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模拟卷(三)
选择题(10题,共20分)1【单选】以下哪一工艺美术门类代表了人类最早的创造性劳动?
A 陶器
B 玉器
C 石器
D 青铜器
解析:借助水和火焰,将松软的黏土制为坚硬的器物,这是人类最早的创造性劳动。
答案:A
2【单选】商代,工艺美术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为:A 严整规矩B 秀骨清像C 威严诡异D 丰富博大解析:商代工艺美术充满了威严诡异的色彩,以此来体现宗法制度,表达着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答案:C
3【单选】我国已知的第一部系统的手工业著作是:A 《考工记》B 《天工开物》C 《营造法式》D 《齐民要术》解析:《考工记》是我国已知的第一部系统的手工业著作。北朝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答案:A
4【多选】南北朝工艺美术中最有意义的是两点,分别是:A 写实花鸟的大量表现B 立体造型的殚精竭虑C 植物纹样的大量出现D 形象表现的写实倾向解析:南北朝工艺美术中最有意义的是两点:植物纹样的大量出现和形象表现的写实倾向。答案:CD
5【单选】邢窑以烧造哪一陶瓷品种而驰名?A 酱色釉瓷B 素面白瓷C 素面青瓷D 三彩陶器解析:邢窑以素面白瓷驰名,也烧造青、黑、黄、酱色釉瓷和三彩陶器。白瓷分粗、细两种。答案:B
6【单选】两宋丝绸品类很多,且往往织造精美,占据重要地位的是:A 纱罗B 锦C 刻丝D 刺绣解析:两宋丝绸品类很多,且往往织造精美。锦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在追求典雅的此时,纱罗和刻丝、刺绣更有意义。答案:B
7【单选】元代织金锦可分为哪两大类别?A 金段子和纳石失B 纳石失和金段子C 撒答刺欺和金段子D 纻丝和纳石失解析:那时的织金锦可分纳石失和金段子两类,纳石失数量较少,但等级更高,声名更大。答案:B
8【单选】春秋时期清新华丽的新面貌的生成和发展中,起到巨大作用的因素是:A 技术的进步B 社会制度的改变C 社会风气及审美的变化D 原材料的丰富解析:在新风貌的生成和发展中,技术的进步作用巨大。答案:A
9【单选】原始瓷器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A 商代中期B 西周早期C 西周晚期D 商代早期解析:原始瓷器在商代中期出现,它以粉碎后的瓷石制坯,烧成温度约1200℃,器表多施釉。答案:A
10【多选】春秋时期,青铜器物的形制逐渐改变,形制的变异折射着功能的转移,具体表现为: A 造型的空间变化减少B 器壁的更加轻薄 C 装饰的素面或平面化D 青铜造像工艺的提升解析:礼崩乐坏使青铜礼乐器的使用制度瓦解,还让器物形制逐渐改变。形制的变异还折射着功能的转移,造型的空间变化减少、器壁的更加轻薄、素面或平面化的装饰共同表明,大多数青铜器已经走下庙堂,面向生活。答案:ABC
名词解释( 5题,共40分)
1【名词解释】《考工记》参考答案:《考工记》是我国已知的第一部系统的手工业著作。此书的撰著应非一时一地一人,最终成书在战国时代的齐国。西汉时,《周礼》已缺《冬官》篇,遂有儒生将此书分两卷补入,有了《周礼·冬官考工记》的称谓。今存的《考工记》全文7100余字。书中,先简述百工定义及其制作特点,再以主要篇幅分述当时官府、民间手工业的重要工种,其重要首先在于它系统总结了当时的制作有重大的科技意义。而其叙述还同工艺美术有诸多重合,所以,从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角度,《考工记》也大有价值。
2【名词解释】瑞兽葡萄镜
参考答案:
唐镜里,瑞兽葡萄镜引人注目,其图案由高浮雕式的瑞兽祥禽和葡萄叶蔓及果实组成,繁花锦簇,是唐镜中装饰最满密、风格甚特殊的一类,突破了传统的规矩格局,创造出了活泼、开放、富于变化和具有神秘色彩的装饰图案。大约出现在高宗时代,武则天时期最盛,应同西域文明有联系。
3【名词解释】金银平脱
参考答案:
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金银平脱技术是由最早出现于汉代的金银箔贴花技术发展而来,经由战国、汉代较长时期的发展,到了唐代,这一工艺已得到创造性的运用,同螺钿、宝钿一样,金银平脱也较多地应用于漆器,成为极具时代特点的器物装饰技法,对后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后世相关装饰工艺产生了很大影响。
4【名词解释】织金锦(纳石失)参考答案:织金锦本为波斯特产,其图案以片金线或捻金线织出,效果富丽华美。织金锦在元代风靡天下,是最重要的丝绸品种。那时的织金锦可分纳石失和金段子两类,纳石失数量较少,但等级更高,声名更大。中国古代丝织物加金约始于战国,十六国时已能生产织金锦。纳石失是波斯语“织金锦”的音译,蒙元时期,又有纳失失、纳赤思等异译。由于统治集团的偏爱,主要归帝后亲贵占有。用途大体等同于一般丝绸,但也较多地制为皇后的领袖装饰。织工的主体来自西域,制作工艺、装饰特点有浓郁的伊斯兰情调。金段子虽受纳石失影响,但工艺和装饰基本延续中国传统,产量高于纳石失。
5【名词解释】釉里红参考答案: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1300℃还原焰烧成。但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复杂。这一工艺始于元代,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元代釉里红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装饰简单,有缠枝莲、缠枝牡丹、草叶纹等。明洪武年釉里红较为盛行,呈色浅红而带灰色,精品寥若晨星,最得赞美的是宣德时三果、三鱼纹的碗和高足杯。清雍正时的釉里红呈色鲜红且有层次,烧造得极为成功,可谓历史高峰。当时器型有盘、碗、瓶等,纹饰以三鱼、五蝠为多见。
简答题(2题,共30分)
1【简答】简述秦汉时期工艺美术发展的背景参考答案:秦统一后的历史只有15年,包括新莽在内,两汉的历史有427年。在大多数时间里,汉是强盛的王朝。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丰富令工艺美术欣欣向荣,成就辉煌,而中央集权则使各地的工艺美术面貌趋于整一。在时代风格的形成中,浪漫瑰奇的楚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两汉工艺美术发展中,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1-前87年)最重要。那时,国力鼎盛,华夏的地理、文化疆域不断扩展。中国开始以文明、富强的大国著称于世,工艺美术也空前发达。汉武帝的两个举措对工艺美术影响深远,一是儒学至尊的认定,二是丝绸之路的开通。秦汉社会,神仙思想弥漫,人们企盼长生,地位越尊崇、生活越优裕,企昐就越强烈。雄才大略如秦皇汉武,也曾百般寻仙访药以求永生,还大肆营建以期接引仙人。神仙思想表现于装饰中,则既有充满象征意味的神人瑞兽,更有飘浮于神山仙岛、天上人间的云气。但长生不老只是愿望,美好到无法实现。于是,人们又在热烈追求来世的幸福,以大批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殉葬。
2【简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图案
参考答案:这时的丝绸基本发现在西北,由实物分析,丝绸图案的两汉遗风一直延续到两晋,甚至南北朝前期。丝绸以至工艺美术装饰重要的变化是联珠纹出现、植物题材的增多和纹样的写实,这集中表现在公元6世纪以来的南北朝后期。联珠纹由一个个小圆珠组成,圆珠或排成条带等形状,或围成圆,以包围主题纹样,成为联珠圈。联珠圈是联珠纹的典型,从公元6世纪中叶到公元7世纪80年代,是中国最重要的装饰题材。尽管中国装饰里早有联珠的几何形象,但没有形成连续的传统。同佛教的流行相联系,在晋代青瓷上,有相当数量的莲花纹。当年的丝绸上也应有同类花纹,可惜,丝绸易腐,实例已经不见。在装饰艺术史上,南北朝后期地位重要,是植物纹出现较多的最早时代。尽管此时的植物纹样还不是装饰的主流,但其数量的增多却是唐中期题材变化的先声。大约在南北朝前期,写实化倾向已经显现,到后期,已成潮流。尽管织物精粗有别,但无论哪种产品,花纹都有写实的追求。纹样的写实影响巨大,虽然重神韵的文化精神没有令中国装饰走上逼真、酷肖的道路,但毕竟告别了夸张变形的古代典范,迎来了走向自然的时代新风。
论述题(1题,共60分)
【论述】明代家具艺术(客观性论述)
参考答案:
明式家具材料精良,品类繁多,做工考究,装饰古雅,造型洗练,尺度合宜,风格典雅,是古典家具的光辉代表。重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徽州、广州等,而最重要的是苏州。“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是设计造作者的理想标准,也是明式家具的基本追求。
(1)明式家具重选材,材料主要是花梨、紫檀、铁力、鸂鶒(xī chì)(鸡翅杞梓)等硬木,以及非硬木的榉木(椐( jū)木)、楠木等。它们质地坚细、纹理优美,产在东南亚和中国南方,尤其是硬木,往往贵重异常。为充分显示材质之美,涂料通常并不遮覆木材纹理,令家具颜色幽雅,如紫檀有丝绸光,黄花梨似琥珀质,而其纹理美妙变化天成,耐人寻味。
(2)明式家具品类丰富,椅凳、桌案、床榻、柜架等应有尽有。椅凳和桌案的样式最多,如椅凳中有杌(wù)凳、座墩、交杌、长凳和椅、宝座。椅中又有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靠背椅无扶手,有灯挂椅、一统碑椅之分,扶手椅则有玫瑰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之别。
(3)明式家具的做工极其考究。总将纹理美妙的木料用在显著部位,如椅的靠背板、床的围子、桌案的面心。对开的柜门则会将厚板剖为两片,使双门纹理尽量对称。各部件的结合不用钉子,而主要依靠榫卯,在不同部位的变换出现,令家具表面有不同的线形组合,于统一中见变化。而式样百出的枨子、牙条、牙头、角牙、短柱等既支撑分力,又显示出装饰的意味。
(4)装饰的做法有雕刻、攒斗、镶嵌,等等。最常见的雕刻又可分为阴刻、浮雕、透雕、圆雕,刀法圆润、层次分明的浮雕运用最多。题材有花卉卷草、灵禽瑞兽、山水人物、云纹、八吉祥、杂宝、吉祥文字,等等,抽象变形的较多,仿古拟古的不少,构图则通常采用安定的均衡式或对称式。固然有装饰繁复、镶嵌琐碎的实例,但典型是简净优美。
(5)尽管也有赘复、臃肿等恶例,但大多数明式家具的造型洗练优雅,造型线几乎没有多余的变化,以直为主,辅以曲线,以收曲直相间、刚柔相济之妙。在曲直对比中,直线更显劲挺,曲线愈加优美,生动流畅,给人以亲切平和之感。
(6)作为日用品,功能是衡量价值的首要标准。明式家具的功能优越,匠师能依据用途,合理安排高矮阔狭。尺度的合宜尤其体现于椅,实测表明,若干靠背椅的尺度竟与今日的国家标准差似。椅的靠背往往呈S状,且微微后倾,可使人的脊背与之接触更多,休息充分舒适感强。古代没有国家标准,没有人体工程学,但明式家具往往与之契合,实在难能可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