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lls 发表于 2023-4-28 00:29:01

江南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导师信息汇总


魏洁教授 | 博士 | 博士生导师 | 院长wejoy@126.com
研究方向:
设计遗产传承与再生、品牌形象系统创新设计

简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设计分委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委员会理事、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分会理事、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省级实验教学及实践教育中心负责人。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轻工业“十三五”数字化项目、江苏省教改研究等多项课题,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二十余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项)、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等。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主持京博集团品牌创新系统设计研究项目、光明集团“上海农场”品牌形象及包装系统创新设计研究项目、德国啤酒“库斯特”品牌系统创新设计研究项目、无锡市实验幼儿园视觉形象系统创新设计项目、“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形象系统设计研究项目等;主要参与南京地铁艺术品设计开发、第二届(中国南京)国际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艺术设计等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实践项目,获得较好的社会评价。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设计竞赛高级别奖项、指导研究生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等。





王强教授 | 博士 | 博士生导师wangqiang@jiangnan.edu.cn
研究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中国传统设计史论

简介王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原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系装潢设计专业,200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获设计学博士学位。现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团队负责人、责任教授;江苏省重点基地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视觉传达系信息设计工作室主任;《创意与设计》编委。近二十年来聚焦于中国传统器具与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建立了传统造物的研究范式,为传统造物设计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主持国家社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与设计体系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中国古代灯具设计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及理论创新研究》、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南京竺派越剧的数字化保护》、江南大学社科类重大项目培育课题《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与设计文献研究》等项目。发表CSSCI论文10余篇。出版了《流光溢彩—中国古代灯具设计研究》、《图形语境》、《二维设计基础》等研究专著。主编出版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图书项目《中国设计全集(全20卷)·卷十六·用具类编·灯具篇》与《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卷十六·平面类编·广告篇》(商务印书馆)。担任国家新闻出版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全55卷)》总主编及《阿昌族卷》、《白族族卷》、《哈尼族卷》、《德昂族》四卷的主编及《瑶族卷》的副主编。学术专著获江苏省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术论文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优秀成果一等奖。作为重要研究成员、总主编助理参与编撰的《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与《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分别获得了第一届、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指导学生曾多次获学院奖全场特别大奖及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金奖。





吴祐昕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wuyouxin@vip.163.com
研究方向:
信息交互与体验设计、品牌数字化创新研究、网络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简介吴祐昕教授,复旦大学2013届博士,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与信息设计系本科责任教授,江南大学产品与创意研究中心体验与服务设计学科带头人,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研究院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专家,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公派访问学者,中国儿童设计创意教育倡导者。学术领域包括信息交互与体验设计、品牌数字化创新研究、网络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江南大学第五届和第十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无锡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江南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曾任江南大学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任江南大学(铜陵)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视觉与信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江南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秘书长,国家哲社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硕士论文评审专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审稿专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专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终评专家,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专家,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专家,教育厅金课评审专家。《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SCI收录期刊Q2区)》封面设计委托专家。另担任无锡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无锡市禁毒委员会特聘专家,复旦大学无锡校友会副会长,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台)智库专家等。主持2项国家哲社科、1项教育部哲社科、2项江苏省哲社科重点和无锡市哲社科课题,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咨询奖,首届阿里云可视化大赛最佳指导教师奖,设计作品入选首届中国设计大展关山月美术馆馆藏。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权威及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横向科研项目数十项,如:无锡大成巷创意市集整体改造规划,上市集团南京华瑞视觉形象系统策划设计,江苏钦舜物流有限公司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开发,新金鑫车辆内体低碳创意研究基地,安徽铜陵白姜产业提升规划设计,中国首届国际石博会“人与石”创意征集活动,现代宜居楼盘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开发,江南蚕桑文化博览园文化系统设计开发,无锡文广新局官方微信号设计开发,电商网络图形设计,江南大学行政楼文化设计,江南大学商学院品牌设计,无锡蠡湖君来文化体育品牌形象系统创新,江苏天瑞精准医疗(天瑞仪器上市企业300165的参股公司)大数据实验室云平台设计,云林街道春晖路文化墙项目、“小龙坎”品牌升级服务咨询、艾耕-江南大学人工智能设计实验室项目、哈三联药业大健康食品品牌创新研发服务等。入选江苏省组织部优秀人才培育对象;拥有“基于webgis的户外广告三维立体式处理系统及其方法”等发明专利3项(1项授权,2项实审),实用新型专利39项,1项软件著作权,外观专利100余项。指导学生团队于2008年获国家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江苏省特等奖,被评为最具创意奖团队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团队获2023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铜奖。《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策划》慕课2018年上线,同名教材获评“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理论联系实践的创新创业经验丰富。中国“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简称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中,2017年“拍信”徐铭骏,2018年“增长黑客”范冰,均是其亲传弟子。担任2018江苏省体育文创大赛评委、2019中国体育文创大赛评委和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讲座教授。无锡电视台“不见不散”、教育电视台“21视点”“全民K歌”栏目特邀点评嘉宾。主持纵向科研项目1,2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web2.0背景下的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项目号:08CXW012,结项号:20110253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WEB2.0背景下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项目号:11YJAZH1013,2011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艺术设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号11YSB0024,市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无锡市基于WEB GIS的户外广告三维立体式系统管理软件5, 2015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类重点课题:《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共性问题与江苏相关产业提升路径研究》项目号:15YSA0016,学校社科项目:2020年度江南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课题《数字新文创:大运河文化生产与传播创新设计研究》 项目编号:JUSRP120907,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场景交互设计理论》,21FYSB049参与纵向科研项目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的海外新生代华裔的民族文化认同研究,项目号:12YJCZH172排名32,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江苏民间传统手工艺及国际传播研究,项目号:12YSB008排名33,“媒体危机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教育部规划基金(13YJA860026)排名24,江苏省重点研究基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创新设计国家发展趋势年度报告(2014),排名2教改项目
[*]2013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信息设计》卓越课程建设研究,教师卓越工程项目排名2
[*]江苏省2013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开放式”导师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江南大学,JGLX13_076,2013-2014,排名3
[*]2017年度江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高水平大学评价指标的社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YJSJG2017006,主持
[*]2018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策划》
[*]申获江南大学2018年网络慕课一项:《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策划》
[*]申获超星国家数字图书馆精品课程一项:《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策划》
[*]2018-2019年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策划》
[*]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JGLX19_104江南大学吴祐昕谢伟基于高水平大学评价指标的社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一般课题
[*]2020年申获2项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信息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
[*]2021年《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策划》获江南大学首批一流本科课程
[*]2021年《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策划》获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
标志性成果论文1.《基于web2.0的教育博客对大学教与学的信息化推进》《江南大学学报》2008第28卷第1期2.《基于Web Gis的城市户外广告三维立体式规划研究》吴祐昕 2008.12 《传媒观察》3.《社会化网络发展与国家新信息安全》吴祐昕 吴波张明 《传媒观察》2009/06 中文核心期刊4.《web2.0背景下的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吴祐昕吴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7 cssci来源刊5.《论网络视频的若干现象对国家新信息安全的隐患》吴祐昕吴波张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1 cssci来源刊6.《社会化网络隐患对国家信息安全的影响》吴祐昕吴波 张明《当代传播》2010第一期(cssci来源期刊)7.《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民族身份,善于思考的设计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设计教育的思考》吴祐昕《创意与设计》2010年第3期8.《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非遗活化研究》吴祐昕吴波麻蕾《新闻大学》CSSCI刊物2013/06 2013年第3期总第119期,P66-719. 《基于众包的移动互联信息传播设计研究》吴祐昕王子瑾《现代传播》CSSCI刊物2013/10 2013年第10期总第207期,P148-149;10.《基于视觉注意研究的移动应用界面视觉传播》吴祐昕王慧 张楠《当代传播》2014年第2期,P108-112 cssci来源期刊11.《大数据助力食品安全》吴祐昕吴林海《瞭望中国》2014年第20期P42-4512. 设计作品:“地球村”系列期刊封面设计《当代传播》2010年全六期CSSCI刊物13,EI:HCI国际人因工程大会《Research Service Design based on Onlin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APP Design for Mutual Learning through Sign Language Short Video》14,《基于大数据的移动互联产品创新设计研究》《创意与设计》2017年第五期:P5115,殷亮,吴祐昕.基于认知型社会资本的社区老年协同服务设计策略研究.包装工程,2018,39(02):13-16.16,杨淑贤,吴祐昕.感知认知示能下移动端等待状态交互设计.包装工程,2021,42(12):176-182.17,吴智艳,吴祐昕,杜雅婷,段延君.触觉体验引导下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研究.包装工程,,:1-9.教材《食品广告策划》2008年10月350千字吴祐昕中国化工出版社《设计文案》2019年9月281千字吴祐昕朱冉清华大学出版社《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策划》2022年6月,吴祐昕,清华大学出版社著作:《顺风新博客论》2006年8月 270千顺风吴祐昕 东南大学出版社《互联网帝国》2006年10月144千顺风吴祐昕中国铁道出版社社会/学术兼职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研究院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核心专家江苏省侨联侨界专家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专家22年担任江苏省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工作组成员无锡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无锡校友会副会长无锡广播电视(台)集团理事、研创智库特邀专家无锡教育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的审稿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议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议专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审专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终评专家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专家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专家教育部硕士论文评审专家教育厅金课评审专家《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SCI收录期刊Q2区)》封面设计委托专家22年受聘无锡滨湖区乡村振兴统一战线”智库“专家江南大学,中国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手机:13656177880邮箱:wuyouxin@vip.163.com微博地址:吴祐昕-设计创意http://weibo.com/u/1736047343Doctoral graduate of Fudan University in 2013, the responsible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Design of the School of Design of Jiangnan University, a member of the Academic Committee of the China Advertising Association, a member of the core expert group of the Oversea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theWestern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 and the official visiting scholar of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the fifth and tenth “Students’ Favorite Teacher” of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orker, and Outstanding Educator of Jiangnan University. Currently serving as the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of Jiangnan University (Tongling) and the secretary of the Party Branch of the Department of Vision and Information Design; the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Western Returned Scholars Associationof Jiangnan University (Fellowship Associ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a peer reviewer of natio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a reviewer of masters’ thesi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an entrusted expert of the cover design of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Q2 area of SCI included journals). Also serving as a member of the 13thWuxi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he vice president of Fudan University Wuxi Alumni Association, and an expert of Wuxi Radio and Television Group (TV) Think Tank.Presiding over two natio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roject, on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roject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wo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rojects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on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roject of Wuxi, won the third prize of Jiangsu Provinc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Achievements Award, Wuxi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Decision-making Consulting Award, the best instructor award of the First Alibaba Cloud Visualization Contest; her design works selected into the collection of Guanshanyue Art Museum of the first China Design Exhibition; published 5 academic works, more than 50 research in authoritative and important journals, and undertook dozens of horizonta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possessing 3 invention patents (1 under authorization, 2 unde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39 utility model patents, 1 software copyright, and more than 100 appearance patents.





过宏雷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18944471301@163.com
研究方向:
品牌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设计、产品系统设计理论、建筑视觉、设计教育学、新媒体与传播

简介过宏雷,199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1994—1997年就职于无锡市广告事务所,2000设计年硕士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2013年博士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曾在北欧、瑞士等国进修与交流。有跨多个学科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包括品牌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产品系统设计理论、建筑视觉、设计教育学、新媒体与传播。设计作品在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大赛、华东设计大奖赛、江苏之星设计大奖赛、无锡品牌设计大赛中获得多项重要奖项。主持和完成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多项,获“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CSSCI、EI等学术论文15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主持和完成政府部门与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80余项,参与政府重点工程建设。指导学生频繁获奖:2008、2009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2009全国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设计奖金奖作品指导教师,2010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金奖作品指导老师,2010全国包装设计大赛金奖作品指导教师,2010江苏省消防宣传设计大赛金、银铜、奖作品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奖),2010全国靳埭强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金奖作品指导教师,2011中国包装设计大赛银奖作品指导教师,2011“中国之星”、“江苏之星”包装大赛金奖作品指导教师(获优秀导师奖)。2013“白金创意”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全场大奖、金奖作品指导教师,2014年全国大师奖设计大赛金奖指导教师等。无锡设计师协会会员,无锡市广告协会会员。获“最喜爱老师称号”,获“荣智权奖教金”。所带研究生被选入美国迪斯尼设计总部深造,多人进入腾讯、阿里巴巴等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公司。In 1994, he graduated from Nanjing Arts Institute, 1994 – 1997 in Wuxi City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 2000. He graduated from Wuxi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university in 2013 and graduated from Jiangnan University in. Has been in northern Europe, Switzerland and other countries to study and exchange. Education and work background, including brand image desig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echnology and art, product system design theory, architectural vision, design education, advertising and communication. Design work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t design competition, the East China Design Grand Prix, Jiangsu star design awards, Wuxi brand design competition to get a number of important awards. Presided over and complete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Jiangsu Provin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the project a number of research projects. Published 15 academic papers, published monographs, 5 teaching materials. Hosted and complet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enterprises entrusted by the project more than 60. To guide students to award-winning frequent: 2008, Jiangsu province 2009 outstanding graduate design guidance teachers, 2009 N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design award for works of teachers, 2010 national undergraduate design competition works instructor, 2010 National Packaging Design Competition works of teachers in Jiangsu Province, 2010 fire protection publicity design contest gold, silver, copper prize Instructor (won the prize for excellent instruction), 2010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Visual Design Competition works of his teachers, 2011 China packaging design contest silver works of teachers, 2011 “China star”, “Jiangsu star” packaging contest gold works Instructor (outstanding mentor award). 2013 “platinum creative”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visual design contest award, gold works to guide teachers, 2014 National Master Award Design Competition Gold medal. 2012 Wuxi Designers Association, Wuxi City advertising association. Won the “favorite teacher, won the 2010 title of” Rong Zhiquan research grants, 2012 Wuxi outstanding communist party member education system.





陈原川教授 | 博士生导师inchinch@163.com
研究方向:
文字设计及汉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国传统器物设计研究、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研究

简介主要从事文字设计及汉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国传统器物设计研究、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研究的教学和实践工作。长期致力于汉字字体设计、文字图形创意、明式家具、紫砂艺术等传统文化的创意实践设工作。组织并参与国内、国际一些活动,多次参加国内外海报邀请创作活动,海报作品曾参加德国柏林、美国费城的中国当代海报设计展览、日本DDD画廊中国平面设计展,设计作品曾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学术研究方面主持编纂高等艺术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系列教材、设计作品、文化专著,涉及传统文化研究、设计基础研究、文字设计、广告设计、视觉前沿研究等诸多领域,并在传统文化研究、汉字设计领域成果卓著。发表核心论文数篇,已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广告策划与创意设计》、出版教材《汉字设计》、《文字创意设计》、《字体设计基础》、《文字设计》、《中国元素设计》、《民间艺术考察与再设计》、《文字基础设计》、《广告游戏设计1》、《广告游戏设计2》等十多部教材。出版专著《中国图案》、《母语1》、《母语2》、《X-BOOK》、《研山索远》等多部,社会影响广泛。国际交流方面,创办江南大学视觉文化创意设计研究中心,旨在倡导国际间的设计交流活动,组织策划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X动力”设计节,活动成功组织多次, 在设计界引起强烈反响,为国内较有影响的设计活动之一。传统文化方面致力于明式家具研究及现代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制造实用、艺术、收藏于一体的明韵实木家具,曾受邀“米兰家具展”“、”“为坐而设计”等相关家具设计展览,社会影响广泛。近年来研究宜兴紫砂艺术的创新,专利产品研山壶颇得文人审美趣味。任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平面艺委会委员、《中国广告年鉴》常年评审。





朱文涛副教授 | 博士(后) | 硕士生导师 | 视觉传达系主任zhu.wentao@foxmail.com
研究方向:
1、跨文化方向:设计价值与观念史比较研究。 2、跨感官方向:视觉通感设计方法研究。 3、跨学科方向:设计行动主义与设计人类学研究。

简介学术履历:2002年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学士2005年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硕士2010年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博士2012年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副教授2015年 法国奥尔良国立美术与设计学院 访问学者2016年 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博士后出站2018年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 访问学者2020年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视传系系主任学术兼职: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品牌创新设计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教授课程:影像表达;跨专业设计;设计实务考察;视觉设计史;视觉设计基础;文字与版面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互动媒体设计;摄影;民族艺术考察;影视创意与制作;设计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科研项目:1主持 国家社科艺术学后期资助项目(重点项目)《观物之变:中国设计价值的传统溯源与近代转型(上下)》2023年在研2主持 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音乐视觉化:“艺术联觉” 观念与设计方法谱系研究》2023年结项3主持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转型期的设计价值观研究》2015年结项
4主持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近代设计价值观研究》2016年结项
5主持 江南大学教改课题《数字媒介环境下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建构》2014年结项6主持 江南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设计价值转型研究》2015年结项7主持 江南大学人才启动科研基金 《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2014年结项科研论文与著述:1、朱文涛殷俊《因子分析法建构音乐“意象图式”的设计研究》包装工程(北大核心)2022.122、朱文涛《动态图形视听设计的通感实验研究》创意与设计(SCD/普通期刊)2022.103、朱文涛《“音乐视觉化”概念与设计方法系统研究》创意与设计(SCD/普通期刊)2021.104、朱文涛《如何“看见”音乐的跨媒体设计方法探究—以三个视听映射实验作品为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北大核心)2021.85、朱文涛 朱小慧《一种跨媒介的动态图形:马林诺夫斯基音乐视觉化设计研究》美术大观(普通期刊)2021.46、朱文涛 袁川川《一种传统日常之物的设计文化研究进路》创意与设计(SCD/普通期刊)20219.87、朱文涛 文昕 《台湾健康老龄化的设计行动主义策略研究》装饰(CSSCI/北大核心)2019.18、朱文涛 魏颢《影片的副文本:片头文本的符号学分析》电影文学(北大核心)2018.119、朱文涛《技、物、居的追索:海德格尔设计美学发凡之问与思》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北大核心)2018.1010、朱文涛《美丽的罪恶:民国漫画中摩登女性形象的三重批判话语》装饰(CSSCI/北大核心)2017.1011、朱文涛《从色彩音乐到视觉音乐:西方视听通感的观念源流与其早期艺术实验》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北大核心)2017.1012、朱文涛《一种典型器的进化—六朝盘口壶的设计起源、传播与演进》装饰(CSSCI/北大核心)2017.113、朱文涛《“淫巧”与“机巧”之辩:晚清上海的物质文化观》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北大核心)2016.1214、朱文涛《六朝时期的海上交通与对外造物文化交流述略》创意与设计(SCD/普通期刊)2015.1015、朱文涛《从<奇器图说>看中西造物知识的会通逻辑与价值矛盾》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北大核心)2015.616、朱文涛《六朝时期南方农具之成形规模及原因初探》农业考古(北大核心)2014.617、朱文涛《“触觉”与“视觉”—在“艺术意志”规律中探讨古罗马与汉代艺术的差异》艺术百家(CSSCI/北大核心)2014.6,收录于《中国艺术学年鉴201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8、朱文涛《价值哲学语境中的设计本质探析》包装工程(北大核心)2013.1119、朱文涛《通往设计的价值理性之路—以市民社会结构为视角考察中国设计价值变迁与危机的根因》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3.10(北大核心)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期刊《造型艺术》2013.1020、朱文涛《古罗马晚期与汉末魏晋造物艺术之比较—3⾄5世纪造物风格变迁脉络探析》装饰(CSSCI/北大核心)2013.821、朱文涛《“长尾”的设计—网络经济形态下未来平面设计运作趋势的分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北大核心)2012.822、朱文涛《以汉代与古罗马玻璃的比较探讨中西方玻璃系统的渊源及其走向》装饰(CSSCI/北大核心)2012.123、朱文涛 《试论数字媒介环境下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 《创意与设计》(SCD/普通期刊)2011.1224、朱文涛《从古罗马和汉代造物艺术比较中看造物范式形成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变革因素》 载于《设计学论坛(第三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5、朱文涛 《Motion Graphic Design教学体系的逻辑框架建构》,载于《2011长三⻆动漫教育高峰论坛学术论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26、朱文涛 《古罗马与中国汉代武器构造设计的比较分析》 《装饰》(北大核心)2010.527、朱文涛 《汉代与古罗马社会主导经济形态下造物范式的差异性》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北大核心)2010.528、朱文涛 《西方古罗马和中国汉代不同轨迹的陶器工艺发展》 《中国陶瓷》(北大核心)2010.529、朱文涛 《反理性的先锋——解析西方摇滚唱片封套的设计理念》 《装饰》(北大核心)2007.1130、王峰、魏洁、朱文涛、姜靓 (合著)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哈萨克族卷》山西人民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1031、魏洁、王峰、姜靓、朱文涛(合著)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塔塔尔族卷》山西人民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10学术交流:第六届 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演讲嘉宾演讲题目《以历史语境认知设计—视觉传达史教学的功能定义与方法转向》第七届 中国设计学青年论坛演讲嘉宾演讲题目《“货”与“国”—近代国货观念源流与民族主义建构》第二届中国设计文化遗产研究学术论坛学术主持“文化遗产数字化”教学工作坊组织与主持社会服务:1、力神起重运输3D机械交互界面系统开发2、“芯歌”工业软件品牌与界面系统设计3、南京竺派越剧数字博物馆形象设计与策划4、“最江南·江南文脉国际海报邀请展”策展与视觉设计科研获奖: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届第八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2、《装饰》杂志年度优秀论文奖3、江南大学科研突出贡献奖4、设计学院年度贡献奖教学获奖:1、“网络传播与数字媒体中的图形设计与创新教学研究”获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指导学生“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决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3、指导学生“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4、指导学生“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决赛二等奖5、指导学生“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铜奖/评审奖/优秀指导教师6、指导学生获“江苏省研究生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创新大赛”一等奖/最佳指导教师奖7、指导学生获“GDC设计奖”铜奖/卓越导师奖招研究生要求:1、对世界保持好奇。2、对社会仍有反思。3、对历史、音乐、电影有兴趣尤佳。





朱琪颖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tangozhu@163.com
研究方向:
品牌形象设计、新媒体视觉设计、地域文化资源可持续设计

简介朱琪颖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2006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2001年赴芬兰学习考察。现致力于品牌形象设计、新媒体视觉设计、地域文化资源可持续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在《艺术百家》、《包装工程》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品牌形象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海报设计》、《基础造型》、《展示设计教程》等教材、译著。此外,为无锡市政府、滨湖区政府、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提供设计服务。主持设计了“蠡湖新城形象规划设计”、“三山景区旅游形象开发”、“无锡滨湖旅游形象设计”、“无锡商务局形象设计”、“吴式食品品牌形象设计”等诸多项目。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白金创意”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以及全国大师奖设计大赛银奖、铜奖等奖项,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代福平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daifuping2013@163.com
研究方向:
视觉传达与信息可视化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中西设计哲学比较、设计现象学

简介代福平,山西太原人,艺术学博士(设计学),本、硕、博均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001年任教至今。现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哲学研究团队成员。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设计学通用教材”和“设计思想论丛”丛书编委。研究领域:学术兴趣涉及设计学、美学及西方哲学,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与信息可视化设计、体验设计、中西设计哲学比较。提出标志设计的数学美理论、以“龙的视觉文化”和“维纳斯视觉文化”为表征的中西视觉文化差异理论、中西设计文化深层结构比较理论、基于现象学视角的体验设计方法论等学术观点。近年来,尤其注重发挥现象学哲学对现代设计理论的重要价值,以“体验”这一现象学和设计学共同关注的对象和概念为枢纽,从构建现象学的体验设计方法论开始,探索设计现象学之路。学术成果:在《装饰》《文艺争鸣》《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德国哲学》《包装工程》《创意与设计》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标志设计艺术中的数学美》《基于中西文化比较的版面网格系统设计方法论》《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深层结构》《西方现代设计文化的深层结构》《基于现象学方法的服务设计定义探究》《体验设计的历史与逻辑》《精神交互体验设计方法的现象学阐释》《论现象学方法对设计思维的深化及对设计教育的启发》《黑格尔哲学圣殿在中国的落成——读邓晓芒先生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代表性论著有《标志设计文化论》,教材有《信息可视化设计》《字体创意》《激扬文字:文字设计基础教学》。科研项目: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西设计文化深层结构比较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意义驱动的体验设计方法论研究”,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扬州雕版印刷非遗文化的体验设计与价值创造研究”,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基于国际前沿视野的交互设计方法论研究”。教研项目:主持完成江南大学教师卓越工程项目“《信息设计》卓越课程建设研究”,主持江南大学金课建设研究专项“《设计伦理》新型课程建设研究”。主要获奖:江南大学至善教学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苏省优秀工业设计学术奖、江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16届全国设计大师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江明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jmghw601@163.com
研究方向:
现代图形语言的创新与应用、新媒体视觉设计方法研究、传统艺术设计应用研究

简介江明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多年来从事艺术设计中图形设计、信息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近年来出版多部教材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设计作品,并长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设计服务。指导的学生在全国性、省部级设计比赛中获得多项奖项,本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注重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性与现代设计方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探索如何实现新形势下的有效设计,特别是数字媒介中视觉设计的方法研究。
Jiang Ming, Associate ProfessorJiang’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th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graphic language, the method of effectiveness based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art in design.Jiang holds a BA in Industrial Design from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a MA in Art Design from Jiangnan University. At present, Jiang is mainly engag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art design. She has published several books, academic papers and design works, and provided design services for some enterprises.Jiang’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rtistry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nd the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method of modern design. The goal i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design in new situations.





吴建军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527wujj@163.com
研究方向:
视觉传达与信息可视化设计、设计遗产的保护研究

简介教育背景方面1989至1993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专业受教于余秉楠、陈汉民、吴冠英、靳埭强等先生。工作及研究方面1993年毕业工作至今担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文字设计、印刷技术、展示设计、医学美术等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事信息可视化设计、设计情报学、敦煌藏经洞文献、医学插图与信息可视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9YJA760068艺术学《武周制字源流及字形研究》
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明中期无锡民间印刷术发展对“明字体”成型的影响》、《五代敦煌曹元忠统治时期雕版印刷研究》、《北宋雁门邵思本“姓解”刊刻形式考析》(CSSCI)、《数字媒介时代文字设计教学模式的转换》、《康雍乾时期御用器物的吉祥文字装饰研究》、《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色彩探析》、Gamified Participatory Museum Experience for Future Museums (HCI)、《丝路华韵——正仓院盛唐礼乐纹饰研究》。编著出版书籍及专著:《现代标志设计》、《中外字体设计》、《设计的色彩》、《国际设计大师丛书—冈特•兰堡》、《国际设计大师丛书—金特•凯泽》、《国际设计大师丛书—霍尔格•马蒂斯》、《印刷媒体设计》、《印刷媒介设计》。与苏州信托、万斯家纺、金鹰百货、晨光科慕(氟材料)、德国博世BOSCH、美国朗邦卫浴家具等机构合作,展开产品宣传、VI设计及推广研究。





崔华春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584362153@qq.com
研究方向:
信息可视化设计与研究、传统文化可持续设计与研究、图形设计与研究、品牌设计与研究

简介崔华春,博士、副教授。2004年硕士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并于同年留校任教。获江南大学 “至善教学奖”“我最喜爱的老师”“荣智权奖教金”,设计学院优秀教师、教学先锋。主要从事传统文化可持续设计、品牌战略策划与系统创新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图形设计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工作。学术成果:在《现代传播》、《东北师大学报》等国内外重点刊物上发表CSSCI、EI等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出版教材《信息设计》(高等艺术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规划教材)、《民间艺术考察与设计》、《包装系统设计》等数部。科研项目及获奖: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主持并完成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主持并完成江南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作为重要成员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并完成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无锡市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多项。教学成果:在多项省级、校级卓越课程、精品课程以及重点教改项目中担任主讲教师。设计作品在省市级的赛事中获奖、在相关杂志上发表;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指导教师;江南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获江南大学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类奖项:全国数字艺术大赛国家级、省级多项奖指导教师;全国靳埭强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金奖作品指导教师;全国视觉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创节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设计之星”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全国“大师奖”指导教师奖;中国包装创意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实践项目:主持和完成政府部门与企业委托的重点项目建设多项,“低碳概念展示馆设计研究”“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宣传形象设计研究”“华昕设计集团品牌系统设计研究”“湖南创源生物科技品牌战略及形象设计研究”“梁溪建环科技品牌开发设计研究”“经开教育局形象开发设计研究”“无锡市南山慈善园交往空间形象设计研究”等,获得良好社会认可与评价。





胡心怡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插图设计、绘本设计、设计基础教学及课程设计研究

简介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获得硕士学位。近年来致力于两个方面的专业研究,一方面是绘本设计,侧重于儿童绘本的创作与研究。另一方面是设计基础教学及课程设计研究,特别侧重于设计教育在国家基础教育领域的普及及推广教学研究。今年来发表了多部专著,并在国内核心及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廖曦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副院长Liaoxi1978@126.com
研究方向:
视觉传达与信息设计、品牌形象系统设计、整合创新设计、传统文化艺术的可持续设计

简介廖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硕士研究生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现任教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与信息设计系。目前担任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青年教师协会主席,江南大学教师卓越中心设计学院分中心委员,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无锡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自任教以来,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次)、江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次);荣获江南大学2020年至善教学奖、第十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江南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其中CSSCI核心论文4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并结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主持江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两次获得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年度贡献奖(年度发表CSSCI核心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位列全院前三名);指导多名学生在多项国家级设计大赛中获奖。同时主持并完成与TATA木门、上海家化、宇通客车、雅迪科技等知名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的设计策划项目,获得良好的社会认可与评价。





杨滨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yangbin@jiangnan.edu.cn
研究方向:
数字艺术设计、人工智能辅助设计、交互技术与体验设计

简介杨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博士,埃因霍温科技大学访问学者。指导视觉传达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两个方向的研究生。任现职以来,主要从事数字艺术设计、智能交互设计、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方面的教研工作。注重设计与科技相结合,擅长多学科、多文化的交叉与合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中美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等多个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SSCI/SCI检索16篇;担任《Int. J. of Arts and Technology》,《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杂志的编委,编写教材2本,授权发明专利4项;多个设计作品受邀在国内外作品展中展出。指导学生获国内外重要设计赛事奖项百余项,并被授予米兰设计周优秀指导老师,全国美育成果展优秀指导教师,阿里巴巴数据可视化大赛最佳指导老师等称号。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后主持博世(BOSCH)LOP系统UI与数据可视化设计、无锡市滨湖区标志设计、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标志设计、伊贝化妆品包装设计,Coffee Now咖啡品牌及VI设计、疾病智能分析预测平台及智能机器人外观设计等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李振宇副教授 | 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视觉传达系副主任150245114@qq.com
研究方向:
字体及版式设计、包装品牌设计、海报、动态广告设计、数字媒体实验及视觉交互

简介李振宇,韩国祥明大学美术学视觉设计博士毕业,8年海外留学经历,自幼随父习画。硕博期间师从韩国前字体版式协会会长 元裕洪先生、韩国前弘毅大学校长 权明光先生。 本硕博均为视觉传达设计,多年商业设计经历。现研究聚焦视觉传达方向,发表韩国权威核心、国内南大核心等多篇。主持及参与纵向课题多项,主持及参与设计实践落地项目多项。策划专业活动展览、论坛数十余次。个人获奖及参展200余次,指导学生获奖多次。





姜靓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543623@qq.com
研究方向:
书籍设计、环境视觉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研究

简介2002年本科毕业于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设计学院,2008年于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获视觉传达设计硕士学位,同年参加工作并任教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要从事书籍设计、版面设计、环境视觉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研究的教学与实践工作。在国内Cssci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关于书籍设计领域的专业核心论文数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校级相关项目。出版《书籍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版面设计与应用》、《环境视觉设计》等专业教材数部。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主持和参与光明集团“上海农场”品牌形象及包装系统创新设计研究项目、德国啤酒“库斯特”品牌系统创新设计研究项目、无锡市实验幼儿园视觉形象系统创新设计项目、“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形象系统设计研究项目等,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认可与评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南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导师信息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