各1项、2022年度米兰设计周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校“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主持教改课题1项《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研究》(YZUJX2021—D35)。获得扬州大学2020-2021学年“最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荣誉称号。
横向课题及设计规划项目:
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横向课题以及设计规划实践,获得“江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紫金奖”、“江苏省室内装饰大奖赛”在内的多项实践荣誉:
1.《2014-2016中国大运河遗产现存体系研究-淮扬运河段专项研究》(2014KYW012)
2.《2015-2016大运河专项巡查与监测管理项目》
3.《2016-2017年大运河专项巡查与监测管理项目》
4.《大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研究报告(2019)》
5.《古邗沟、仪扬河、运盐河等大运河遗产价值深度调查(2019)》
6.荷兰DELFT建筑学院参数化设计合作项目
7.南京艺术学院校园景观改造
8.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室内设计
9.盐城东台文化村景观规划设计
刘海亮
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专业教师;同时兼任上海、扬州、南京等多家设计院兼职设计师和设计顾问、民盟中央出版社文化创意及战略发展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会会员、扬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
主要教学成果:
承担教育部协同育人教改项目1项(2021)、校级教改项目1项并结项(2018-2020)、获得扬州大学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15)、扬州大学优秀本科教学奖一等奖(2020)、扬州大学最受欢迎的优秀班主任(2018)等;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团队1项(2016)、省级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1项(201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省重点)立项并已结项(2016-2017);指导学生在行业专业赛事“紫金奖”、“融通并茂--江苏省高校设计作品展”、“亚洲设计学年奖”、“艾景奖”等竞赛中多人作品入选并获奖。
主要科研成果:
完成个人专著1部,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4篇,省级以上普刊论文多篇;主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的主要课题项目如下:
1. 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生活、微度假”视阈下乡村休闲景观建设路径研究》(2018SJA1157, 已结项 )
2. 主持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运河江苏段传统村落水环境景观营建研究》(21SYC-140,在研)
3. 主持扬州市2020年度市级社科重点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微度假”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大运河扬州段沿线乡村为例》(2020,已结项)
4. 主持扬州大学乡村振兴专项基金项目《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视域下“微度假”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XCZX201912,已结项)
5.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清代扬州学派未刊稿抄本整理与研究》(18AZS003,在研)
6.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浙江偏远山区传统村落保护技术支撑体系研究》(LGN18E080002,已结项)
7.参与浙江省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历史文化村落空间形态的参数化保护与规划方法及其应用研究》(2015Y013,已结项)
社会专业实践:
从事专业设计实践16年以上,作为首席设计师带领设计团队完成的主要横向课题项目如下: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集团总部景观规划设计(宁波,2008-2009)
杭州国际学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杭州,2017)
苏州太湖“水印长滩”休博园景观规划设计(苏州,2010年)
南京国泰消防国家级消防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南京,2013)
安徽黄山“颐悦康年”养老旅居中心整体设计(黄山,2014)
广西龙州文化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中越边境,2014)
中冶集团(央企)淄博分公司房地产项目景观设计(淄博,2015-2016)
中海油集团(央企)泰州分公司整体景观规划(泰州,2015)
盐城市城南新区景观规划设计(盐城,2007-2010)
江苏润扬集团总部整体建筑及景观设计(扬州,2014-2016)
山东海跃集团建筑及景观整体规划设计(济南,2019)
扬州新城西区京华城附近沿山河景观设计(扬州,2009)
扬州市政府大院景观改造与提升设计(扬州,2009)
扬州东关街、东圈门名人旧居园林景观设计(扬州,2009)
印象润扬别墅住宅小区建筑及景观设计(扬州,2007)
浙江桐庐富春江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桐庐,2016)
泰兴市虹桥滨江农业生态园整体景观规划设计(泰兴,2011)
扬州邵伯镇“田园运东”运河美丽乡村设计(江都区,2016)
扬州菱塘民族自治乡美丽乡村景观规划(高邮菱塘,2006)
扬州仪征田园四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仪征月塘,2018)
吴健
男,汉,1966.3出生于扬州,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教学研究及实践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城市建筑空间与城市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会员\理事、高级室内设计师、江苏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专家评委会专家评委。 在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方面获中国室内设计“精英奖”、中国室内设计“教育贡献奖”、“江苏省优秀室内设计师奖”、获由江苏省总工会颁发“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荣誉称号,设计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级设计大赛和省级设计大赛多个奖项。
朱卉
艺术硕士,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94-1995年南京艺术学院进修室内设计课程。 1996-1998年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班学习。2008—2010年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方向研究生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和漆艺。
论文和漆画作品先后在《艺术百家》、《美苑》、《美与时代》、《艺术研究》、《艺术教育》等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漆画创作,漆画作品多次参展,作品《广陵韵 昆律》入选2007年“美在新江苏”壁画大展暨江苏省第四届壁画展作品集。2013年作品《凝》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第48界全国工艺品交易会,获 “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
《平面构成》教学课件获江苏省高等学校首届“方正奥思杯”好课件奖。2007年先后荣获扬州大学、江苏省教育厅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2014年荣获扬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谢麒
现为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教学研究及实践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城市建筑空间与城市景观设计。1971年生于江苏扬州,1991—1995年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3—200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参编建筑装饰专业通用系列教材两部:《装饰材料》、《装饰构造》(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先后在《装饰》、《室内设计》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环境艺术设计思维方法研究” 获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选三等奖,“论FPI三性维度设计评估模型的推出与应用”入选2007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青年学者专场,“居室环境人性化设计理论基础与工作方法探悉” 收录于中国知网2007年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个人教学方面:获2007年扬州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等奖,专业教学课件——“饮食空间专题课程设计” 获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校文科组二等奖(收录于中国教育资源网)。
十余年来主持、参与的建筑装饰设计实践工程项目达数十项,包括:江苏省省军区作战指挥中心、中国船舶总公司723研究所科技园、江苏省邗江中学科技行政办公楼及艺术楼、四川省广安市邓小平纪念馆、北京市国家地质博物馆展示厅、北京市2003年国际反恐展、中华世纪坛2003年国际美术双年展、江苏省公安厅看守所综合楼、泰州市水利局水利大厦、泰州市农业大厦综合楼、泰州市财政大厦综合楼、江苏省扬州市税务局办公楼等,部分项目分别获省、市优秀装饰工程奖。
谢玮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师从王琥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所学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传统设计衍生及创新研究;传统艺术设计史论;器物文化与观念史等。
本人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1840——1966),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1项(《天工开物》异本图像整理研究),主持国家出版基金子课题3项(《中国当代设计全集》纺印篇、《全国少数民族传统造物研究》鄂伦春族、裕固族),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面向新文科的设计学多元融合式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面向新文科的设计基础教学团队核心能力提升培训);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主持省级教科研课题7项;参与省部共建专项资金建设2项;主持市厅级课题2项目;主持校级教科研课题10余项。
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及其北大核心15篇(代表作:唐代曲辕犁形制演化与即时社会生产方式研究《装饰》,民生设计与即时社会生活方式变迁——以20世纪80年代组合家具为例《装饰》,山西面食加工工具——河漏床形制演化及设计思想分析《装饰》,山西面食器具整合设计开发研究《装饰》,宋代素髹花口盏托形制演化分析《装饰》,“情感与想象”的艺术审美之维——柯林伍德表现主义美学思想本质观探求《美术观察》,解读晋阳“风火流星”的形态语义《装饰》,基于用户体验的微信向度延伸——以设计艺术借助微信平台为例《传媒》,泛娱乐产业链下IP衍生产品设计开发刍议《传媒》,以微信平台促产品设计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之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平遥推光漆器的蜕变与再生《文艺争鸣》,晚清晋商服饰文化探微《文艺争鸣》等)。出版专著4部,编著3部,教材1部,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
主持获批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批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批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百部工程”一等奖,教材获批第六届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获批市社科重点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漆画作品展。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金奖,中国好创意大赛、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高校设计展等多项国赛、省赛一等奖、二等奖,获多个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王冬梅
教授、硕士生导师,环境设计专业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省美协会员。被评为“省教坛新秀”、“先进个人”、“优秀本科生导师”,三度获评“毕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三度获评“优秀教师”。
出版专著:作品获国家专利5项,出版个人专著2部,教材1部,作品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金奖1项,铜奖2项,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入选11项,出版个人作品集1册。
成果论文:近年发表论文40余篇,含CSSCI 8篇,北图核刊4篇。
科研项目:从事高校环境设计教育二十年,热衷于实验教学与探索,主持及参与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省质量工程、省人文社科项目等共7项,校级教研项目8项、精品课程2项。
培养学生:2008年以来指导学生获亚洲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奖1件;国家级铜奖1件,优秀奖4 件,入选10件;省级赛事金奖2件,银奖1件,铜奖3件,一等奖3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5件,优秀5件,入选15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