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环境设计导师信息
吴静
一、个人简介
吴静,女,1977年03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连云港市艺术委员会成员、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技术研究平台专家组成员。
主要从事环境设计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完成省厅级社科项目2项、市级社科课题2项、校级一流课程建设1门,在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论文3篇,出版教材1部,专著1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件,获得校级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教育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高教组课件比赛一等奖1项;获连云港市文化创意大赛铜奖1项;江苏省教育厅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1项。
联系电话:13812330656
E-Mail: 77798616@qq.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路59号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二、研究方向
地方历史建筑和村落的保护研究
三、教育经历
1996.09-2000.06,四川美术学院,室内装饰专业,本科;
2005.09-2007.06,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专业,硕士;
2014.03-2014.9,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建筑系,访问学者。
四、工作经历
2000.09-2008.06,淮海工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
2008.07至今,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五、社会兼职
2010年,CIDA室内设计师认证特聘培训师。
六、代表性科研项目
1.“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西游记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SJD760104,2016-2018;
2. “江苏近代天主教堂建筑风格本土化研究”,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SJA1717,2020-2023;
3.“基于连云港地区传统渔村文化保护的景观建设规划研究”,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LKT309,2017.2-2017.10;
4.“我市山海特色旅游村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高公岛三个村庄为例”,全市应用研究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LSYZ17417, 2017.4 -2017.11。
七、代表性科研论文
《苏北滨海旅游区新民居研究——以连云港西连岛渔村为例》, 中华民居,2014 (03) pp.146.
《连云港地区传统渔村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高公岛渔村为例》,《明日风尚》,2017.24.
《连云港地区传统渔村文化保护的建设规划研究》,《美与时代》,2017.11;
《渔业生产性景观的设计研究》,《淮海工学院院报》,201.10.
《“西游记文化”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建材与装饰》,2018.2.
《“西游记文化”符号元素的生成与图解》,《淮海工学院院报》,2018,5.
《从文本到符号:<西游记>中的大圣形象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2018.8.
《大运河江苏段近代教堂建筑本土化研究》,《现代装饰》2022(19).3p(64-66).
《大运河文化带苏东海洋文化区民居建筑形制的比较研究》,《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2).
《江苏近代天主教堂建筑风格的研究》,《新材料 新装饰》.2022.9 3p(54-56).
八、代表性专利
露天站立式男用卫生间,授权号:ZL2014 2 0796195.0 ;
环卫工人专用多功能座椅,授权号:ZL 201620326784.1.
一种具有照明结构的校园内私密阅读座椅,授权号:ZL 2019 2 2217005.0
九、代表性获奖成果
第二十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高等教育组课件比赛一等奖 (2016.11);
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新常态下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设计专业WORKSHOP为例》( 2017.10);
连云港市文化创意大赛铜奖:《西游记人物形象设计与文创产品设计》(2017).
吴冬梅
一、个人简介
吴冬梅,女,1979年12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室内设计、照明设计研究。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访问学者。任职以来主持各类科研课题12项,其中省厅级科研课题1项,市级科研课题2项,总入账科研经费107万余元,在学术期刊《人民论坛》、《美术大观》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核心论文2篇,出版《建筑空间绿色采光与照明技术理论与方法研究》、《建筑照明设计艺术概论》、《展示照明设计》等学术专著3部,参编《城市住区景观设计》教材1部,参编《数字艺术照明设计》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指导学生获省高校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1项,个人获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荣誉称号1项,获校教学成果奖1项。
E-Mail: 1043618481@qq.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路59号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二、研究方向
环境设计
三、教育经历
1998.09-2002.06,吉林林学院,家具与室内设计,本科;
2002.09-2005.06,中南林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硕士;
四、工作经历
2005.07-2008.08,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教师;
2008.08-2019.06,江苏海洋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教师,系主任;
2019.06-2021.08,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系主任;
2021.08-2023.03,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五、社会兼职
2020年至今,连云港市装饰协会荣誉会员
六、代表性科研项目
1. 江苏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度假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江苏临海村镇为例,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SJA1574,2019-2023
2. “连云港图影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教学场所方案设计与装修”,连云港图影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编号:KH17160,2017-2020
七、代表性科研论文
吴冬梅.建筑照明设计艺术概论.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
吴冬梅.展示照明设计.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吴冬梅.建筑空间绿色采光与照明技术理论与方法研究. 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
八、代表性专利
1.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家具设计测量装置,授权号:ZL202121063659.3。
2.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可调节的家具设计用工作台,授权号:ZL202121063672.9。
九、代表性获奖成果
1. 江苏海洋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对标“行业标准”多维度课程建构模式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2023,2/7)
2. 江苏海洋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基于设计学学科的跨专业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0,6/9)
冯大康
一、个人简介
冯大康,男,1972年10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次荣获江苏海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
主要从事公共艺术与设计基础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目前主持完成江苏艺术基金项目1项、江苏高校哲社课题2项、连云港市社科基金课題4项,主持省级美育精品课程1项、校级一流课程1项、校级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2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6篇,其中核心论文8篇,出版个人专著2部,出版教材1部;个人美术创作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2项,入选省、市级美术家协会展览19项,举办个人专题美术展览6次。
联系电话:15961379539
E-Mail: fengdakang@163.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路59号江苏海洋大学设计学院
二、研究方向
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
三、教育经历
1992.09-1994.07,乐山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科;
1999.09-2001.07,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本科;
2003.09-2006.07,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
四、工作经历
1994.08-1995.08,四川省剑阁师范学校,美术教师,助讲;
1995.09-1999.08,四川省营山中学校,美术教师,中学二级教师;
2006.08-2023.03,江苏海洋大学(原淮海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艺术基础教研室主任。
五、社会兼职
任职时间:2019.05—2023.03,职务名称:连云港市美术家协会,委员。
六、代表性科研项目
“生态视野下艺术介入沿海乡村振兴策略研究”,江苏高校哲社项目,项目编号:2019SJA1577;
“新丝路带上地域文化基因萃取与城市视觉活化研究--以苏北连云港、淮安市为例”,江苏高校哲社项目,项目编号:2016SJB760092 ;
“2016江苏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江苏省文化厅,结项证书编号:2016MSCZ15。
七、代表性科研论文
生态视野下艺术介入沿海乡村振兴策略研究,冯大康,美与时代,2021.11(城市总第919期第63-64页);
苏北地域文化基因萃取与城市视觉应用探析,冯大康,美与时代,2018.08上(106、107);
新丝路带地域文化基因的城市“活化”研究,冯大康,大众文艺,2018.13上(240、241)。
我的“家园”情结,冯大康,美术观察,2010.07,(北核C扩,总第179期第80、81页)。
八、代表性专利
一种乡村建设用具有腿部锻炼功能的椅子”,授权号:ZL 201920718404.2
九、代表性获奖成果
江苏省教育厅“时代风华”--第四届江苏省高校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美术创作《海州湾的蓝色眺望》(2019,1/1)
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江苏美术奖”:美术创作“家园”(2017,1/1)
鲁迅美术学院“美苑杯”全国美术院校美术作品展“学术奖”:美术创作“家园”系列(2005,1/1)
冯韬
一、个人简介
冯韬,男,1981年12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公共艺术和绘画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完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连云港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连云港市应用研究资助项目2项,连云港市科协软课题项目1项,其它各类横向课题项目5项。在国内外核心等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5篇,其中CSSCI收录1篇,多幅作品在各类省级专业展览中展出。获得江苏省高校教师公共艺术课程微课大赛三等奖1项,江苏海洋大学校级优秀微课二等奖1项。指导多名学生作品入选省级和国家级专业竞赛和展览。
E-Mail: wuyu2006@163.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路59号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二、研究方向
公共艺术、绘画艺术
三、教育经历
2000.09-2004.06,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本科;
2006.09-2009.06,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硕士;
2019.09-2022.12,(韩)南首尔大学,艺术经营专业,博士。
四、工作经历
2009.09-至今,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五、社会兼职
2019年9月至今任江苏火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计顾问
六、代表性科研项目
“江苏现当代油画中的文人趣味及其文化自觉性研究”,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LKT62,2016-2017
“文化自觉性视阈下的连云港海洋文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连云港市应用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LYZ17418,2017
“东方天书——将军崖岩画研究”,连云港市应用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LYZ18318,2018
“以岩画保护开发工作助力连云港城市文化建设研究”,连云港市科协软课题项目,项目编号:Lkxqt1819,201
“江浙油画民族化发展进程中的文化自觉性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8SJA1699,2018-2020
七、代表性科研论文
《院校美术教育在油画民族化过程中的影响探究—评《民族化再探索—1949至1966年中国油画的重要实践》》,《中国教育学刊》,2019-10.
《浅论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线节奏》,《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2.
《文化自觉的选择——中国传统文脉下的江苏近现代油画》,《美与时代(中)》,2017-11.
《江浙油画早期发展进程中的文化自觉性研究》,《今古文创》,2020-8.
《明代折俸制度对江南地区书画鉴藏的影响》,《创意设计源》,2022-5.
八、代表性获奖成果
江苏省高校教师公共艺术课程微课大赛三等奖(2018,10)
江苏海洋大学校级优秀微课二等奖(2020,07)
叶姗虹
一、个人简介
叶姗虹,女,1988年7月生,湖南邵东人,博士在读,校聘副教授,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公派访问学者(2017),连云港市第六期 “521工程”人才(2021),韩国海洋融合设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2023),韩国“蓝色学者”(2022)。中国博硕士专家库、教育部本科论文评审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韩国海洋设计学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韩国空间设计学会会员、韩国基础造型学会会员。赴法国、瑞士、西班牙、希腊、捷克等国和地区考察。
主要从事环境设计专业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和教材3部。实用新型专利6件,参加国际设计作品邀请展9次,主持参与横纵向课题多项,主持完成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2022)(2020)、连云港市社科基金(2020、2019),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17、2018),重点参与市委书记市长圈定重大课题(2018),主持完成《设计与表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2020),指导学生在国赛及省市专业赛事获奖及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策划设计类展览5次。获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研究成果获全国高校数字媒体大赛江苏省赛区“一等奖”、全国美育成果展演教师组教研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等奖项。
E-Mail: ysh220@163.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路59号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二、研究方向
景观艺术与文化空间设计与理论研究,海洋文化遗产研究与应用。
三、教育经历
2006.09-2010.06,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学士;
2010.09-2013.06,湖南工业大学(中国),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
2020.03-至今,国立釜庆大学(韩国),海洋融合设计工学,博士(在读);
2017.03-2017.09,佛罗伦萨大学(意大利),访问学者;
2022.06-2022.07,丘库罗瓦大学(土耳其),短期研修。
四、工作经历
2022.01.05-至今: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9-2022: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党支部委员;
2013.08-至今:江苏海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师;
2013.02-05:湖南涉外经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外聘教师;
2012.02-11: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外聘教师。
五、社会兼职
2020.07-至今:挂职 广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6.7-2020.12:连云港全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2007.10-2009.06:高地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
六、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基于海洋文化视野的滨海乡村振兴与景观优化策略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2SJYB1854,2022-2023;
2. “海洋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乡土聚落研究—以江苏临海村镇为例”,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0SJA1700,2020-2021;
3. “基于海洋文化内容激活渔村文化旅游研究”,韩国海洋设计教育研究团PhiNX项目,2022。
王海若
一、个人简介
王海若,女,1985年1月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建筑学系主任。长期从事环境设计、土木建筑、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江苏省高校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联项目1项、市级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教育部协同育人课题4项,申请授权国家专利3项,软著1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3篇),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0余次,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案例奖1项,连云港市科协科技创新能力认定项目1项,2022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E-Mail: 1569593705@qq.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路59号江苏海洋大学
二、研究方向
环境设计、土木建筑、城市规划
三、教育经历
2003.09-2007.06,南京林业大学,本科;
2007.09-2010.0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
2013.09-2020.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
四、工作经历
2010.08—至今,江苏海洋大学,建筑学系
五、社会兼职
2022.08-至今,江苏省科技副总,合作企业:连云港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23.02—至今,连云港市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和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六、代表性科研项目
1.科研项目
(1)2010年至今连云港城市底层群体居住隔离的动态化研究,江苏省教育厅, 2021SJA1723,主持;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研究,江苏省社科联,22SYC-090,主持;
(3)推进连云港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连云港市社科联,SLYZ21201,重点项目,主持;
(4)连云港老旧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优化对策研究,连云港市科协,Lkxqt2186,主持;
(5)连云港城市底层群体居住隔离研究,连云港市科协,Lkxqt2009,主持.
2.教研项目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学教学实训室建设,教育部高教司,201902292023,主持;
(2)基于Mars的城市规划虚拟现实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教育部高教司,202002111036,主持;
(3)基于曼恒数字的建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教育部高教司,202102464068,主持.
七、代表性科研论文
Sustainability Investigation in the Building Cement Produc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LCA-Emergy Method.Sustainability,2022(SCI和SSCI收录)
Sustainability Study of a Residential Building near Subway Based on LCA-Emergy Method.Buildings,2022(SCI收录)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building glass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the point of view of raw material emerg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22 (SCI收录)
八、代表性获奖成果
2021年教育部协同育人优秀项目案例(2021,1/1)
2020年连云港市科技服务创新能力,科技服务示范站(2020,1/1)
2022年江苏海洋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3/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