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导师信息汇总
个人简介:孟卫东,教授,设计艺术学院院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时尚设计行业技术开发基地主任。
研究方向和领域: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研究领域: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在系部:视觉传达系科研成果:
论文:1、《电脑美术设计与数字创作》发表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2、《浅析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断裂》发表于《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3、《零距离接触前卫艺术》发表于《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4、《浅论绘画风格的形成》发表于《中国油画》2005年第4期5、《论数码插图艺术》发表于《装饰》2006年第1期6、《遏制过度包装任重道远》发表于《艺术探索》2007年第4期7、《我国包装产业绿色化问题的对策》发表于《艺术与设计》2007年第12期8、《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发表于《光明日报》2007年8月3日9、《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现代运用》发表于《光明日报》2007年8月31日10、《新媒体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当代背景》发表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11、《电脑技术与当代艺术》发表于《艺术与设计》2009年第5期12、《徽州古民居承志堂的木雕艺术》发表于《美术研究》2010年第4期13、《汉代瓦当的形式构成美》发表于《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14、《王维水墨山水画艺术风格及影响探析》发表于《国画家》2011年第1期15、《论徽商对徽州木雕性格的影响》发表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16、《福建多元宗教文化在石雕艺术中的视觉表达》发表于《艺术百家》2016年第3期17、《福建省传统雕刻文化价值与保护对策的研究》发表于《创意与设计》2019年第4期著作:1、《现代教学三字一画技法》安徽教育出版社,第一副主编;2002年2、《艺术设计》安徽美术出版社,副主编;2004年3、《印刷工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主编;2006年(省“十一五”规划教材)4、《书籍装帧》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主编;2007年(省“十一五”规划教材)5、《书籍装帧》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第二主编;2012年(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课题:1、《数码艺术与当代艺术研究》(2007sk089)省教育厅项目资助,主持;2007年2、《地图语言艺术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A760041),第一参研人;2011年3、《福建宗教文化与雕刻艺术研究》厦门理工学院人才引进项目(YSK13008R), 主持;2013年4、《福建省宗教雕刻文化价值与保护对策的研究》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FJ2016B211),主持;2016年艺术创作:
1、《中华三德歌》装帧设计,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合作)1996年2、招贴《救助希望》获建国50周年安徽省美术作品展三等奖;1999年3、招贴《water?》获第七届安徽省设计交流展学术铜奖;2004年4、茶叶包装《黄山毛峰》获第七届安徽省设计交流展学术优秀奖;2004年5、标志《粥品轩》获安徽省第八届设计作品交流展优秀奖;2005年6、浮雕《24节气》获安徽省第二届美术大展综合类优秀奖;2008年7、标志《芜湖帝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获安徽省第九届设计作品交流展银奖、“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优秀奖;2011年8、作品《天圆地方》获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礼品研制征选作品团队奖(合作);2017年9、包装《邹府家茶 正器有礼》获“包装之星”2019优秀奖、入选首届全国平面设计大赛;(合作)2020年五、联系方式:邮箱:2013110503@xmut.edu.cn
个人简介:
刘景福、教授、博士、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
研究方向和领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研究领域:新媒体艺术、影视艺术
所在系部:数字媒体艺术系教学科研成果:
1、《艺术与科技融合视野下的屏幕形态与生态研究》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冠捷科技集团横向课题《企业形象宣传咨询与策划服务》 2018;3、专著 《西方新媒体里的中国电影形象研究(2002-2011)》学林出版社,2016年12月;4、论文《微电影:媒介演化语境中的新媒体艺术》 福建论坛CSSCI,2015年12月;5、论文《象棋思维抑或跳棋思维——全球视阈下东西方影像竞技策略刍议》电影评介.北大核心,2014年11月;6、《西方新媒体里的中国电影形象研究(2002-2011)》荣获福建省第十二届(2018)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7、第9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媒设计微电影组福建省一等奖:《前世今生子冈玉》;8、第10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电影组全国一等奖:《松脂灯》;9、第10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电影组全国二等奖:《贺元之仇》;10、第12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电影组全国二等奖:《山路渺渺谦行之》;11、第12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电影组全国三等奖:《莫邪》;
联系方式:
邮箱:125886513@qq.com
一、个人简介:
陈彦卿,博士、教授,湖南永州人,硕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CSCD扩展版《包装工程》杂志社编辑委员会委员,《湖南包装》杂志青年编委,《玩具世界》杂志编委。
2000年07月重庆工商大学毕业
2007年12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18年08韩国圆光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2000年08月-2021年07月湖南科技学院工作,2021年08月至今调入厦门理工学院工作
2013年09月-2014年07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2019年-2020年国家留基委公派韩国访问学者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1、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研究2、研究领域:信息与视觉设计研究、品牌设计研究、文创设计及工艺研究
三、科研成果:
1、科研课题及项目:(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当代设计方法论研究》排名第三(2)主持教育部一般项目《女书的艺术传承与设计应用研究》(3)主持湖南省社科重点项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女书文创产品设计及应用研究》(4)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女书字库的设计与开发研究》(5)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公益广告与企业》(6)主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艺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7)主持厦门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社科项目《基于绿色理念的快递包装设计研究》
2、横向项目:(1)主持横向项目《“女书”文创产品开发设计》(2)主持横向项目《“女书”文化特色数据库设计与开发项目》(3)主持横向项目《乡村战略下“女书” 的数字化转型创新设计及应用研究》(4)主持横向项目《夏林苑品牌形象设计及策划》
3、出版专著2部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及核心论文6篇:(1)《多元形式与传承——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平面艺术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后女书时代女书的艺术传承与设计应用研究》,九州出版社(3)《“滩头年画”手工艺产业转型与发展研究》,2015.1,《美术观察》,CSSCI(4)《“三朝书”的文化内涵与装帧设计视觉分析》,2015.11,《装饰》,CSSCI(5)《基于绿色理念的快递包装设计趋势研究》2022.12,《生态经济》北大核心(6)《公益广告,企业营销新方案》,2006,《中国市场》,CSCD源刊(7)《包装设计中“空”的魅力》,2009,《包装工程》,CSCD扩展,北大核心
4、科研获奖:(1)平面作品《女书•印象》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平面作品《唯美•敦煌》获得第二届敦煌国际设计周铜奖(3)教学研究论文获湖南省高校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1篇(4)所授课程《图形创意》获“青果杯”第四届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5)主持的项目《艺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获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6)《柳宗元纪念馆品牌形象设计》被湖南省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采纳并投入使用
四、艺术创作:(1)“女书”系列海报《衣角篇》《衣襟篇》《头巾篇》设计作品,2018.6,《文艺理论与批评》,双核心CSSCI源刊(2)平面作品《解读女书—基本构件》,2014.5,《美术观察》,双核心CSSCI源刊(3)平面作品《唯美敦煌》系列作品,2019.11,《甘肃社会科学》,双核心CSSCI源刊(4)作品《公园小景》风景速写,2022.第39卷,《科技进步与对策》,双核心CSSCI源刊(5)《后花园一角》系列作品2022.第39卷,《科技进步与对策》,双核心CSSCI源刊(6)女书首饰设计,2015.6,《包装工程》,北大核心CSCD扩展版,(7)平面作品《解读·女书》,2015.6,《包装工程》,北大核心CSCD扩展版(8)平面作品《拒绝雾霾,全民行动》海报招贴设计,2018.7,《染整技术》,北大核心(9)平面作品《吸烟有害健康》招贴设计,2018.7,《染整技术》,北大核心
五、联系方式:18674641977 邮箱:546453250@qq.com
个人简介:王珏、副教授、2017-2018年德国奥芬巴赫设计艺术学院访问学者、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研究方向和领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研究领域:书籍设计、信息图形设计、多媒体交互界面、设计教育等等所在系部:视觉传达设计系科研成果:课题1、负责2015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思想研究项目(FJKX-B1526)《鼓浪屿智慧旅游信息交互体验调查研究》,2、2019福建省人文社科项目FJ2018B123《“和而不同”——比较视野下德国艺术设计差异化教育研究》3、2015年“天喜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4、2017年“立达信品牌空间设计”5、2020年“淘芳香小程序界面设计与更新维护”6、2021年“莫问”小程序界面设计与维护论文7、2008-3编著出版《书籍设计与印刷工艺》东南大学出版社8、2015年9月论文《以阅读体验为中心的数字交互书籍设计》发表于《编辑之友》第九期94-969、2015年9月论文《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发表在《美术观察》第九期130-13110、2016年12月论文《鼓浪屿智慧旅游信息交互设计与服务策略》,发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第6期11、2017年11月论文《设计从调研开始——将设计调研引入书籍设计教学的探索》发表在《装饰》11期136-137艺术创作:2018年11月书籍设计作品《进返》入选第四届高校插图与装帧艺术展2009年12月书籍设计《让建筑消失》入选第12届全国美展2019年10书籍设计作品《进返》入选钱君陶书籍装帧艺术展2020年11月策划《贾涤非练习》入选中国最美的书联系方式:
邮箱:2011110504@xmut.edu.cn
一、个人简介:
陈虹 副教授
所在系部:视觉传达设计系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1、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2、研究领域: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三、科研成果:
课题:
1、主持福建省教育厅服务海西项目《公共艺术中妈祖文化的设计应用》
2、主持厦门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民俗艺术的应用研究——以妈祖文化为例》
3、主持校级金课《平面广告设计》
4、主持横向课题《宁波仁合力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品牌形象设计》
5、主持横向课题《企业设计服务外包年度服务》
6、参与福建省教育厅项目-A类项目《“旅游+”背景下鼓浪屿文创产品设计调查与对策研究》
论文:
1、2010年发表论文《浅谈爬藤植物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设计应用》
2、2011年发表论文《从民俗信仰到公共艺术--妈祖文化在地方公共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
3、2020年发表论文《文创视角下妈祖卡通人物的形象设计》
四、联系方式:
邮箱:71316700@qq.com
个人简介:
杨亦艺副教授
研究方向和领域:
1、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2、研究领域:交互界面设计、环境导视设计、融媒体时代博物馆展陈研究等
所在系部:
视觉传达设计系
科研成果:
课题
1、纵向《发展博物馆文化旅游的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本课题转化为民盟厦门市委提交2016年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议案;
2、纵向《充分发挥科技元素作用,创新地铁服务于商业模式》本课题提交厦门市政协“高起点运营厦门轨道交通,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主席协商议政并入选书面发言
3、横向《样板房室内空间设计3D效果软件开发》
论文
1、《对人性化网站设计的探讨》本科学报
2、《“五感”在博物馆行销中的应用研究——以陈嘉庚纪念馆为例》本科学报
3、《厦门博物馆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本科学报
4、《The Application of Diversification Evaluation Theory in the Art Design Teaching in Colleges》(EI期刊)
5、《Application of Image Segmentation Technology in Processing of Cartoon Poster》SCI(3、4区)
联系方式:
邮箱:yangyiyi@xmut.cn
一、个人简介:
黄朝阳副教授,致公党厦门理工学院总支副主委、福建省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常务委员、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委会委员。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本科、硕士研究毕业。
2012.12-2015.12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副院长
所在系部:视觉传达设计系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1、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2、研究领域:中国传统绘画与当代视觉文化交叉设计、地域文化创意再设计等。
三、科研成果:
近五年,发表论文(作品)共计4篇,其中:权威级1篇,其它3篇;主编教材2部;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7项,主持或参与教研教改项目2项;作品及论文获奖3项(省级),外观设计专利1项。
1、发表论文:《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美学观》、《厦门水泥花砖的历史及其审美价值初探》、《浅析传统中国画的形神论》
2、主编教材:《PHOTOSHOP基础教程》、《造型基础—形态篇》;
3、主持课题:《基于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与实践管理的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海峡两岸创意设计教育产学比较研究》;
4、获奖:2006年度厦门教育系统创优奖;论文荣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设计作品展览教师组最佳学术奖;设计作品《高山乌龙茶》荣获福建省首届艺术设计大展铜奖、《书之香 茶之味》获福建省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联展 优秀奖;第八届DAF国际大学生反对皮草设计大赛中国赛区最佳指导奖;2010年度厦门理工学院优秀教师;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四、艺术创作:
1、发表中国画作品:《秋波》、《春暖》、《三九》、《正午》、《惊蛰》、《四园组曲》;
2、2002年《红》获湖北省首届小幅中国画展学术奖
3、2004年《惊蛰》入选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
4、2008年《田园组曲》参加湖北省“晤对材质”学术邀请展
五、联系方式:
邮箱:zyhuang@xmut.edu.cn
个人简介:
张伊扬,博士,1987生于厦门。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本科及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影视广告)硕士研究生,并获台湾铭传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平面设计组负责人、第四届杭州国际动漫节部分项目策划设计、2010上海世博会宁波馆、杭州馆视觉设计。2012年至今,任职于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现为视觉传达设计系讲师。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研究领域:交互设计、影视广告、网络视听文化、品牌与IP设计。
主要课程:广告策划、图形创意、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展示设计。
研究成果
论文:
1.发表国内期刊论文:《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影响》、《从散文到影像——跨媒介叙事转换的困境与可能》、《传奇.浪漫.日常:当下中国电视剧类型的叙事风格研究》、《媒体融合语境下的网络电影奇观文化》、《网络时代的狂欢:观众中心化的电影美学生产》等文章。
2.国际会议论文:〈Free Expression in the Internet Age -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Significance of Network Films〉(cpc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D Image De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igital Art》(EI)。
研究课题:
1.主持省部级课题:《网络电影奇观文化下的新生代价值观演变研究》类别:福建省社科(马哲)项目:JSZM2021052主持人。
2.主持厦门市教改课题:《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厦台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模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100
3.主持省级教改课题:《创新创业视域下虚拟IP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2100356541931
4.《乡村影像叙事与新农村意识形态建构》、福建省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FJ2015C071项目成员。
5.《福建省传统非遗九鲤灯舞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成员。
6.《闽侨乡村振兴口述史的实录整理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成员。
7.《基于社交网站传统媒体营销研究》项目成员。
校企合作应用型课题:
近三年主持校企合作应用型课题三项,项目经费累计126万元。
1.《互联网+STEAM教育交互应用产品设计》经费86万元2021-12项目编号:SKHX21022主持人。
2.《轮渡公司党员教育微电影制作》经费20万元2019-6项目编号:HF19045主持人。
3.《企业视觉识别形象系统及网站设计》经费20.83万元2018.11项目编号:HX18134主持人。
作为团队成员参与:
1.《“福狮”文化动漫IP孵化和衍生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2.《翔安检察院未成年检查品牌服务》
3.《多维交互式展示影音设计与制作》
4.《十二生肖IP设计与增强现实系统开发》
5.《增强现实绘本系统开发与IP设计》
6.《室内软装选配设计与VR系统开发》
部分设计作品:
2015-2017,《来回》、《华美盛放》、《光临》毕业展主视觉设计及动态视觉设计。
2017年,厦门市海沧人民政府集成电路产业画册设计
2018年,港务集团数据可视化交互投影装置设计
2019年,轮渡广告微电影《什么是幸福》策划制作
2019年,SECRET APP UI&UX设计
2019年,厦门舞刀弄影响应式网站设计
2020年,广东利保能科技有限公司VI及网站设计
2020年,壳牌喜力流媒体视频策划制作
2021年,厦门翔安检察院守未者品牌VI设计
2021年,厦门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城市更新汇编装帧设计。
2022年,厦门理工设计艺术学院品牌提升设计
部分荣誉:
1.2017年获厦门理工学院优秀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2.2018年获厦门理工学院2017-2018学年“优秀教师”称号。
3.2017年获福建省教育厅颁发《首届福建省大学生文化创新创意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4.2017-2021年连续获中国广告协会主办、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5.2018年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福建省赛区评审专家
6.2019-2022年,指导学生获国家A类赛事,省级奖项24项,国家级奖项11项。其中:
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国家级一等奖1项;第十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视觉传达组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一、个人简介:
苏彦聪,博士、副教授,福建德化人,1987年生,射手座。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研究领域为智能计算与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和新媒体交互艺术等,主要教授课程有《脚本写作》、《互动影像设计》、《互动装置设计》、《新媒体与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媒介与应用》等。
【学习经历】
2009年3月,日本山梨英和大学人间文化学部,本科毕业
2011年3月,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研究科,硕士毕业
2014年3月,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研究科,博士毕业
【工作经历】
2012年8月-2013年3月,日本神户制钢集团神钢研究所研究助手
2013年4月-2014年8月,日本大手前大学学习支援中心助教
2014年4月-2014年8月,日本神户女子大学家政学部讲师
2014年9月-2018年3月,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与传播学院讲师
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挂职干部
2018年4月-2020年9月,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
2020年10月-至今,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第三届监事会监事
集美区第九届政协特邀研究员
致公党厦门市委海外联络与留学人员委员会副主任
致公党厦门理工学院第二支部主委
厦门理工学院第二届侨联委员会副秘书长
厦门市侨联第四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闽侨智库厦门理工学院研究中心成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厦门分论坛学术委员(CCF YOCSEF Xiamen AC)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日本系统控制信息学会会员
【荣誉表彰】
致公党厦门市地方组织成立40周年优秀党员
致公党厦门市委2021年度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厦门理工学院“十三五”统一战线工作热心党派、团体工作先进个人
致公党厦门市委2020年度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2016年度厦门理工学院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厦门理工学院2015-2016学年优秀教师
2022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研究领域】新媒体交互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智能计算与应用等
【所在系部】数字媒体艺术系
三、科研成果:
【市厅级以上项目】
1、基于SNS的城市性格研究以及在闽台两岸城市比较中的应用,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2017,主持
2、关于厦门美丽时尚对标上海的对策研究,厦门市社科课题重点项目,2021-2022,主持
3、基于知识传播模型的厦门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厦门市留学人员科研项目,2017-2019,主持
4、推进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我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公党厦门市委协商课题,主持
5、可穿戴增强现实辅助下的3D打印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2016-2017,参与(第2)
6、基于自由手势和感官融合的可穿戴AR用户交互技术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2020,参与(第2)
7、厦门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2020-2021,参与(第2)
8、汉语二语者外语焦虑、学业求助及其对词语记忆的影响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2021,参与(第3)
9、艺术与科技融合视野下的屏幕形态与生态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2018,参与(第3)
10、基于VR/AR和自然交互技术的闽台传统文化体验方式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2018,参与(第3)
11、对外汉语中运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汉日同形异义词教学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2018,参与(第3)。
12、音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2019,参与(第4)
13、自贸区背景下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创新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2017,参与(第4)
14、基于VR/AR和自然交互技术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2020,参与(第4)
15、人工智能视角下广告产业的演化研究,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2019-2021,参与(第4)
16、异构件多机器人协同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2018-2021,参与(第5)
17、小长径比螺丝高效锁付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2016-2019,参与(第5)
【代表性横向】
1、“海创会”双碳主题科普互动展示开发,福建经纬测绘信息有限公司,2022-2022,2万元
2、齐物志研学服务平台系统,厦门齐物社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21-2023,50万元
3、冠捷企业形象宣传咨询与策划,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2015-2016,1.5万元
4、三维码标准化参数设计与开发,三维码(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6-2017,5万元
5、冠捷智能电视生态圈设计与开发,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2017-2019,15万元
6、2017党建展示交互投影数据可视化系统开发,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2017-2018,7万元
【代表性高水平论文、专著】
(期刊论文)
1. Chin-Lin Li, Yancong Su and Ran-Zan Wang. Generating Photomosaics with QR Code Capability. Mathematics, 2020, 8(9), 1613.(SCIE收录,JCR 1区)
2. Yancong Su, Gang Ren. The Sensor-based Gesture Recognition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ystem. Chimica Oggi-Chemistry Today, 2018, 36(6): 990-992.(SCI收录)
3.许小凤,苏彦聪,金兰,网络多模态教学环境下二语学习者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的聚类分析,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109-112.
4. Daniel Moritz Marutschke, Yancong Su and Hitoshi Ogawa. Twitter-Based Color Term Analysis in English, German, and Japanese. ICIC Express Letters, 2017, 11(2): 343-347.(EI收录)
5. Yancong Su and Hajime Murao. A Study on Human Gait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Human Attribute Recognition. ICIC Express Letters, 2015, 9(5): 1427-1433.(EI收录)
6. Yancong Su and Hajime Murao. Extracting Feature Values from Human Gait by Using LPC Cepstrum Analysis for Attribute Recognition. ICIC Express Letters, 2014, 8(3): 815-820.(EI收录)
7. Yancong Su and Hajime Murao. A Study on Feature Extraction from Human Body Motion by Using Cepstrum Analysis. ICIC Express Letters, 2013, 7(3B): 1011-1015.(EI收录)
8. Yancong Su and Hajime Murao. Study on Human Behavior Recognition Using Discrete HMM and Continuous HMM. ICIC Express Letters, 2012, 6(3): 791-796.(EI收录)
9. Yancong Su, Michihiro Namba and Hajime Murao. Solving a Timetable Problem Using Distributed Genetic Algorithm. ICIC Express Letters, 2009, 3(4A): 1055-1060.(EI收录)
(会议论文)
1. Xiaonan Wang, Yancong Su and Yi S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Education Model Based on World Heritage Site Kulangsu.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ICISE-IE2021), Nanchang, China, 11/2021.(EI收录)
2. Xiaonan Wang, Yancong Su and Yi Sun. Research on C-STEAM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Gulangyu,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Media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ed Education (NMDME2021), Zhengzhou, China, 10/2021.
3. Xiaonan Wang, Yi Sun and Yancong Su. A Case Study of STEM Teaching Based on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Kulangsu Island” in Xiamen. 4th International Annual Meeting on STEM Education (IAMSTEM2021), Online, 08/2021.
4. Jingwei Piao and Yancong Su. Cyberspace Narratives Global Interconnectivity based on Content Analysis of Financial Media in Comparison.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urism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conomy (TMIE2020), Xiamen, China, 03/2021.(EI收录)
5. Lan Jin, Yancong Su and Jianxun Li.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Japanese Question Intention based on Deep Learning.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CCBDAI2020), Changsha, China, 10/2020.(EI收录)
6. Jianxun Li, Yancong Su. Research of Medi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ith Programmed Thinking in 5G Era.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CCBDAI2020), Changsha, China, 10/2020.(EI收录)
7. Yancong Su, Junting Zhang and Hajime Murao. A Study on Efficiency Evaluation for Interaction Design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with Digital Media Contents. 2019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ICICTA2019), Xiangtan, China, 10/2019.(EI收录)
8. Yancong Su, Jianxun Li and Junting Zhang. The Optimal Design of Digital Media Interactive Virtual Vision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Dual Viewpoints. 2019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ICICTA2019), Xiangtan, China, 10/2019.(EI收录)
9.蘇彥聰,王笑難,孫一.關於圖書館室內導航系統的服務設計研究. 2019數位設計與行銷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國台灣, 2019年6月.
10.蘇彥聰,村尾元,基於社交網路服務的城市性格評價研究. 2017創新、設計、經營國際研討會暨亞洲基礎造形論壇,桃園,中國台灣, 2017年12月.
11. Yancong Su, Gang Ren, Jianxun Li and Lanlan Lyu. An Indoor Navigation System for Library Using Material Location and User Position.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Engineering (IEEE ICICE 2017), Xiamen, China, 11/2017.
12. Jianxun Li, Yancong Su, Gang Ren, Lanlan Lyu and Tomo Munehisa. Application of Inhomogeneous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to a Genetic Algorithm.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Engineering (IEEE ICICE 2017), Xiamen, China, 11/2017.(SCI收录)
13. Chin-Lin Lee, Yancong Su and Ran-Zan Wang. Extended Photomosaic with QR Code Capability.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Workshops (ICMEW2017), Hongkong, China, 09/2017.
14. Yanyuan Gao, Chih-Fang Huang, Lin Shen and Yancong Su. A Pilot Study on the Interactive Music Biorobot Integration. 2016 Joint WOCMAT-IRCAM Forum Conference, Taoyuan, Taiwan, 12/2016.
15. Ren Gang and Yancong Su. Design Home Energy Feedback: Understanding Home Contexts and Filling the Gaps.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Network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s (MNSC2016), Bangkok, Thailand, 03/2016.
16. Yancong Su and Hajime Murao. A Study on Human Attribute Recognition by Applying LPC Cepstrum Analysis to Human Gait. The 3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the Innovation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ICST2013), Tomsk, Russia, 09/2013.
17.蘇彦聡,村尾元.加速度データのLPCケプストラム分析による特徴量抽出に関する考察.第25回自律分散システムシンポジウム,東北大学片平さくらホール, 2013年1月.
18.蘇彦聡,村尾元.ケプストラム分析を用いた行動認識の試み.第18回創発システムシンポジウム,同志社リトリートセンター, 2012年9月.
19.蘇彦聡,村尾元. HMMを用いた時系列データ自動組織化による行動認識の試み.第24回自律分散システムシンポジウム,神戸ファッションマートコンベンションルーム, 2012年1月.
20.蘇彦聡,村尾元.離散HMMによる時系列データ組織化手法の行動認識への適用.第17回創発システムシンポジウム,彦根ビューホテル, 2011年9月.
21.蘇彦聡,村尾元.携帯機器の加速度センサ情報を利用した行動認識への連続HMMの適用.第55回システム制御情報学会研究発表講演会,大阪大学コンベンションセンター, 2011年5月.
22.蘇彦聡,村尾元. HMMによる時系列データ組織化手法の行動認識への適用.第38回知能システムシンポジウム,神户大学, 2011年3月.
23. Yancong Su and Hajime Murao. Estimating Energy Expenditure of Mobile Device Users Using HMM.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ICIS2010), Xiamen, China, 10/2010.
24.蘇彦聡,村尾元.携帯端末を用いたエネルギー消費量推定へのHMMの適用.第16回創発システムシンポジウム,大山研修センター, 2010年8月.
25.蘇彦聡,筒井智子,村尾元.携帯端末ユーザのエネルギー消費量推定へのHMMの適用.第37回知能システムシンポジウム,横浜国立大学, 2010年3月.
【科研获奖】
1. Prize for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Mining (MLCCIM2022), Xiamen, China, 07/2022.
2. Prize for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CCBDAI2020), Changsha, China, 10/2020.
3. MMC Paper Award.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Workshops (ICMEW2017), Hongkong, China, 09/2017.
4.最優秀グループ発表賞.計測自動制御学会第17回創発システムシンポジウム,富山,日本, 2011年9月.
【教研教改】
(学科竞赛)
1、《“流动的手艺”—漆艺肌理动态海报》,2022第十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视觉传达设计类,福建赛区一等奖,指导教师(第1)
2、《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探索创新型原产地文旅消费》,第八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命题赛道,银奖,指导教师(第1)
3、《墨之蕴》,2022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A数字创意赛,全国三等奖,指导教师(第2)
4、《未与末艺术交互装置》,第二届中国高校数字交互艺术大赛,入围奖,指导教师(第1)
5、《“圆周率”系列》,第二届新加坡金沙艺术设计大赛,银奖,指导教师(第1)
6、《唐潮》,2021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数字创意赛道,全国二等奖、华东赛区一等奖,指导教师(第1)
(大创项目)
1、科艺尔教育—青少年创客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2017-2019,指导教师(第1)
2、面向智能电视生态圈的个性化时尚“智”造平台,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2017-2018,指导教师(第1)
3、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程序Mandarin Challenge的设计与开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6-2017,指导教师(第1)
四、艺术创作:
1、综合材料《光匣》、影像《牵扯》,首届中国“福建抽象”展,中国抽象艺术促进沙龙,2022年5月。
2、互动装置《纽带》,“星际玫瑰”艺术展,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2021年3月。
3、互动装置《乘风·破浪》,“蓝色梦想”国际当代艺术展,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2020年11月。
4、互动影像《LightBox》,“光临——创意落地,光的在场”展,厦门联发华美空间,2017年5月。
五、联系方式:
电子信箱me@yancong.su,更多详情www.yancong.su。
一、个人简介:
姬喆,博士,副教授。中国民盟盟员,厦门理工学院民盟总支副主委。“厦门高层次留学人员”。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1、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2、研究领域:动画设计、漫画设计、设计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等
三、科研成果:
(一)、市厅级以上项目
1.2022年福建省社科普及项目:“福文化”动漫绘本之福建三大渔女,主持
2.2021年厦门市留学人员科研项目: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IP创作研究,主持
3.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服饰色彩意象在动画设计中的创新研究,主持
4.2018年福建省社科普及项目:漫画福建非遗,主持
5.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台湾“最后一哩”学程与培养海西地区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整合研究,主持
6.2017年民盟厦门市委课题:服务设计视角下的厦门“博物馆服务”研究,主持
7.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闽台地区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模式的比较与研究,主持
8.厦门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厦台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模式的比较与研究,主持
(二)论文
发表期刊论文13篇,3篇SCI收录、4篇CPCI收录、3篇Scopus收录、1篇北大核心收录如:
The Function of Digital Assistant Technology in the Creation of Modern Art Animation(SCI检索);
Improving decision-making efficiency of image game based on deepQ-learning(SCI检索);
Study on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 The Last Mile" of Taiwan's Applied Talents(CPCI-SSH检索);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for educational game design based on mobile platform(CPCI检索);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Color in Digital Media Environment(scopus检索);
Color Analysis of Chinese Minority:A Case Study of Yi Women's Cloth(scopus检索);
How to Innovate the Service Design of Leisure Farms: The Innovation of 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s(scopus检索);
(三)专著与教材
1.《中文版Animate CC动画制作实例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漫画福建非遗》,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设计实践》,吉林文史出版社
4.《数绘的世界—无纸插画与漫画的设计与实现》,江苏美术出版社
(四)科研获奖
1.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优秀动漫游戏专业骨干教师,个人奖项;
2.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优秀动漫游戏专业教学论文奖;
3.《基于移动平台的教育游戏设计的实例研究》获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第五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
4.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优秀指导老师奖;
5.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6.米兰设计周(A类)中国高校设计学科优秀论文奖;
7.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指导学生作品获全国三等奖(铜奖);
8.指导学生作品获第十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二等奖(银奖);
9.指导学生作品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二等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4项,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项;
10.指导学生作品获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省级二等奖;
11.指导学生作品获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四、其他
实用新型专利:
1、新型动画拷贝台
2、新型卡通绘本书
3、新型动画桌
五、联系方式:
邮箱:jizhe@xmut.edu.cn
一、个人简介:
杨东讲师
南京艺术学院本科毕业;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韩国东明大学博士毕业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动漫游戏专业委员会会员
所在系部:数字媒体艺术系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1、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2、研究领域:动画设计、动画制作想象力的开发研究
三、科研成果:
1、(市厅级以上项目)
主持参与市厅级项目9项
2、横向
福建省示范校课件拍摄及后期特效制作服务
福建省高校美术专业指导
3、论文、专著
(1).상업애니메이션창작을위한창의적상상방식의체계적패턴화/한국일러스아트학회(韩国核心KCI发表);
(2)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ical Variation for Animation Production by Remediation through the Genealogical Approach/한국기초조형학회(韩国核心KCI发表);
(3)Artistic Expression of Abstract Graphics in Experimental Animation --A Case Study of "Sand Animation"(釜山国际环境艺术节发表);
(4)Research on Animation Imagination Creation based on Gestalt Psychology Theory of Children(ECEI 2020发表);
(5)《定格动画》-概述工艺技能的偶模型动画’教材的编写(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成果之教材系列);
(6)参与《动漫人才培养模式与动漫产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研究,参与人排名第一。
4、科研获奖
(1)作品《齿轮齿轮》获首届福建省高校教师艺术设计大赛动画组金奖,同时入围第八届电影学院奖
(2)个人博客作品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艺博”杯网页模板设计大赛一等奖
(3)2011年优秀动漫游戏专业教学论文奖(国家级、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年会组委会、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动漫游戏文化委员会)
(4)2012年第五届国际设计美术大奖赛动漫组别银奖(国家级、国际设计师美术家协会)
(5)指导学生作品获相关赛事各项大奖,2016年指导学生获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暨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6)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动漫组别全国金奖2项;
(7)指导学生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先行数字创意大赛获得二维组银奖。
四、艺术创作:
(1)版权专利:卡通形象番薯的一家之“阿番”
(2)版权专利:卡通形象番薯的一家之“番薯爷爷”
(3)版权专利:卡通形象番薯的一家之“薯薯”;
(4)出版《包吃天》儿童绘本并参加韩国国际环境艺术节展出。
五、联系方式:
邮箱:996413551@qq.com
个人简介:
刘颖苹 博士 讲师日本京都精华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
研究方向和领域:
1、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2、研究领域:动画产业、动画技法、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
所在系部:
数字媒体艺术系
科研成果:
2017年省教育厅中青年社科项目《闽南民俗文化动漫化生存现状及发展困境》
联系方式:
邮箱:2014112910@xmut.edu.cn
个人简介:
吕兰兰、博士,讲师,毕业于厦门大学人工智能基础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及领域: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研究领域:智能交互、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音乐、情感计算等
所在系部:
数字媒体艺术系
科研成果:
论文:
1、Lanlan lyu*. The Creativ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2016:268-274.
2、吕兰兰、康长河.古琴音乐的情感识别.第三届全国声音与计算研讨会.上海音乐学
院.2015.
3、Lv,L.L*, Kang C.H.The Emotional Classification Model of Guqin Music Based on
Bayes. 10th International WOCMAT Conference 2014, National Chiao TungUniversity,
Hsinchu, Taiwan, October 28, 2014.
4、Zhou,C.L., Lv,L.L*, Ding.X.J.,and Guan,Y..LGAA:a Lattice-gas Automata with
Aggregation for Composing Guqin Music.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12,29(2):139-143. (EI:20123615396230)
5、吕兰兰*,周昌乐.基于核聚类进化算法的音乐情感模糊计算模型.模式识别与人工
智能.2012,25(1):63-70.( EI:20123815454189)
6、Lv, L.L. *, Zhou, C.L. Improved Affective Computing Fuzzy Model of Guqin music.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2011,8(14):3063-3073 (EI:20115214650024)
个人简介:
李建勋,博士,讲师,吉林省长春人、2015年获得日本山梨大学信息机能系统工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5~2017年就职于日本索尼计算机So-net Media Networks株式会社,担任事业开发部核心预测引擎研发工程师一职;2017—至厦门理工设计艺术学院任教,兼任厦门三维码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厦门五十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日本问题特邀讲师
研究方向和领域: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以及大数据探索在媒体交互上的应用与实践
所在系部:
数字媒体艺术系
科研成果:
课题
1.主持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讲好中国故事基于机器学习的普通话朗读教育比较研究(JAS20331)2020-2023
2.参与厦门理工科研基金项目基于PBL的信息伦理教育与云平台服务设计研究(XPDSQ20002)2020-2022
3.参与三维码(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横向项目三维码安全合规平台开发(2020-3502-04-003831)2020
4.主持2019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VR/AR和自然交互技术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1901183996)2019-2020
5.主持三维码(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项目基于高斯调变函数的三维码制作模式研究2018-2020
6.参与福建省教育厅项目院校优秀设计作品VR虚拟展馆建设研究(JAS180397)2018-2019
7.参与福建雍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项目基于预测分析模型的量化投资研究2017-2018
8.主持厦门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科技类项目基于高斯模型预测分析的大数据轻量化研究(YKJ17011R)2017-2019
9.主持日本索尼SMN技术研发项目时间序列上潜在顾客的施策法(時系列において潜在顧客ターゲッティングに対する施策法)2015-2016
10.参与日本山梨大学宗久实验室项目利用协同集团马尔可夫最优化问题的研究(サポート集団を持つマルコフ連鎖モンテカルロ法の最適化問題への研究)2013-2015
论文
1.Su, YC. Li, JX. and Zhang, JT.The Optimal Design of Digital Media Interactive Virtual Vision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Dual Viewpoints. IEEE-ICCBDAI. 2020.(EI)
2.Li, JX. Su, YC.Research of Medi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ith Programmed Thinking in 5G Era.IEEE-ICCBDAI. 2020.(EI)
3.Munehisa, TO. Kunugi, MY. Li, JX. Multifunctional Instruction on Artificial ant Feeding Problem. IEEE-ICKII. 2019.(EI)
4.Li, JX. Su, YC. Ren, G. Lyu, LL and Munehisa, TO. Application of inhomogeneous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to a Genetic Algorithm. IEEE-ICICE. 2017.(EI)
5.Li, JX. Munehisa, TO. Dynamical Markov Chain Combined with Tabu 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to Job Shop Scheduling Problem. IEEE-ICICIC. 2015.(EI)
6.Li, JX. Munehisa, TO. Genetic Algorithm using the Inhomogeneous Markov Chain for Job Shop Scheduling.IEEE-ICICIC. 2014.(EI)
7.李建勲,宗久 知男,動的生成マルコフ連鎖モンテカルロ法とJSSへの応用,進化計算シンポジウム2012,長野県軽井沢,2012.
8.李建勲,交叉のみによる動的生成マルコフ連鎖モンテカルロ法,2011年電子情報通信学会総合大会,東京都市大学世田谷キャンパス,2011.
9.宗久知男,山本貴慎,李建勲,動的生成マルコフ連鎖モンテカルロ,人工知能学会人工知能基本問題研究会,山梨県山梨大学,2011.
中文专著文章
1.李建勋,《5G时代程序化思维的智媒体技术发展》,中国未来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2.李建勋,《智能预测模型在未来媒体中的应用模式》,中国未来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李建勋,《三维码在未来媒体的运用》,中国未来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地方标准、著作权
1.《三维码编码规范》福建省地方标准制定,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5/T 1881-2019,2019年12月19日发布,2020年3月19日实施.
2.《“教你读”智能语文朗读APP》软著登字第2870262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8年7月11日.
联系方式:
邮箱:Jianxun_Li@xmut.edu.cn
个人简介:
齐烨彤讲师设计学博士
2019年澳门城市大学博士毕业;2005年-2011年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2011年-2020年合肥师范学院讲师;2020年-至今厦门理工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和领域:
1、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2、研究领域:视觉传达设计、虚拟现实、环境艺术设计等等
所在系部:
环境设计系
科研成果:
1、主持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短衣壮民族元素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7;
2、参与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安徽溶洞文化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7;
3、参与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规划教材—中西方美术史(系列教材),2018;
4、参与实验实训中心三维漫游动画《数字合师》,2012;
5、2019年参加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获得成果并参加“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广西与东南亚民族建筑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结题成果展”,完成论文《东南亚民族建筑之建构方式研究》;
6、《中国会展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探索》,《艺术品鉴》,2017(10),独撰;
7、《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与现代园林设计》,《明日风尚》,2017(20),独撰。
艺术创作:
1、2017.12,作品《崇左文化馆》,收录在:2017年第十四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优秀作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2017,作品《竹艺展馆》,收录在: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16/2017,四川美术出版社;
3、2015.12,获“第九届全国商科院校展示设计大赛”一等奖及二等奖;
4、2016.11,获“首届鄂尔多斯国际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
5、2016.12,获“第十届全国商科院校展示设计大赛”一等奖;
6、2017.06,获“首届中国展示空间设计大赛”银奖;
7、2017.12,获“第十一届全国商科院校展示设计大赛”二等奖;
8、2017.12,获“第十四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优秀奖;
9、2017.12,获“榜样杯广西第二届艺术设计作品双年展”入选奖;
10、2017.12,获:2017年首届河池市“世界长寿市,三姐文化城”旅游乡居改造设计大赛,三等奖;
11、2018.07,作品《溧阳市博物馆、规划馆》获“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评教师组”一等奖;
12、2020.12,作品《四象—万物生》,参加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会;
五年内共计获奖40余项,指导学生获奖40余项。
联系方式:
邮箱:515587129@qq.com
个人简介:
丁鹏,博士,讲师,数字媒体系主任。江西铅山人,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硕士,台湾铭传大学博士。2008年至今任教于厦门理工学院,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福建省电影家协会青年委员会会员,福建省网络视听中心专家评审库审片专家。独立电影创作人,迈索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
研究方向和领域: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研究领域: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影像设计、影视后期技术、数字电影调色、电影剧作及理论。
所在系部:
数字媒体艺术系
科研成果:
(一)市厅级以上项目
1.主持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项目中美数字3D电影产业发展比较研究JAS150430
2.主持福建省教育厅B类项目厦门动漫产业品牌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BS10378
3.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台湾电影的身份认同建构及其对南台湾大学生国族意识的影响15YJC760052
4.参与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艺术与科技融合视野下的屏幕形态与生态研究FJ2016B224
5.参与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项目动漫设计在海西经济区儿童文创产业中的创新应用JAS160376
6.参与厦门市教育科学项目厦台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模式的比较与研究1113
(二)横向课题
1. 2015,主持《集美区文化艺术节学村微电影比赛活动承办项目》横向课题,经费:3.8万。
2. 2019,主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厦门分行活动策划服务》横向课题,经费:47.6万。
3. 2019,主持《集美区检察院法制宣传微电影摄制》横向课题,经费:8.8万。
4. 2020,主持《集美区人民检察院法治宣传微电影摄制》横向课题,经费:16万。
5. 2020,主持《集美区人民检察院法治宣传视频摄制》横向课题,经费:9.8万。
6. 2020,主持《同安区人民检察院法制宣传微电影摄制》横向课题,经费:14万。
7. 2020,主持《集美区人民检察院网络犯罪系列微电影摄制》横向课题,经费:14万。
(三)论文及专利
1.《镜像中的记忆——论电影中的“上海怀旧”现象》,《齐鲁艺苑》,第一作者,2010年。
2.《香港与内地旧上海题材电影兴起的社会文化根源》,《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第一作者,2015年。
3.《敦煌壁画的动画创作研究——以动画片<九色鹿>为例》,台湾《敦煌学》期刊,第一作者,2017年。
4.《旧上海题材电影中的空间意象》,《电影评介》,第一作者,2020年。
5.《融媒体时代国产电影的品牌化构建研究——以电影<唐人街探案>为例》,《电影新作》,第一作者,2020年。
6.发明专利,《一种广播电视传媒工程用三维移动式灯》,ZL 2019 1 0114637.6。
艺术创作及获奖:
1. 2018年独立编剧并导演电影长片《致命通话》,入围七项国际电影节,夺得三项大奖:
Mysuru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Best Foreign Feature Director最佳外语故事片导演奖
Gona Film Awards Best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最佳国际故事片奖
Garden Rout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Best Cinematography Feature Length最佳摄影奖
2. 2019年联合集美区检察院拍摄的微电影《青春无贷》被福建省广电总局评选为2020年度福建省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3. 2020年联合集美区检察院拍摄的微电影《检察官的大礼包》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为2021年度全国十佳法治微电影。
4. 2020年联合同安区检察院拍摄的微电影《归藏》荣获2020年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院奖”教师组二等奖;2021年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教师组三等奖。
指导学生获奖:
2019年第八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B类)全国二等奖1项;
2017年第六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B类)全国三等奖1项;
2021年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A类)福建赛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021年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A类)福建省分赛区三等奖1项;
2020年第13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A类)福建省级赛三等奖1项;
2021年福建省第八届大学生影像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2020年福建省第七届大学生影像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2016年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暨第17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最佳视觉效果奖1项;
2015年福建省第四届大学生影像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联系方式:
邮箱:dingpeng@xmut.edu.cn
牛雪彪,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研究领域:数字艺术与动漫艺术、IP跨媒介与IP孵化
一、个人简介
牛雪彪,副教授,硕士,国家公派俄罗斯访问学者,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会员,福建省连环画艺委会会员。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评委、国赛评委。获第十一届福建省高校艺术设计奖金奖。
二、研究方向和领域:
1、所在系部:数字媒体艺术系
2、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3、研究领域:数字艺术与动漫设计、IP跨媒介与IP孵化
三、纵向项目:
1.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基于专创融合的三维课程教学能力提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
2.主持厦门市高校产学研项目《忆草堂空间展示VR系统开发》,厦门市科技局。2020年;
3.主持福建省教育厅课题《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美术在福建高校美育中的现状和对策研究》,福建省教育厅。2018年;
4.省部级课题《网络电影奇观文化下的新生代价值观演变研究》,福建省宣传部,2022年,第二;
5.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闽南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研究》,福建省社科联,2019年。第二;
6.福建省社科普及项目《漫画福建非遗》,福建省社科院,2018年,第二;
7.三维动画基础一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厦门理工学院,2019年,第一。
四、横向项目:
1.2022,主持《室内软装选配视觉与系统设计》,经费:12万
2.2020,主持《十二生肖IP设计与增强现实系统设计》,经费:29万
3.2019,主持《增强现实绘本设计与IP设计》,经费:15.9万
4.2019,主持《忆草堂空间展示VR系统开发》,经费:15.5万
5.2018,主持《一镜到底动画设计服务》,经费:3.7万
6.2019,主持《铖钰文化视觉设计服务》,经费:4万
7.2019,主持《小冒险动画制作技术服务》,经费:2.55万
8.2019,主持《无有创意视觉设计服务》,经费:2万
五、代表性论文
1.“心物”离合间——水墨人物写生中的主客体关系处理,美术观察;
2.论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对倒策略,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3.动漫专业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提高的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科技视界;
4.Исследованимосвязи между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ей анимации на основе классической китай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развитием индустрии анимации,«Вестник РГХПУ им. С.Г. Строганова» № 4, 2022。
六、教材
《动态图形视觉设计》,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七、大创项目
1.2021,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原点美育少儿美育》,第一指导教师;
2.2019,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AR互娱营销方案提供商》,第一指导教师。
八、获奖
1.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国家级三等奖3项,
2.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省级一等奖1项,
3.厦门理工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
4.2021—2022年厦门理工学院优秀教师;
5.厦门理工学院第二届“党员名师先锋岗”获得者;
5.韩国釜山国际环境艺术节特别奖1项。
6.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A类大赛获奖:
(1)2021年获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家级A类二等奖1项;
(2)2021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A类二等奖1项;
(3)2021年获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家级A类三等奖1项;
(4)2021年获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5)2021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二等奖2项;
(6)2020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7)2022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一等奖1项;
(8)2021年获中国好创意大赛省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9)2018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赛一等奖1项。
九、联系方式
邮箱:330507761@qq.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