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lls 发表于 2023-2-17 17:35:18

江南大学环艺考研经验分享-周学姐



01跌跌撞撞来时路我的整个考研经历并不十分顺利,“手忙脚乱”这四个字可以说贯穿全过程,在摸索中前进,也走过不少弯路。幸而身边的老师,同学,学长学姐都无比善良温暖,让我在慌乱之余才不至于完全丧失奋斗的动力。
从择校就开始建立良好的心态和得失观会让整个备考过程走的更稳。
选择江南大学最大的原因无非就是我是浙江人,不想再去离家太远的地方读书。再加上本科学校的美术学院独立于主校区之外,想体验一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校园。
我在选学校的时候并没有做到非常严谨,也没有好好评估目标院校和自身实力,可以说有点低估了考研的难度。一开始没有良好心态的后果就是在后期复习遇到超出预期的困难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从根源上就开始动摇,继而影响备考动力。但是提这些并不是提倡畏首畏尾的选学校(毕竟高风险伴随高收益,而且江大也算的上是个公平公正,可冲也可兜底的学校),而是在择校时就要知己知彼,想一想可能会遇到的状况,分析一下可能面临的得失,将心态调整到对于目标院校不卑不亢的状态。

02选择培训班我本身是美术生,选择考研培训班的时候不自觉和高三时候选画室的经历联系在了一起,当时最大的感触就是,相比于去到哪个培训班,最最重要的还是是否能遇到尽心教学,有水平的老师。所以我对此非常谨慎且上心,花了至少一个月时间,打听了授课的学长学姐,并且仔仔细细研读了各大机构录取名单,成果展示,听遍了各种公开课,问了班里寒假就去无锡参加过考研班同学的意见,也和各路招生老师交流了一番(起初au学长的热情真的有、、吓到我,但是学长学姐们的专业水平还是非常高的,总之入股不会亏)最终汇总成一张excel表格,列出作品,公开课,教学老师,时间安排等等各项因素,并且按照其影响最终考研结果的重要程度设置不同的百分比,并对其逐一量化打分,作出最佳选择。
和文化课想比,我在快题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多,暑假班和冲刺班之外仅仅国庆和考前时候动过笔,这个要归功于快题班高效的课程。快题考试总是蕴含了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是性价比可以说是位列各科之首了。
我个人认为考研很大一部分还是在考察应试能力,放到快题上,也就是在于你是否能够将自己积累的专业能力放入考研的一套思维模式中,并且更好的利用考试要求和评分规则。一张a2纸能表达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应对快题方案并不需要像学校的课程作业那样考虑的过于复杂。而且据说改卷老师在每张试卷前的停留时间也仅有几秒,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想法是优先保证一眼能看到的东西,例如看到一张景观平面图时,它的形式感总是最先让人注意的点,那么在草图阶段就可以将平面图看作是一张平面构成,首先切分出有主有次,舒适且具有美感的穿插关系,再依据题目要求将功能区,空间的开合关系等一一套入分割出的框架之中。这一部分并不需要死记硬背什么,主要还是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做好积累,找到最擅长的形式,培养出切分平面的手感。
而对于考前准备的快题模板,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一套固定的空间组织形式,小场地的景观快题分区无非就是那几个,与主题相关的功能空间则常常通过构筑物下的空间来解决,并不会涉及太多变的要素(这种情况下构筑物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快题模板对不同考题的兼容性)在冲刺阶段,我的每一张快题都以一个构筑物连接木平台连接水景再加上草坪的形式展开。至于具体形状,尺度,风格等,考试时都可以结合平面框架和考题要求随机应变。

03理论备考理论的备考过程惊险又刺激,一整个九月我都深陷在设计概论前几章的泥潭中,直到十月份才开始整理建筑史的部分,后期就非常着急了。背诵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开始记不太熟也要按照进度往下走,尽早全面铺开会让自己心安许多。
时间上比较紧张,前期基本把图丢在一边,结果就是候考的时候还在疯狂记图,上了考场勉强画了一个出来一对居然还画错了.... 在考试紧张的状态下,只有烂熟于心的东西才能保证顺利发挥出来,临时抱佛脚的记忆万万不可取。记图和记字同时进行,辅助理解,画到卷子上又能占空,何乐而不为。
我的记忆方法还是那个经典的关键词记忆,但是有一点小tip可以与大家分享,在背诵的时候更换地点会有助于提高效率。研究证明,人对于事件的记忆中常常包含其发生时周围的环境,反过来将抽象的知识放到一个个具象的场景中一起记忆会容易许多。并且每更换到一个新地点都像是一个新的开始,有效避免了疲倦感带来的专注力低下。
理论考试最终拯救我的应该还是自己写字的手速和临考前对所有知识点的串联补充。
考前一两天,为了能够应对出现自己不是很熟悉的题目,找了概论的每一章节主题相关的文章资料把不是太好记的问题重新补充整理了一遍,建筑史则是依据共性归纳了几段万能段落。其中中国建筑史部分从建筑意匠,中西差异入手,外国和外国近现代则抓住不断变革和推翻的特点将其分为继承复古(学古希腊古罗马)和革新两派进行归纳,并且准备了一段放之四海皆准的时代变革影响建筑变革的描述。这部分工作耗费的时间并不长,在考场上却是确确实实帮上了忙。
我只在考前分配了一下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就打算在考场上掐表答题。但是因为背的不算熟练,从记忆的关键词到组织成完整的句子都会耗费时间。剩一页空白的时候老师已经开始让大家封卷子了,仰仗我从小写到大飞舞的连笔字,硬是把那一页草草填满了,虽然没有把所想表达完美,也还不至于死的太惨。考研的每一场考试都算不上时间宽裕,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就可能为自己争取到一点容错空间。
在理论学习中,学长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包括从记忆方法,框架梳理,再到答题规范都将自己的经验如数传授给了我们。

04公共课备考英语和政治只想把自己的教训讲给大家听。
背英语用app还是比较容易走神的。内心的烦躁会让点单词的手指越划越快,看着眼熟潜意识就默认是已经掌握了。很有可能自认为勤勤恳恳实则并不牢固。
用单词书不要换的太频繁,认准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改动是比较正确的做法。我当时先后投入《10天搞定考研词汇》《张剑黄皮书》附带单词书,真题阅读生词的怀抱。源于贯穿整个考研过程中极度焦虑的心态,每种方法坚持时间都不长,后期各个科目背诵压力变大,索性直接压缩背单词时间。导致上了考场许多单词记忆模糊,现在想来这无疑是导致英语分数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看网课倍速也不要调太快了。还是因为我很焦虑,英语政治所有网课都是用二倍速看完的,听课效果真的会大打折扣。没有感受到徐涛的有趣,也没有喝到唐迟的鸡汤......
在考场上一定保持镇定,深呼吸,回忆一下曾经成功的考试时的状态找找感觉,都是不错的方法。我考政治整个人着急忙慌,奋笔疾书写到第三大题发现写错位置了,然后全部划掉重来。再往下答题的目标就只剩写完了,全然不顾是不是踩点,有没有写全。这大概是最最糟糕的考试状态了。

05关于调剂初试分数还是王道。
复试时间晚加上初试惊险的分数让我参与了整个的调剂流程。就我自己和身边同学的调剂情况来看大多院校是考研分数>本科院校和报考院校,分高加上学校过得去调剂会比较顺利。此外第一轮志愿能否选择到与自身条件匹配的学校至关重要,匹配与否一方面是院校调剂简章中的硬性条件,另一个就还是初试分数决定填报学校的高度,本科学校不是太理想的话就在此基础上适当降标进行筛选即可。
前期信息收集阶段可以多收集上一年考生的调剂情况,对于什么条件对应哪个档次的院校做到心中有数,调剂信息发布阶段在此推荐多面体艺术社公众号和研究生艺术网微博,今年针对艺术类调剂的推送还是相当全面的。
在复习阶段还是尽量不要去考虑调剂的事情,我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面教材。

暑假画快题在想调剂,回学校复习文化课在想调剂,第二天要上考场了晚上还在想调剂...... 不得不说真的是一种非常消磨斗志的行为。好了现在如愿以偿参与过调剂了,可以以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告诉大家,即使是像我这样对于调剂做了足够足够充分的心理准备,参加完调剂复试那一刻依然无法平静接受前后落差。尤其是调剂到不如自己本科的院校。二战也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下定决心,至少我在考完初试后就非常肯定自己不会再想经历第二遍。所以考前一定认准目标,拼尽全力,而不是天天想些有的没的扰乱心神。

06合当奋意向人生
疫情拖晚了今年的考试进程,我在等待复试期间抱着“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心态工作了一个月,当生活中不仅仅只有考研的时候才发现之前所有的内心崩溃都太夸张了一些,工作和读书都会有各自的乐趣,成功之路也远不止这一条。
焦虑和担忧大概是每个考研人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去找找让自己有动力的事情吧。11月,当我觉得自己的考研之路希望渺茫的时候,见证了最喜欢的运动员在沉寂了一个赛季之后重新站上领奖台,那场比赛带来的振奋直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就把考研当作是人生路上一段珍贵的经历,调整好心态,所有的付出都终将迎来应有的回报,上天不会辜负努力奔跑的人们。
最后的最后,感谢老师同学和学长学姐一路上给予了最大的耐心和善意,感谢一起奋斗的研友让考研路不那么灰暗,感谢暑假班帮我看手相说事业会越来越好的那个同学。祝愿你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风乍起,合当奋意向人生。

07学姐作品
以上文本及图片信息未经作者或本公众号同意谢绝转载或洗稿

谢欣瑶 发表于 2023-3-6 21:04:14

请问有学姐微信吗

Martells 发表于 2023-3-6 21:09:29

谢欣瑶 发表于 2023-3-6 21:04
请问有学姐微信吗

有,但学姐未表态可以被添加,如确实想联系可以在环艺考研狗公众号后台回复学长学姐,按流程操作可推送你此学姐微信名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南大学环艺考研经验分享-周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