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Q 发表于 2023-11-6 15:26:40

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第四章课后习题及答案-现代设计

一、名词解释
1 平版印刷术
答:平版印刷术,又称为石版印刷术,是19世纪初由德国人艾洛伊斯·森纳菲尔德基于水与油不相溶的化学原理发明的。这个方法复制插图和文本都非常方便快捷,因此成为书刊印刷、广告海报设计的首选,被誉为19世纪印刷领域最重要的发明。19世纪30年代,戈德弗洛伊·恩格尔曼把平版印刷术引进法国,并从中发展出多彩的石版套色印刷术。它能使插图更丰富多彩、逼真生动。这一技术于1837年在法国获得专利后,很快就被推广至英、德、美等地。各种形式的视觉传达都使用了石版印刷与石版套色印刷,包括时装图版、流行插图期刊、商业广告,以及各种明信片、贺卡与纪念品等等。平版印刷术的代表作有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印刷的纪念贺卡。

2 奇彭代尔
答:奇彭代尔是英国传奇式的家具设计师,他的工作室不仅制作高技艺的手工艺品,还为顾客提供一套完整的室内设计服务,并从国外进口高级商品,还提供信贷设计。奇彭代尔于1754年出版的《绅士和室内设计师指南》对整个设计系列起了重大作用,产生了迅速而又持久的影响。该书提出了生产的新标准,使奇彭代尔自己成为伦敦时尚的一个重要人物。它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广告策划,为奇彭代尔的公司赢得了生意,而且使他的设计在最广的范围内流行起来。奇彭代尔设计的家具为贵族们所服务,但又吸收了乡土传统,并在英国不断扩展的北美及印度殖民地被模仿复制。

3《装饰的基本原理》
答:《装饰的基本原理》是欧文·琼斯于1856年出版的著作,汇集了对建筑和装饰艺术中形式与颜色组合的总结。该著以历史纵轴发展为经,以不同地域横轴为纬,论述各地装饰艺术呈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类型以及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和遵循的基本原理。最后回到装饰艺术的原点,回到自然,回到古代并阐述一切新的装饰艺术不是凭空而来。新风格的创立者,创造出带有其个性的新形式一定是深谙自然艺术之原理,明白世界万物之美丽。《装饰的基本原理》的出版成为19世纪中叶设计艺术理论的一本力作,为莫里斯19世纪80年代后掀起的“手工艺运动”奠定了基础。

4 艺术与工艺运动
答:艺术与工艺运动是指1880年至1910年形成的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又叫“工艺美术运动”。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涉及到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本质上来说,工艺美术运动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工艺美术运动在追求质量可靠、形式简练的同时,还追求产品和装饰的道德价值。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了一种社会行为,艺术家们都怀着改造社会的理想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有克兰、戈德温、沃伊奇、麦金托什和本森等。

5 新艺术
答:新艺术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新的艺术形式,它以英国、法国和比利时为中心,在整个欧洲广泛开展,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艺术领域。新艺术著名的特点是弯曲、自然主义的风格,运用了植物、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它把感觉因素引入设计,并经常运用明显的性感形象。在装饰风格上,其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经常运用曲线和非对称线条加以自由大胆的想象,这些线条大多取自于自然界中具有优美曲线的形体,以表现动植物发展的内在过程。比利时和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发源地。代表的设计师有威尔德和维克多·霍塔,霍塔设计的“霍塔旅馆”,到处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曲线美,成为新艺术运动中最为经典的作品。

6 风格派
答:风格派是活跃于1917年至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它起源于立体主义运动,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抽象运动,深刻地影响着20世纪的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1917年10月,一批荷兰的设计师、艺术家发行了一本叫“风格”的杂志,风格派由此得名。风格派提倡严格的审美观,除了在设计中使用白色、灰色和黑色之外,他们还使用原色,平面和立体的造型都严格按几何式样。风格派认为艺术不应该与自然界的物体发生联系,而应该运用几何形象的构图和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宇宙的基本法则,对和谐的追求成为风格派艺术家共同的目标。风格派的中坚力量是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德,前者的“红、黄、蓝”油画直接影响了后者“红蓝椅”的设计。

7 效用计划
答:效用计划是1941年由温斯顿·丘吉尔制定出的一个方案。所谓效用计划就是设计出一个消费商品的限制范围,包括餐具、衣物、收音机和家具。效用设计意味着给每个人相同的选择,按严格控制的定量计划消费。对英国来说,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社会实验,只有在战争的压力下才会运用效用设计。这意味着像诺曼·哈特内尔这样的高级时装设计大师每天为普通妇女设计便装,而马克斯则设计纺织品,高登·拉瑟尔制作家具。只有在英国才出现了效用设计,欧洲的其他地方却没有。

8 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
答: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是指通过人为的设计使产品的功能或款式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购买新产品,是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创造了汽车设计的新模式。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的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的更换部分设计,使汽车的式样最少每两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三至四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称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里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式样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

9 麦克卢汉
答:马歇尔·麦克卢汉是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麦克卢汉在对传播的研究中进行了独特的探索。他试图从艺术的角度来解释媒体本身,而不是用实证的方式来得出结论。在这种艺术的探索中,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就是讯息”这一观点。他认为作为人延伸的每一种媒介,都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而影响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变革。他的代表著作有1964年发表的《理解媒介》。

10 媚俗风格
答:媚俗风格是指设计师以一种嘲讽态度来采用传统中被称作“坏的”趣味的艺术风格。“媚俗”指没有真正用途的物品——装饰品、旅游纪念品和一般小摆设,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词汇。在20世纪80年代,没有确定规则的设计开发出的其他的文化领域风格,这种做法具有挑战现状的意义。媚俗风格从前代表的是少数人的趣味,当下却进入了设计的主流。“忸怩”和“媚俗”给予设计师以合法的机会,让他们进入从前的禁区里工作。例如,在室内设计中,通过使用文化暗示和引进不恰当和夸张的局部,以一种故意的、不自然的方式来采用“忸怩”元素。通过这种方式,“忸怩”和“媚俗”成为某种特定设计和情感逗趣的许可证,同时也给设计师提供机会去发现从前被认为亮丽无比,现在又被视为过时而遭人嘲笑的设计元素。


二、简答题
1 试简述19世纪博览会的出现对设计发展的意义。
答:
19世纪中叶,为了炫耀英国工业的进步,试图改善公众的审美情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提出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建议,并得到欧洲各国的积极响应。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主持,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水晶宫博览会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伯克斯顿设计,他大胆的把温室结构用在伦敦世界博览会的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1851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敦开幕,震惊了整个世界,它的出现对设计发展的意义表现在:
(1)“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是指向未来的一个标志。
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与19世纪其他的工程杰作一样,它在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2)水晶宫的出现,从反面刺激了现代工业设计思想的出现。
工业设计带来的艺术与技术分离,使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因缺乏艺术性逐渐受到人们的批评。这种批评引起的理性思考就是工业设计产生的理论源泉。这次展览集中暴露了技术与艺术分离产生的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称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
(3)水晶宫本身是机器制品,因而机器成了风格的塑造者,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器本性。
没有多余的装饰,预示着设计简洁性和功能性研究的新领域,从多方面突破传统建筑观念,建筑尺度和材料使传统形式美法则失效,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而技术成为新建筑和新产品材料的直接来源。
(4)水晶宫世纪博览会是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盛会,全世界各方面的前沿科技都将参与其中。
筹备博览会的过程中,必然会建造更多的优秀建筑,为创建面向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丰富的科技建筑理念,完善并提升城市功能,明确城市未来发展的模式。

2 请简述19世纪的设计师在艺术与工艺方面的探索。
答:
19世纪下半叶,设计师在艺术与工艺方面发起了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又称作工艺美术运动。这场运动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工业批量生产所导致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开始探索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从日本装饰(浮世绘等)和设计中找到改革的参考,来重新提高设计的品位,恢复英国传统设计的水准,因此称为工艺美术运动。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运动主要实践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
(1)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设计师
① 约翰·拉斯金,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他的主要思想是:a.艺术要与技术相结合、与生活结合。b.强调实用主义,反对维多利亚风格的矫揉装饰。c.设计思想具有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强调为大众设计。d.提出向自然学习,强调将观察融入到设计中去。
② 威廉·莫里斯,作为“工艺美术”的奠基人,他的主要思想是:a.反对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反对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认为哥特式、中世纪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b.强调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c.设计必须是集体活动,而不是个体活动。d.具体设计上强调实用性、美观性相结合。
(2)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
① 强调手工艺生产,反对机械化生产。
② 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③ 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风格良好。
④ 主张设计诚实,反对风格上华而不实。
⑤ 提倡自然主义风格和东方风格。
(3)工艺美术运动的评价从意识形态上来看,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也绝对不会可能有出路的。因为它是在轰轰烈烈的大工业革命之中,企图逃避革命洪流的一个知识分子的乌托邦幻想而已。但是,由于它的产生,却给后来的设计家们提供了新的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与以往所有设计运动不同的新的尝试典范。因此,这场运动虽然短暂,但在设计史上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对“新艺术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3 色彩理论的发展不断地刷新艺术与设计的面貌,试简述色彩研究的发展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答:
对现代设计而言,科学理论的进步日益成为设计发展不容忽视的动因。特别是从物理学到设计学表现出对色彩研究的浓厚兴趣,在不断地为视觉传达提出新问题的同时,也影响并指导着设计师设计出更符合人视知觉规律的产品。
(1)曼萨克·牛顿的《光学》
1704年曼萨克·牛顿在著名的《光学》一书中,系统地阐释了他的光谱色彩实验,并证明了色彩是由光产生的。这一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对视觉传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来的网点印刷技术就是在此原理基础上的发明。人们依据牛顿的理论研究出色环,它用以计算色彩混合的效果。
(2)歌德的《色彩论》
歌德在1810年出版的《色彩论》中,从描述色彩现象出发,向我们展示人眼主观产生色彩的过程,并通过对色彩的观察归纳出定性的、可检验的物理现象。最具说服力的部分是他对色彩的和谐及美感的时论。例如他将绿色视为天堂和希望的象征,与之相对应的红色则象征尘世的权力。他还敏锐地意识到色彩与人的情绪之间的关系,这是色彩研究在心理学上的首次尝试。
(3)法国化学家谢弗勒尔的《论色彩的同时对比原则及其应用》
法国化学家谢弗勒尔于1839年出版的《论色彩的同时对比原则及其应用》对艺术与工业发展的影响。他提出了所渭的“色彩同时对比原则”,这一理论是基于对互补色的理解。该著作15年后被译成英文,并迅速为英国建筑师和设计师欧文·琼斯转换成其名著《装饰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二十四条原则。由此,谢弗勒尔这一最初对写实画家影响甚大的研究便影响到了抽象的艺术设计领域。
(4)伊顿的《色彩艺术:对色彩的主观体验与客观阐释》
伊顿在《色彩艺术:对色彩的主观体验与客观阐释》中建正起著名的伊顿“色彩球”。将色彩球打开呈现星形,两个相对的色彩互为补色,由外向内逐级变亮趋于白色,反方向逐级变暗至黑色。伊顿由此发展出七种色彩对比的理论:色相对比、深浅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同时对比、纯度对比、外延对比。这套理论使得色彩教学实现了体系化,将以往感性而粗放式的色彩教学,变成了可以量化、标准化的科学系统。更为重要的是,伊顿等人的努力促成了国际标准色卡的发明,它解除了一直以来困扰设计师、制造商、零售商和客户之间实现色彩识别、配比和交流的障碍。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50年代),现代设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革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了消费品设计文化的暂时停滞。在战争的环境里,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的、相当有意义的设计讨论这时也告一段落。设计师像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被号召起来战斗,为国家光荣献身。现代设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风格的变化
① 当代风格20世纪50年代受战争的影响,人们还处于物质短缺和定量配给状态,此时设计观念却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这几乎不令人感到惊奇。人们把变化后的设计称为“当代风格”,它不仅是一种新设计风格,更代表着未来的图景。“当代风格”并不是一种时髦的设计风格,而是实实在在为人们设计各种东西。英国“设计委员会”用“当代风格”设计装修新城区的样板间,证明它的优越性和花费低廉。当代设计对美国具有重大意义,促进了欧洲和日本20世纪50年代末的经济发展。战后的家庭设计用品达到灵活、简洁的效果。
② 20世纪50年代的新风格20世纪50年代的新风格又称为“有机设计”,因为它曲线的、雕塑感的形式来自纯美术的发展。由此设计形式呈现出新血貌,变得灵活多变。用曲线装饰,而且具有表现的意味。
(2)色彩和图案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重新出现明亮色彩和大胆的图案,这是对战争带来的物质短缺、定量供给以及各种束缚限制的自然反应。消费者为餐具或室内设计挑选大胆而具有冒险性的色彩和图案。这个时代的色彩,是热烈的粉红、深橙、天蓝和嫩黄一起走进了战后人们的家庭;墙纸、织品、地毯都采用这一类色彩。肌理效果是另一个重要主题。典型的50年代家庭不仅以明亮的颜色为特征,而且还使用各种质地不一的材料,把福米加塑料贴面和自然木材与砖石结合起来。
(3)科学技术的运用
① 科学的作用以及战后新的审美和新技术电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是原子弹和人造卫星的年代,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崭新的未来景象深深打动了设计师。这种对新技术的态度促进了两个发展。第一个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② 设计从科学中吸取营养和得到动力。原子、化学、宇宙探索和分子构成启发了设计师们,他们把由此得到的图像都吸收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装饰语言中,结晶体的图案和分子构成图都被设计师运用到设计中。
(4)设计国家之间实力均衡发生了偏斜
20世纪初左右国际设计趋势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到了50年代便逐渐被意大利、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成为设计界的先锋和改革者。
① 意大利的设计发展a.意大利一跃成为现代工业国家,能够和法国、德国相媲美。b.有特色的意大利商品和产品几乎瞬间便占领了市场。c.设计家也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d.出现新的典型的意大利公司合作形式。e.“米兰三年展”兴起并展出了意大利人的设计潮流和信心。
②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发展a.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形成了它自己的风格,从玻璃器皿上可以看出它们的特点和精湛之处,尤其是纺织品和瓷器更是独树一帜。b.丹麦的家具设计在质量和创意方面备受推崇。c.芬兰在实用艺术方面的一系列激进实验引起了国际设计界的关注。d.瑞典的高斯塔伯克公司在产品的革新和批量生产瓷器方面给消费者提供了色彩丰富、图案和造型多种多样的选择。
③ 美国的设计发展a.在建筑和家具设计领域,和欧洲的设计相比,美国式的建筑和家具算是当代风格。就设计创新而言,诺尔和米勒两家公司占了主导地位。它们对功能、结构和材料的重新审视,使得它们成为当代设计的先驱者。技术革新,是它们产品的重要特征。b.美国另一个重要的设计方向,源于它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大众消费文化大国的地位。这类设计以一些“发明”为代表:汽车电影院、麦当劳、迪斯尼乐园、电视和青少年的电影、音乐。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大众设计与当时欧洲的设计态度完全不同。美国的设计是对消费者的赞美,因此直到今天,它仍然强有力地影响着设计态度和设计理念。

5 试论述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与意义。
答:
波普艺术是一种主要源于商业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其特点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如连环画、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放大复制。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后期在纽约发展起来,此时它所反对的抽象表现主义正处于最后的繁荣时期。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代替了抽象表现主义而成为主流的前卫艺术。
(1)波普艺术的特点
①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华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②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联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
③ 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延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
④ 波普艺术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
(2)波普艺术的意义与影响
① 波普艺术是当时整个反传统文化潮流的一个方面,通过不同的造型、色彩反应出对传统、正统文化的反抗情绪。在设计上波普文化是现代设计向后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② 波普设计极大地发挥了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强调了设计的趣味性,使设计脱离了早期设计的形式单调,色彩单一的毛病,将设计往丰富多彩的方面发展。波普艺术打破了传统的功能型设计,才启发了后来的后现代设计的出现。
③ 波普设计的时代已经结束,但是波普设计所提出的装饰问题、设计的社会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问题决没有消失,后现代主义的新理论和态度,对所有这些设计问题又都作了重新考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第四章课后习题及答案-现代设计