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学2023年风景园林考研344风景园林基础真题
中外园林通史部分(70 分)一、名词解释
造园
造园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全过程。从各国园林来看,虽各具特色,但它们的基本构成是一致的,都是由山或土地(自然山、人造山、冈阜、平地)、水体(自然水和理水)、建筑(功能性建筑和景观建筑)和植物等构成,即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
摩尔式园林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就是指在今日的西班牙境内,由摩尔人创造的伊斯兰风格的园林,又称摩尔式园林。摩尔式园林在中世纪曾盛极一时,其水平大大超越了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的园林,而且对后世欧洲园林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简答题
1、结合法尔奈斯庄园简述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
法尔奈斯庄园在府邸之后,与府邸隔着一条狭窄的壕沟,自成一体。园中还有一座二层小楼,是红衣主教躲避干扰的静谧住所。花园围绕着小楼布置,呈窄长条形,依地势辟为四个台层及坡道。
法尔奈斯庄园已开始用贯穿全园的中轴线联系各个台层,庭园建筑设在较高的台层,便于借景园外。虽然园地呈狭长形,最宽处与纵深长度之比只为1:3,但在每一局部都有较好的比例关系。各台层之间的联系都作了精心处理,在平面和空间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园中精美的雕刻、石作,既丰富了花园的构图,又活跃了气氛,同时也使得花园更加精致、耐看。此外,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石作,体现了既美观、又实用的设计原则。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
1、采用连续几层台地的布局方式,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意大利台地园。意大利园林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十分强调园林的实用功能。
2、建造庄园首先是为了有一个景色优美、适于安静居住的环境。因此,花园被看作是府邸的室外延续部分,是作为户外的起居间来建造的,因而也就由一些几何形体构成。
3、庄园的设计者多为建筑师,善于以建筑设计的方法来布置园林。他们将庄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而建筑只是组成庄园的一部分,使植物、水体、建筑及小品等组成一个协调的、建筑式的整体。这些建筑师并不只着眼于建筑本身,而具有全局观念,使组成庄园的各局部、各景点通过统一的轴线融合于完整的构图之中。
4、意大利造园家们显然更喜欢地形起伏很大的园址,因为这样的地形更有利于创造出动人的效果。他们充分利用地形来规划园林,园林覆盖在地面上,与地形完全吻合,就像地形的衣服一样。但是,由于地形起伏较大,也使得园林的构图不能随心所欲,排除了所有破坏原地形的构图。
5、台地园的平面一般是严整对称的,建筑常位于中轴线上,有时也位于庭园的横轴上,或在中轴线的两侧对称排列。庭园轴线有时只有一条主轴,有时分主、次轴,甚至还有几条轴线或直角相交,或平行,或呈放射状。
2、看图说明北京香山静宜园见心斋的平面布置特征。
静宜园位于香山东坡,是一个天然山地园,整个园子分成内垣、外垣和别垣三部分。内垣在园的东南部,是静宜园内主要景点和建筑荟萃之地,包括宫廷区、著名的香山寺、洪光寺。宫廷区坐西朝东,紧接于大宫门即园的正门,二者构成一条东西中轴线。外垣是香山静宜园的高山区,虽然面积比内垣大得多,但只疏朗地散布着大约十五处景点,外垣更具有山岳风景名胜区的意味,最大的一组建筑群是玉华寺。别垣一区建置稍昂,内有昭庙、正凝堂两大建筑群。
见心斋倚别垣之东坡,地势西高东低。东:以水为中心,建筑围合水体;西:地势高,建筑结合山石庭院三合院。东半部水面呈椭圆形,另在西北角延伸出曲尺形的水面,宛若源头疏水无尽之意,随墙游廊一圈围绕水池,粉墙漏窗,极富江南水庭的情调。正厅见心斋坐西朝东。
三、论述题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风景庭院同属自然式园林,论述其有何异同。
相同点:
1、同为风景式园林,二者都是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手法“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造园艺术对自然的态度的高度概括;英国园林也同样钟情于自然之美,以崇尚自然,讴歌自然,赞叹造物的多样与变化作为美学目标。
2、强调情感的表达
中国的古代文人总是把园林看作抒发情感和省思的场所,以这种方式来排解个人生活的感伤和政治理想的失意,中国古典园林向来重视情感的表达。
浪漫主义的出现改变欧洲中世纪艺术的呆板面貌,情感的追求和表达为英国学派园林注入生命力,并成为区别于法国古典园林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3、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式的自然山水园林曾经对英国学派有过重要的影响,中国式的塔、洞,甚至中国式的假山,都广为流传,成为一时的风气。
区别点:
中、英园林仍然在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自然”在这两种园林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即:中国园林是一种内向的自然,英国自然风景式是一种外向的自然。
1、从园林具体空间组织上
中国古典园林显得幽深、隐逸,是一种内向的自然;英国园林大片的草坡沿着自然的地形起伏,这里没有围墙,显得开朗、大方和安详。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所具有的这种开放性和公共性使它所表现的自然呈现一种外向开朗的性格。
2、从园林功能上
中国园林一向拒绝功利主义的倾向,中国园林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文人自省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物质功能从未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功能。相反,英国人很快就注意到把花园变成实用的场所,美丽的花园同时也是公众会聚的场所,药物、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基地,牛羊的牧场等。这种把物质功能与审美愉悦相结合的思想,把英国园林艺术推上了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
3、造园手法上
英国园林钟情于纯自然之美,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其创作手法原原本本地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审美情感蕴涵于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
中国园林则是感性的主观的写意,侧重于表现主体对物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而引起的审美情感。通过对大自然及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不受地段限制,能小中见大,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主导思想,目的在于得到一个概括精炼典型的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
4、场所原型
中国传统园林,不论是宅园或是寺庙园林,基本上属于“庭园”,“庭”是建筑物的附属空间,因此,中国传统园林的场所原型仍是建筑物内部的一种空间场所,它首先从属于建筑物的总体范围。因此,其场所实质是“内部”和“私有”的 。
西方园林则一直是与建筑物相并行的独立的空间场所,建筑物与园林互为衬托,互为界定。不论是专门的花园还是城堡、教堂的庄园,通常都是环绕建筑物四周分散布置。因此,西方园林的场所实质则更接 近于“外部”和“公共”。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部分(40 分)
四、简答题
1、简述高速公路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高速公路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交通安全性、景观舒适性、生态适应性、经济实用性四大原则。
(一)交通安全性
高速公路植物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绿化工程施工后的行车安全。包括:
(1)中央分隔带夜间的防眩光种植。
(2)在禁植区不可种植妨碍视线的乔、灌木,以免影响行车安全,但可以种植地被以覆盖地面。
(3)切忌在中央分隔带等对司机影响较大的区域种植大量色彩鲜艳的花草,以免分散其注意力。
(4)在隧道的出入口用较大乔木进行明暗过渡处理,以保护司机视力。
(5)在较易出现危险的路段,可用灌木成群栽植,以缓冲车速,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
(二)景观舒适性
(1)树立大绿化、大环境思想,将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和沿途两侧风光相结合,注意整体性和节奏感。
(2)选用乔灌木及地被植物时,考虑降噪、防尘、减低风速、净化空气等功能,使高速公路集绿化、美化、净化于一身。
(3)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并对植物的花期、花色以及形态等进行合理搭配,力求设计精致,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反映风土人情且具较高艺术水平的景观。
(三)生态适应性
由于高速公路特殊的立地条件,在植物选择上,首先应考虑具有最佳适应性,表现为抗逆性强、生长发育正常、病虫害少以及易繁殖等性状;其次,水土保持能力要强,生物防护性能好;最后,要求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体现地方特色。
(四)经济适用性
在高速公路植物景观设计中,既要克服不重视绿化的思想,同时应充分考虑业主的经济承受力,尽量降低造价和后期绿化管理费,要求在选用植物材料时,尽量选用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和价格低廉的植物种类。在选用苗木时,应本着经济的原则,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决定栽植苗木的大小,一般情况下采用小苗,只有在服务区或有人为踩踏的地段,为保证绿化效果才选用大苗。
(或者答以下部分)
(1)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对高速公路进行具有景观性的生态恢复设计。通过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将高速公路对周边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突出设计的生态性;打破原有高速公路植物景观以模纹彩带造型为主的单一模式,以植物群落造景为主,乔、灌、草多种植物景观设计模式并存,形成多层复合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突出景观的多样性。
(2)依据美学原理,充分考虑高速公路植物景观设计特点,以大色块的植物构图为主要设计表现手法,体现高速公路景观观赏的瞬时性,以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3)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安全、舒适、有趣的绿色行车环境,突出设计的人性化;同时充分考虑高速公路不同地段的地域特征及功能要求,结合地方特色,突出设计的标致性及文化性,形成个性鲜明的区域标识。
2、植物景观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1)美化功能
园林植物具有丰富的色彩,优美的形态,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形态,其动态的景观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柔曲的林缘线。植物多样性是营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用植物营建食物链,才能进一步建立生物链,从而逐步达到生物多样的生态系统。
(2)文化功能
自古以来,人们就用植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例如在庭园中植松,表现了主人的坚强不屈,不怕风雪之意;而在庭园中栽竹,表现了主人谦虚谨慎,高风亮节的性格;又如用梅表现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用兰表现居静幽香,超凡脱俗……
五、论述题
试论花境设计的要点有哪些
(一)花境的位置
花境可应用在公园、风景区、街心绿地、家庭花园及林荫路旁。它是一种带状布置方式,适合沿周边设置,可创造出较大的空间或充分利用园林绿地中的带状地段。
(二)种植床设计
花境的种植床是带状的,两边是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直线或曲线。花境的朝向要求:对应式花境要求长轴沿南北方向展开,以使左右两个花境光照均匀,植物生长良好从而实现设计构想。花境大小的选择取决于环境空间的大小。通常花境的长轴长度不限,设置座椅或其他园林小品。花境的短轴长度有一定要求。就花境自身装饰效果及观赏者视觉要求出发,花境应有一适当的宽度。过窄不易体现群落的景观,过宽超过视觉鉴赏范围造成浪费。
(三)季相设计
花境的季相变化是它的特征之一。理想的花境应四季有景可观,寒冷地区可做到三季有景。花境的季相是通过不同季节开花的代表种类及其花色来体现的,这一点在设计之初选择花卉种类时即需考虑。
(四)平面设计
构成花境的最基本单位是自然式的花丛。每个花丛的大小,即组成花丛的特定种类的株数的多少取决于花境中该花丛在平面上面积的大小和该种类单株的冠幅等。平面设计时,即以花丛为单位,进行自然斑块状的混植,每斑块为一个单种的花丛。
(五)立面设计
1.植株高度
宿根花卉依种类不同,高度变化极大。但宿根花卉花境一般均不超过人的视线。总体.上是单面观的前低后高、双面观的中央高、两边低,但整个花境中前后应有适当的高低穿插和掩映,才可形成自然丰富的景观效果。
2.株形与花序
是植物个体姿态的重要特征,也是与景观效果相关的重要因子。结合花相构成的整体外形,可把植物分成水平型、直线型及独特型三大类。花境在立面设计上最好有这三类植物的搭配,才可达到较好的立面景观效果。
3.植株的质感
花卉的枝叶花果均有粗糙和细腻之不同的质感,不仅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觉,而且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如粗质地的植物显得近,细质地的植物显得远,花境设计中植物搭配时也要考虑质地的协调和对比。
园林规划设计部分(40 分)
六、简答题
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居住区绿地设计原则
(一)以服务居民为目标
(二)应与居住区总体规划、居住区开放空间系统统一协调
(三)遵循城市绿化的一般原则
(四)要根据居住区内市政设施布局和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七、论述题
请说出你的家乡或者你所知的案例,谈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规划的模式和意义。
观光农业亦称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是指依托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创造出可经营的、具有农业特色和功能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形成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形态。
发展观光农业,明确功能定位对于合理确定投资取向和规模以及配置科学管理方式和生 产经营战术至关重要。现阶段规划和开发观光农业的功能定位有以下五种类型。
1、多元综合型集农业研究开发、农产品生产示范、农技培训推广、农业旅游观光和 休闲度假为一体。如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区、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浙江 安吉中南百草园和上海东方假日田园等。
2、科技示范型以农业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为主要功能,兼具旅游观光功能。如上海 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上海都市菜园、江苏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和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 业示范区等。
3、高效生产型以先进技术支撑的农产品综合生产经营为主要功能,兼具旅游观光功 能。如江苏溧阳天目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江苏阳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江苏连云港现 代农业示范园、上海鲜花港等。
4、休闲度假型以具有农林景观和乡村风情特色的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如北京蟹岛 绿色生态度假村、浙江红灯笼乡村家园、浙江湖州徐缘渔庄、江苏太仓艳阳农庄等。
5、游览观光型以优美又富有特色的农林牧业为基础资源,以强化游览观光功能为主 要经营方向的农游活动。如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江苏华西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区、江苏苏 州荷塘月色湿地公园、浙江临安市山里人家和浙江安吉竹博园等。
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原则
1. 服务城乡、统筹开发
2. 因地制宜、重在利用
3. 统一规划、有利实施
4. 创新发展、突出生态
观光农业园区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意义基于农业产业的科学本质和旅游观光的经营本质需相融配套,作为生产基地,观光农业园区必须遵从科学性,具有产品生产功能;而作为旅 游园区,又必须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满足人们的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
观光农业的开发往往以封闭的农园或开放的景区作为建设载体,但必须以农园为核心和重点,与整个景区的开 放相辅相成形成旅游体系。观光农业园区依主要目标和主导功能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类型、 目结构、技术要求和经营方式,所以规划设计是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