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lls 发表于 2023-4-28 01:44:38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导师信息汇总


胡林辉
副教授,博士,环境设计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电子邮箱:hlh81@126.com
研究领域:可持续环境设计;展示设计与空间设计语言研究;商业空间设计与策划;乡村设计与城市更新。
论文成果:
1 .《基于环境行为的高层住宅区邻里交往空间环境研究——以广州地区部分高层 住宅为例》,装饰,(CSSCI 来源期刊)2014 年 08 月.
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探索与实践》,美术观察,(CSSCI 来源期刊)2017 年 5 月.
3 .《会展空间设计中本土化的“情境”构建 》,美术观察,(CSSCI 来源期刊扩 展版)2020 年 11 月.
4 . 《云汇——私人会所空间设计》,美术观察,(CSSCI 来源期刊)2014 年 05 月(作品).
5 .《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旧建筑环境再生设计方法与策略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 旧厂房建筑改造为例》,生态经济,(中文核心期刊)2017 年 8 月.
6 .《交互演绎趋势下视觉隐喻与展示空间设计的耦合发展 》,中国博物馆,(中 文核心期刊)2020 年 11 月(联合发表).
7 .《海南红棉广场主题商业空间设计》,上海纺织科技,(中文核心期刊)2020 年 11 月(作品).
8 .《新媒体环境下空间展示设计的多元价值研究》,美术向导,2012 年 8 月.
9 .《我说我画——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艺术与设计,2011 年 11 月.
10 .《梦想与视觉——新媒体传播下的展示设计视觉语言》,西北美术(西安美 术学院学院),2010 年 12 月.

著作成果:
环境设计艺术表达.[编著].中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
1.《环境设计手绘表达》,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书号 ISBN978-7-5084-9695-5,2012 年 7 月;.2021
2.《建筑速写》,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书号 ISBN978-7-5084-9899-7, 2013 年 1 月;.2021
3.《设计色彩》,副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书号 ISBN978-7-5019-8790-0, 2012 年 7 月;.2021
4.《商业空间与展示设计》,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 年待;.2021

科研项目:
新媒体环境下会展设计的本 土化路径研究,
空间 对话——新媒体环境下会展设计中的本土化实践与环境体验研究,
基于环境行为的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的绿色建筑评 估体系研究,
中国传统纹样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 用研究,
基于基因数字化技术的珠三角和马来 西亚近代店屋建筑文化比较研究,
广东历史桥梁的保护方法研究,
广府地区人居 环境营造中的传统生态经验及当代传承研究,
岭南客家 传统民居建筑样式及生态营造技艺研究,
南宁融晟天河广场 C 区负一层室内商业空间设计,

获奖信息:
2014 年,《竹文化设计博物馆》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4 年,《绿色唤醒——月爱湖湿地公园生态重构》获“第三届中国环境艺术 ‘青年设计师’作品展”景观规划设计类专业组铜奖。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2017 年,《岭南街》设计作品获得首届中国展示.展示中国空间设计大赛全国总 决赛职业组银奖。
2017 年,《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旧建筑环境再生设计方法与策略研究——以某校 园建筑改造为例》论文获得“广东省第五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研讨会乙组” 一等奖,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2007 年《城市 NO.1》入围“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主办单位:中国 美术家协会、中国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东盟各国青联组织、南宁 市人民政府。
2009—2020 年,连续十二年指导学生获得“广东工业大学毕业设计创新奖”。
2009—2015 年,连续七年指导学生获得“中国环境设计学院年”奖项,其中银 奖 3 项、铜奖 3 项、优秀奖 8 项,并连年获得“最佳指导教师”奖。
2010—2011 年,连续两年指导学生获得“金指环 iC@- ward 全球设计大奖”奖 项,其中金奖 2 项、银奖 1 项。
2016 年——2019 年,连续四年指导学生获得“亚洲设计学年奖”“中国人居环 境设计学年奖”多项,
2012 年,指导学生作品入选“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 坛”,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






渠岩
特聘教授 硕士生导师
邮箱:yanyan5566@163.com
科研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与城乡建设/当代艺术创作于实践/文化艺术推广与策展/文化研究与艺术评论

个人简述:
渠岩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开启前卫艺术“生命之流”的知名艺术家,也是中国当代最有代表性的跨界艺术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投身于中国现代美术新思潮运动,倡导独立自主的艺术精神,作品涵盖绘画、装置、多媒体、摄影,建筑和社会实践等。他的"人间三部曲",包括《权力空间》、《信仰空间》和《生命空间》是最近几年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和摄影界引起较大反响的作品。
渠岩于2007年开始深入太行山腹地的古村落——许村,开始艺术介入社会的实践,提出并实践“艺术推动乡村复兴”运动。在许村进行“创造新文化、救活古村落”的一系列抢救与保护乡村实践,并针对一些地区急功近利的新农村建设,和大拆大建对民俗文化和村落的破坏中,找出一条既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又保护了传统文化和古村落切实可行的措施。由此,在许村建立起了中国第一家国际艺术村,通过邀请各国艺术家来许村创作,再把创作的作品留给当地展示给观众和游客,从而带动了许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使得许村得以复活。

教育背景:
1985年于山西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毕业
1992年赴欧洲学习与工作

工作经历:
1986年江苏省徐州市文化宫美术教师
1993年被聘为捷克布拉格美术学院教授,主讲东方艺术
1997年回国,职业艺术家、居住北京生活和创作
2006年被聘为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2年被聘为中国矿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学术兼职:
现任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摄影系毕业答辩导师
许村国际艺术公社艺术总监
首届“乡土中国”纪实摄影展首席评委,中国摄影家学会主办
《四月风》中国青年摄影培训计划专家导师
新西兰公共艺术基金会总顾问(New Zealand Public Art Foundation)
奥克兰国际艺术营艺术总监(Auckland international art village)

主要荣誉:
2011年渠岩在许村国际艺术节上发起了旨在保护古村落的《许村宣言》。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为其拍摄了纪录片《一个人的村庄》,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凤凰卫视《与梦想同行》栏目专题报道。同时国内外报刊杂志也记录了许村实践,包括《新华社》、《中国国家地理》、美国《侨报》、《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慈善家》《世界建筑》《新美术》《时代建筑》《建筑导报》《绝对艺术》《艺术当代》瑞士《新苏黎世邮报》等。2005年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颁发、由美国《公共艺术批评》杂志在全球评选的《国际公共艺术奖》。
其他奖项包括:
2007年《第二届沙飞摄影奖》优秀奖
2008年《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提名奖
2009年《当代艺术特殊贡献》金奖
2015年《第二届国际公共艺术奖》优秀奖

主要论文:
“归去来兮“艺术推动村落复兴与许村计划”《建筑学报》2013年12月
“许村国际术公社:上山下乡”《世界建筑》.2015年第2期
“许村:术乡建的中国现场”《时代建筑》2015年第3期
“艺术乡建:村家园重塑记”《新美术》2014年第11期
“许村国际艺术公社”《公共艺术》2015年第4期
“许村:回的去的故乡”《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最美休闲地特刊
“艺术拯救乡村:渠岩的‘许村计划’”《公共艺术》2012年第4期
“第一现场—许村”《艺术时代》2013年第1期
“许村复兴:用艺术的力量”《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27期
“艺术改造乡村”《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2013年5月10日
“艰难的“探戈之舞”《艺术当代》2004年3月
“从‘拾稻’到‘拾荒’”《中国摄影》2013年8月
“都市与非都市记—第五届圣保罗国际建筑与设计双年展”《江苏画刊》2005年第6期
“城市的魔方”《中国城市设计年鉴》2007年
“流动的视野-中国艺术家与圣保罗双年展”《当代美术家》2006年3月
“为了忧伤的记忆”《艺术时代》2009年五月
“身体的政治学”《艺术锋尚》2012年7月
“从空间介入现实—渠岩访谈录”《中国摄影》2009年5月
“沉默的镜子”《美术焦点》2008年2月
“切入现实的权力空间”《艺术经理人》2008年3月
“第五届圣保罗国际建筑与设计双年展”《中国建筑》2003年11月
“穿越艺术的边界”《本质》2013年5月

科研成果:
个 展:
2015 “乡村影像:从‘观看’到‘行动’”深圳圈子美术馆
2012 “身体政治学”四面空间画廊 北京798艺术区
2012 “渠岩的社会实践”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展览馆
2011 “许村计划”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
2011 “精络脉像”北京桥梓艺术公社
2010 “信仰空间”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台北
2008 “生命空间”上海香地艺术中心
2008 “人间—渠岩的三组图片” 北京墙美术馆
2008 “权力空间” 印尼雅加达华艺莎艺术中心
2008 “信仰空间” 北京艺术通道画廊
2007 “从忧伤到批评” 北京华艺莎艺术中心
2007 “权力空间” 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
1997 “变格” 捷克布拉格东方画廊 1994 “自然与抒写” 捷克布拉格美术学院
联 展:
2016 “中国私语”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 瑞士伯尔尼美术馆
2015 “自觉与重建:从延安木刻到无名者的实践”西安美术馆
2015 “陌生的亚洲”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
2015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上海西岸艺术中心
2015 “乡绘许村”第三届乡村国际艺术节   山西许村
2015 “第二届国际公共艺术获奖作品展”奥克兰美术馆   新西兰
2015 “长生不老药、文明在今天”意中当代艺术双年展   意大利都灵卫城博物馆
2015 “乡建中国:许村—碧山”北京元典美术馆
2015 “是&非”首届长江国际摄影双年展 重庆当代美术馆
2015 “不在现场: 感官阈值与一种在地性的漂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2014 “再造奇遇”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广东连州
2014 “未来的回归: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
2014 “记忆”中国——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   北京798艺术区
2014 “山水.呼吸”双溪低碳装置艺术祭 台湾新北市
2014 “中国文化周”巴西南大河州阿蕾格里港
2014 “2009年以来的中国新摄影”武汉美术馆
2014 “中国艺术的过去与现在”圣保罗当代美术馆   巴西
2013 “灵光与后灵光”2013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 中华世纪坛美术馆
2013 “四面限量” 版画展 北京798艺术区
2013 “魂兮归来”2013第二届和顺乡村国际艺术节 山西
2013 “2010后的绘画和影像”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
2012 “以手指月——通过细致入微探寻到‘终极之物’”   澳大利亚墨尔本
2012 “城乡交响曲”2012中国黟县国际摄影节
2012 “观念维新—中国当代影像简史”北京寺上美术馆
2012 “自然之心”意大利—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   米兰
2012 2012墨尔本艺术博览会 澳大利亚
2012 “归去来兮”——上湖流动美术馆开放展   北京
2011 “向着社会的景观”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广东
2011 “信仰空间”台北国际摄影博览会,台湾
2011 “五代同堂——海峡两岸摄影大展”中华世纪坛美术馆   北京
2011 “中国当代艺术展”法国秋季艺术节,巴黎
2011 “一次东西方的对话”中国和顺乡村国际艺术节,山西
2011 “中国当代摄影中的权力与政治”挪威佩尔根基金会   奥斯陆
2011 “山静水动,心象神游”柏林中国文化中心   德国
2010 “控——艺术与新闻在世纪初”财富国际展览中心   北京
2010 “弥散成像”挪威国际当代艺术基金会,奥斯陆
2010 “最低限度”北京桥梓艺术公社
2010 “更新中国”德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处
2009 “景观•静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2009 “从来没有平等的距离”林冠画廊,丹麦哥本哈根
2009 “显影的空间”中国丽水国际摄影节   浙江
2009 “观点与‘观’点”2009亚洲艺术双年展,国立台湾美术馆
2009 “叙事中国”2009第四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
2009 “第二届沙飞摄影奖优秀作品展”广东美术馆   广州
2009 “看与真”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广东美术馆   广州
2009 “中国现代艺术展文献展”,北京墙美术馆
2009 “内爆或聚变—国际艺术对话的非常瞬间”尚元素艺术馆   北京
2008 “中国新摄影”美国亚利桑那
2008 “超自然的中国当代摄影”美国纽约
2008 “人民,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2008 “景深” 798艺术区九立方画廊 北京
2008 “信仰空间”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   巴黎多夫曼画廊
2008 “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岸线”美国迈阿密
2007 “影子的炼金术”第三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广东
2007 “寄生报告”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北京
2007 “中国新艺术”比利时布鲁塞尔
2007 “走进后纪实”798艺术区红星画廊 北京
2007 “红色热潮——当代亚洲艺术崛起”美国休斯顿美术馆
2007 “中国摄影典藏展”北京观复艺术博物馆
2007 “无边的现实” 798艺术区 北京
2006 “此岸和彼岸” 798艺术区红星画廊 北京
2006 “立存此照” 798艺术区红星画廊 北京
2006 “澳大利亚福瑞曼特国际摄影节”澳大利亚珀斯
2006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北京TSY当代艺术中心
2006 “狗语者”上海科技馆;台湾自然博物馆
2006 “中国——韩国招贴艺术展”韩国首尔美术馆
2006 “画幅决定态度”山西平遥国际摄影节
2005 “汉字世纪”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2005 “两个亚洲,两个欧洲”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2005 “异相景观”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5 “身份与城市”北京美术馆画廊
2005 “上班•下班”北京798艺术区
2005 “临界”北京798艺术区
2005 “城市游牧”上海证大现代美术馆
2004 “公众领地”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北京规划馆
2004 “第26届圣保罗双年展•中国馆”巴西圣保罗
2003 “条件中的观念”北京别墅美术馆
2003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北京香格里拉艺术公社
2003 “第5届圣保罗建筑与设计双年展•中国馆”巴西圣保罗
2003 “蓝天不设防”北京东京艺术工程
2002 “第2届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艺术双年展”,阿根廷国家美术馆
2002 “解构”北京泰康顶层空间
2001 “第39届斯特鲁米察国际造型艺术节”马其顿国家画廊
2001 “感受金钱”北京泰康顶层空间
2000 “东西述说”荷兰阿姆斯特丹
1999 “越界的风景”德国慕尼黑
1989 “中国现代艺术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6 “徐州现代艺术展”,江苏省徐州展览馆
1985 “山西现代艺术展”山西省太原市工人文化宫
1985 “星期天画展”江苏省徐州市工人文化宫

主要著作:
《基础素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2
《渠岩作品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公众领地》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2004
《精神在别处》三联书店出版2005
《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6
《寄生报告》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艺术视界》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
《艺术乡建》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

知识产权:
公共机构收藏:
美国休斯敦美术馆
美国密西根大学布罗德美术馆
巴西圣保罗基金会
德国西门子公司
捷克布拉格美术学院
马其顿国家画廊
台湾美术馆
澳大利亚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
印尼华艺莎艺术中心
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
上海喜马拉雅当代艺术馆
上海科技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今日美术馆
北京墙美术馆

科研项目:
《汉字—从‘甲骨文’到‘计算机’》全球展览策划,2002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委托
《汉字FLCH动画演示》原创并申请专利,2005年,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首展,并在全球展出
《都市与非都市》第五届圣保罗建筑与设计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
《文明的使者—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东南亚国家展览策划,2004年受文化部委托,马拉西亚国家博物馆展出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全球展览活动策展,2007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委托
《山动水静:山西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作品展》策展人,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
《中国村落救助行动》2015年实施启动,中国艺术乡建研究院主办,友成基金会赞助

教学活动:
*《东方艺术与中国精神》1992捷克布拉格美术学院演讲
*《艺术与东方精神》200年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演讲教学
*《建筑与城市—记第五届圣保罗建筑与设计双年展》2003年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演讲
*《打开天空—当代艺术展》2005年上海多伦美术馆学术研讨会主题演讲
*《自由疆界的形象走私者》2006年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演讲
*《艺术与策展》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系列讲座
*《艺术推进村落复兴》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主题演讲
*《许村与乡村复兴》2014年安徽大学演讲
*《中国文化复兴的路径与实践》2014年保加利亚索菲亚大学主题演讲
*《许村计划》2014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讨会主题发言
*《两岸城乡互动与交流》2015年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演讲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前沿会议》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主题发言
*《许村艺术行动与乡村复兴》2015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国际公共艺术论坛主题发言
*《艺术介入社会:许村计划》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系专题讲座
*《乡绘许村》2015年台湾亚洲公共艺术论坛主题发言
*《首届中国古村落大会》主题发言,2015年浙江乌镇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大会》主题发言,2015年浙江金华
*《全美中国研究协会第58届年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hinse   Studies}2016年10月美国洛杉矶Pepperdine   University做主题发言
2015年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开设课程:
1、当代艺术精神社会意义
2、社会学转型中的当代艺术
3、艺术推动村落复兴
4、城乡建设与社区营造的多样性实践
2016年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开设课程:
1、重估艺术:人类学的(文化、他者、艺术)
2、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看“艺术介入社会”
3、空间的诗学与政治(表征、景观、权力秩序)
4、身体政治:从治理术到生命政治






梅策迎
建筑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邮箱:778105520@qq.com
科研方向:城镇规划、乡村设计与建设、公共空间研究

1996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本科毕业,因成绩优秀留校任教,2001年留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并获得城市设计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多年,完成了一系列学校、酒店、文化类建筑设计,并历任碧桂园、恒大集团、中信地产设计总监、项目总经理。近20年的专业设计工作和地产公司历练,在规划设计、建设工程、项目运营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学术上专注于乡村振兴、城镇发展和公共空间领域的研究,并参与了多项教育部、国家科研基金项目。曾在《建筑学报》、《规划师》、《华中建筑》、《古建园林技术》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2019年出版专著《中国城镇公共空间的变迁与营建》。
目前兼任:顺德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监事,顺德区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从2015年开始在顺德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积极参与杏坛镇青田村的乡村振兴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青田计划”项目被中央电视台等专题报道,获邀参加2019年在深圳举办的中国设计大展、在北京世纪坛举办的“中国艺术乡建展”。参与设计的清远“故乡里”项目被评为4A景区。

学历学位
1991.9-1996.7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建筑学士
1999.9-2001.7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系,城市设计硕士
2003.9-2010.7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96.7-1998.7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助教
2001.7-2004.5 顺德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2004.6-2016.4 碧桂园、恒大、中信地产,设计总监
2017.6至今,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科研成果:
1)梅策迎、孙一民,重生与变革—佛山副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现状调查,建筑学报,2008-5
2)梅策迎,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特征及意义探析,规划师,2008-8
3)梅策迎,由私家园林到城市公共空间,古建园林技术,2011-12
4)梅策迎、张虹逸,三旧改造过程中广州城中村传统公共空间的变迁与保育研究,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5
5)梅策迎、林品良,产业思维下的广州城边村自我更新路径与经验,中国住宅设施,2019-5
6)梅策迎、李聪,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公共空间复兴实践,中华建设,2019-12
7) 梅策迎(独著),中国城镇公共空间的变迁与营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7
8)梅策迎、刘怿,青田计划-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与经验,美术观察,2020-7

承担科研项目:
1)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2017-9月立项,参与。
2)珠江三角洲城镇公共空间发展史研究,博士基金,2017-12立项,主持。
3)均安镇南沙乡村振兴规划项目研究,横向,2018-9立项,主持。
4)南粤古村落“活态保护”模式研究,教育部2019-3立项,参与。
5)阳江市阳东文化中心可行性研究,横向,2020-4立项,主持。

获奖项目:
1)参与顺德一中高中部设计获2007年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2)参与顺德一中高中部设计获2008年广中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
3)指导研究生参加2018中芬100竞赛获第三名;
4)指导本科生参加2019亚洲学年奖获优秀奖、铜奖;




朱向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
科学学位:设计艺术学设计学
专业学位:工业设计工程

工作经历
金鹤宾馆、仙雅花园、广东女子中专学校、增城电力调度指挥中心、惠州体育馆、汇美景台住宅小区、普宁市人民医院、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校区及主楼设计,舒兰市委办公楼,绥化住宅小区、大庆技工学校实验楼、黑龙江省高级公路管理楼、黑龙江省外贸管理楼、黑龙江省信托公司办公楼、公安住宅、公安医院、哈尔滨建筑大学住宅11-13#、哈尔滨建筑大学研究生宿舍、新春乡住宅、湖南商厦、大庆住宅、增城电力调度指挥中心办公楼、濂江工商行办公楼、汇美景台住宅小区、天誉花园、天伦置业大厦、天伦置业花园、深圳大学城体育中心、惠州体育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场及体育馆等大量工程设计均已建成,效果良好。

学术兼职
广州建设工程评标专家
广州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评审专家
广东控股地产有限公司、广东粤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粤海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评标专家

主要荣誉
荣获部级技术创新二等奖两项、省级二等奖一项

主要论文
第一作者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文章近20篇, 4篇核心期刊

主要著作
主编教材:《室内设计制图》、《工程造价基础》、《景观设计》
参编:《世界商品展示设计》(1-2集)、《建筑与绿化》、《建筑与水体》专业书

科研项目
主持学校青年基金科研课题1项、高教基金1项,参加横向科研课题1项






王萍
副教授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景观环境设计及理论

个人简述
女,1970年8月出生,湖南益阳人,1993年6月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资源勘探与市政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结业于广西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班;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本人秉承“人需人育,人又育人”的原则,专心于高等教育工作。2010年12月获得副教授职称,,主要从事景观环境设计与理论研究.

科学学位:设计艺术学设计学
专业学位:工业设计工程

教育背景
1993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资源勘探与市政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1996年结业于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
2010年9月在读广东工业大学工程硕士。

工作经历
1993年6月-1995年8月在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任教;
1995年8月-2001年2月在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系任教;
2001年2月-2004年3月在广东工业大学材料能源学院
2004年3月至今在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从教。

主要论文
《景观设计须遵循自然辩证法》2008年3月发表在《艺海》上。
《美、日、德三国景观设计比较》2008年6月发表在《现代经济信息》上。
《谈城市景观和人文景观》2008年6月发表在《企业家天地》上。
《环境艺术设计的立意新议》2009年5月发表在《艺术教育》上
《场所精神的人性关怀》2010年6月发表在《家具与室内设计》上

主要著作
《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副主编,全国建筑类“十一五”“十二五”精品教材。

科研项目
主持《大学城校园建筑环境森林化的应用与研究》,广东省高教厅项目;
主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广东工业大学项目;
参与《以产学研结合模式推进高素质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广东工业大学项目;
参与《艺术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项目;
主持《艺术设计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验研究》广东工业大学项目;
主持《花都区实验中学大门广场设计及工程》花都区实验中学横向项目;
主持《郴州丽景山庄会所室内景观设计》郴州二建横向项目;
主持《军队营院规划设计》95275部队横向项目。





刘婷婷
硕士,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可持续设计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科研方向:可持续设计、城市“微更新”设计及研究
邮箱:tingtingliu@gdut.edu.cn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住建部开放课题、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项目、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羊城青年学人”项目等项纵向课题以及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多项;发表CSSCI论文多篇,设计作品曾经入选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得教学、科研、设计等各级奖励10余项,指导学生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项,获专业设计奖励30多人次。

学历学位
1998.09-2002.07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文学学士
2005.09-2008.12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硕士

工作经历
2003.04-2004.09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政治辅导员
2004.09-2017.12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2017.09-2018.09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
2018.01至今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科研项目
1、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2、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度科学技术计划。
3、2017年,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羊城青年学人”资助研究项目。
4、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科项目----文化敏感性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已结题。
5、2009年,广东工业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中材料表面艺术性处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结题。

主要论文
1、城市园林景观空间格局三维数字化重建系统设计.现代电子技术,2020.04.第一
2、城市沿线景观布局特征三维智能标定方法仿真.计算机仿真,2020.第一
3、可持续设计方法的多维分析及其可视化.包装工程,2020.02.第一
4、The Pattern and Methods Concerning the Micro-renewal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清华大学第三届LeNS国际可持续设计大会,2019.10.第一
5、立足日常生活 扎根地缘文化—沈康的建筑环艺设计教学与实践.装饰,2016.11.第一
6、逆向思维在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装饰,2013.4.第一
7、基于低碳理念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城市建筑,2016.6.第一
8、传统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现代园艺(园林版),2016.7.第一
9、初探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美术教育研究,2014.2.第一
10、简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城市建筑,2013.11:37.第一
11、关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验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艺术科技,2012.5:178.第一
12、浅议室内围合界面中的手绘墙艺术.美术大观,2010.6.第一
13、刘婷婷作品.艺术教育,2011.第1期.第一
14、基于新时期装饰材料的拓展性研究.吉林画报,2010.11:38.第一

主要获奖
1、2019年,“未来契约青年社会设计大赛”银奖指导老师奖及高校组织贡献奖,主办单位:碧桂园、凤凰网青春BANG。
2、2017年,“第六届“中国营造”—2017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双年展”最佳指导教师奖,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
3、2016年,广东工业大学科技先进工作者。
4、2015年6月,第一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5、2014年,《竹文化设计博物馆》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
6、2014年,第十二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主办单位: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南京艺术学院。
7、2014年,论文《初探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获得广东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美术类一等奖。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8、2013年,Traveling空间,获得《金指环》全球设计大赛银奖,主办单位:国际室内建筑师与设计理事会。
9、2013-2014,广东工业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
10、2019年,指导学生获得“未来契约青年社会设计大赛”智慧生活赛道银奖,及高校组织贡献奖,主办单位:碧桂园联合凤凰网青春BANG。
11、2017年,指导学生获得“第七届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大赛”城市公共空间银奖,主办单位: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
12、2017年,指导学生获得第六届“中国营造”—2017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双年展--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奖本科组铜奖,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
13、2016年,指导学生获得““园冶杯”大学生风景园林国际竞赛”奖项,其中三等奖2项、荣誉奖1项,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等。
14、2015年,指导学生获得第一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银奖,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5、2014,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室内设计最佳创意奖银奖,主办单位: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组委会。
16、2012—2017年,连续数年指导学生获得“广东工业大学毕业设计创新奖”;






屈行甫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艺术乡建、乡村规划设计及理论、艺术美学
联系方式:quxingfu@163.com

个人简介:美学博士,城乡规划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第二批“青年百人”B类人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讲师,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新乡村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乡建、乡村规划设计及理论、艺术美学等。目前主要研究课题为艺术乡建理论、乡村景观、二十世纪山水画等。

横向项目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下半叶山水画的范式突破及其审美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8YJC760065.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十世纪下半叶山水画变革的三条审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6M602315.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现代水墨画与传统水墨画空间意识比较研究——以刘国松等为例”,项目编号:2013113010205.
主持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项目“文人画的审美精神及其在二十世纪的变革”,项目指南条目号:JD-2018-13

部分论文及成果
参与《城市形象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5月版,ISBN:9787112171927)的编写,撰写第六章“城市形象景观设计的趋势及展望”.
屈行甫. 基于山水画“远”论的晚明以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欣赏研究,建筑师(建筑设计类核心),2018(4):93-99.(通讯作者)
屈行甫. 中国古典园林中“游观”的美学阐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艺术设计类CSSCI),2018(4):120-124. (通讯作者)
屈行甫. 解析中国山水画中的“远”——以郭熙《早春图》为例,美术观察(艺术设计类CSSCI),2018(8):128-129. (第二作者)
屈行甫. 论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审美音乐本质,人民音乐(艺术设计类CSSCI扩展版),2016(2):55-57. (第一作者)
屈行甫.宗白华的艺术本体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文学艺术类CSSCI扩展版),2016(2):76-80. (第一作者)
屈行甫.“中国当代美学的回顾与展望暨刘纲纪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纪要,文艺研究(艺术设计类CSSCI),2013(5):156-160. (第一作者)
屈行甫.从革卦和鼎卦的内涵看宗白华对中国艺术时空意识的研究,湖北社会科学(CSSCI),2015(12):102-104. (第一作者)
屈行甫.复仇观念与儒家仁爱思想的冲突与调和——由《礼记》“父之仇弗与共戴天”谈起,道德与文明(CSSCI),2016(3):143-148. (第一作者)
屈行甫.论刘国松现代水墨画变革的尝试与突破,东洋文化研究(韩国),2017(27):71-88. (第一作者)
屈行甫.周韶华山水画的范式突破及重构,美学与艺术研究(第8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99-113. (第一作者)
屈行甫.试论当代生态建筑的“返乡”——以庄子美学探析王澍的营造艺术,美与时代,2016(1):9-11. (第一作者)
屈行甫.论《周易》离卦的美学意蕴,美与时代,2014(2):31-33. (第一作者)

横向项目
2014.08-2015.05 湖南省汝城县理学发源地——太极予乐湾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4.08-2015.03 湖南省汝城县马桥镇外沙历史文化名村规划
2015.04-2016.10 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
2015.04-2016.10 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细李湾、余山村、红砂咀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
2016.07-2016.08 住建部全国小城镇详细调研
2016.07-2016.12 繁昌县淮九路繁赤段旅游概念规划
2016.09-2017.05 武汉乡村发展研究
2016.10-2017.04 恩施市五峰山片区综合整治规划
2017.01-2017.09 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全域规划(2017-2030)






寻轶
1983年6月生
专业背景: 城市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青年百人“引进教师。
研究方向:东南亚华人商住建筑及聚落, 线性遗产的数字化研究、数字化城市、绿色生态材料在环境设计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一、教育背景
博士2009-2016      法国里昂大学         设计学
硕士      2008-2009      法国国立圣艾蒂安建筑学院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硕士      2005-2008      法国里昂大学   城市文化与发展   
学士1999-2003      湖北工业大学      视觉传达

二、主要工作经历
2018年4月至今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艺术系,讲师
2014年6月到2015年10月
法国生态、海洋与可持续发展能源部,中法绿色交通协会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巴黎) 研究员
2013年10月到2014年5月
法国城市交通、规划与环境研究中心 CEREMA (里昂) 研究员
2011年2月到5月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轻轨TOD项目组) 实习
2009年4月到2010年9月
法国圣艾帝安市政规划管理署   (“城市之心”旧改项目组)

三、主要荣誉
2021年,广东工业大学教学优秀奖(院级)

四、主要科研项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22YJC760112, 海丝沿线华人店屋建筑基因图谱与文化源流研究, 2023-09 至今, 8万元, 主持。
(2)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项目, GD20CYS15, 基于基因数字化技术的珠三角和马来西亚近代店屋建筑文化比较研究, 2020-10至今, 5万元, 在研, 主持。

五、主要学术成果(2010年以后)
(1)代表性论文
(1) Yi Xun; Yuechuan Li; Une étude de la culture architecturale des maisons de qiaopi à Singapour dans la perspective des réseaux sociaux des immigrants chinoises, ARCHIPEL-ETUDES INTERDISCIPLINAIRES SUR LE MONDE INSULINDIEN, EHESS(Inalco), 2023, (AHCI)
(2) Cheng Zhao; Yi Xun; Lixin Qi ; Signal Control Adaptive Model Based on Microtransformation of Urban Street Space, Scientific Programming, 2022, 2022 (SCI)
(3) Yi Xun ; UNE ANCIENNE RUE COMMERCIALE CHINOISE DANS LA « VILLE DIFFUSE » D’AUJOURD’HUI : LE PROJET « HANZHENGJIE » À WUHAN, Sciences du Design, 2016, 3(1): 50-58
(4) 寻轶 ; 法国新类型公共艺术介入下的城市更新策略——以巴黎“老邻居”项目为例, 公共艺术, 2020, 6(69): 24-29
(5) 唐娇; 寻轶; 刘怿 ; 城市化背景下古村落适应性保护与振兴研究——以广东从化份田村为例, 湖北农 业科学, 2021, Vol. 6o(17): 85-88
(2)出版著作
Xun Yi, Articuler urbanisme et transport-Les contrats d'axe français à la lumière du Transit-Oriented Develope, (衔接城市规划和交通--以交通为导向的法国轴心式城市发展) Cerema, 法国环境风险和规划研究中心出版社, 2015,
(3)教学成果
《七巧衍生——设计师的多角度探讨》,指导老师,亚洲设计学年奖/金奖
《无序与秩序之美——广州十三行传统街区改造》,指导老师,亚洲设计学年奖/金奖
《无序与秩序之美——广州十三行传统街区改造》,指导老师,人居环境设计奖/铜奖
《彼时此刻——广州高塘墟片区交通枢纽与历史肌理互滲性设计》, 指导老师,亚洲设计学年奖/银奖
《线织烟火——广州大塘东风村重构实验》, 指导老师,亚洲设计学年奖/铜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导师信息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