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视觉传达导师信息汇总
周亚东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部门:艺术学院
联系方式:
Email:yadong@ntu.edu.cn
学历及学术经历:
周亚东,1968年1月生,祖籍苏州。200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漆艺方向,获硕士学位。2011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方向,获博士学位。主持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图书项目、中国出版集团“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中国设计全集·武备篇》,负责主编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获南通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持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宋代传统器具工艺与审美关系研究》,主持并完成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宋代传统器具造物思想与设计文化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产学研项目1项。出版专著《宋代建盏艺术研究》1部,主编出版“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漆艺设计与制作》1部。在《艺术评论》、《美术与设计》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漆艺作品曾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铜奖(合作)、“第六届江苏省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佳作奖等。多件作品曾入选中国首届现代手工艺展、第二届现代手工艺展等,曾担纲保时捷(中国)南通保时捷中心的“保时捷车身绘”总设计师,率团队制作的车绘作品获众多赞誉。历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专业比赛,斩获诸多奖项。
研究领域: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传统器具设计与文化
论文:
1.“夹纻工艺与佛教造像”,《艺术百家》,2009年,总第111期
2.“漆器胎骨的延革”,《大众文艺》,2011年,总第263期
3.“宋代传统器具‘指沟’辨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第3期
4.“宋代黑釉传统器具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漆’与‘陶’的交融——以‘釦器’与‘传统器具’为例”,《艺术评论》,2013年,07期
6.“‘明牕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宋茶文化之建茶与传统器具”,《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年,第5期
7.“宋风东渐中的传统器具与‘天目’的由来及承传”,《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8. “中国漆工艺在日本的流变”,《创意设计源》2016年,第1期
9. “宋代建盏设计文化语境考”,《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5期
10. “宋代造物思想与设计文化成因浅析”,《美术大观》2020年,第12期
11. “宋代建盏造物思想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20年,第6期
著作:
编著:
1. 《中国设计全集·武备篇》 商务印书馆,2012年
专著:
2.《宋代建盏艺术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年
陆晓云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部门:艺术学院
Email:lxy@ntu.edu.cn
学历及学习经历:
1992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7月到南通大学工作至今。1996年3月至1997年2月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研修于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并获“弘一奖学金”,2008年8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获工程硕士学位,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南通市宣传文化教育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对象,南通大学重点学科(设计学)培育点带头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雕塑家协会理事,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漆艺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包装工程》杂志论文评审专家。
主持完成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项教育厅高校哲社基金项目,1项南通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南通市哲社三等奖1项、南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漆作品获中国当代漆艺作品展银奖并收藏、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银奖等。出版专著2本,主编教材2本,在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
研究领域:装饰艺术、视觉传达设计。
代表性著作论文:
1.专著《中国装饰艺术符号传承研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获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2.高校范作典藏《陆晓云漆画作品集》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9);
3. 教材《装饰艺术设计》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2016);
4. 教材《书籍设计》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
5. 论文“基于创造力发展的儿童绘画研究” 发表于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05),人大复印《幼儿教育导读》全文转载2017,(01);
6. 论文“苗族服饰艺术的原生态与创造表现”发表于《南通大学学报》2010,(12);《新华文摘》摘编 2011,(05);
7. 论文“蛇图腾符号的艺术风貌与文化特征”发表于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1);
8. 论文“莲花符号的审美样式与文化意蕴”发表于《艺术评论》2010,(12);
9. 论文“感知蛙图腾符号的形式与意味” 发表于《文艺评论》2010,(05);
10. 论文“苗族服饰色彩的“颜”外意蕴”发表于《湖南社会科学》 2010,(05);
11. 论文“南通蓝印花布图形符号的文化隐喻” 发表于《文艺争鸣》2010,(09);
12. 论文“南通纸扎艺术探究”发表于《民族艺术研究》2010,(01);
郁新颜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部门:艺术学院
联系方式:
Tel:13626273613
Email:522815952@qq.com
学历及学术经历: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家纺教研室(直属)主任,家纺艺术设计研究所主任,染织艺术中心主任,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1995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纺织艺术分院染织美术设计专业,获文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视觉传达设计方向,获文学硕士学位。爱好水墨画,现代插画,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染织美术设计的教学与设计工作。主持及核心参与纵向、横向项目8项。在CSSCI核心期刊等各级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编著出版教材两部。指导学生作品在国内赛事中多次获奖。
研究领域:平面设计;染织
范松华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部门:艺术学院
联系方式:
Tel:18068992019
Email:fsh5591@ntu.edu.cn
学历及学术经历:
1996年7月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装潢设计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到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任教,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研究。2008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学科竞赛中心副主任,继续教育中心招生办主任、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被南通市教育局评为“文明教工”;被南通大学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教师”、“168爱生优秀教师”、 “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共产党员”、“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
主持的教学成果分获2011年度南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13年度、2015年度南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两项南通市社科基金课题,参与两项省部级课题。在CSSCI来源期刊及扩展版发表4篇论文,在SCD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4篇。发表《中国门扉装饰艺术》学术专著一部,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米兰设计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I类竞赛中分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的好成绩。主持和参与完成市厅级课题3项;主持并完成校级课题4项、校级课程建设1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编教材2部,2015年7月教材《字体·版式·视觉表述》已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列入江苏省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教材,并入选2015江苏省重点教材建设(新编)。发表作品6幅。
现为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南通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南通市崇川区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艺术感言: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是在不断创新中与社会的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产物。
张成禄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部门:艺术学院
联系方式:
Tel:13912299725
Email:zhang.cl@ntu.edu.cn
学历学术经历:
2004年6月,毕业于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12月在南通现代美术馆成功举办招贴设计展。主持并完成校级、市厅级课题共7项;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3部,出版专著2部;撰写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发表于CSSCI期刊、核心期刊和专业类刊物;多幅设计作品在各类设计比赛中获奖。
研究领域: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
陈洁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部门:艺术学院
联系方式:
Tel:13962974820
Email:452849850@qq.com
学历学术经历:
2003年6月,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专业。2009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现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主持并完成校级、市厅级、省级课题共10项。出版教材1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撰写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发表于CSSCI期刊、核心期刊和专业类刊物。
研究领域:视觉传达设计;设计理论研究;工艺美术文化研究;
代表性论文:
徐燕
职称:教授
部门:艺术学院
联系方式:17888148@qq.com
Tel:86-513-85015693
Fax:86-513-85015693
学历及学术经历:
1978年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协会会员,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会员,南通市设计师协会理事。近年来在《装饰》和《艺术评论》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16篇论文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多篇论文观点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出版学术专著《中国旅游城市品牌的设计策略研究》;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项,主持并完成省级课题2项,主要参与并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4项,主持并完成校级研究课题4项;设计作品曾获国家级奖项,指导学生30多项设计作品获奖国家级、省市级设计大赛奖项。申请国家外观专利1项。
研究方向: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品牌设计与理论研究
代表性著作论文:
1、药品包装设计对患者潜意识消费心理诉求,装饰,2010.2
2、旅游城市导识系统的视觉要素研究,包装工程,2018.3
3、传统吉祥观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7.12
4、基于美学视角的旅游城市品牌设计研究,湖湘论坛,2016.12
5、基于美学视角的旅游城市品牌设计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论点转载,2017.1
6、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研究,艺术评论,2015.11
7、基于“日用即道”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包装工程,2018.9
8、基于患者需求的药品包装的造型原则,包装工程,2010.9
9、旅游城市的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湖湘论坛,2014.3
10、旅游城市的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新华文摘/论点转载,2014.9
11、儿童产品包装的开启设计研究,包装工程,2013.4
12、现代标志设计对传统吉祥文化的意象抒写,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13、药品品牌的包装策略,包装工程,2011.11
14、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
15、基于消费需求的成人纸尿裤设计探析,上海纺织科技,2009.12
16、包装开启的行为导向研究,包装工程,2008.9
17、我国当代旅游纪念品文化内涵的开发设计,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18、中国旅游城市品牌的设计策略研究,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万字),2018.9
黄天灵
职称:教授、硕士生导师
部门:艺术学院
联系方式:
TEL:13862992020
EMAIL:htl0303@126.com
学历及学术经历:
2001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美术系,200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设计系主任,艺术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任。
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南通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通市设计师协会副会长。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教育部项目2项,及其他省级科研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项目6项。在在CSSCI核心期刊等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编著专著一部,作品集一部。海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的展览并获奖。标识设计多次被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启用:农工党江苏省委“农工党健康服务行”标识设计,南通市委宣传部“童声里的中国”标识设计,南通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标识设计,南通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标识设计,我爱南通字体设计金奖。获文化部、江苏省文化厅举办的中国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中国大学生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HLLLBRAND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南通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
研究领域: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文创设计
吴思佳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部门:艺术学院
Email:wusj@ntu.edu.cn
学历及学术经历:
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双创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访问学者、甘肃省高等学校大学艺术课程教学指导与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艺术学院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生办公室副主任。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美洲萨波特克墓室壁画宗教图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3-10世纪中国与中美洲墓室壁画比较研究》以及江苏省哲社基金项目、南通市社科基金热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等多项国家课题。在CSSCI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西部·宁夏、青海、新疆》,合著多部。
研究领域:艺术史、文化创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代表性著作论文:
1. 《中国丝绸之上的墓室壁画》(西部卷·宁夏、青海、新疆),独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七卷本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 《中国丝绸之上的墓室壁画》(中部卷·陕西),合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
3. 《临摹、交流与融合——传承敦煌壁画艺术的思考》,《美术》,2019年第3期;
4. 《甲骨文与玛雅文字的书写体系比较》,《中国书法》2019年第11B期;
5. 《中国与玛雅墓室壁画中的彼岸图像比较研究》,《中国美术研究》,2019年第2期;
6. 《辽代墓室人物壁画美术的主题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4期, 北核;
7. 《泸县宋墓飞天图像艺术特征》,《艺术工作》,2019年第4期, 北核;
8. 《玛雅墓室壁画的宗教意义——以帕卡尔石棺线刻图像为例》,《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年第1期;
9. 《当代海外的道教艺术展览》,《艺苑》,2019年第6期;
10. 《玛雅墓室壁画的发展与特征》,《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年12月3日;
11. 《当再现作为一种观看》,《美术》,2018年第4期;
12. 《泸县宋墓研究综述(2002~2017)》,《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年第4期;
13. 《唐代墓室壁画中四神的形制走向与道教意义》,《中国美术研究》,2017年第1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