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设计(专硕)导师信息
丁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设计教育、文化创意等工作。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画集3部、出版教材3部,发表作品200余幅,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专业竞赛金银铜级别奖项100余项。同时受邀担任多个国内专业赛事评审和承担当地政府部门的重大工程设计项目评标评委。学院职务或社会兼职等: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校一级学科硕士点设计学方向学科带头人,徐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建筑壁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讲课程:《色彩》《设计基础》《装饰艺术》《毕业设计》等研究方向:设计学、设计教育、工艺美术、创新设计研究受教育情况: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壁画专业,获文学学士近年来的主要科研与创作成果:一、画集1.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第5辑)丁峰水粉,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年12月出版;2.丁峰水粉作品,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出版;3.中国当代艺术家系列画集(第4辑)丁峰油画,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7年5月出版。二、教材1.《装饰艺术设计》,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2.《包装设计》,副主编,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3.《设计基础》,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三、代表性论文1.《现代壁画 走进装饰》发表在《东方艺术》(2005.10);2.《谈装饰画的语言审美特征》发表在《艺术教育》(2009.6);3.《城市雕塑与建筑环境的共融性》发表在《美术观察》2010年第5期(2010.5);4.《解析吴冠中彩墨画中的装饰绘画语言》发表在徐师大《学报》(2011.6);5.《徽州木雕艺术管窥》发表在《艺术百家》(2011.6);6.《蒙德里安设计思想的核心理念及形成》发表在《装饰》(2011.12)。四、代表性创作1.2011江苏之星艺术设计大赛 《标点的思考》获专业组铜奖;2.2011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大赛《印记家园》获专业组金奖;3.2012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大赛《改、变》获专业组金奖。五、指导学生获奖(重要及奖项)1.紫金奖第四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一等奖”、“二等奖”;2.获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一等奖”、“二等奖”;3.未来设计师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国赛 “一等奖”、“二等奖”;4.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展“一等奖”;5.第二十四届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 “入选奖”;6.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赛区“二等奖”;7.第六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作品设计大赛“一等奖”;8.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艺术乡建”美术设计作品大赛“二等奖”;9.BEDA-英国生态设计比赛“银奖”。
钟旭东,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向:设计学:设计历史及理论;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方向)。学院职务或社会兼职等: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负责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湖南省人民政府评标专家,福建省风景园林行业专家库专家,徐州市科技咨询专家。主讲课程,研究方向或领域:主讲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主要从事景观规划与设计、乡土景观营造与城镇特色的教学与项目实践。受教育情况:1.199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国画)专业;2.2005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学(景观)硕士学位。主要成果:1.《园林景观效果图快速表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03;2.《海绵城市——设计·建设·生态》,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07;3.《从美术走向设计的探索——钟旭东作品集》,吉林美术出版社 2019.01;4.《园林景观设计——概念·空间·形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2.09;5.在《中国园林》、《装饰》、《文艺研究》、《艺术百家》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共计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4篇CSSCI);6.2019年度,主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横向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进校经费按照学校政策等同于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一、科研与创作:1.乡土景观传承在海西小城镇特色建构中的应用研究,2011.12-2014.06,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闽台乡土景观特色传承与应用研究,2011.05-2012,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项目;3.建筑环境色彩与城市特色研究,2007.01-2010.07,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4.大学校园景观空间与户外生活研究——以福州市大学城大学校园为例,2010.06-2012.06,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项目。二、教学研究:1.2019.1-2020.12,“园林景观设计—概念•空间•形式”,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项目教材(结题)。三、成果获奖:1.2007.01-2010.07,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2012.05,福建省第三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3.2020.11,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四、主要景观规划设计项目:1.湖南浏阳百合花园景观设计项目,2006;2.湖南益阳市人防办公楼景观设计及工程,2008;3.2011西安园艺博览会黑龙江园景观设计,2009;4.福建莆田湄屿公园景观工程项目设计,2012;5.福建罗源县上起步镇长治村景观专项规划,2013;6.江苏邳州八义集镇建筑立面及街道景观设计,2019;7.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红色少年园景观规划方案设计,2019;8. 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红色少年园景观规划方案设计,2019;9.徐州市市政集团主楼-裙楼之间景观规划设计,2020;10.徐庄镇周家三烈士陵园升级改造景观设计,2023。
王瑞芹,教授,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装饰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生导师(装饰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民间美术。受教育情况:1.1998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壁画研究;3.2011年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访问学者;4.2014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访问学者。主要成果:一、发表论文及作品:1.陕西民艺“五毒耳枕”的形色意象特征探析,CSSCI,装.饰,2012.12;2.试论民间剪纸哲学语义的嬗变装饰,CSSCI ,2014;3.从一根扁担管窥传统民间造物之善中国美术研究,CSSCI,2019;4.世俗的“象外之意”,美术观察,CSSCI 扩,2020;5试论用民间造型艺术打造徐州现代城市精神坐标——以公共艺术的方式,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核心,2015;6.汉代民俗文化观念对造物设计的影响——以徐州出土汉代造物设计为例,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核心,2017;7.古典精神的呈现——《雅典.学院》的图像学阐释美术大观,核心,2019;8.徐州户部山历史街巷伦理文化体验美术大观,核心,2019;9.系列作品,艺术百家,CSSCI ,2019;10.系列作品,文艺研究,CSSCI,2020;11.山东门笺的色彩设计风格表征浅析发表在,装饰,CSSCI,2011;12.艺术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以研究生现代手工艺教学为例,艺术核心艺术教育,2017;13.以民间造物意识催生设计的生态秩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0;14.漆画作为“画”:一种漆语言的观念性艺术,贵州大学学报,2023。二、科研及教学获奖:1.中国美术家协会高峰论坛优秀论文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2019;2.江苏省工艺美术大赛金奖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2011;3.江苏省第二届青年文史学者论坛优秀成果,三等奖, 江苏省社科联,2012;4.时代风华——江苏省高校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江苏省教育厅,2013;5.论文获中国江苏省第二届青年文史高层论坛,三等奖,江苏省社科联2013;6.江苏省第六届大艺展优秀指导老师奖,一等奖1项,2020;7.江苏省第四届大艺展优秀指导老师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4;8.江苏省第五届大艺展优秀指导老师奖,一等奖1项,2017;9.国际纹样创意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最佳应用奖1项,2016;10.国艺杯第二届两岸三地艺术设计邀请展获奖作品指导老师,金奖1项,2016;11.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获奖作品指导老师奖,金奖1项,2016-2017;12.17TH全国设计“大师奖”指导老师奖,优秀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13.中华美育情第二届全国高校美育成果展演大赛,学生组一等奖1项,2019;14.全国高校美术第五届美术作品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二等奖2项,2015;15.第五届江苏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奖1项,2019;16.全国第七届大艺展省赛特等奖、国赛二等奖指导老师,2024;17.全国第四届大学生紫金奖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2023。
宋子扬,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院职务或社会兼职等: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化产业学会艺术创意产业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徐州市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副主任,徐州设计家协会副主席。
主讲课程:数字影像、影视后期、摄影。
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创意研究,视觉设计及理论研究、数字艺术研究。
受教育情况:1.1995年毕业于江南大学;2.1998年中央工艺美院进修班学习;3.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影视制作研究生班学习。
主要成果:一、科研与创作1.省高校哲社项目:徐州汉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新模式,主持人;2.2011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大赛《角色》获专业组金奖;3.2012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大赛《动画角色设计.chameleon》获专业组三等奖;4.2013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大赛《蕴》获专业组金奖。二、教学研究1.教育厅实验教学项目:艺术与设计跨媒体综合训练中心,主持人;2.国家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公共空间中的汉文化浮雕虚拟仿真教学,主持人;3.学校实验教学中心:视觉艺术综合训练中心,主持人;4.水墨动画教学研究:校科研基金跨学科重大研究项目,主持人。三、成果获奖1.2018年获“三全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校先进工作者;3.分别于2017年、2016年获师范生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称号;4.近年,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比赛奖项。四、其他发表学术论文十五余篇、作品二十余幅。主持省、市合作项目多项。
兰芳,设计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北卡莱罗纳教堂山分校(UNC)访问学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江苏省美学学会会员。学术成果多次在《中国文化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的权威性文化类报纸)等重要报刊发表;连续两次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10余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高级研修班,2021年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汉代图像研究青年论坛;分别于2022年、2019年在徐州云龙书院进行汉文化艺术的讲座;2019年参加北京大学主办的中国美学暑期高级研修班,并顺利结业;论文“The Research to ideas in Article-Making of MingQi Pottery Building”被2016年夏威夷艺术与人文国际会议(Haw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录用并做大会发言。多次策划、主持文创作品展与智库论坛,2021年指导“温故·知新——‘汉画像的日常’设计工作坊”获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2020年文创产品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石上风华—新见汉代画像石拓片展”;201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汉画像审美意象的传播智库论坛暨汉画像文创产品设计展。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文创产品设计、古代造物艺术研究、汉代艺术主讲课程: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设计原理与方法、设计历史与理论主要科研成果:1.2020年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汉代纹饰的母题与谱系研究”,主持,在研;2.2015年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汉代建筑明器的造物学研究”,主持,已结项;3.2019年获上海市哲学社科一般项目“海外汉学界‘汉画像’探讨的模式研究”,主持,在研;4.2019年获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第12批特别资助项目,主持,在研;5.2018年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项目,主持,在研;6.2019年获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专项课题“汉画像祥瑞图式的审美意象研究——中国装饰之美的传播”,主持人,已结项;7.2015年获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徐州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与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研究”,主持人,已结项;8.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学大系》丛书编纂及海外传播研究”;9.参与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室平台——汉画像浮雕教学项目(第二参与人)。获奖与荣誉:1.2021年获教育部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指导教师奖,1/3;2.2021年专著《西北有高楼——汉代陶楼的造物艺术寻踪》获徐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1;3.2017年论文“论造物学视阈下艺术设计研究的新理念”获江苏省美学学会优秀论文奖,1/1;4.2021年获第十五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奖;5.2020年分别获全国第12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优秀奖指导教师奖(4项);6.2020年获江苏省第12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奖(5项);7.2021年分别获全国第13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优秀奖指导教师奖;8.2021年获江苏省第13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奖;9.2021年获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奖(2项);10.2018年指导1名硕士研究生获“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立项;11.2020年获江苏师范大学卓越教师荣誉称号;12.2016年获江苏师范大学巾帼建功荣誉称号;13.2020年获江苏师范大学巾帼建功荣誉称号。专著与论文:1.专著《西北有高楼——汉代陶楼的造物艺术寻踪》,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版,专著简介被“中国考古”“北京交大古建筑”“北京大学汉画像研究所”等学术平台转载;2.专著《汉画像文创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年版;3.汉画像莲花纹的意象探源,2021.11《艺术设计研究》(CSSCI来源期刊);4.“汉画像的日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2022.02《包装工程》(全国中文核心);5.汉画像:艺术设计的民族之魂,2019.12《中国文化报》;6.论汉代陶楼的造物尺度问题,2019.01《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来源期刊);7.云的意象——论汉代祥瑞纹饰的设计理念,2019.01《中国美术研究》(CSSCI来源期刊);8.论造物学视阈下艺术设计研究的新理念,2018.0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来源期刊);9.美学与艺术学的联姻与悖离,2017.05《艺术百家》(CSSCI来源期刊);10.论焦作出土汉代陶仓楼的形制特征与造物艺术溯源,2017.03《中国美术研究》(CSSCI来源期刊);11.论汉代士阶层的发展与建筑明器的兴起,2017.03《艺术设计研究》(CSSCI来源期刊);12.汉代建筑设计的匠艺传统——探究传统造物艺术制器尚象的美学尺度,2017.0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来源期刊);13.造物学视阈下的汉代建筑明器研究,2015.02《艺术设计研究》(CSSCI扩展期刊);14.The Research to Ideas in Article-Making of MingQi Pottery Buildings in Han Dynasty China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2016;15.制器尚象—汉代建筑明器造物观念研究 ,2016.06《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16.论汉画像中云气图视觉符号的美学思想,2013.03《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17.汉画像美在哪里,2017.09《博览群书》;18.基于创新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2015.10《美术教育研究》;19.参著《徐州历史之旅》,凤凰出版集团,2010年版;20.参著《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史小冬设计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紫金文化优青人才设计作品在国内外重要展赛中参展、获奖近50余次。连续三届在由文化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美展中入选获奖。主持国家艺术基金、江苏省艺术创作基金项目各一项。指导学生在国际、国家级、省部级专业竞赛中获奖近400余项。
受教育情况:2003年 毕业于 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获学士学位。2010年 毕业于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24年 毕业于 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获博士学位。2010年 巴黎国际艺术城 访问学者2012年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访问学者2019年 香港理工大学纺织与制衣系 助研员
研究方向:在地设计、可持续设计、社会创新
重要获奖及参展情况:2014年,作品《多次曝光与异型同构》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评 “获奖提名”(文化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2019年,作品《九歌》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获评 “进京作品” (文化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济南2024年,作品《筑草鞅金》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获评 “入选作品” (文化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2018年,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 “入选参展”(文化部主办)深圳2019年,“从洛桑到北京”第十一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入选参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清华大学)北京2021年,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 “入选参展”(文化部主办)深圳2023年,中国服装设计师作品展览 “入选获奖”(中国美协 获入会资格)深圳2021年,第二届中国教育高校教师作品展 “入选获奖” (中国美协 获入会资格)重庆2019年,佛罗伦萨国际艺术与设计双年展 “参展获奖”佛罗伦萨2019年,第14届拉古纳艺术奖 “Art Laguna Prize” “参展获奖”威尼斯2018年、2019年 北京国际设计周《水墨与纹藏》专业组 “金奖”2017年,全球华人金点设计奖 “概念奖标章” 2015年、2020年 江苏省教育厅“融通并茂”高校艺术设计大赛 专业组 “金奖”2015年、2019年“包豪斯奖”国际设计大赛 专业组 “包豪斯奖”(最高奖)2014年,第十六届全国设计“大师奖” 产品设计专业组 “金奖”2014年、2016年创意中国艺术设计大赛 专业组 “金奖”2012年、2014年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赛 “金奖”2024年,毕业作品《筑草鞅金》获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银奖”,获得“林风眠”毕业作品奖学金2010年,毕业作品《MO-HU》获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 “金奖”2003年,毕业作品《恋战风云》获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金奖”,获得“王嘉廉”毕业作品奖学金,并被中国美术学院收藏2003年,“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时尚皮草设计大赛 (中国工业协会)“银奖”2003年,浙江女装协会“未来之星”评比中荣获 “金奖”,并被授予“未来之星”称号
项目及课题主持情况:《野草集》国家艺术基金青年项目 主持 在研《九歌》江苏艺术创作基金项目 主持 已结项研究生教改项目《设计伦理教学实践探索以及教育范式的转型》 主持 已结项黔南州荔波文创产业规划项目 第二主持 已结项
重要策展经历:香港理工大学“布山水”纤维艺术展 策展人、论坛主持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 “传统活化单元” 策展助理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 “万物尽可蓝”“止于至善”版块策展人佛罗伦萨国际艺术与设计双年展 服饰类 策展助理首届紫金奖大学生艺术展 江苏师范大学“交叉”设计展 策展人
论文发表情况:先后发表论文23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6篇,核心期刊4篇。其中,论文《博物馆的虚拟性分析——兼论意大利伦巴第大区集体记忆博物馆实践》发表于《装饰》,获得2016年度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指导学生获奖(重要奖项):中国设计权利榜 DESIGN POWER 100 入榜 “百强入榜”第十九届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 “入选奖”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最佳材料创意奖 “最佳应用奖”(最高奖)第七届法国 INNODESIGN PRIZE 国际创新设计大赛 “专项奖”(最高奖)全国设计“大师奖”“金奖”未来设计师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国赛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紫金奖文化创意大赛 “银奖”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新人作品展 “新人奖”(最高奖)亚洲大学生生肖创意大赛 “优秀奖”“小康年人民牛——生肖有礼”华人设计师生肖文化作品征集 “入选奖”“融通并茂”江苏省高校设计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6项)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设计展“二等奖”
张宁,副教授,指导方向:艺术专业硕士(环艺)。1996年起担任美术系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出版著作1部;共发表论文12篇,其中A类核心2篇,其它核心6篇。作品获得国际大奖1项,国内大奖8项,1件作品入选中国设计年鉴;主持设计三项项目获国家级奖,四项市级重点项目的大型设计;独立举办两次个人设计展(市级),参加两次国际设计大展。获校优秀论文指导教师2次,校先进教师1次。一、发表论文
题目何年何月在何刊物发表或何出版社出版本人承担部分及字数(注明排名)获奖情况(注明奖励部门、获奖级别及排名)
《COPY大卖场—全程打造超市新形象》2003年6月东南大学出版社独著552千字
凤凰城标志形象设计作品2004入选《中国设计年鉴》九州出版社独 作品中国包装协会(入选奖)
《 大 爱 无 疆 》2008《六届釜山国际环境艺术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独 作品国际级设计优秀奖(韩国艺术研究院)国际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会
A Study on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logo2008年10月《韩国艺术研究》韩国艺术研究院釜山大学出版第一作者4688字韩国艺术研究院
论标志“设计外的设计”2009年4月《美与时代》独4415字
城市标志设计研究2009年6月《美与时代》第一作者4021字
论拜占庭艺术对克里姆特风格的影响2009年9月《作家》中文核心期刊独4200字
现代标志设计发展趋势研究2009年11月《艺术教育》独4789字
室内·环境·绿色家居---谈现代室内设计的流行趋势2009年12月《艺术教育》独4784字
设计整合时代下的师范类设计教育研究2009年22期《中国成人教育》核心期刊第一作者4529字
极简主义艺术理念在当代中国设计中的运用2011年8月国家级期刊《中国美术馆》独3782字
北京奥运博物馆展陈策划与设计研究2012年5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核心期刊独4082字
走出比亚兹来-托马斯•麦肯齐的插画设计2012年10期《装饰》A类核心期刊独4022字
论当代中国设计审美的三次变革2012年10期《美术观察》核心期刊独4015字
欧洲瓷器装饰中的“杨柳式”风格考2013年3期《装饰》A类核心期刊独4260字
二、其它大型作品创作
序号项目名称委托单位创作时间
1徐州艺术馆室内装饰设计徐州报业集团(市级重点项目)2010
2徐州音乐厅室内装饰设计徐州市政府(市级重点项目)2010
3徐州历史文化馆展陈设计徐州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省级重点项目一等奖)2010
4兰州城市规划馆展陈设计兰州市政府2003年
5徐州中级人民法院写字楼改造装饰设计北京丽贝雅装饰公司2010
6子房美景花园景观设计江苏久隆集团2003
7皇城大厦房地产广告策划设计天成开发公司2004
8浙江商贸城策划、设计浙江房地产开发公司2010
9百惠家美时大型超市设计徐州百富集团2000
三、举办展览
展览名称举办时间举办地点主办单位个人参与情况
2010当代国际艺术学院设计展《复制的力量》2010年5月15日至7月15徐州艺术馆徐州艺术馆参展
张宁装饰设计作品展2010年10月1日-10月20 日徐州艺术馆徐州艺术馆个展
张宁展示设计作品设计展2010年2月16日-3徐州档案馆徐州市档案局个展
王斌,副教授主讲课程,研究方向或领域:视觉传达设计受教育情况:南京艺术学院硕士,2013年到2014年在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访学一年。主要成果:一、发表论文:1.艺术-设计,后现代旗帜下的重新整合《新视觉艺术》,2009.5; 2.计算机时代的艺术设计教学《剧影月报》,2009.6 ;3.回看刘国松,反思试验美术《美术与设计》,2009.6;4.从技法革命到观念革命——印象派的技法学习心得《美与时代》,2010.5;5.装置方式的活力所在《画刊》,2011.4;6.美术网站的特点及发展空间《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3.1;7.中国装置艺术发展的“日常化”与“泛化”倾向《美术与设计》,2015.12。二、参展获奖:1.西域印象之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一等奖,2013.7;2.西域印象之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二等奖,2013.7。三、科研课题:1.汉画像石三维动画再现,09SJB760015,省教育厅,2009-2012 ; 2.装置艺术在中国,12NBCCA05,文化部,2013-2015;3.现代手工艺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研究,JGLX15_135,省教育厅,2015。
窦勤军: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所所长 、造型工作室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
受教育情况:1998年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
主讲课程: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设计、展示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摄影等课程的教学。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展示设计、产品设计的创意思维方法研究。 邮箱:541934956@qq.com
主要成果:1.近年来,10余篇论文和作品在《美术大观》、《福建茶叶》、《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艺术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艺术教育》、《大众文艺》、《中国美术教育》、《美术文献》、《艺术家》等报刊杂志公开发表;主持参与多项纵横向课题。2.设计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竞赛、竞标大奖,200多套设计方案被高校及大型企事业单位采用。徐州电视台、沛县电视台、江苏师范大学报、彭城晚报、等新闻媒介作专访报道。2019年被评为“出彩师大人”并做专题报道,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3.多次获得优秀论文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校先进工作者。4.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内外竞标竞赛大奖,并获教育部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部分获奖采用设计作品:1、江苏师范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公开竞标获第一名方案被采用2、徐州医科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公开竞标获第一名方案被采用3、科文学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公开竞标获第一名方案被采用4、徐州开放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公开竞标获第一名方案被采用5、徐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公开竞标获第一名方案被采用6、白城职业技术学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公开竞标获第一名方案被采用7、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公开竞标获第一名方案被采用8、江苏财会职业学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公开竞标获第一名方案被采用9、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公开竞标获第一名方案被采用10、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方案被采用11、沛县融媒体中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公开竞标获第一名方案被采用12、沛县城投集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方案被采用13、徐州培栋实验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方案被采用14、吉林省白城第四中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方案被采用15、江苏圣理工学院视觉形象设计方案被采用16、江苏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庆标设计方案被采用17、连云港灌南人民革命烈士纪念馆展计设计方案公开竞标获第一名方案被采用18、连云港灌南展览馆展示设计方案公开竞标获第一名被采用;19、徐州见义勇为英烈长廊展示设计方案公开竞标获第一名被采用20、江苏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设计方案公开竞标获第一名被采用
赵冬霞,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学院职务或社会兼职等:江苏省学校美育协会会员、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CEIDA)会员、徐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徐州宏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指导主讲课程:包装系统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设计基础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市再生研究、PBL项目式教学研究受教育情况: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士,南京艺术学院硕士,上海大学艺术学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成果:一、科 研:1.主持厅市级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6项,获江苏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支持项目1项;2.参与江苏师范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上海音乐学院VIS设计;3.参与《上海志•美术卷》编撰、参与策展“百年上海设计展”(刘海粟美术馆);4.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研究报告、设计作品40余篇/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外观设计专利2项。二、教 研:1.获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二等奖,2024.2.获第二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比赛个人全能二等奖,2023.3.获江苏省高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一等奖,2023.4.主持江苏师范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课程立项,2023.5.主持校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信息图形设计》项目,2022.6.主持江苏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线上课程资源建设项目2项,2021.7.获评江苏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8.获评2022-2023年度校“三全育人”先进个人称号9.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高校设计展、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全国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等重要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及省级奖50余项三、成果获奖:1.《智慧城市意象》入选第三届中韩国际设计周(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香港国际设计师协会),2023.2.Externalization of Justice入选“2021伊朗国际蓝莲花数字视觉艺术节”(伊朗平面国际平面设计节组委会IGDFA),2021.3.Multiple exposure reconstruction入选“纪念苏联构成主义设计家-亚历山大·罗琴科诞辰130周年国际设计展”(国际公共协会设计师联盟),2021.4. Seize the opportunity入选“迪拜设计周/第三届阿联酋国际海报节(EIPF)”(迪拜文化和科学协会NADWA),2021.5.《谊切苔岑 五十如一》入选“交融体验--中比国际文化海报设计展”(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欧盟创意文化发展中心),2020.6.《珍惜劳动成果 杜绝餐饮浪费》入选甘肃省“厉行节俭 反对餐饮浪费”招贴创意设计展(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省美术家协会),2020.7.《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入选“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漫画、宣传画创作展(中国美术家协会),2020.8.《新场Lifestyle》获“新场古镇国际海报/插画征集及邀请展”最佳提名奖(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人民政府、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组委会),2020.
刘华年,男,1976年12月18日生,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设计历史与理论、美术教育、国画人物、插画设计等。受教育情况: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湖南工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人物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毕业;一、课题:(1)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1851年以来西方设计理念的演变研究》,立项号15BG093,结项时间2020年12月,结项号艺规结字375号.(2)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先秦设计批评思想研究》,立项号17YJC760099,结项时间2020年11月,结项号020JXZ2025.二、专著:(1)非主流设计史:1851年以来西方现代手造设计理念的演变.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0.三、近年代表性论文:(1)《周易》“尚象”设计思维的二重符码解读.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1(02).(2)作为分水岭的1945:二战后西方设计教育理念的转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02).(3)消费文化视域下欧美设计界的新手艺运动及其理念.艺术探索.2018(06).(4)20世纪西方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手工艺的关系分析.文艺评论.2017(12).(5)应是无言诗——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当代价值.文艺研究.2015(02).(6)生产性保护理念下传统手工艺生产的固守与通变.民族艺术.2014(05).(7)“素”与中国设计理念之发展.民族艺术.2014(01)
陈芳,女,汉族,2003年8月参加工作。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学学硕、艺术设计专硕(文创方向)】。担任教工设计学党支部书记、首批苏师·就业推介员,为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从教20年来,用初心潜心钻研,发表论文、作品20余篇,主持、参与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打造了“四岗四带”美育品牌,荣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22项。用恒心涵养师德,先后荣获“江苏省师范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徐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10余个荣誉称号。用匠心立德树人,带领团队获得“江苏省高校优质党支部”“江苏省高校首批样板党支部培育建设单位”,校“师德师风优秀品牌工作案例”“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三全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助力所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获批“2021年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有项目、有成果、有品牌、有示范专业的教书育人新格局。主讲课程:主讲本科生《设计基础》《设计思维与方法》,乡村教师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研究生《设计史论、批评与实践》等课程。研究领域:设计历史及理论、文化创意设计。受教育情况:本科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境外访学日本1年;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汉画像艺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资助对象。主要成果:一、科研与创作1.围绕“徐州大汉文化”做课题,促进设计学学科特色建设。2.承担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工匠制度体系及其影响研究》(编号:18AZD02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项目《丝绸之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研究》(编号:18BZS170);主持完成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徐州特色小镇文旅IP形象设计研究》(编号:23XSZ-272);主持完成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时代基于设计思维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2XSZ-170);主持完成江苏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江苏“一带一路”大汉文化品牌建设策略研究》(编号:19SYB-111);主持完成徐州市社科项目《徐州打造世界级大汉文化品牌的落地策略研究》(编号:19-XSZ-050);主持完成校级项目《关注设计的原生状态:设计史研究的新视野》(编号:11XWB28)等。3.发表论文、研究报告、作品21篇。主要有《考古学与设计原生态研究》《论汉画像“守约以治广”的设计思想》《疫情后的设计理论教育与技术创新探究》《江苏“一带一路”大汉文化品牌建设策略研究——以大汉文化的艺术化建设为研究点》《公共环境促进乡村文明——苏北(汉王镇)新农村居民公共空间环境状况调查报告》版画《有凤来仪》剪纸《连理树聚宝图》等。二、教学研究承担教研项目主持2020年江苏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汉代“守约以治广”设计思想研究》(编号:2020SJA1044);主持完成江苏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思政课题《习近平文艺思想引领下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创作的品质特征研究》;主持江苏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教学课题《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要义与实践路径》;主持江苏师范大学2021年本科教育教学重点课题《新时代设计学课程思政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研究》(编号:KCSZZ07);主持2020年江苏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持完成江苏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苏北汉风设计形态问题研究》(编号:2014SJB388);主持完成学校2019年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设计思维与方法》;主持完成学校2018年“十三五”立项课程《设计思维与方法》(微课);主持完成学校2018年教师党支部品牌项目《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先锋示范“铸魂”》;发表教研论文、教学案例等13篇。其中5万字的教研论文《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设计史”教材编撰研究》,2015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设计学研究》刊出,被同济大学邹其昌教授认为“系统揭示了中国设计史写作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日本生活垃圾制度中的行为引导性设计研究》是SCD类《设计》杂志的2019(16)期的封面文章;2020年3月3日《艺术类专业基础课在线的“54321”》入选学校“云歌行”系列教学实用案例;《多工具实时交互探究在线金课建设——以设计艺术理论课程在线教学设计为例》被学校选送为江苏省2020年在线教学案例;《四岗四带:高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以美育服务社会的路径及其实施》获得江苏省特等奖,并被选送为2020年中国第六届大艺展·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三、成果获奖:(一)教学获得国家、省市、校等奖励共计40余项,主要有: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校级特等奖、江苏赛区二等奖;2023年江苏师范大学首批美育名师工作室;2023年江苏师范大学第十届教学优秀奖;2022年指导学生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办公室举办的“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各1项;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首届高尚师德奖教金”;2022年指导学生获得第三届长三角师范生大赛三等奖;2021年教育部全国第六届大艺展·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二等奖;2021年江苏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四岗四带:高师院校专业美育人才培养的徐州探索》);2020年江苏省第六届大艺展·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特等奖;2020年江苏省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展示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江苏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课程思政系列);2019年江苏省师范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9年指导学生获得首届长三角师范生大赛二等奖、江苏省师范生大赛一等奖等奖项;2017年、2015年江苏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2016年江苏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及实践》)。(二)科研获奖,主要有:《江苏“一带一路”大汉文化品牌建设策略研究——以大汉文化的艺术化建设为研究点》江苏省2019年度“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公共环境促进乡村文明——苏北(汉王镇)新农村居民公共空间环境状况调查报告》江苏省2012年度“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版画《有凤来仪》入选2018年江苏省高校美术教师优秀作品展(全省入选155件);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2019年徐州市设计艺术家协会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四、社会服务开办党支部书记惠生讲堂,助力学生考编和高质量就业;常年担任班主任,带出4个校级先进班集体,2个红旗团支部,带出受习总书记接见的大学生村干部,泰州市311高层次人才、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首批主持人等;为实践“四岗四带”的设计教育理想,进一步从江苏省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官、国培计划实施方案、设计咨询服务、新入职教师导师、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等不同层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