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视传/环艺导师信息汇总
姓名王莹
出生年月1976.02
民族汉
政治面貌群众
最后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硕士
办公电话电子邮箱wangy986@nenu.edu.cn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1994-1998年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学生2003-2006年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2006年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师
科研综述本人一直潜心科研工作,发表了与专业方向一致的相关论文10篇、专著1部、教材1部,获批并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一项、校级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论文和设计作品获奖十余项。基于长期的相关理论研究,本人的科研体系初步建立,在设计艺术学本科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完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本人于2015年-2019年获批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设计艺术学本科学生专业能力的成绩评价体系研究”。在项目研究期间发表了论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学习成绩评价模型研究》,此论文还获得了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三等奖。同时出版了专著《艺术设计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研究》。本人的研究基于大量的实践和实验研究,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设计艺术学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为艺术设计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方法性的建议。研究成果的发表和出版,可作为教学评价理论关于艺术类学科相关研究的有效补充,努力为我国教育评价学理论的研究在设计艺术学范畴拓宽维度。
姓名邓淑君
出生年月196311
民族汉
政治面貌共产党员
最后学历/学位本科/学士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Dengsj460@nenu.edu.cn
研究方向平面广告设计、设计基础教学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1983.9-1987.7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1990.9-1991.7中央工艺美院装饰艺术系进修生1992.3-1992.7 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生2011.6.20-6.26 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学员2012.10.11-10.16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学员2013.11.26-11.30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学员1987.7-2000.8 四平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师2000.9至今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基础部教师
科研综述设计及绘画作品:《厉行节约 传统美德 光盘行动 福气多多》招贴设计,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推荐作品,中国美术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2020年10月8日,“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宣传活动第四期(宣传画篇)。《对野味说不》《2020这就是爱》招贴设计两幅入选《心心相系共克时艰——同心抗议设计作品选》,北大出版社,2021年版。《复生日记》,动画片,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创意第一作者。《出手》,招贴设计,第十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第一作者。《桎梏》,招贴设计,2010年5月参加2010第一届德中平面设计双年展,独创。《作品第21号》,水彩,2003年9 月入选全国首届小幅水彩画展,独创。《岁月沧桑》,画布丙烯,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2016年第一期,CN32-1300/G4,第53页。《新货郎之二》,画布丙烯,发表于《美术》2003年第3期,第49页。
文章发表:符号消费中的广告,发表于《文艺争鸣》2010年3月总第197期,第148-150页。试论五角星图形之于标志设计中的魅力,发表于《包装世界》2013-11期,第94页,第一作者。从标志的变迁静观审美的嬗变,发表于《新教育》2012年第5期,第98-101页。谈美术作为视觉文化学习的必要性,发表于《才智》2010年第1期,第178-179页。主编书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书籍设计》,主编邓淑君,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现代艺术素质培养丛书《艺术设计入门与欣赏》,《版画入门与欣赏》,《壁画入门与欣赏》,主编邓淑君,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6月第一版。《视觉艺术基础——元素构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艺术语言基本元素研究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网络课程立项,项目编号:JSWK11097,经费6万元,时间:2012.06-2013.06
社会实践项目:国庆60周年吉林省彩车设计组成员之一项目时间:2009年4月1日——7月31日项目结题后2009年10月荣获“我与祖国共奋进”专家证书,首都国庆60周年北京市筹备委员会群众游行指挥部颁发。
姓名刘冰
出生年月1982.01
民族汉族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liub111@nenu.edu.cn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设计与材料、设计艺术学理论)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刘冰博士,国家公派美国访问学者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毕业成果质量评价专家;教育部全国优秀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春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学习经历:
2008年9月- 2011年7月博士,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技术研究、设计与材料
2005年9月- 2008年7月硕士,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2001年9月- 2005年7月学士,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工作经历:
2014年9月- 2015年9月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2013年12月-至今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1年7月- 2013年11月讲师,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科研综述一、教学:主讲课程:《广告创意与设计》、《书籍设计与实践》、《装饰设计与实践》、《标志设计》、《当代艺术作品观摩》、《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广告创意(实验)》等
出版教材:1. 《基础图案/Basic Design,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三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教材,辽宁美术出版社,2020-08-01(第一作者,编著)2. 《包装设计教程》,教材,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2019-10-01(第一作者,编著)3. 《基础图案》,教材,辽宁美术出版社,2016-10-01(第一作者,编著)
二、科研:主持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吉林省教育厅项目、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基金-团队项目等,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出版专著1部,参与设计编辑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书籍10部,在国外重要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包括《The Open Materials Science Journal》《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BioTechnology : An Indian Journal》等国际复合材料设计领域和国际包装材料与技术领域学术期刊、以及《设计艺术研究》等国内艺术设计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艺术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主持课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吉林省青年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与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规划课题,2020年2. 吉林省匏器工艺文化研究,吉林省教育厅项目,2019年3. 明清匏器艺术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校内青年基金项目青年团队,2017年4. 吉林省秸秆造型艺术文化表意传承及其在现代纤维艺术中的创新研究,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2013年
参与课题:1. 中国装帧艺术百年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14年2.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年3. 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年4. 木材干燥应力产生与无损检测机理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1年5. 木材干燥质量无损评价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年6. 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木材干燥应力与缺陷产生机理,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
著作:1.《视觉艺术的自识与反思》,专著,吉林美术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2021-05-01
论文:1. “同宗分流”——广州灰塑与山东鄄城砖塑艺术比较的四个维度,文化艺术研究,2018年(第二作者)2. Analysis of Advertising Creativity and Audience Psychology,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2018年3. Application of Minimalism in Modern Print Advertisements,Soci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2018年4. Influence of Pop Art on Modern Commercial Advertising,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8年5. 中国传统匏器艺术造型溯源及其民俗意蕴探究,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7年(第二作者)6. Research on Guidance of Aesthetic Value in the Teaching of Book Binding Design,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2017年7. Analysis of Visual Expression in Multimedia Electronic Magazine,international Applied Social Science,2017年8.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Character Font in the Format Design,Education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2017年9. Positioning Analysis of Urban Outdoor Advertising,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s,2017年10. Research on the Aesthetic and Applied Forms of Materials in Book Binding Design,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s,2017年11. Inheri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Modern Logo Design,Education Culture Development,2017年12.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n Talent Training of Art and Design,Teaching Research and Social Science,2017年1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Education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Education Science and Economics,2016年14. The Research on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traw Art in Northeast China,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2016年15. "Its Show Time"- Design and Enlightenment of Organic Furniture,Applied Social Science Business,2016年16. Research of Material Concepts on Arts Education,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2016年17. Study on Visual Art Practice Teaching Emotional Factors,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2016年18. Analysis of the Unique Effect and Value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in Social Education,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2016年19. 基于创意设计的平面广告设计方法及原理分析,Innovation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6年20. 建筑、雕塑与家具之间的跨学科创作实验,穿越分界-跨文化视角下的国际美术教育思辨与对话,2015年(第二作者)
姓名刘秉新
出生年月1978.5.10
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学位硕士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690360991@qq.com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1996年-2000年,鲁迅美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系 / 文学学士2003年-2006年,东北师大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文学硕士2006年-2008年,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大学 / 视觉传达设计系 / 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2014年-201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 / 艺术设计 / 博士访学
工作经历2000年7月至今,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
科研综述工作期间出版设计作品七十余幅。设计作品多次入选前沿设计大赛并获奖。中法文化年和中德文化年时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选送德国、法国展出。插图作品曾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工作中撰写和发表过多篇论文。在意大利访学期间完成威尼斯建筑大学设计课题《图形动力学基础研究》。在进行项目研究的同时还参加了该校研究生毕业考试,获得了毕业证书。归国后作了相关学术报告。后又搭建并完成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网络课程项目《艺术语言基本元素研究与实践》。多次指导研究生参加美国、德国、墨西哥、巴西、日本等国际赛事并获得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数枚;同时指导研究生作品入选中国美协展览,国内国际设计大赛百余次。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姓名
刘治龙
出生年月
1982.11
民族
汉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学位
博士
办公电话
84527606
电子邮箱
731481600@qq.com
研究方向
环境设计
主要
学习
工作
经历
2001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5年毕业,同年留校任教至今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2017年1月至12月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拉法叶做访问学者2019年1月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2019年7月 参加上海财经大学 注册经济设计师 研修2019年10月20日至11月9日参加教育部赴日本高等教育与文化产业培训团2022年1月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博士后
科
研
综
述
科研项目主持项目:2022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文化自觉背景下的博物馆空间美育研究”JJKH20221184SK主持项目:2019年主持吉林省社科基金一般自选项目“博物馆空间美育的社会化研究”(2019B104)主持项目:东北少数民族历史村落的空间形态及文化恢复策略研究校内青年基金13QN029主持项目: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数字化保护与再现研究美术专项项目 参与项目:北方满族民居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参与课改项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著作专著《东北民居空间演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7
作品获奖2022年设计作品《河源镇民宿设计》获2022FA国际前沿创新艺术设计大赛(中国赛区)铜奖2020年作品《高校办公系统设计》获东2020年第五届金蝶奖室内设计大赛银奖2019年7月设计作品《赫哲渔歌——东北少数民族非遗博物馆》入选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一作者)并在山东省工艺美术馆展出。2018年1月获2017亚太空间设计年度评选导师奖2018年5月获2018中国优秀青年设计师 中国室内设计协会作品《乌拉街满族博物馆》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提名奖 ,2014年12月6日参展于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节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2014.12作品《乌拉街满族博物馆》获“为中国而设计”第六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优秀奖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2014.11作品《一粒沙里看世界》获2011-2012年度第二届国际环艺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作品《空间改变想象》获“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优秀奖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2012.11作品《一粒沙里看世界》获“为中国而设计”第三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入选作品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2008.11作品《关于保障型住宅的另一种思考》获“为中国而设计”第三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入选作品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2008.11作品《解构与传统的对话——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获“为中国而设计”第三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入选作品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2008.11作品 《望川的离草》入选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国文学艺术节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2009.9作品《望川的离草》 获为汶川而设计全国公益设计大赛一等奖,2009尚高杯二等奖中国建筑协会室内设计分会 2009.10作品关于保障型住宅的另一种思考获2009尚高杯三等奖 中国建筑协会室内设计分会 2009.10作品《ua城中的中文学院》获2008ua国际竞赛三等奖
学术论文《博物馆空间美育功能构建策略研究》发表于艺术教育 2022(11)《文化自觉视阈下的生态思考——东北林区生态型乡村建设与设计策略研究》发表于文艺争鸣 2022(6)Research on the model and experience of ecologic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nordic countries 2022年APNHR(Asia-Pacific Network for Housing Research)会议发言《北欧国家生态社区构建模式与经验研究》发表于艺术与设计2022(06):78-80“博物馆空间美育研究” 发表于艺术教育 2019.10室内设计中对装饰材料艺术特征的创新应用 发表于建筑科技2017.11/P56浅析我国传统民居建造布局原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发表于《基层建设》2017.12材料的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影响的研究发表于《基层建设》2017.12《共生视野下的东北传统民居文化诠释》发表于《文艺争鸣》2015.3248期/P205-208《打牲文化的传承与重构——乌拉街打牲贡品市场及其景观规划研究》获“为中国而设计”第六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优秀论文2014.6《打牲文化的传承与重构——乌拉街打牲贡品市场及其景观规划研究》发表于《文艺争鸣》2014.3 236期/P253-256《东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意识与文化再延》 获吉林省美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东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意识与文化再延》发表于《学术探索》2013.10,167期P126-130《智态“大教育观”视野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获“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优秀论文2012.11
姓名刘学文
出生年月1967.4.28
民族汉族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最后学历/学位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办公电话0431-84537609电子邮箱
Liuxuewen9909@163.com
主要学习
工作经历
1、1986.9-1990.9吉林艺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 本科2、1994.9-2005.1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 讲师3、2005.1-2015.6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 副教授4、2001.9-2005.6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硕士研究生 硕士5、2011.9-2015.6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博士
科研综述论文:1.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设计教育,《文艺争鸣》No.10p145-147 cssci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cssci3.我国新媒体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中国出版》,2014.2.总第 333期 cssci4.视觉艺术视域下少数民族工艺品的文化建构,《贵州民族研究》,2015 年第2期 cssci5.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Vehicle,Mecha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I),Vols.543-54(2014) ei检索6.《字体创意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2.17.《Photoshop cs6从入门到精通》,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3.12科研项目:1.2013.01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的长春历史建筑旅游产业导示类旅游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级别C2.2013.03 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 级别 D3.2012.2.29 北方满族居住历史环境景观分析与保护 级别 C4.2010.7 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 级别 E5.2012.12.1通化科技文化中心 中装协设计大赛 二等奖 国家级6.2012.10.1异构空间—浙商大厦售楼中心 中国美协为中国而设计大赛 最佳创意奖 级别 国家级7.2012.9.28褶皱之后 校园反腐设计大赛 三等奖 教育部监察部级别 部级8.2009.11.1 华翰地产售楼中心 中装协设计大赛 国家级 三等9.2009.11.1 六合设计机构 中装协设计大赛 国家级 三等2019.6四平文化产业园设计 中装协 第九届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银奖
姓名
刘艾鑫
出生年月
1973.12
民族
汉族
政治面貌
群众
最后学历/学位
硕士学位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2323504798@qq.com
研究方向
环境空间设计
主要
学习
工作
经历
现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 秘书长。
1973年生于吉林省199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2002年任教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05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2005年至今任教于东北师大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2008年---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科
研
综
述
艺术作品:2003年油画作品《那曲的记忆》入选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携手新世纪——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同年入选吉林省首届油画展并获三等奖;2008年设计作品《望川的离草——512地震纪念馆》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 二等奖;2014年《“渗透”酒店——体验型酒店设计》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2014年《东北地区满族文化建筑设计——长春市实践教育拓展学校园区规划方案》入选“为中国而设计”第六届全国环境设计大展;2016年《土们岭美丽乡村广场设计》获中国装饰设计奖园林景观方案类 银奖;2017年《源山墅刘宅设计》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及设计艺术博览会 金奖;2019年《东北乡村关东文化主题徒步休闲驿站及周边广场设计》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及设计艺术博览会景观设计方案类 金奖;2019年《长白山铂尔曼独家酒店——艺术品序列化设计》入选吉林省室内设计名家邀请展;2019年《与森林同栖——源山墅“刘宅”情感化设计》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届吉林省设计作品展 一等奖;2020年《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获第十六届中国建筑装饰及设计艺术博览会“华鼎奖” 金奖;2021年《马鞍山村使馆建筑及展陈空间设计》获2020-2021年度国际环艺创新设计作品大赛“华鼎奖” 金奖;2021年《九台农耕文化博物馆建筑设计》获2020-2021年度国际环艺创新设计作品大赛“华鼎奖” 金奖;2021年《陈家店村使馆建筑及室内展陈空间设计》获2020-2021年度国际环艺创新设计作品大赛“华鼎奖” 金奖。
科研及实践项目:2012年主持《东北民族民俗设计》项目;2015年主持长春德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室内展陈设计制作项目;2015年参与国家艺术基金《东北表现性油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2018年主持长白山铂尔曼度假酒店艺术品序列化设计及制作项目;2020年主持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室内设计及制作项目;2020年主持马鞍山村使馆建筑及室内展陈设计及制作项目;2020年主持“毛主席诗词墨宝长廊”设计及制作项目;2021年主持陈家店村使馆建筑外观、景观广场及室内展陈设计项目;2021年主持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农村污水综合治理与美丽乡村景观提升融合模式研究》项目;2021年公主岭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线路设计及制作项目等。
论文:2010年《基于行为的设计——对高校校园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的思考》发表于《文艺争鸣》;2019年《如何将建筑赋予场所精神——评<场所原论:建筑如何与场所契合>》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如何将建筑融于自然——评<自然的建筑>》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长白山传统村落文化符号归集下的实用艺术创作思维》发表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0年《基于汉字构形释蕴下的艺术品创作思维溯源》发表于《文艺争鸣》;2021年《基于生态美学视域下东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长春市(九台区)马鞍山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发表于《环境保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