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越窑
“越”指浙江地区,唐时称越州,唐代越窑被誉为“诸窑之冠”,与邢窑的白瓷一南一北并称“南青北白”。越窑青瓷胎质坚硬,晶莹光亮,类冰似玉。其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釉色微青色而又具有透明度。越窑的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堆贴等多种,多出现在晚期。越窑瓷器的造型在唐代也出现了新样式,壶多为短嘴,有把手或大耳,双龙耳瓶是唐代特有的形式。唐代诗人曾将越窑瓷器之美赞颂为“千峰翠色”。唐到北宋是越窑发展的鼎盛时期。
2.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一座典型的虹管灯,塑造出一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得十分自然,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使溶于水中,这是利用虹吸的科学原理防止空气污染,灯体成圆形,有两块瓦状的罩板,可以任意调节光照的方向。
长信宫灯通体鎏金,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器身刻有铭文九处65字,分别记载了该灯的重量、容量及所属者。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故名长信宫灯。此灯做为宫廷和王府的专用品、礼品,可见他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堪称“中华第一灯”。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法。考古学和冶金史的研究专家一致公认,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
3.顾绣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种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因其家住上海露香园,故又名“露香园绣”。绣稿多以名家绘画为蓝本,劈丝细如毛发,配色宛若天成,对后世画绣影响很大。顾绣因多仿古代名字名画,也称顾绣巧如绘画,故又称“画绣”。顾绣为高雅的刺绣艺术,对后世影响很深,清代四大名绣皆得益于顾绣。明代顾绣成功主要在于作者的文化艺术涵养、题材高雅、画绣合一、用材精细、针法灵活创新、择日刺绣与锲而不舍的精神。代表人物:韩希孟,代表作:宋元名迹册。
顾绣特点:
(1)选择古人名迹为绣稿。
(2)在绣法上,凡针丝不及之处,皆以彩笔接色,追求绘画效果。
(3)劈丝极细,细如毛发。
(4)顾绣针法丰富,常用针法有擞针、滚针、旋毛针以及网绣等。
4.解构主义
(1)解构主义是对结构的破坏与分解,强调设计的构成要素。
(2)解构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区别:它们都非常强调设计的结构要素。不过构成主义强调的是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个体是为总体服务的;而解构主义则认为个体构件本身具有独立性,对单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的研究更重要。(*注:要注意与构成主义进行区分)
(3)解构主义的设计在表现语言和形式特征上往往具有多义性与模糊性。解构主义建筑通过“非理性”理论大胆向传统意义上和谐、统一、秩序、稳定等基本价值观提出质疑,向传统建筑形式提出挑战,认为传统的对应的建筑秩序有太多的局限,不能满足时代变化的要求,应该对其观念进行破除和淡化。
(4)解构主义采用“颠倒”、“消解”和“变化”的方法,打破建筑一贯标榜的整体性,建立全新的观念;在形式上往往运用错位、叠合、重组等手法,建筑结构和语义更倾向于随机的模式。
(5)解构主义区别于其他理念的关键性内容,重点在于它向建筑的几何纯洁性、功能主义、功能象征主义和文脉主义提出质疑。
(6)解构主义共同的形象及形式特征:1、散乱。2、残缺。3、突变。4、动势。5、奇绝。
5.孟菲斯
(一)“孟菲斯”由被称为“意大利头号反设计领袖”的埃托尔·索特萨斯发起成立,孟菲斯集团的设计范围涵盖家具、纺织品、陶瓷、玻璃和金属产品设计,风格怪诞——古典与现代几何形式共存,色彩夸张,材料多元,注重产品的娱乐性、隐喻性和细节处理的模糊性。
(二)“孟菲斯”集团的设计理念
以索特萨斯为主的“孟菲斯”成员们声称并不想宣布任何宗旨和宣言,即”没有自己的形态和标志,却通过自己的能力与生命描绘冲破传统,走向未来的百科全书”。
设计倾向:①开放的设计思想;②对功能的新解释;③树立产品语义的新内涵;④赋予材料以人文涵义;⑤装饰不是罪恶;⑥提出新的产品设计目标。
由于“孟菲斯”强调设计的个性化,故其产品的产量一般都比较小。这令一部分热衷于赶时髦的“新潮一族”以购得“孟菲斯”产品为荣,使这个集团在一时之间声名鹊起。
“孟菲斯”集团的风格特征:
(1)开放式的设计思想。从“孟菲斯”看来,整个设计界长期以来宣扬的功能主义、包豪斯、未来主义等,都是企图对设计原则做出一个思辨性的、逻辑性的、唯理性的结论。
(2)对功能的新解释。现代主义对产品功能的着力研究,产生了当代人体工学的新发展,满足人体工学的数学和物理的要求,便也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目标。
(3)树立产品语义的新内涵。“孟菲斯”设计家们认为:产品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是某种文化体系的隐喻或符号。一个设计师,当他完成了某一件产品的设计时,他不仅肯定下来了一种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且肯定了某一种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价值指标。
(4)赋予材料以人文涵义。对于材料,“孟菲斯”设计家们不仅把它看成是设计的物质保证,而且也是一种积极的交流感情的媒介,是设计师表现自我的一面镜子。
(5)装饰不是罪恶。功能主义者的口号“装饰是罪恶”,也受到了“孟菲斯”的批判,“孟菲斯”设计师十分重视装饰,把装饰作为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木材的纹理是由内部和结构决定一样。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黑陶的艺术特色。
黑陶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黑陶兴起于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制作方法:在陶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注入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将炭渗入陶器形成乌黑如漆的效果。黑陶的制作工艺,已经采用陶轮制,同时掌握了封窑技术,胎料用纯泥或掺沙,因此质地精纯,有的器壁如蛋壳,所以黑陶也称蛋壳陶。
艺术特色: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黑指它有乌黑如漆的色彩;薄指器壁很薄;光指具有平滑光泽的器表;纽指在造型上具有鼻、耳、盖、纽以及流、足、把手等适于使用的各种饰件和功能体。黑陶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之美誉。如果说彩陶工艺是彩绘装饰见长,黑陶工艺则以造型取胜。其造型更加丰富多样,并逐渐定型化
代表器物:蛋壳陶高脚杯
2.简述设计美学的含义。
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社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机器的生产方式,从而产生了一种与大机器工业和高科技性能相适应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标准,产生了工业社会特有的新美学:设计美学。设计艺术中的形式问题即美学问题,而设计的形式对于设计艺术而言具有本质意义。艺术设计美学是从审美的角度认识设计、理解设计的一个窗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涉及诸多方面。
由于实用价值即物的功能价值能满足人生命生存的需要,合乎人的目的性,因而使人感觉到满足和愉悦,进而体验到一种美,即功效之美。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晶。它是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产生的。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技术美是介于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主要是指机械工业技术的美。
3.简述波普设计特征。
波普艺术是一场国际性的艺术运动,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艺术的“大众化”根源来自于欧美的大众文化,包括电影、音乐、歌舞、艺术设计、广告等多种形式,表现了新达达主义、新写实主义等流派的艺术家们所创造的完全生活化、大众化甚至垃圾化的前卫艺术。波普设计从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光效艺术、幻觉艺术、东方神秘主义甚至太空主义中汲取营养,在大众传媒的助长下茁壮成长,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国际主义风格的单一面貌,代之以诙谐、幽默、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设计,成为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一场具有戏谑性的挑战。它的出现也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激进设计的诞生。波普设计一度成为20世纪60年代最流行、最时尚、最丰富多彩的民主设计潮流,并为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试比较新艺术运动与装饰艺术运动的异同。
(1)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它与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展,它主要集中于豪华和奢侈品的设计上。从时间上可以看出他们发生的先后顺序,其中新艺术运动是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而装饰艺术运动则直接由新艺术运动发展而来。
(2)从根本上来讲,它受到了现代主义很大影响,无论从材料还是设计的形式上,都明显可以看到现代主义的影子。从意识形态来讲,它缺乏现代主义的民主意识,产品依然是服务于社会的上层,没有达到大众的社会立场。
(3)与新艺术运动强调中世纪的哥特式的自然风格、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化不同,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古典主义和自然形态的美,认为新艺术在抛弃传统方面走得太远了,应该将传统的精华与时代的新潮结合起来。
(4)从强调机械化的美和采用新材料上来讲,装饰艺术运动朝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从其发生发展的装饰动机上来看,它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设计运动,仍脱离不了传统的装饰风格运动。
三、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金币 才能浏览 购买主题 1.越窑
“越”指浙江地区,唐时称越州,唐代越窑被誉为“诸窑之冠”,与邢窑的白瓷一南一北并称“南青北白”。越窑青瓷胎质坚硬,晶莹光亮,类冰似玉。其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釉色微青色而又具有透明度。越窑的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堆贴等多种,多出现在晚期。越窑瓷器的造型在唐代也出现了新样式,壶多为短嘴,有把手或大耳,双龙耳瓶是唐代特有的形式。唐代诗人曾将越窑瓷器之美赞颂为“千峰翠色”。唐到北宋是越窑发展的鼎盛时期。
2.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一座典型的虹管灯,塑造出一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得十分自然,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使溶于水中,这是利用虹吸的科学原理防止空气污染,灯体成圆形,有两块瓦状的罩板,可以任意调节光照的方向。
长信宫灯通体鎏金,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器身刻有铭文九处65字,分别记载了该灯的重量、容量及所属者。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故名长信宫灯。此灯做为宫廷和王府的专用品、礼品,可见他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堪称“中华第一灯”。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法。考古学和冶金史的研究专家一致公认,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
3.顾绣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种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因其家住上海露香园,故又名“露香园绣”。绣稿多以名家绘画为蓝本,劈丝细如毛发,配色宛若天成,对后世画绣影响很大。顾绣因多仿古代名字名画,也称顾绣巧如绘画,故又称“画绣”。顾绣为高雅的刺绣艺术,对后世影响很深,清代四大名绣皆得益于顾绣。明代顾绣成功主要在于作者的文化艺术涵养、题材高雅、画绣合一、用材精细、针法灵活创新、择日刺绣与锲而不舍的精神。代表人物:韩希孟,代表作:宋元名迹册。
顾绣特点:
(1)选择古人名迹为绣稿。
(2)在绣法上,凡针丝不及之处,皆以彩笔接色,追求绘画效果。
(3)劈丝极细,细如毛发。
(4)顾绣针法丰富,常用针法有擞针、滚针、旋毛针以及网绣等。
4.解构主义
(1)解构主义是对结构的破坏与分解,强调设计的构成要素。
(2)解构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区别:它们都非常强调设计的结构要素。不过构成主义强调的是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个体是为总体服务的;而解构主义则认为个体构件本身具有独立性,对单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的研究更重要。(*注:要注意与构成主义进行区分)
(3)解构主义的设计在表现语言和形式特征上往往具有多义性与模糊性。解构主义建筑通过“非理性”理论大胆向传统意义上和谐、统一、秩序、稳定等基本价值观提出质疑,向传统建筑形式提出挑战,认为传统的对应的建筑秩序有太多的局限,不能满足时代变化的要求,应该对其观念进行破除和淡化。
(4)解构主义采用“颠倒”、“消解”和“变化”的方法,打破建筑一贯标榜的整体性,建立全新的观念;在形式上往往运用错位、叠合、重组等手法,建筑结构和语义更倾向于随机的模式。
(5)解构主义区别于其他理念的关键性内容,重点在于它向建筑的几何纯洁性、功能主义、功能象征主义和文脉主义提出质疑。
(6)解构主义共同的形象及形式特征:1、散乱。2、残缺。3、突变。4、动势。5、奇绝。
5.孟菲斯
(一)“孟菲斯”由被称为“意大利头号反设计领袖”的埃托尔·索特萨斯发起成立,孟菲斯集团的设计范围涵盖家具、纺织品、陶瓷、玻璃和金属产品设计,风格怪诞——古典与现代几何形式共存,色彩夸张,材料多元,注重产品的娱乐性、隐喻性和细节处理的模糊性。
(二)“孟菲斯”集团的设计理念
以索特萨斯为主的“孟菲斯”成员们声称并不想宣布任何宗旨和宣言,即”没有自己的形态和标志,却通过自己的能力与生命描绘冲破传统,走向未来的百科全书”。
设计倾向:①开放的设计思想;②对功能的新解释;③树立产品语义的新内涵;④赋予材料以人文涵义;⑤装饰不是罪恶;⑥提出新的产品设计目标。
由于“孟菲斯”强调设计的个性化,故其产品的产量一般都比较小。这令一部分热衷于赶时髦的“新潮一族”以购得“孟菲斯”产品为荣,使这个集团在一时之间声名鹊起。
“孟菲斯”集团的风格特征:
(1)开放式的设计思想。从“孟菲斯”看来,整个设计界长期以来宣扬的功能主义、包豪斯、未来主义等,都是企图对设计原则做出一个思辨性的、逻辑性的、唯理性的结论。
(2)对功能的新解释。现代主义对产品功能的着力研究,产生了当代人体工学的新发展,满足人体工学的数学和物理的要求,便也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目标。
(3)树立产品语义的新内涵。“孟菲斯”设计家们认为:产品是一种自觉的信息载体,是某种文化体系的隐喻或符号。一个设计师,当他完成了某一件产品的设计时,他不仅肯定下来了一种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且肯定了某一种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价值指标。
(4)赋予材料以人文涵义。对于材料,“孟菲斯”设计家们不仅把它看成是设计的物质保证,而且也是一种积极的交流感情的媒介,是设计师表现自我的一面镜子。
(5)装饰不是罪恶。功能主义者的口号“装饰是罪恶”,也受到了“孟菲斯”的批判,“孟菲斯”设计师十分重视装饰,把装饰作为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木材的纹理是由内部和结构决定一样。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黑陶的艺术特色。
黑陶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黑陶兴起于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制作方法:在陶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注入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将炭渗入陶器形成乌黑如漆的效果。黑陶的制作工艺,已经采用陶轮制,同时掌握了封窑技术,胎料用纯泥或掺沙,因此质地精纯,有的器壁如蛋壳,所以黑陶也称蛋壳陶。
艺术特色: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黑指它有乌黑如漆的色彩;薄指器壁很薄;光指具有平滑光泽的器表;纽指在造型上具有鼻、耳、盖、纽以及流、足、把手等适于使用的各种饰件和功能体。黑陶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之美誉。如果说彩陶工艺是彩绘装饰见长,黑陶工艺则以造型取胜。其造型更加丰富多样,并逐渐定型化
代表器物:蛋壳陶高脚杯
2.简述设计美学的含义。
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社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机器的生产方式,从而产生了一种与大机器工业和高科技性能相适应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标准,产生了工业社会特有的新美学:设计美学。设计艺术中的形式问题即美学问题,而设计的形式对于设计艺术而言具有本质意义。艺术设计美学是从审美的角度认识设计、理解设计的一个窗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涉及诸多方面。
由于实用价值即物的功能价值能满足人生命生存的需要,合乎人的目的性,因而使人感觉到满足和愉悦,进而体验到一种美,即功效之美。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晶。它是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产生的。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技术美是介于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主要是指机械工业技术的美。
3.简述波普设计特征。
波普艺术是一场国际性的艺术运动,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艺术的“大众化”根源来自于欧美的大众文化,包括电影、音乐、歌舞、艺术设计、广告等多种形式,表现了新达达主义、新写实主义等流派的艺术家们所创造的完全生活化、大众化甚至垃圾化的前卫艺术。波普设计从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光效艺术、幻觉艺术、东方神秘主义甚至太空主义中汲取营养,在大众传媒的助长下茁壮成长,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国际主义风格的单一面貌,代之以诙谐、幽默、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设计,成为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一场具有戏谑性的挑战。它的出现也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激进设计的诞生。波普设计一度成为20世纪60年代最流行、最时尚、最丰富多彩的民主设计潮流,并为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试比较新艺术运动与装饰艺术运动的异同。
(1)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它与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展,它主要集中于豪华和奢侈品的设计上。从时间上可以看出他们发生的先后顺序,其中新艺术运动是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而装饰艺术运动则直接由新艺术运动发展而来。
(2)从根本上来讲,它受到了现代主义很大影响,无论从材料还是设计的形式上,都明显可以看到现代主义的影子。从意识形态来讲,它缺乏现代主义的民主意识,产品依然是服务于社会的上层,没有达到大众的社会立场。
(3)与新艺术运动强调中世纪的哥特式的自然风格、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化不同,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古典主义和自然形态的美,认为新艺术在抛弃传统方面走得太远了,应该将传统的精华与时代的新潮结合起来。
(4)从强调机械化的美和采用新材料上来讲,装饰艺术运动朝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从其发生发展的装饰动机上来看,它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设计运动,仍脱离不了传统的装饰风格运动。
三、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