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25年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专业目录全日制
非全日制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615设计基础
第一部分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的内容结构
《世界现代设计史》约占75 分
《艺术学概论》约占50 分
《中国工艺美术史》约占25 分
四、试卷的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填空题
简答题
论述题
第二部分 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a.《世界现代设计史》:为设计类专业考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考查范围如下:了解设计史上的重要人、事、物,并进行事件定位与分析;能够正确的界定设计风格,以专业化的态度面对设计;理解设计的发展规律;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世界,预测未来的设计方向。
b.《艺术学概论》: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艺术与哲学的相互作用、艺术与宗教的相互作用、艺术与道德的相互作用、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作用、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
c.《中国工艺美术史》: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商代的工艺美术、周代的工艺美术、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秦汉的工艺美术、六朝的工艺美术、隋唐的工艺美术、宋代的工艺美术、元代的工艺美术、明代的工艺美术、清代的工艺美术、近代及现代的工艺美术。重点是各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工艺美术的特点、艺术特色。
专业命题设计(作图3小时)
第一部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自带白色不透明 A2 幅面绘图纸及绘图工具。
三、试卷的内容结构
《专业命题设计》考试试卷中包含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四个专业方向的考题。
(一)、产品设计方向命题设计 150分
1、考试题型:产品设计快题设计。
2、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创新性与可实现性 约占30分
造型新颖性与色彩协调性 约占45分
绿色设计与节能环保 约占30分
图面表现与文字表达 约占45分
(二)、室内设计方向命题设计 150分
1、考试题型:室内设计快题设计。
2、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构思立意与设计定位 约占30分
功能安排与空间布置 约占45分
空间环境的形式设计 约占30分
图面表现与文字表达 约占45分
(三)、景观设计方向命题设计 150分
1、考试题型:景观设计快题设计。
2、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概念构思与设计定位 约占30分
景观功能与空间布局 约占37.5分
景观节点与细节设计 约占45分
图面表现与文字表达 约占37.5分
(四)、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命题设计 150分
1、考试题型:视觉传达设计快题设计。
2、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主题表意的准确性 约占30分
视觉表现的原创性 约占45分
艺术创意的独特性 约占30分
图面表现与文字表达 约占45分
四个方向的试题在同一份试卷上,考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择完成其中任一个方向的试题即可。
四、试卷的题型结构
快题设计
第二部分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一、产品设计方向
考察学生对工业设计基本理论和设计表现技巧的掌握能力。要求能运用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从使用方式、功能、造型、色彩、人机工程、材料工艺、环境等方面提出产品设计的方案。考察的知识及范围包括工业设计领域的基础造型理论、产品设计方法、人机工程学等。
二、环境艺术(室内设计)方向
考查范围包括各类建筑内外环境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要求与程序,以及与其相关专业配合的知识。把握空间设计的原理与手法,并能运用造型、色彩、照明、陈设、绿化、传达等设计要素来创造良好的、功能合理及具有艺术性的建筑室内外环境。把握建筑室内外环境中人体的基本尺度与行为方式,了解与认识相关装饰材料、装修作法与安全防火等设计规范,并能运用正确的设计制图与表现方式进行设计。
三、环境艺术(景观设计)方向
考查范围包括各类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居住区及建筑外部景观设计的原理、方法、程序与表现,以及与之相关专业配合的知识。把握景观功能与空间设计的原理与手法,并能运用视觉美学、生态技术、材料造型、景观绿化、色彩、照明、铺地、小品等设计元素来创造视觉良好、功能合理、具有艺术性的人居环境。掌握人体的基本尺度与环境——行为模式,了解与认识相关景观构造的详细作法与相关设计规范,并能熟练按照制图规范正确绘制设计图纸。
四、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主要考查专业设计与造型能力,要求设计思维敏捷,思路开阔,造型准确,应用设计规范。考查范围包括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I 设计等。涉及文字设计、图形语言、图案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知识内容。
附: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24年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