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论述题15道含答案
1.隋唐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初盛唐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到盛唐出现不同的流派,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 1 )青绿山水画派 :
〈 1 〉展子虔(隋) :A. 《游春图》 :a. 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朴拙而真切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 b. 画面取俯瞰式构图,获得“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 C. 艳丽的设色,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能力的提高,开创青绿山水的端绪。
<2>“大小李将军”(唐) :A. 李思训 :a. 史称“大李将军”,通过致密的描绘,创造动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 .b. 绘画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寄寓的情怀 : 《江帆楼阁图》追求特定的季节效果,是对青绿山水在艺术上的继续和发展。 B. 李昭道 :a. 史称“小李将军”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b. 《明皇幸蜀图》 : 表现唐明皇避难入蜀,在崇山峻岭中与其行从路途跋涉的情景。“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 。这一细节描绘,对突出画面中心人物及唤起联想有较大的作用。
( 2 )水墨山水 :
<1> 王维 :a. 著名诗人,也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以诗入画,创造简淡抒情的意境。 b. 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c. 以辋川为题材。
<2> 张璪 :a. 唐中期画家,以水墨作山水松石。 b. 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2. 五代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五代时期山水画家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秀丽风光 : 北方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 1 )荆浩 :A. 长期接触北方宏伟的自然山川,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气势宏伟而壮观,在唐代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突破。 B. 在其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 : 即 : 气,韵,思,景,笔,墨,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六法论。 C. 力倡山水形象要“气质俱盛”,达到形神兼备 : 传世作品 : 《匡庐图》 :A. 表现巍峨山峰及山脚下幽居的景象。 B. 笔墨皴法,全景式构图,高远,平远,深远兼具,技巧较唐代有明显提高。
( 2 )关仝 :A. 多描绘关陕一带山水,擅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景色。 B. 写景绘形更为概括,笔简气壮,景少意长,予人以深刻印象。 C. 表现北方山川峻伟荒寒的景象,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被称为“关家山水”。 D. 传世作品 : 《山谿待渡图》《关山行旅图》 :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3 )董源 :A. 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擅水墨山水,更带有秀美抒情的意趣。 B. 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方法,成功画出山川远近层次和氤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 C. 山水画中点景人物多穿插贵族游乐或风俗情节,以青红重彩描绘,具有宫廷绘画的痕迹。 D. 这种“平淡天真”的山水在元明以后产生重大影响 , 传世作品 :a. 《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 : 皆以水墨为主,以横卷形式表现江南景。 b. 《龙宿郊民图》(应为《笼袖骄民图》) : 以披麻皴和青绿赋色画出金陵山水。( 4 )巨然 : 山水画笔墨秀润,更充满田园自然风致。传世作品 : 《万壑松风图》《层峦丛树图》
3. 元代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元代中晚期山水画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是“元四家” : 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 他们是江浙一带的文人,擅长山水,以绘画作品鲜明的表现心境和生活情趣 :
〈 1 〉山水重于笔墨,讲求风格,但仍有一定的山水根据,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的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
〈 2 〉 a. 形式上 : 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的风貌。 b. 情调 : 多流于伤感,淡泊,孤寂,反映了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绪。
〈 3 〉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 , “自娱”,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
(1)黄公望 :A. 号大痴道人,隐遁山林以书画为寄托,以水墨或浅绛色作画,淡墨干皴,苍润浑厚。 B. 传世作品 : 《富春山居图》横卷 :a. 以苍润精练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描绘浙江富阳,铜庐一带的山容水貌及富春江上的旖旎风光。 b. 着重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以活脱潇洒的笔墨抒发作者的主观意趣。 c. 画法更加简括,显示较深的笔墨功力。 C. 还著有《写山水诀》一篇 : 论述山水画法,在剖析画法中不忽视师法造化,是一篇历来受到重视的画论。
(2)吴镇 :A. 号梅花道人,擅画山水梅竹,饱含诗意,画风清新可喜,笔墨雄秀清润,气象苍茫。 B. 喜作《渔父图》 : 抒发幽栖超脱,自鸣高雅的情怀,是其生活理想的追求和写照。 C. 擅作墨竹,强调竹子的坚韧个性,用笔若草草不经意而情态生动,自称戏笔,曾作《雪竹图》。
(3)倪瓒 :A. 号云林,山水主要表现太湖一带风光,意境清幽深远,荒寒萧索,景中多不画人,带有孤独寂寞的感情色彩。 B. 笔墨松秀简淡,绝少有设色者,画中多长题,作楷书,力求朴素清雅。 C. 传世作品 :a. 《渔庄秋霁图》 : 作三段平远式构图,以渴笔画山石树木,山石作折带皴间用披麻皴,景物不多而充满深秋的凄凉静寂气氛。 b. 《水竹居图》 : 设色山水 , 是元明文人画流行的书斋山水样式 , 画法严谨 , 水墨青绿设色 , 题诗楷法工整 .D. 也擅画墨竹树石 : 清秀雅致 ,绘画标榜自娱 , 这种逸笔逸气的论点对以后的文人画有深远的影响。
(4)王蒙 :A. 自号黄鹤山樵 , 山水多表现隐居生活 , 运笔及写景极富层次变化 , 形成独具特色的解索皴 , 牛毛皴 .B. 用墨厚重 , 构图繁密 , 景色郁然深秀 .C. 传世作品 :《青卞隐居图》 :a. 山势险峻,树木繁密。采用层层加深的用墨,作解索皴 , 牛毛皴,干湿互用。 b. 整幅画气势雄伟,笔精墨妙,寄托隐遁山林的理想和志趣。
4.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
(1). 作者张彦远 : 晚唐时期重要的书法家和书画理论家。采集前人著述加以汇集整理,并发挥自己的见解。
(2) 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 :A. 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 B. 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 C. 画家传记及作品。
(3) 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在占有尽可能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以当时绘画实践所能达到的理论认识为指导,作绘画历史规律的探讨和理论的归纳。
(4) 专辟叙论部分,集中阐述绘画发展的史论认识 :A. 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B. 强调了“气韵”,“骨气”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笔不周而意周”,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 C. 指出古代绘画中存在着“疏”,“密”二体的发展线索和唐以来师资南北传授系统。
(5) 全书七卷篇幅汇集了三百七十余位画家传记资料及其作品著录,是一部系统的绘画史学名著,在中国绘画史学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只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经典文献。
5.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1) 张择端 : 北宋后期卓越的风俗画家,擅长画建筑,车船等风俗题材 .
(2) 《清明上河图》 :
<1> 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高度水平,墨笔淡着色,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 .
<2> 内容结构分为三个段落 :a. 开首为郊区农村风光。 b. 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船车运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 c. 后段为城门内外,街道纵横,店铺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 : 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是杰出的绘画作品,而且具有高度历史文献价值。
<3> 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选择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社会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 : 如 : 漕船,骆驼队,毛驴队等都被有条有理又真实自然的组织在这一宏伟的艺术整体中。
<4> 采用散点透视,长卷构图中充满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而船过虹桥的紧张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部分,种种矛盾,构成全卷的高潮,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最精彩部分。
<5>A. 内容的异常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作品 .B. 画家对于城市社会生活,尤其是“市井细民”的生活,具有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精到的了解。 C. 画家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努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及艺术表现的周密不苟,在绘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6. 五代花鸟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1) 黄筌 :<1> 西蜀宫廷画家,擅长花竹翎毛,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 <2> 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条相融,几不见勾勒墨迹,情态生动逼真,画中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 <3> 传世作品 : 《写生珍禽图》 : 精湛的写实技巧和细腻明丽的风格。
(2) 徐熙 :<1> 南唐士大夫,终身不仕,自命高雅,过着放达闲适的生活。 <2> 注重“落墨”,信笔抒写,略加色彩,突破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草的格式有所创造,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 <3> 也为宫廷画过赋色浓丽并带有装饰趣味的“装堂花”“铺殿花”。
(3) 黄筌,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宋人谓 :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7. 宋代花鸟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两宋是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不仅花鸟形象达到精微传神,而且表现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把自然属性与道德品德相联系
(11) 宫廷花鸟画 :
<1> 黄居寀 :A. 北宋前期画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表现宁静平和,细致艳丽的“黄家富贵”之风,成为宫廷花鸟画的标准。 B. 传世作品 : 《山鹧棘雀图》。
<2> 崔白 :A. 活动在北宋中后期,以画带有野情野逸的败荷凫雁驰名,善于表现在不同季节环境中花鸟的运动变化及互相关联。 B. 传世作品 : 《双喜图》《寒雀图》。 C. 画风“体制清赡” : 形象自然而无雕琢痕迹,技巧熟练,为宫廷花鸟画输入了新的血液,并将之推向新的水平。
<3> 赵佶 :A. 擅画花鸟,重视写实,主张构思不落陈套。 B. 曾将宫廷中奇珍异卉图绘题诗歌,汇为图册《宣和睿览册》。 C. 作品多为细腻柔丽的典型宫廷花鸟画 : 《瑞鹤图》。
(2) 文人士大夫墨竹墨梅 : 北宋中后期文人士大夫绘画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作品抒情寄兴,状物言志,多水墨写意,爱画梅竹,表现高洁的品格。
<1> 文同 :A. 北宋时期画墨竹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画家,对竹进行深入观察体验。 B. 画风严谨而潇洒自然,开创了“湖州竹派” : 《墨竹》。
<2> 扬无咎 : 字补之,画墨梅成就最高,有清雅闲逸,出尘绝俗的情致 : 《墨梅图》。
<3> 赵孟坚 : 南宋末杰出文人画家,擅画梅兰竹石,画白描水仙尤为人称誉 : 《岁寒三友图》。
<4> 郑思肖 : 宋末元初,以画墨兰著名,作墨兰疏花简叶而不画土,表示“故国之思”,寄托高雅之情。
(3) 写意花鸟画 : 法常 : 生活于宋末,擅画水墨写意花鸟,用笔恣肆而形神兼备,是一种新兴起的画风 : 《老松八哥》《写生蔬果图卷》。
8. “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
(1)并不专指某八个人,而是泛指代表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 : 他们富于创新精神,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花鸟写意画。
(2) “八怪”中的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既不满于现实,又在卖画于扬州路上殊途同归,相互影响,且受市民阶层喜新尚奇的推动,艺术创作上具有下述特点 : 师造化,抒个性,用我法,重神似,端人品和博修养。
(3) 这些职业化的文人画家和文人化的职业画家,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宫廷提倡的正宗保守艺术的羁绊,或多或少的摆脱了贵逸平和的“士气”与“书卷气”,形成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因他们非统治者标榜的正宗,便目之为怪。
(4) “八怪”分为三类 :
<1> 第一类 : 丢官后到扬州卖画的文人,如郑燮,李鱓与李方膺 :A. 具有关心人生,忠于皇帝又胸存块垒的思想感情 .B. 选择“四君子”等题材,诗书画互相生发中,发泄牢骚,表现品格,寄托“用世之志” C. 画风或清刚跌宕,或泼辣奔放,甚至不守规矩,有所谓“霸悍气”。郑燮 :a. 号板桥,并擅三绝,尤擅墨竹,经过了从“眼前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化,诗情画意中歌颂了清风劲节,表达关心“民间疾苦声”的抱负。 b. 不泥古人,“自探灵苗”,在诗书画上自成家数 : 《竹石图》。
<2> 第二类 : 一生布衣的文人画家 , 如金农 , 高翔和汪士慎 :A. 一方面继承了抒个性,尚创造的文人画传统,另一方面从金石书法的古朴自然,似拙实巧中吸取营养。 B. 作品流露不满现实的思想感情,但更多的寄托高洁的人品与不肯同流合污的情操。金农 :a. 思想存在矛盾 : 既伤“寄人篱下”,怀才不遇,又“以布衣雄世”。 b. 修养广博,作品造意新奇,构境别致,笔墨朴秀,巧拙互用。 c. 花鸟山水 : 意境隽永,有生活情趣。 d. 人物肖像 : 形象古朴稚拙,放笔写意,开一生面 : 《自画像》。
<3> 第三类 : 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如黄慎,罗聘和华喦 :A. 广博深厚的功力,注意适应民间欣赏习惯,又吸取文人画之长,讲求人品,兼擅三绝,放笔写意。 B. 作品题材广泛,画法精熟,亦较“谐俗”。黄慎 :a. 人物画 : 多取材社会下层,立意有生活情趣 b. 以狂草入画,作风粗豪奔放,气势贯通 : 《渔妇图》《携琴仕女图》。罗聘 : 《鬼趣图》讽刺现实尤为著名。华喦 : 花鸟为小写意,人物山水亦为当时空谷足音。
9. 清初非正统画派(“清初四僧”)
清初画坛“四僧” : 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和弘仁 :
<1> 他们是有很强反清意识的遗民画家,绘画带有深挚的感情色彩和强烈的个性化特征,所继承的传统仍属文人画系统。
<2> 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 .<3> 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
(1) 八大山人 :A. 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懑抑郁,均借画笔曲折的反映出来。 B. 山水画 : 以山水寄恨,意境苍凉凄楚,笔墨沉郁含蓄,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可称泪眼的旧江山 : 《秋林亭子图》。 C. 花鸟画 :a. 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抒发了遗民之情 .b. 在立意,形象,造型,布局,笔墨以至诗书画一体上均有新的突破,达到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 c. 作品中拟人化的鱼鸟,险怪空灵的构图,简约含蓄而充满孤独幽愤感情的笔墨,在内容与形式上已臻于高度统一 : 《荷鸭图》《孔雀牡丹图》。
(2) 石涛 :A. 清初最富独创性的画家,他的艺术独出心裁,张扬个性。 B. 山水画 : 变古法为我法,笔墨纵肆潇洒,意境生气奕奕,充满昂扬的激情和旺盛的活力 :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泼墨山水卷》《山水清音阁》。 C. 花鸟画 :a. 继承大写意传统,并自探“灵苗”,以天骨开张的艺术魅力表现对生命和艺术的热爱。 b. 花卉墨竹,纵横恣意,于无法中有法,直抒性灵,并讲求诗情和画意的结合生发,开拓了作品的意韵 : 《牡丹竹石图》《墨竹》 .D. 人物作品 : 《睡牛图》。
(3) 弘仁 :A. 山水画 :a. 以黄山和齐云山为母题,将山水实境升华为超脱现实世界的理想化的境象,给人一种远离现世的“世外山”之感,隐晦的传达遗民意识。 b. 笔墨简洁洗练,善用折带皴及干笔渴墨,意境静穆幽寂,空灵松秀,丘壑严整奇掘,林木富于真实感 .c. 《黄海松石图》 : 用笔瘦劲谨严而简洁,山石整理成几何形状,具有很强的装饰意趣,格调空逸冷静。 B. 追随他的人很多,形成了山水画派新安派。
(4) 髡残 :A. 号石谿,是一位遗民意识很强的画僧。 B. 山水画 :a. 多取黄山,南京一带的景物为母题,以强烈的主观感情抒写胸中山川,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b. 布景繁密,山重水复,层次深远,笔墨苍率厚重 .c. 擅用干笔渴墨,以浓点短线及致密而又松动的用笔展现旺盛的活力 .d. 《苍翠凌天图》 : 秃笔焦墨皴擦提醒与湿笔淡墨勾勒晕染相互融合,施以浅绛着色,题跋中的行草书法和笔法贯通一致,随意挥洒,粗服乱头,体现了其独具风格的审美意趣。
安徽,金陵等地名家名派 1) 安徽各派以萧云从为代表的姑熟派 : 萧云从 : 山水画受徽派版画影响,用笔方折枯瘦,线条洗练,重勾勒而以皴擦为辅,亦画人物 : 《云台疏树图》。 (2) 南京画家中,程正揆与髡残并称“金陵二谿”。 <1> 程正揆 : 号青谿道人,擅长山水,创作了以《江山卧游图》为题的山水作品。 <2> “金陵八家” : 多是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山水用枯笔短皴画南京实景,以龚贤为代表 : 龚贤 :A. 主张“我师造物”,山水布境奇而安,丘壑多实景,意境宁静深邃,生机勃发。 B. 作品有两种面貌 :a. “白龚” : 强调用笔,极少皴擦 : 《自藏山水卷》。 b.“黑龚” : 笔丰墨健,层层积墨,尤擅黑白对比,造成光影明灭,空气流动之感 : 《夏山过雨图》。 (3) 江西山水画家,以罗牧开创了江西派。
10. 明中期文人画与“吴门四家”
“吴门四家” :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
<1> 吴门派画家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他们淡于仕进,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
<2> 继承尚意趣,精笔墨,饶“士气”的元人绘画传统,致力于宁静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是他们山水花鸟花的普遍特点。 (1) 吴门派兴于沈周,成于文徵明,是吴门派文人画的最突出的代表 :A. 他们以山水见长,山水画中以水墨以及水墨淡着色的作品更引人注意,并且有粗细两种面目。 B. 多描写江南风光或文人园林,凭借诗书画三位一体抒写情怀。
<1> 沈周 :A. 山水画 :a. 以粗笔为多,早期笔墨严谨细秀,晚年笔丰墨健,浑厚沉郁。 b. 作品构图平稳,境界宁静优雅,洋溢平和怡悦的气氛 .c. 尤能在温雅恬静的情调里表达恢弘的胸襟,丰富的想象与蓬勃的生命力,作品反映的审美情趣和笔墨意韵,代表了明代文人画的美学追求。 B. 粗笔作品《夜坐图》,细笔作品《庐山高图》 : 开创以山水画象征人品的表现手法。
<2> 文徵明 :A. 山水画 :a. 以细笔为主要面目。 b. 作品情调娴静典雅,布景层叠而上缺少纵深空间表现,追求平面感 .c. 笔墨干枯中见秀润,设色清丽雅洁,有一股“士气”充溢其间,抒情意味更胜。 B. 细笔作品《绿荫清话图》《真赏斋图》。 C. 沈周与文徵明的花鸟画风格也有差异 :a. 沈周的花鸟画以水墨写意见长 : 《枯树八哥图》。 b. 文徵明多画竹兰,优美秀雅,清润天然 : 《湘君湘夫人图》。 (2) 唐寅和仇英代表了融合院体与文人画风的另外两种类型 :A. 体现了滥觞于此时的文人画家职业化与职业画家文人化。 B. 他们与沈,文有四个方面的不同 :a. 均出身下层社会 .b. 均以画为业 .c. 师承相近 .d. 均擅画人物。
<1> 唐寅 :A. 修养广博,才华横溢,题材范围宽广,形成以“院体”工细为主而兼具文人画笔墨的意趣与风格,尤能通过诗书画结合阐发不同寻常的立意。 B. 仕女画 : 富有时代特色,创造了细腰纤瘦,眼眉细小,樱桃小口,下巴尖尖的艺术形象。 C. 山水画 : 状物真实,抒情自然,作风沉郁潇洒 : 《落霞孤鹜图》。 D. 花鸟画 : 用水墨随意点染,更具秀逸,清新之趣 : 《古槎鸲鹆图》。
<4> 仇英 :A. 文化修养不博,画上只题名款,绘画题材较窄,专画传统题材,尤擅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在精丽秀美中闪现妍雅温润,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风格。 B. 工笔人物画 : 《秋源猎骑图》《桃源仙境图》把青绿山水与工笔人物结合。 C. 小写意人物画 : 《松溪高士图》《蕉下弹琴图》。
11. 明后期写意花鸟画(“白阳青藤”“勾花点叶体”)
明代中叶,在画史上并称为“白阳青藤”的陈淳,徐渭把写意花鸟画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 (1) 陈淳 :A. 号白阳山人,写意花鸟造型写实精当,严于剪裁 .B. 意境安适宁静,笔墨自由如意 , 也时作草书题诗,配合画意 .C. 画法已呈放逸,表达感情显得逸宕 : 《秋葵图》《山茶水仙图》。 (2) 周之冕 :A. 所画花卉,勾染点簇,设色鲜雅,逼真而富生意 .B. 画法兼工带写,以勾勒法画花朵,以墨色点染枝叶,被称为勾花点叶体 : 《芙蓉鸭图》。 (3) 徐渭 :A. 完成了水墨写意花鸟画变革的大家,号青藤,一生坎坷,形成狂傲不羁的个性。 B. 花鸟画 :a. 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赋予花卉以强烈的主观感情,直抒愤世嫉俗,激荡难平之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b. 擅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花木形象中着眼生韵的体现 .c. 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 : 《杂花卷》《墨葡萄图》。
12. 五代人物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五代人物画创作中,题材多为直接描绘贵族生活,特别是宫廷画院的画家。 (1) 周文矩 :A. 能画冕服,车器,人物,仕女。 B. 传世作品 : 《重屏会棋图》 :a. 具有肖像画意义,因背景的屏风中又画一屏风,故名重屏。 b. 把南唐皇帝美化为友爱谦恭,风度文雅的形象,衣纹勾线,以细劲带顿挫的颤笔形成独特的风格。《宫中图》 :a. 分十二段画宫廷妇女的种种生活 .b. 在平凡的细节中表现人物精神情态,写实技巧超出唐人水平。 (2) 顾闳中 :A. 以画人物肖像著称。 B. 传世作品 : 《韩熙载夜宴图》 :a. 以长卷形式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酬应等五个场面,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及手的表情都处理的较为成功,富有肖像画特点。 b. 笔致细劲,色彩明丽,情态动作刻画的合情合理恰如其分 .c. 陈设的细节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屏风把个场景加以分割又联成一体。 d. 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有更深刻的意义。
13. 明前期宫廷山水画(“浙派”)
院体与浙派山水的杰出代表是戴进与吴伟,极大了左右了院内外的职业画家的艺术追求,作为职业画家,他们不仅在艺术风格上有所区别,而且生平际遇也有所不同。
(1) 戴进 :A. 山水画 :a. 措景丰富,多生活实感,构图剪裁精当而境象恢弘,造型明快而富于质感,笔墨劲健而法度谨严,格调洒脱而清爽隽逸。 b. 山水实境中安排有情节的人物活动,粗看有气势,可“卧游”,细看又有情味,实质上是以山水为主的山水人物画 : 《春游晚归图》。 B. 追随其画风者极多,而以其籍贯,称这一派为“浙派”。
(2) 吴伟 :A. 山水画 :a. 用水更多,气魄更大,布景造型更简括整体,画山石用斧劈皴,横涂直抹,似若随意。 b. 画中有较大人物,与山水结合,给人以简劲放纵,水墨淋漓,气势磅礴又不流于粗俗的印象,其实是以山水为衬景的人物山水画 : 《柳下读书图》《梅下抚琴图》 .B. 以其籍贯将这派称之为“江夏派”。
14. 上海画派的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海派”)
“海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a. 前期是“海上三任” : 任熊,任薰,任颐。
b. 晚期以吴昌硕为代表。 (1) 任熊 : 长于画人物,形成了高古谨严,笔力刚健,勾勒方硬,富有装饰感的个人风格。 (2) 任颐 : 字伯年, A. 人物画 :a. 内容通俗易懂,思想倾向明确,反映出忧国忧民的朴素感情。 b. 长与默记,注重观察生活和造型能力的训练,肖像继承了民间写真术和先画墨骨然后敷彩的画法 : 《寒酸尉像》。 B. 花鸟画 :a. 以勾勒,点厾,没骨相结合的小写意画突出。 b. 取材广泛,以瞬间的姿态描写,设色淡雅,轻松活泼 : 《牡丹图》。 C. 他的绘画风格显示出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日益结合,是雅俗共赏的新画风的代表。 (3) 吴昌硕 : 名俊卿, A. 擅长大写意花卉,画藤本植物,显示出他“试演草作画”的主张。 B. 用墨浓淡干湿,表现对象的内在气质和生命力,并传达出超乎形似的神韵 .C. 色彩上使用强烈,鲜艳的重色,对比中生意盎然而不乏书卷气,发展了大写意绘画传统。 (4) 赵之谦 : 以书法和篆刻入大写意花卉画,变清末画坛的柔媚纤细作风为挺拔,峻峭,浓郁与厚重,色彩艳丽。 (5) 虚谷 :A. 擅长画动物和花卉蔬果,尤以画金鱼,松鼠著名, B. 在艺术夸张和笔墨处理上独有心得 :a. 画金鱼,眼睛特别大 .b. 花松鼠皮毛以干笔皴擦,突出其蓬松硬挺。 c. 画花卉用笔含蓄,彩墨互动生发,一派鲜活生气。
15.“京派”画家及其艺术特色
(1) 陈师曾 :
<1> 撰写多篇专论,尤以《文人画的价值》影响最大 : 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传统上做文章,提出文人画之完善在于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高度结合的观点 : 《读画图》。
<2> 作品多是大写意花鸟画和山水画。
<3> 具有深厚的学养和书画根底,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很强,作品笔墨老到,形象生动,格调高雅。
(2) 齐白石 :
<1> “衰年变法”是其艺术风格的一次飞跃,经过十年,造就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A. 题材的选取 : 以真情实感为依据进行艺术创造是使他作品具有自己特色的第一步。B. 摸索出“万虫写照,百兽传神”的笔墨技巧,成功实践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信条。 C. 创作意图上以“不似”追求“神”的肖似以及形象美的追求。 D. 把对诗的涵养化为画的情趣,勾画出具有诗的魅力的艺术形象,引起联想。 E. 对于客观事物的描写与作为劳动者的情感结合而爽健盎然,富有独特的魅力。
<2> 山水画 : 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作,画风简括雄健,是在传统写意山水与民间艺术基础上的发展 : 《借山图》《石门二十四景》。
<3> 人物画 : 简练粗旷,内容诙谐深邃,发人深思。
<4>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诗第一,治印第二,绘画第三,写字第四”,他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正直艺术家,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