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lls 发表于 2022-11-17 13:35:54

安徽财经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硕导信息


一、个人简介
丁杰(1983-),男,安徽蚌埠人,博士,副教授(破格),硕士生导师,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
工作邮箱:120120013@aufe.edu.cn

二、学术兼职
0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与成果鉴定专家;
02、A&HCI源刊《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的通讯审稿人。

三、学历背景
本科      苏州大学          设计学(环境设计)
硕士      苏州大学          设计学(环境设计)
博士      苏州大学          设计学(环境设计)

四、研究方向
环境与人居;城乡区域发展与文化旅游开发;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空间定量分析

五、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建筑制图、建筑设计初步、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中外设计史。
研究生课程:设计学统计方法与应用、建筑空间前沿理论专题。

六、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持课题
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新安江流域宗族聚落景观及其生态智慧研究(18CG197),主持人。
02、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氏族人口变迁的古村落景观形态研究——以歙县许村为例(AHSKQ2016D91),主持人,已结项(2018268)。
03、安徽财经大学科研项目:皖南古村落空间形态演进机制及适应性发展研究(ACKY1558),主持人,已结项(KYJX201748)。
(二)论文
01、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abitation behavioral patterns in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traditional houses in Anhui,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of China,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2020年第1期,第一作者,A&HCI。
02、祠堂对宗族聚落形态空间的控制性影响——以歙县许村为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年第3期,第一作者,CSSCI。
03、虚皇斋坛的主体形态与内涵:兼论空间与行为的相互作用,《艺术设计研究》,2020年第5期,第二作者,CSSCI。
04、中国传统山地景观空间的通联性分析,《包装工程》,2018年第3期,第一作者,中文核心。
05、许村许氏宗祠分演考论,《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3期,第一作者。
06、中古道教自然审美的观游途径,《汕头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第3期,第一作者。
07、Analysis of Colors of Ancient Villages in Jiangsu-Anhui Region Based on Cultural Connotation,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7年第5期,第一作者。
08、中国早期造物演进机制探赜,《汕头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4期,第一作者。
09、许村空间形态解析与保护,《怀化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第一作者。
10、先秦造物观四则,《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2期,第一作者。
11、基于文化内涵的苏皖古村落色彩研究,《蚌埠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一作者。
12、个性与共性——苏皖古民居建筑之探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第2期,第一作者。
13、两宋造物艺术之审美趋向,《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第一作者。
14、苏皖古村落传统文化特征分析,《蚌埠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一作者。
(三)专著(安徽财经大学著作出版基金立项资助)
01、《苏皖古村落建筑与环境比较研究》,中国环境出版社,17.4万字,2014年4月出版,独著。
(五)科研奖项
01、安徽省社科联“三项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省级,排名第二。
02、蚌埠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级,排名第一。
03、蚌埠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市级,排名第一。
04、设计作品“新苏州印象”入选第四届安徽美术大展,省级,排名第一。




一、个人简介
孙娜蒙,女,1980年7月出生,汉族,河北保定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工作于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任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科普曼多功能智慧活动中心 副主任。

二、研究方向
可持续空间环境设计、智慧空间数字化研究、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

三、教育经历
2000.09—2004.07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家具与室内设计系 本科
2004.09—2007.07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 硕士研究生
2016.09——2017.07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访问学者

四、学术兼职
2017.07—至今上海鑫点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商业空间设计总监
2018.12—至今上海森享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酒店设计总监/设计顾问
2019.01—至今科普曼淮美环境科技研发中心主任

五、科研与教研成果
1、主持《“居佳丽”原创家具品牌策划及设计研发》 ,三类省级横向课题,上海鑫点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结项,2018-12-13
2、主持《上海自贸区钟表珠宝展示交易中心(一期)项目设计》,三类省级横向课题,上海歌斐木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结项,2018-12-03
3、主持《安徽省第六届工业设计大赛科普曼杯装饰贴膜专项赛》,四类省级横向课题,安徽淮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结项,2019.6.15
4、主持《基于淮河文化的室内陈设设计创新研究》 校级科研项目,五类,2018-4主持,结项
5、主持《怀远县“零点传奇音乐会所”软装设计》横向课题,五类,怀远县零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结项, 2018-2
6、主持《怀远县零点飚歌城软装设计》横向课题,五类,怀远县零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已结项,2018-08
7、主持《上海歌斐木装配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课题》横向课题,五类,上海歌斐木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已结项,2018-09
8、主持《校企合作—弗睿设计沙龙课题委托书》横向课题,五类,上海弗睿展览展示设计有限公司,结项,2018-11
9、主持《上海家有好面浦江镇万达广场店设计》横向课题,五类,上海森享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结项,2019.8.15
10、主持《江苏南通格雅酒店软装设计咨询服务》横向课题,五类,上海森享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结项,2019.9.01
11、主持 《财经类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管理”教学体系研究》(编号:acjyyb2011144),结项,2011.11-2012.12

六、专著与论文
1、独著,《商业空间设计与案例解读》,16.4万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9
2、第2主编,十三五省级规划精品课程 《设计心理学》,安徽美术出版社,2017.07,
3、第1作者,《新经管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智慧空间建设模式研究》,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8)
4、第1作者,《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淮河柳编可持续设计研究》,长春大学学报, 2019(03)
5、第1作者,《淮河柳编现代设计创新的结构层级与转化研究》,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2.18
6、独撰,《明式家具的现代转译》,长沙大学学报,2018.09.09
7、第1作者,《淮河文化融入室内陈设设计创新的结构层级研究》,蚌埠学院学报,2018.12
8、第1作者,《基于校企合作的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20
9、独撰,《财经类高校艺术设计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教育与职业(北核)2013(24)

七、获奖情况
1.个人专著《商业空间设计及案例解读》获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专著出版基金立项资助。
2.广告设计基础课程与徽州民间艺术的结合与实践(2017XJCGJ045)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7,三类,第2。
3.作品《科普曼装饰贴膜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建设》获第六届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科普曼杯”专项赛创新产业组,一等奖,一类,2019.8. 第1作者。

八、知识产权
1.发明专利7项
①第1发明人,一种文创产品资源管理平台(公开号CN110443685A),2019,国家知识产权局;
②第1发明人,一种文创产品在线出售平台(公开号CN110415090A),2019,国家知识产权局;
③第1发明人,一种创业培训管理系统(公开号CN110570087A),2019,国家知识产权局
④第2发明人,一种会议人员智能识别系统(公开号CN110448056A)
⑤第2发明人,一种会议管理智能签到系统(公开号 CN110349286A)
⑥第2发明人,一种创新创业项目跟踪系统(公开号CN110458527A)
⑦第3发明人,一种创新创业评估管理系统(公开号CN110443507A)
2.著作权1项:
第2作者,《多功能智慧空间商业模式》安徽省版权局,2019.4.29,著作权登记号:皖作登自-2019-A-00006287
3.实用新型2项:
第一发明人,《一种防水环境设计图纸存放筒》,公开号CN209463456U,
第一发明人,《一种多功能广告设置用灯箱》,专利号:ZL201821395580.9
4.产品外观专利15项(第1作者):
书桌(多功能)(专利号:ZL201930028986)7;方桌(专利号:ZL201930051320.3)
椅(鼓舞)(专利号:ZL201930051770.2);椅(徽)(专利号:ZL201930051308.2)
高靠背吧凳(棒棒糖)(专利号:ZL201930051782.5);高靠背吧椅(舞动)(专利号:ZL201930051310.X);桌子(沙漏)(专利号:ZL201930051298.2);椅(和善)(专利号:ZL201930028975.9);椅子(半月)(专利号:ZL201930028511.8);
桌子(月亮)(专利号:ZL201930028974.4);绘图桌(简易)(专利号:ZL201830772408.X);沙发(珍珠)(专利号:ZL201830738538.1);沙发(QQ)(专利号:ZL201930028512.2);椅子(专利号:ZL201830770751.0);金锁柜(专利号:ZL201930028513.7).

九、设计实践项目(部分代表作品)
1.主持设计完成“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科普曼多功能智慧活动中心项目”,并成功引荐北京科普曼经贸有限公司捐赠389万建成。2019年。
2.主持设计:蚌埠张公山游客接待中心方案设计,面积:1280平方米,2018年3-7月。
3.主持设计:浙江黄岩精品酒店设计,面积5500平方米,2019年
4.主持设计:怀远零点酒吧设计,面积1360平方米,2016年
5.主持设计:南通格雅酒店软装设计,2019。
6.主持设计:南京方隅公寓设计,5200平方米,2018年。
联系方式:nature1234@126.com




石川,男,1986年4月生,安徽蚌埠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170810604@qq.com
研究方向:文化遗产、艺术考古、环境设计、设计艺术学
教育经历:安徽建筑大学(学士)、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南京大学(博士在读)。
主要科研项目与成果: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蚌埠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财经大学科研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相关第一作者论文分获安徽省社科联“三项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十七届(2022)学术年会论文三等奖,蚌埠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科研奖项。
代表作品:主持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淮大学旧址左家楼修缮工程设计、2017年度中国建筑手绘作品大赛三等奖。




孙丽,1974-,本科就读于安徽工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东南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毕业,现为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副教授,承担主干课程有:工程制图、人体工程学、景观设计、景观设施设计、模型制作等。
一、发表论文
1.创客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艺术设计工作室实践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17.5.
2.休闲时代背景下的当代旅游景观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6.9.
3. 书法艺术在景观中的应用与现代演绎,中国书法,2016.7.
4. 校园景观规划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6.5
5. 基于淮河流域的地域三脉提升旅游景观综合价值,蚌埠学院学报,2016.4.
6.协同创新理念下设计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
7.以工作室为依托适应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新常态,保山学院学报,2016.1
8.景观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6.
9.隔扇门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蚌埠学院学报,2015.4.
10.论营造优质室内环境的应对之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1.
11.传统软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分离与重构——以徽州为例,梧州学院学报,2014.6
12.关于高校艺术实验中心改革的思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

二、主持课题
主持安徽省社科联创新发展研究项目:《淮河文化影响下的旅游景观意象优化与传播》 (编号:2017CX041)。
主持安徽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项目:《皖北地区旅游景观设计文化意蕴解析》(编号:DF2015003)。
3.主持2016省教育厅本科质量工程项目:基于工作室平台的艺术设计创客人才培养研究(编号:2016jyxm0022)。

三、获奖:
1.指导奖:《艳遇中国—世界汇》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安徽赛区一等奖。
2.指导:《传承豆腐工艺,弘扬淮河文化——“互联网+非遗”发展模式探究》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项目,2017年。
3.指导:《“互联网+”装修模式与传统装修模式的比较调查研究》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项目,2017年。
4.作品《天上铜阙 人间徽州》获第二届“古铜都”杯铜艺术品设计大赛金奖,铜陵市人民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主办。




张国芳,安徽省五河县人,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教师,博士、副教授。专业方向:1.艺术设计;2.艺术学基础理论。

1.主要学历与经历:
1994.9~1998.6安徽工程大学获工学学士;
2003.9~2006.6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获艺术学专业硕士;
2007.3~2012.9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获艺术学专业博士。
2.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第一作者:大禹文化精神的古文字解读.安徽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02).
(CSSCI)独撰.论宗白华艺术本质观.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05).
独撰.郭因绿色美学思想与徽文化的联系.池州学院学报,2015,29(01).
独撰.论宗白华艺术学对象观.蚌埠学院学报,2013,2(03).
独撰.论宗白华艺术学目的观.铜陵学院学报,2013,12(01).
独撰.论宗白华初始艺术思想特质.剧影月报,2012(03).
独撰.艺术与娱乐的界限——兼谈宗白华的艺术学思想.电影评介,2010(10).
独撰.高校艺术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探析——以《艺术概论》为例.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04).
独撰.论宗白华艺术学视野下的哲学心路.滁州学院学报,2010(06).
另外,主持省级科研、教研课题3项,校级科研、教研课题2项,参与多项。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屡屡获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财经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硕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