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晶宫博览会与工艺美术运动-杨亚坤
浅议水晶宫博览会与工艺美术运动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CRYSTAL PALACE FAIR AND 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长江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杨亚坤
摘 要 : 1 851 年的水晶宫博览会的展馆― 水晶宫, 原本是世界博览会的场馆, 却成了第一届博览会的最成功的作品。 本文从场馆设计的历史背景、 社会文化和生产力水平, 阐述水晶宫博览会与工艺美术运动的联系与影响。
关键词 : 水晶宫 ; 世界博览会 ; 工艺美术运动
中图分类号 : J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码 : 1 672-7053(201 8)09-01 1 6-02
Abstract : Crystal Palace, the exhibition hall of the Crystal Palace Expo 1851, was originally the venue of the World Expo, and became the most successful work of the
fi rst Expo.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social culture and productivity level of the venue desig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ystal Palace exposition and modern design is expounded.
Key Words : Crystal Palace; World Exposition;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18 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短短的十几年就使英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世界上号称“世界工厂” 的工业强国, 是世界上生产力最强的国家, 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1 水晶宫博览会
英国第一届“万国” 博览会定于在 1 851 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一方面是为了展示它的称霸地位和工业革命后的伟大成就, 再者就是试图改善公众的审美情趣, 以便制止对旧有风格的无节制的模仿, 所以英国艺术学会主席阿尔伯特亲王主张采用有园艺家帕克斯顿的“水晶宫” 的设计方案。 帕克斯顿是为维多利亚女王在温室中培养和繁殖水莲而闻名, 比较擅长采用钢铁和玻璃建造温室, 他把建造温室的的方法应用到世博会场馆的建筑中, 主要是以钢铁和玻璃为主建造的一个庞大的外壳。 这个庞大的外壳外形是一个简单的阶梯形长方体, 中间有一个垂直的拱顶, 整座建筑中只用了钢铁、 木头和玻璃这三种材料 , 所有的材料部件全部是利用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按统一规格模具化生产, 组装方便,节省时间, 已经是现代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节奏了。
水晶宫博览会的展馆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建筑的奇迹, 偌大的一个建筑物全部是钢架结构合玻璃幕墙, 他的出现正是工业化的结果。“水晶宫”本来是世博会的展馆(如图 1 水晶宫建筑外观) ,却出人意料的成了这次世博会中最成功的展品, 成为这次世博会的标志, 开创了世界上交流不同文化和科技成果的先河。 其独特新颖的造型不同于维多利亚时代石头建筑的笨重, 体现了近代建筑的功能主义的风格, 成就了世界上第一届伟大的世界博览会。
在1851年英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中, 被人们瞩目的不是展出的某个展品, 而是被人们称为“水晶宫” 的展馆本身, “水晶宫” 与这次博览会中展出的工业产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次展出中, 工业产品占很大的比例, 大多数是机制产品, 但是展示的产品做工粗略, 造型和功能都比较低劣, 有的国家的产品是为了参展进行特定制作的, 展品中各种历史式样的都有, 有的产品是为了装饰而进行盲目装饰, 用极其夸张的和不搭配的古典装饰去掩饰机械工业产品的粗糙丑陋, 试图通过这此博览会展示“艺术” 来提高产品的身份。
由1851年水晶宫展出的产品显示出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如图2为水晶宫馆内展出场景) , 一种是机械化大工业批量生产的产品, 外观粗糙丑陋, 没有装饰, 让人感觉厌恶 ; 另一种是传统的手工艺人制作精美的为权贵服务的产品。 产品截然相反的两种倾向也使面向他们的使用人群产生了两极分化, 权贵人群使用精美的手工制作产品, 社会底层的大众只能使用没有设计的、 机械化生产的粗略的产品。 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取代手工制作的时代发展趋势, 尽管有一大部分艺术家仇视机械化大生产, 瞧不起工业产品, 但是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工业化生产必然会在成为种主导地位, 因为机械化大生产效率高、 价格低廉, 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2 工艺美术运动的产生
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的展出结果也预示着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 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 一是注重机械化生产, 重视功能设计的现代主义设计 ; 另一种是反对工业化, 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 提倡装饰, 提倡手工艺传统, 发扬手工艺行会精神, 以集体手工艺生产作坊为特征的设计时代。
2.1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人物
水晶宫博览会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盛会, 可谓是“眼花缭乱、丰富多彩” 的陈列, 维多利亚女王为了这次世界博览会首创了利用外交手段邀请各国前来参展, 一共一百六十一天的展出共吸引了六百三十万次的观众前来参观。
在水晶宫博览会的众多参观者之中就有一位英国人物-约翰·拉斯金, 他不仅是英国作家、 艺术家、 艺术评论家, 还是哲学家、教师和业余的地质学家。 约翰 · 拉斯金在参展中看到了工业生产和不适当的过度装饰而结合起来的产品的各种粗俗与丑陋, 感觉到大工业生产的产品缺少美感, 这让拉斯金感到深恶痛绝, 表现出对工业生产的担忧, 并发表了评论表现出对大工业生产的反对,主张回到中世纪的古典主义风格。 随后他就深入研究美学理论并著了一本著作《威尼斯的石头》, 拉斯金认为现代工业产品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美学。 拉斯金还提出了“大艺术” 和“小艺术”之区别, 大艺术指的是雕塑、 绘画等各种艺术行业 ;“小艺术”指的是不能有艺术家完全掌控的、 由艺术家完全自由发挥的要和工业相结合的设计, 而水晶宫展出的那种强加在工业产品的不合适的装饰则是人们用大艺术的思维去解决工业革命的后的产品粗略的问题, 所以如何使艺术技术完美结合是哪个时代面临的一大问题。
在1851 年英国伦敦水晶宫博览会的参观者中除了拉斯金还有一位对现代设计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莫里斯, 他是英国19世纪后期著名的建筑师、 工艺美术家、 画家和空想社会主义
思想家, 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 莫里斯在17岁的时候就曾随他的母亲一道去参观了1851年的“水晶宫” 博览会, 当他看到博览会上那些丑陋的机械化工业产品时, 他的反应和拉斯金一样, 表现出十分震惊和对工业化得恐惧, 所以对当时的产品师范的厌恶与反感。 莫里斯是拉斯金设计思想的追随者, 传承了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并将设计理论付诸于实践。 他与艺术家福特· 布朗、爱德华 · 柏恩 · 琼斯、 画家但 · 罗西蒂、 建筑师飞利浦 · 威伯共同组成了艺术小组拉菲尔前派。 他们主张恢复中世纪的传统手工艺,用他们的实践作品如壁画、 地毯、 家具等作品, 反对机器批量化生产, 主张为少数群体设计, 提高设计的高雅和设计的品味。 为此,拉斐尔前派多次举行系列的展览, 从而促进了“工艺美术” 运动的发展。
莫里斯继承了拉斯金的设计思想, 但是莫里斯的设计思想也有创新之处, 最大的不同就是莫里斯不光在说或者是传述他的设计思想, 并身体力行的实践了这种设计的改革。 当时莫里斯正是一个阳光青年, 与女友相恋, 处于结婚的年龄, 转遍整个伦敦都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房子和家居内饰, 他和他的好朋友菲里普 · 韦伯按自己的设计标准设计建造了了自己理想中的别墅― “红屋”( 如图3红屋, 如图4红屋室内设计) 作为自己的婚房, 并亲自设计了与房子配套的内部家具、 壁挂、 地毯等。 房子整体布局为 L 形,木架结构, 采用当地的红砖建造, 前面没有任何装饰, 保持红砖原有的红色。 二层的小楼, 有尖尖的屋顶、 拱形的窗户, 从建筑到室内家具, 风格统一, 以自然、 简朴、 实用为功能需求的首要
考虑, 是英国哥特式建筑和传统的乡村建筑的完美结合, 这种全新的设计风格就是“工艺美术” 运动风格。
“红屋” 是莫里斯的新婚住宅, 是莫里斯和他的好朋友兼合伙人菲利普 · 韦伯为实现他们理想的首个试验基地, 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标志性的建筑作品。 莫里斯和韦伯抛弃了一切和巴洛克联系的元素, 本国的乡土建筑风格和哥特风格成为这个作品的主要风格特征, 没有粉饰的清水红砖外墙, 室内也延续着红砖的材质, 再加上室内房间漆板墙裙、 粗制的宽木地板、 色彩鲜明的织物,无不体现了莫里斯所追求的建筑材料的真实性。
2.2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主要是针对家具、 室内产品以及建筑等工业化批量生产所导致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由作家约翰拉斯金理论指导、 威廉莫里斯倡导的一次设计改良运动。 主张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 参考日 本浮世绘的设计, 重新恢复英国的设计水准。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 强调手工艺生产, 反对机械化生产 ; (2) 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 传统的复兴风格 ; (3) 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 简单、朴实、风格良好 ; (4) 主张设计诚实, 反对风格上华而不实 ; (5) 提倡自然主义风格和东方风格。
3 结语
工业革命后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技术和艺术的脱节的问题, 他们企图逃避对待, 希望回到中世纪的哥特时期。“工艺美术” 运动消极的一方面就是否定大工业化和机械化批量生产, 就这一点导致工艺美术运动无法也不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 但是从他的意识形态来看, 向往浪漫的中世纪风格, 无力面对残酷的现实, 采取逃避革命的浪潮, 这只是一些知识分子们的乌托邦的幻想, 这场运动为后来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对后面的“新艺术运动” 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感召之下, 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 影响范围更加广泛、 试验程度更加深刻的“工艺美术” 运动-新艺术运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