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lls 发表于 2024-10-15 13:57:54

江苏师范大学设计学导师信息


丁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设计教育、文化创意等工作。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画集3部、出版教材3部,发表作品200余幅,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专业竞赛金银铜级别奖项100余项。同时受邀担任多个国内专业赛事评审和承担当地政府部门的重大工程设计项目评标评委。学院职务或社会兼职等: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校一级学科硕士点设计学方向学科带头人,徐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建筑壁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讲课程:《色彩》《设计基础》《装饰艺术》《毕业设计》等研究方向:设计学、设计教育、工艺美术、创新设计研究受教育情况: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壁画专业,获文学学士
近年来的主要科研与创作成果:一、画集1.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第5辑)丁峰水粉,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年12月出版;2.丁峰水粉作品,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出版;3.中国当代艺术家系列画集(第4辑)丁峰油画,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7年5月出版。二、教材1.《装饰艺术设计》,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2.《包装设计》,副主编,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3.《设计基础》,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三、代表性论文1.《现代壁画 走进装饰》发表在《东方艺术》(2005.10);2.《谈装饰画的语言审美特征》发表在《艺术教育》(2009.6);3.《城市雕塑与建筑环境的共融性》发表在《美术观察》2010年第5期(2010.5);4.《解析吴冠中彩墨画中的装饰绘画语言》发表在徐师大《学报》(2011.6);5.《徽州木雕艺术管窥》发表在《艺术百家》(2011.6);6.《蒙德里安设计思想的核心理念及形成》发表在《装饰》(2011.12)。四、代表性创作1.2011江苏之星艺术设计大赛 《标点的思考》获专业组铜奖;2.2011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大赛《印记家园》获专业组金奖;3.2012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大赛《改、变》获专业组金奖。五、指导学生获奖(重要及奖项)1.紫金奖第四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一等奖”、“二等奖”;2.获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一等奖”、“二等奖”;3.未来设计师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国赛 “一等奖”、“二等奖”;4.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展“一等奖”;5.第二十四届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 “入选奖”;6.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赛区“二等奖”;7.第六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作品设计大赛“一等奖”;8.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艺术乡建”美术设计作品大赛“二等奖”;9.BEDA-英国生态设计比赛“银奖”。



王瑞芹,教授,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装饰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生导师(装饰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民间美术。受教育情况:1.1998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壁画研究;3.2011年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访问学者;4.2014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访问学者。主要成果:一、发表论文及作品:1.陕西民艺“五毒耳枕”的形色意象特征探析,CSSCI,装.饰,2012.12;2.试论民间剪纸哲学语义的嬗变装饰,CSSCI ,2014;3.从一根扁担管窥传统民间造物之善中国美术研究,CSSCI,2019;4.世俗的“象外之意”,美术观察,CSSCI 扩,2020;5试论用民间造型艺术打造徐州现代城市精神坐标——以公共艺术的方式,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核心,2015;6.汉代民俗文化观念对造物设计的影响——以徐州出土汉代造物设计为例,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核心,2017;7.古典精神的呈现——《雅典.学院》的图像学阐释美术大观,核心,2019;8.徐州户部山历史街巷伦理文化体验美术大观,核心,2019;9.系列作品,艺术百家,CSSCI ,2019;10.系列作品,文艺研究,CSSCI,2020;11.山东门笺的色彩设计风格表征浅析发表在,装饰,CSSCI,2011;12.艺术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以研究生现代手工艺教学为例,艺术核心艺术教育,2017;13.以民间造物意识催生设计的生态秩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0;14.漆画作为“画”:一种漆语言的观念性艺术,贵州大学学报,2023。二、科研及教学获奖:1.中国美术家协会高峰论坛优秀论文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2019;2.江苏省工艺美术大赛金奖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2011;3.江苏省第二届青年文史学者论坛优秀成果,三等奖, 江苏省社科联,2012;4.时代风华——江苏省高校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江苏省教育厅,2013;5.论文获中国江苏省第二届青年文史高层论坛,三等奖,江苏省社科联2013;6.江苏省第六届大艺展优秀指导老师奖,一等奖1项,2020;7.江苏省第四届大艺展优秀指导老师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4;8.江苏省第五届大艺展优秀指导老师奖,一等奖1项,2017;9.国际纹样创意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最佳应用奖1项,2016;10.国艺杯第二届两岸三地艺术设计邀请展获奖作品指导老师,金奖1项,2016;11.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获奖作品指导老师奖,金奖1项,2016-2017;12.17TH全国设计“大师奖”指导老师奖,优秀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13.中华美育情第二届全国高校美育成果展演大赛,学生组一等奖1项,2019;14.全国高校美术第五届美术作品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二等奖2项,2015;15.第五届江苏科普公益作品大赛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奖1项,2019;16.全国第七届大艺展省赛特等奖、国赛二等奖指导老师,2024;17.全国第四届大学生紫金奖大赛二等奖指导老师,2023。



兰芳,设计学博士,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北卡莱罗纳教堂山分校(UNC)访问学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江苏省美学学会会员。学术成果多次在《中国文化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的权威性文化类报纸)等重要报刊发表;连续两次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10余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高级研修班,2021年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汉代图像研究青年论坛;分别于2022年、2019年在徐州云龙书院进行汉文化艺术的讲座;2019年参加北京大学主办的中国美学暑期高级研修班,并顺利结业;论文“The Research to ideas in Article-Making of MingQi Pottery Building”被2016年夏威夷艺术与人文国际会议(Haw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录用并做大会发言。多次策划、主持文创作品展与智库论坛,2021年指导“温故·知新——‘汉画像的日常’设计工作坊”获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2020年文创产品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石上风华—新见汉代画像石拓片展”;201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汉画像审美意象的传播智库论坛暨汉画像文创产品设计展。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文创产品设计、古代造物艺术研究、汉代艺术主讲课程: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设计原理与方法、设计历史与理论主要科研成果:1.2020年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汉代纹饰的母题与谱系研究”,主持,在研;2.2015年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汉代建筑明器的造物学研究”,主持,已结项;3.2019年获上海市哲学社科一般项目“海外汉学界‘汉画像’探讨的模式研究”,主持,在研;4.2019年获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第12批特别资助项目,主持,在研;5.2018年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项目,主持,在研;6.2019年获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专项课题“汉画像祥瑞图式的审美意象研究——中国装饰之美的传播”,主持人,已结项;7.2015年获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徐州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与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研究”,主持人,已结项;8.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学大系》丛书编纂及海外传播研究”;9.参与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室平台——汉画像浮雕教学项目(第二参与人)。获奖与荣誉:1.2021年获教育部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指导教师奖,1/3;2.2021年专著《西北有高楼——汉代陶楼的造物艺术寻踪》获徐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1;3.2017年论文“论造物学视阈下艺术设计研究的新理念”获江苏省美学学会优秀论文奖,1/1;4.2021年获第十五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奖;5.2020年分别获全国第12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优秀奖指导教师奖(4项);6.2020年获江苏省第12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奖(5项);7.2021年分别获全国第13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优秀奖指导教师奖;8.2021年获江苏省第13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奖;9.2021年获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奖(2项);10.2018年指导1名硕士研究生获“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立项;11.2020年获江苏师范大学卓越教师荣誉称号;12.2016年获江苏师范大学巾帼建功荣誉称号;13.2020年获江苏师范大学巾帼建功荣誉称号。专著与论文:1.专著《西北有高楼——汉代陶楼的造物艺术寻踪》,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版,专著简介被“中国考古”“北京交大古建筑”“北京大学汉画像研究所”等学术平台转载;2.专著《汉画像文创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年版;3.汉画像莲花纹的意象探源,2021.11《艺术设计研究》(CSSCI来源期刊);4.“汉画像的日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2022.02《包装工程》(全国中文核心);5.汉画像:艺术设计的民族之魂,2019.12《中国文化报》;6.论汉代陶楼的造物尺度问题,2019.01《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来源期刊);7.云的意象——论汉代祥瑞纹饰的设计理念,2019.01《中国美术研究》(CSSCI来源期刊);8.论造物学视阈下艺术设计研究的新理念,2018.0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来源期刊);9.美学与艺术学的联姻与悖离,2017.05《艺术百家》(CSSCI来源期刊);10.论焦作出土汉代陶仓楼的形制特征与造物艺术溯源,2017.03《中国美术研究》(CSSCI来源期刊);11.论汉代士阶层的发展与建筑明器的兴起,2017.03《艺术设计研究》(CSSCI来源期刊);12.汉代建筑设计的匠艺传统——探究传统造物艺术制器尚象的美学尺度,2017.0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来源期刊);13.造物学视阈下的汉代建筑明器研究,2015.02《艺术设计研究》(CSSCI扩展期刊);14.The Research to Ideas in Article-Making of MingQi Pottery Buildings in Han Dynasty China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and Humanities.2016;15.制器尚象—汉代建筑明器造物观念研究 ,2016.06《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16.论汉画像中云气图视觉符号的美学思想,2013.03《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17.汉画像美在哪里,2017.09《博览群书》;18.基于创新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2015.10《美术教育研究》;19.参著《徐州历史之旅》,凤凰出版集团,2010年版;20.参著《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钟旭东,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向:设计学:设计历史及理论;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方向)。学院职务或社会兼职等: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负责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湖南省人民政府评标专家,福建省风景园林行业专家库专家,徐州市科技咨询专家。主讲课程,研究方向或领域:主讲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设计;主要从事景观规划与设计、乡土景观营造与城镇特色的教学与项目实践。受教育情况:1.199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国画)专业;2.2005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学(景观)硕士学位。主要成果:1.《园林景观效果图快速表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03;2.《海绵城市——设计·建设·生态》,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07;3.《从美术走向设计的探索——钟旭东作品集》,吉林美术出版社 2019.01;4.《园林景观设计——概念·空间·形式》,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2.09;5.在《中国园林》、《装饰》、《文艺研究》、《艺术百家》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共计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4篇CSSCI);6.2019年度,主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横向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进校经费按照学校政策等同于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一、科研与创作:1.乡土景观传承在海西小城镇特色建构中的应用研究,2011.12-2014.06,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闽台乡土景观特色传承与应用研究,2011.05-2012,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项目;3.建筑环境色彩与城市特色研究,2007.01-2010.07,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4.大学校园景观空间与户外生活研究——以福州市大学城大学校园为例,2010.06-2012.06,福建工程学院科研启动项目。二、教学研究:1.2019.1-2020.12,“园林景观设计—概念•空间•形式”,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项目教材(结题)。三、成果获奖:1.2007.01-2010.07,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2012.05,福建省第三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3.2020.11,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四、主要景观规划设计项目:1.湖南浏阳百合花园景观设计项目,2006;2.湖南益阳市人防办公楼景观设计及工程,2008;3.2011西安园艺博览会黑龙江园景观设计,2009;4.福建莆田湄屿公园景观工程项目设计,2012;5.福建罗源县上起步镇长治村景观专项规划,2013;6.江苏邳州八义集镇建筑立面及街道景观设计,2019;7.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红色少年园景观规划方案设计,2019;8. 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红色少年园景观规划方案设计,2019;9.徐州市市政集团主楼-裙楼之间景观规划设计,2020;10.徐庄镇周家三烈士陵园升级改造景观设计,2023。



陈芳,女,汉族,2003年8月参加工作。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学学硕、艺术设计专硕(文创方向)】。担任教工设计学党支部书记、首批苏师·就业推介员,为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从教20年来,用初心潜心钻研,发表论文、作品20余篇,主持、参与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打造了“四岗四带”美育品牌,荣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22项。用恒心涵养师德,先后荣获“江苏省师范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徐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10余个荣誉称号。用匠心立德树人,带领团队获得“江苏省高校优质党支部”“江苏省高校首批样板党支部培育建设单位”,校“师德师风优秀品牌工作案例”“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三全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助力所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获批“2021年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有项目、有成果、有品牌、有示范专业的教书育人新格局。主讲课程:主讲本科生《设计基础》《设计思维与方法》,乡村教师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研究生《设计史论、批评与实践》等课程。研究领域:设计历史及理论、文化创意设计。受教育情况:本科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境外访学日本1年;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汉画像艺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资助对象。主要成果:一、科研与创作1.围绕“徐州大汉文化”做课题,促进设计学学科特色建设。2.承担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工匠制度体系及其影响研究》(编号:18AZD02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项目《丝绸之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研究》(编号:18BZS170);主持完成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徐州特色小镇文旅IP形象设计研究》(编号:23XSZ-272);主持完成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时代基于设计思维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2XSZ-170);主持完成江苏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江苏“一带一路”大汉文化品牌建设策略研究》(编号:19SYB-111);主持完成徐州市社科项目《徐州打造世界级大汉文化品牌的落地策略研究》(编号:19-XSZ-050);主持完成校级项目《关注设计的原生状态:设计史研究的新视野》(编号:11XWB28)等。3.发表论文、研究报告、作品21篇。主要有《考古学与设计原生态研究》《论汉画像“守约以治广”的设计思想》《疫情后的设计理论教育与技术创新探究》《江苏“一带一路”大汉文化品牌建设策略研究——以大汉文化的艺术化建设为研究点》《公共环境促进乡村文明——苏北(汉王镇)新农村居民公共空间环境状况调查报告》版画《有凤来仪》剪纸《连理树聚宝图》等。二、教学研究承担教研项目主持2020年江苏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汉代“守约以治广”设计思想研究》(编号:2020SJA1044);主持完成江苏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思政课题《习近平文艺思想引领下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创作的品质特征研究》;主持江苏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教育教学课题《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要义与实践路径》;主持江苏师范大学2021年本科教育教学重点课题《新时代设计学课程思政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研究》(编号:KCSZZ07);主持2020年江苏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持完成江苏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苏北汉风设计形态问题研究》(编号:2014SJB388);主持完成学校2019年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设计思维与方法》;主持完成学校2018年“十三五”立项课程《设计思维与方法》(微课);主持完成学校2018年教师党支部品牌项目《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先锋示范“铸魂”》;发表教研论文、教学案例等13篇。其中5万字的教研论文《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设计史”教材编撰研究》,2015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设计学研究》刊出,被同济大学邹其昌教授认为“系统揭示了中国设计史写作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日本生活垃圾制度中的行为引导性设计研究》是SCD类《设计》杂志的2019(16)期的封面文章;2020年3月3日《艺术类专业基础课在线的“54321”》入选学校“云歌行”系列教学实用案例;《多工具实时交互探究在线金课建设——以设计艺术理论课程在线教学设计为例》被学校选送为江苏省2020年在线教学案例;《四岗四带:高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以美育服务社会的路径及其实施》获得江苏省特等奖,并被选送为2020年中国第六届大艺展·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三、成果获奖:(一)教学获得国家、省市、校等奖励共计40余项,主要有: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23年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校级特等奖、江苏赛区二等奖;2023年江苏师范大学首批美育名师工作室;2023年江苏师范大学第十届教学优秀奖;2022年指导学生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办公室举办的“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各1项;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首届高尚师德奖教金”;2022年指导学生获得第三届长三角师范生大赛三等奖;2021年教育部全国第六届大艺展·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二等奖;2021年江苏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四岗四带:高师院校专业美育人才培养的徐州探索》);2020年江苏省第六届大艺展·高校美育改革创新案例特等奖;2020年江苏省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展示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江苏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课程思政系列);2019年江苏省师范生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9年指导学生获得首届长三角师范生大赛二等奖、江苏省师范生大赛一等奖等奖项;2017年、2015年江苏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2016年江苏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及实践》)。(二)科研获奖,主要有:《江苏“一带一路”大汉文化品牌建设策略研究——以大汉文化的艺术化建设为研究点》江苏省2019年度“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公共环境促进乡村文明——苏北(汉王镇)新农村居民公共空间环境状况调查报告》江苏省2012年度“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版画《有凤来仪》入选2018年江苏省高校美术教师优秀作品展(全省入选155件);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2019年徐州市设计艺术家协会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四、社会服务开办党支部书记惠生讲堂,助力学生考编和高质量就业;常年担任班主任,带出4个校级先进班集体,2个红旗团支部,带出受习总书记接见的大学生村干部,泰州市311高层次人才、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首批主持人等;为实践“四岗四带”的设计教育理想,进一步从江苏省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官、国培计划实施方案、设计咨询服务、新入职教师导师、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等不同层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师范大学设计学导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